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李鹏等:中国大陆金属矿区实测地应力分析及应用 ·329 直主应力之比(K.)3个侧压系数随埋深的变化规 的差异有关.整体上,K.m的分布范围为0.85~5.12, 律.对3个侧压系数随埋深的变化进行回归分析,并 平均为2.16:Km的分布范围为0.27~3.12,平均为 拟合出3个侧压系数的内外包络线,结果分别为式 1.06:K.的分布范围为0.71~4.06,平均为1.61.随 (11)和(12) 着深度的增加,3个侧压系数逐渐收敛,最后趋向于一 100 03k≤05 (10) 个恒定值.具体来看,由图6(a)知,K.值几乎全部 H 大于1,主要集中在1.00~2.50之间,有135个数据, K.=103.70 1.83, 约占全部数据的81.8%.埋深H在44m~400m时, H K.m多为1.00~3.00:随着H的增加,K,m有下降趋 80.62 Kh.min= +0.80 (11) 势,400m<H<975m时,主要在1.50~2.50之间. H 92.16+1.31. K.m最后趋向于1.83.由图6(b)知,K.主要集中在 H 0.50~1.50之间,有146个数据,约占全部数据的 38.23 88.5%.44m<H<400m时,Km多为0.50~1.50: H +1.05≤K.m≤ 267.73 H +2.49, 400m<H<975m时,K.的变化范围减小,主要在 18.52 155.69 0.70~1.20之间.K.m最后趋向于0.80.由图6(c) +0.49≤K.mm≤H +1.38, (12) 知,K主要在1.00~2.00范围内,有136个数据,约 25.66 201.97 占全部数据的82.4%.随着埋深的增加,K.变化幅 H +0.74≤K.m≤H +1.89 度逐渐减小,向1.31逼近.由此可见,在地层浅部,构 图6为3个侧压系数随埋深分布图(图中红色曲 造应力处于主要地位,逐渐过渡到深部后,3个主应力 线为各侧压系数的拟合曲线,蓝色曲线为拟合的内外 的差距在缩小,表明水平构造应力场的主导作用逐渐 包络线),拟合结果基本上能反映其随埋深的分布规 减弱,垂直主应力作用有增强的趋势,地应力场逐步转 律,与前人的统计分析结果总体上比较相似.从图中 化为自重应力与构造应力相当的情形.由于本次统计 可以看出,3个侧压系数的散点图均较离散,这可能与 的数据埋深都在1000m以内,我国大陆金属矿区深部 地形地貌、沉积环境、局部断裂构造以及岩石风化程度 是否会出现静水压力状态还未可知,需要大量更深部 200 400 600 800 800 1000 1000 1200 1200 200 400 800 1000 1200 回 图63个侧压系数随埋深分布图 Fig.6 Distribution of three lateral pressure coefficients with depth李 鹏等: 中国大陆金属矿区实测地应力分析及应用 直主应力之比( Kh,av ) 3 个侧压系数随埋深的变化规 律. 对 3 个侧压系数随埋深的变化进行回归分析,并 拟合出 3 个侧压系数的内外包络线,结果分别为式 ( 11) 和( 12) . 100 H + 0. 3≤Kh,av≤ 1500 H + 0. 5. ( 10) Kh,max = 103. 70 H + 1. 83, Kh,min = 80. 62 H + 0. 80, Kh,av = 92. 16 H + 1. 31        . ( 11) 38. 23 H + 1. 05≤Kh,max≤ 267. 73 H + 2. 49, 18. 52 H + 0. 49≤Kh,min≤ 155. 69 H + 1. 38, 25. 66 H + 0. 74≤Kh,av≤ 201. 97 H        + 1. 89. ( 12) 图 6 3 个侧压系数随埋深分布图 Fig. 6 Distribution of three lateral pressure coefficients with depth 图 6 为 3 个侧压系数随埋深分布图( 图中红色曲 线为各侧压系数的拟合曲线,蓝色曲线为拟合的内外 包络线) ,拟合结果基本上能反映其随埋深的分布规 律,与前人的统计分析结果总体上比较相似. 从图中 可以看出,3 个侧压系数的散点图均较离散,这可能与 地形地貌、沉积环境、局部断裂构造以及岩石风化程度 的差异有关. 整体上,Kh,max的分布范围为 0. 85 ~ 5. 12, 平均为 2. 16; Kh,min的分布范围为 0. 27 ~ 3. 12,平均为 1. 06; Kh,av的分布范围为 0. 71 ~ 4. 06,平均为 1. 61. 随 着深度的增加,3 个侧压系数逐渐收敛,最后趋向于一 个恒定值. 具体来看,由图 6( a) 知,Kh,max值几乎全部 大于 1,主要集中在 1. 00 ~ 2. 50 之间,有 135 个数据, 约占全部数据的 81. 8% . 埋深 H 在 44 m ~ 400 m 时, Kh,max多为 1. 00 ~ 3. 00; 随着 H 的增加,Kh,max有下降趋 势,400 m < H < 975 m 时,主要在 1. 50 ~ 2. 50 之间. Kh,max最后趋向于1. 83. 由图6( b) 知,Kh,min主要集中在 0. 50 ~ 1. 50 之 间,有 146 个 数 据,约占全部数据的 88. 5% . 44 m < H < 400 m 时,Kh,min 多为 0. 50 ~ 1. 50; 400 m < H < 975 m 时,Kh,min 的变化范围减小,主要在 0. 70 ~ 1. 20 之间. Kh,min最后趋向于 0. 80. 由图 6( c) 知,Kh,av主要在 1. 00 ~ 2. 00 范围内,有 136 个数据,约 占全部数据的 82. 4% . 随着埋深的增加,Kh,av 变化幅 度逐渐减小,向 1. 31 逼近. 由此可见,在地层浅部,构 造应力处于主要地位,逐渐过渡到深部后,3 个主应力 的差距在缩小,表明水平构造应力场的主导作用逐渐 减弱,垂直主应力作用有增强的趋势,地应力场逐步转 化为自重应力与构造应力相当的情形. 由于本次统计 的数据埋深都在 1000 m 以内,我国大陆金属矿区深部 是否会出现静水压力状态还未可知,需要大量更深部 · 923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