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是神话,而是以理性反对神话轴心时代意识发展为普天归一的 上帝的超然存在,反对不存在的恶魔,最后发生了反对诸神形象 的伦理的反抗。在轴心时代意识发展的过程中,宗教伦理化了, 神性的威严因此而增强。另一方面,神话则变成语言的材料,成 为用以表达与原意极为不同的含义的寓言。“突破”的提法显 示出,轴心时代文化对前轴心时代文化的关系是对立、反抗、断 裂、突变。 中国古代文明演进的一大特色是文明发展的连续性。固然, 春秋战国时代的精神跃动比起以前的文化演进是一大飞跃,但 这一时期的思想与西周思想之间与夏商周三代文化之间,正如 孔子早就揭示的,存在着因袭损益的关联。因此中国哲学的第 次繁荣虽然是在所谓轴心时代,但必须看到,儒家为代表的诸子 百家并没有一个神话时代作为背景和出发点,宗教的伦理化在 西周初即已完成。而整个中国的轴心时代,如果从公元前800年 算起,并不是因为认识到自身的局限而转向超越的无限存在,理 性的发展不是向神话的诸神进行伦理的反抗,更未导致唯一神 论的信仰。在中国的这一过程里,更多的似乎是认识到神与神性 的局限性,面更多地趋向此世和“人间性”,对于它来说,与其说 是“超越的”突破,毋宁说是“人文的”转向。 历史赋予古代某些人物以巨大的文化选择权能,他们的思 想方向决定,或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后来文化与价值的方向,从 而对后来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中国历史上,这 个人先是周公,后是孔子,而孔子是把周公所作的一切进一步加 以发展和普遍化没有周公和西周文化养育的文化气质,孔子的 出现是不可想象的。也正惟如此汉唐一千年间以“周孔”并称, 完全是自然历史过程的真实体现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