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PE在中国的发展与现状评估 2003年,北京大学王正毅(合作者张岩贵)出版了《国际政治经济 学:历史、理论与方法》,系统归纳了西方八大国际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 其中就包括三个被认为是现代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源头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理论,从而为中国理解西方PE的发展逻辑提供了另外一条学术线索。 教材是学科立命之本。上述三部颇有代表性的教科书相互补充,有力 促进了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发展。①同时,由于三部书的作者分别 身处中国高校国际关系研究和教学的三大重镇,他们也成为中国第一代 IPE学科建设的带头人,是21世纪头十年培养中国PE学术人才特别是 博士生的最主要力量。不仅如此,在2003年前后,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 大学的国际关系学院分别设置了专门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系所和专业,开 始进行独立的PE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这标志着PE的教学在中 国步入了制度化的轨道。② 不容忽视的是,在国际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之外,也有部分学者致力 于经济外交学科的建设。③不过,中国还没有学者对国际政治经济学与经 济外交的关系进行一个比较准确的说明。 (二)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一个学科之所以可能区别于其他学科而独立存在,不一定是由于该学 科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而是在于它拥有只属于这个学科的理论范式和研 ①其中樊勇明的著作进行了重新修订和再版,参见樊勇明《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第二 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而王正毅也独立出版了新的教材,参见王正毅《国际政治经济 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此外,中国一些其他的教科书还可参见彭澎《国际政治经 济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朱文莉《国际政治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李滨《国际政治经济学:全球视野下的市场与国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邝 梅《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关系的政治因素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张宇燕、李增刚《国际经济政治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②当然,PE能否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或系所,在中国仍然不乏争议,有学者包括PE学者 就认为它不能构成一个和国际政治学平行的专业。 ③代表性学者有北大的张学斌、清华的何茂春和外交学院的周永生。参见张学斌《经济外 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周永生《经济外交》,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以及 由何茂春主编的《中国经济外交》年刊。 143 C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IPE 在中国的发展与现状评估 2003 年,北京大学王正毅 ( 合作者张岩贵) 出版了 《国际政治经济 学: 历史、理论与方法》,系统归纳了西方八大国际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 其中就包括三个被认为是现代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源头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理论,从而为中国理解西方 IPE 的发展逻辑提供了另外一条学术线索。 教材是学科立命之本。上述三部颇有代表性的教科书相互补充,有力 促进了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发展。① 同时,由于三部书的作者分别 身处中国高校国际关系研究和教学的三大重镇,他们也成为中国第一代 IPE 学科建设的带头人,是 21 世纪头十年培养中国 IPE 学术人才特别是 博士生的最主要力量。不仅如此,在 2003 年前后,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 大学的国际关系学院分别设置了专门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系所和专业,开 始进行独立的 IPE 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这标志着 IPE 的教学在中 国步入了制度化的轨道。② 不容忽视的是,在国际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之外,也有部分学者致力 于经济外交学科的建设。③ 不过,中国还没有学者对国际政治经济学与经 济外交的关系进行一个比较准确的说明。 ( 二) 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一个学科之所以可能区别于其他学科而独立存在,不一定是由于该学 科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而是在于它拥有只属于这个学科的理论范式和研 143 ① ② ③ 其中樊勇明的著作进行了重新修订和再版,参见樊勇明: 《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 ( 第二 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 而王正毅也独立出版了新的教材,参见王正毅: 《国际政治经济 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年版。此外,中国一些其他的教科书还可参见彭澎: 《国际政治经 济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年版; 朱文莉: 《国际政治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李滨: 《国际政治经济学: 全球视野下的市场与国家》,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邝 梅: 《国际政治经济学: 国际经济关系的政治因素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年版; 张宇燕、李增刚: 《国际经济政治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年版。 当然,IPE 能否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或系所,在中国仍然不乏争议,有学者包括 IPE 学者 就认为它不能构成一个和国际政治学平行的专业。 代表性学者有北大的张学斌、清华的何茂春和外交学院的周永生。参见张学斌: 《经济外 交》,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周永生: 《经济外交》,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4 年版; 以及 由何茂春主编的 《中国经济外交》年刊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