正在加载图片...
需要性评价是指根据某种需要,对新提出的教育目标、计划方案的必要性作出价值 判断。其目的是要判断新提出的教育目标、计划方案或活动是否有必须进行或开展。一 般是在某种教有改革项目开始前或对教育活动整个时程讲行总体反思时讲行 可行性评价是指对教育目标、计划、方案实现的条件、可行性程度的评价。目标是 了解实施教育目标、计划、方案的物质条件、技术条件和经济效益。 配胃性评价是指对教育目标、计划、方案所需要的资源条件、人员与技术条件的配 置进行价值判断。目的是合理安排和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 (五)根据评价的主客体不同,可分为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自我评价指被评者按照一定的评价目的与要求,对自身的工作、学习和品德等方面 的表现讲行价值判断。他人评价指被评者以外的人讲行的评价,也叫外部评价。 第三节教育测评的发展阶段 一、教育测量的发展阶段 (一)教育测量的萌芽阶段(1864年以前) 根据《学记》记载,我早在西周时期,就实行了教育考评 自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6年)始置进士科开始的科举制度,到清末光绪三十一 年(1905年)废止,正好1300年,对我国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招生制度乃至整个干部 选拔制度,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科举制度的特点:第一,要经过严格的政治条件方面审查:第二,要进行严格的文 化考查:第三,历代对考生都有健康方面的标准。 科举制度可取之处:第一,政治理论考试是最主要的考试项目:第二,文化素养特 别是写作能力是必考项目:第三,注意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录取原则:第一,对已被录取者一律要进行复试:第二,对落选者要给予其他出路: 第三,录取时要参考平时成绩。 注意的问题:第一,考生入场挟带文书,是历代都极为注意的:第二,考场秩序也 是历代都极为重视的问题:第三,试卷是评定成绩高低,录取与否的唯一依据,它屡经 考生和各类考试工作人员之手,如不严格管理,很容易使舞弊者有机可乘。 科举制度实际上就是一个关于学生学力检测、评价制度,但是它缺乏对人全面的、 科学的考察,并且存在着许多弊端。 在18世纪以前的西方各国,由于学校尚未普及,学校老试主要是口试。1702年, 英国剑桥大学首先以笔试代替口试,开西方学校考试先河。 1845年,美国初等学校普及,学生数激增,对毕业生一一口试己不可能,于是,波 士顿市教育委员会率先在美国相继以笔试代替口试。 由于笔试客观性、可靠性比口试高,并且节约时间,测试结果大大优于口试,但因 为评分易受主观偏见影响,况且题目太少,不足以反映学生所获知识与能力的全貌,因 此,为矫正弊端,力求考试客观化,于是测验方法随之出现。 (二)教育测量的蓬勃兴起阶段(1864一一1940年) 1864年英国格林威治医院附属学校一位名叫费舍的教师收集了许多学生成绩样本 6 6 需要性评价是指根据某种需要,对新提出的教育目标、计划方案的必要性作出价值 判断。其目的是要判断新提出的教育目标、计划方案或活动是否有必须进行或开展。一 般是在某种教育改革项目开始前或对教育活动整个过程进行总体反思时进行。 可行性评价是指对教育目标、计划、方案实现的条件、可行性程度的评价。目标是 了解实施教育目标、计划、方案的物质条件、技术条件和经济效益。 配置性评价是指对教育目标、计划、方案所需要的资源条件、人员与技术条件的配 置进行价值判断。目的是合理安排和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 (五)根据评价的主客体不同,可分为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自我评价指被评者按照一定的评价目的与要求,对自身的工作、学习和品德等方面 的表现进行价值判断。他人评价指被评者以外的人进行的评价,也叫外部评价。 第三节 教育测评的发展阶段 一、教育测量的发展阶段 (一)教育测量的萌芽阶段(1864 年以前) 根据《学记》记载,我国早在西周时期,就实行了教育考评。 自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 606 年)始置进士科开始的科举制度,到清末光绪三十一 年(1905 年)废止,正好 1300 年,对我国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招生制度乃至整个干部 选拔制度,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科举制度的特点:第一,要经过严格的政治条件方面审查;第二,要进行严格的文 化考查;第三,历代对考生都有健康方面的标准。 科举制度可取之处:第一,政治理论考试是最主要的考试项目;第二,文化素养特 别是写作能力是必考项目;第三,注意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录取原则:第一,对已被录取者一律要进行复试;第二,对落选者要给予其他出路; 第三,录取时要参考平时成绩。 注意的问题:第一,考生入场挟带文书,是历代都极为注意的;第二,考场秩序也 是历代都极为重视的问题;第三,试卷是评定成绩高低,录取与否的唯一依据,它屡经 考生和各类考试工作人员之手,如不严格管理,很容易使舞弊者有机可乘。 科举制度实际上就是一个关于学生学力检测、评价制度,但是它缺乏对人全面的、 科学的考察,并且存在着许多弊端。 在 18 世纪以前的西方各国,由于学校尚未普及,学校考试主要是口试。1702 年, 英国剑桥大学首先以笔试代替口试,开西方学校考试先河。 1845 年,美国初等学校普及,学生数激增,对毕业生一一口试已不可能,于是,波 士顿市教育委员会率先在美国相继以笔试代替口试。 由于笔试客观性、可靠性比口试高,并且节约时间,测试结果大大优于口试,但因 为评分易受主观偏见影响,况且题目太少,不足以反映学生所获知识与能力的全貌,因 此,为矫正弊端,力求考试客观化,于是测验方法随之出现。 (二)教育测量的蓬勃兴起阶段(1864——1940 年) 1864 年英国格林威治医院附属学校一位名叫费舍的教师收集了许多学生成绩样本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