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沈刻本时,当对照利用此书。1972年,台湾故宫博物院已将所藏元刊本《大 元圣政国朝典章》影印出版,为读者带来很大的方便。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 学研究所《元典章》研究班对该书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分别于1964年和 1972年出版了校定本《元典章·刑部》第一册、第二册。 《通制条格》 本书现存22卷,官修。元仁宗即位之初,允中书所奏,择“耆旧之贤、 明练之士,时则若中书右丞伯杭、平章政事商议中书刘正等,由开创以来政 制法程可著为令者,类集折衷,以示所司“,其大纲有三:一《制诏》 《条格》、三《断例》;另将错居于《条格》、《断例》之间的内容亦汇辑 成《别类》。书成于延祐三年(1316)夏五月,名为《风宪宏纲》,命监察 御史马祖常作序。书成之后,又命“枢密、御史、翰林、国史、集贤之臣相 与正是,凡经八年而是事未克果”,到英宗至治二年(1322)才审定颁行 题名《大元通制》。全书88卷,凡2539条。此书仅有第二部分《条格》 的一部分流传至今,故名《通制条格》,现存的22卷是:卷二至九(户令、 学令、选举、军防、仪制、衣服),卷十三至二十二(禄令、仓库、厩牧、 田令、赋役、关市、捕亡、赏令、医药、假宁),卷二十七至三十(杂令、 僧道、营缮) 本书的性质与《元典章》相似,亦是元朝法令文书的汇编,故其史料价 值极高,研究元代历史尤其是各种制度时,必须参考此书。惟其通读的难度, 也和《元典章》相仿。本书仅有原国立北平图书馆1930年影印本,凡6册 日本冈本敬二编《通制条格研究译注》3册(国书刊行会刊),将《通制条 格》全部加以句读,然后译成日文,并详加注释。1986年3月浙江古籍出版 社出版黄时鉴点校本,用新式标点对全书进行分段点校,为读者通读本书, 特别是难度很大的“硬译”公牍,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经世大典》 本书全名《皇朝经世大典》,880卷,目录12卷,公牍1卷,纂修通议 1卷。此书是元文宗时官修的一部政书。天历二年(1329)冬,元文宗下令 参酌唐宋会要之体,会粹国朝故实之文”,命赵世延、虞集等主其事。次 年(130)四月十六日开局,至顺二年(1331)五月一日成书。全书分10 篇:帝号、帝训、帝制、帝系4篇为“君事”,由蒙古局担任纂修;治典、 赋典、礼典、政典、宪典、工典6篇为“臣事”,由虞集等编纂。 《经世大典》书成之后,仅有“缮写呈上”的写本,未有刻本,今不传。 2孛术鲁翀:《大元通制序》,《元文类》卷三六。沈刻本时,当对照利用此书。1972 年,台湾故宫博物院已将所藏元刊本《大 元圣政国朝典章》影印出版,为读者带来很大的方便。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 学研究所《元典章》研究班对该书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分别于 1964 年和 1972 年出版了校定本《元典章·刑部》第一册、第二册。 《通制条格》 本书现存 22 卷,官修。元仁宗即位之初,允中书所奏,择“耆旧之贤、 明练之士,时则若中书右丞伯杭、平章政事商议中书刘正等,由开创以来政 制法程可著为令者,类集折衷,以示所司“,其大纲有三:一《制诏》、二 《条格》、三《断例》;另将错居于《条格》、《断例》之间的内容亦汇辑 成《别类》。书成于延祐三年(1316)夏五月,名为《风宪宏纲》,命监察 御史马祖常作序。书成之后,又命“枢密、御史、翰林、国史、集贤之臣相 与正是,凡经八年而是事未克果”,到英宗至治二年(1322)才审定颁行, 题名《大元通制》②。全书 88 卷,凡 2539 条。此书仅有第二部分《条格》 的一部分流传至今,故名《通制条格》,现存的 22 卷是:卷二至九(户令、 学令、选举、军防、仪制、衣服),卷十三至二十二(禄令、仓库、厩牧、 田令、赋役、关市、捕亡、赏令、医药、假宁),卷二十七至三十(杂令、 僧道、营缮)。 本书的性质与《元典章》相似,亦是元朝法令文书的汇编,故其史料价 值极高,研究元代历史尤其是各种制度时,必须参考此书。惟其通读的难度, 也和《元典章》相仿。本书仅有原国立北平图书馆 1930 年影印本,凡 6 册。 日本冈本敬二编《通制条格研究译注》3 册(国书刊行会刊),将《通制条 格》全部加以句读,然后译成日文,并详加注释。1986 年 3 月浙江古籍出版 社出版黄时鉴点校本,用新式标点对全书进行分段点校,为读者通读本书, 特别是难度很大的“硬译”公牍,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经世大典》 本书全名《皇朝经世大典》,880 卷,目录 12 卷,公牍 1 卷,纂修通议 1 卷。此书是元文宗时官修的一部政书。天历二年(1329)冬,元文宗下令 “参酌唐宋会要之体,会粹国朝故实之文”,命赵世延、虞集等主其事。次 年(1330)四月十六日开局,至顺二年(1331)五月一日成书。全书分 10 篇:帝号、帝训、帝制、帝系 4 篇为“君事”,由蒙古局担任纂修;治典、 赋典、礼典、政典、宪典、工典 6 篇为“臣事”,由虞集等编纂。 《经世大典》书成之后,仅有“缮写呈上”的写本,未有刻本,今不传。 ② 孛术鲁翀:《大元通制序》,《元文类》卷三六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