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D0I:10.13374/i.issn1001-053x.2004.01.026 第26卷第1期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VoL26 No.1 2004年2月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Feb.2004 基于多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的FGC控制 王修岩1)葛平”孙一康”王洪希2 1)北京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北京1000832)北华大学,吉林132021 搞要冷连轧机动态规格变换时各机架的入口厚度一般变化较大,采用传统自适应控制的 辨识算法的收敛速度不能跟随参数实际变化速度,控制效果不佳.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 多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通过对五机架冷连轧机进行仿真表明,多模型自适应FGC系统具有 较好的控制精度、跟踪速度以及稳定性. 关健词多模型控制:自适应控制:动态规格变换 分类号TP273.3 动态变规格控制器设计时,一般是把冷连轧 如果能够较好地控制其出口厚度和前后张力三 机的入口厚度H作为一个不变参数来处理的.其 个量,就能获得满意的变规格过程.出口厚度的 实各机架的入口厚度H在变规格时都是变化的. 控制可通过调节变规格机架的辊缝来实现,张力 因此,实际动态规格变换时的被控对象是一结构 通过调节本机架的速度进行控制.前张力的控制 确定、参数不确定的系统,其参数在一个己知的 变量为本机架的轧辊速度,而后张力的调节变量 区间内变化,但变化规律未知,常常考虑设计一 选择上一机架的辊速,由此就可以得到冷连轧机 个自适应控制器来保证系统的动态性能.对于这 在第机架变规格时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如图1 种参数变或者变化速度较快的系统,常规自适 所示.图中i为机架,T,hT分别是机架后张 应控制器中辨识算法的收敛速度不能跟随参数 力、前张力和出口厚度的设定值:,,S分为 的实际变化速度,辨识出的模型参数不准确,从 一1机架速度设定值、机架速度设定值和机架 而造成基于此模型设计的控制器性能不佳.近年 辊缝设定值:”,V,S,分为i-1机架速度、机架速 来兴起的多模型自适应控制(MMAC)理论则是 度和机架辊缝;T,h,T分别是机架后张力、出口 解决这类问题的有力工具,多模型自适应控制器 厚度和前张力, 由模型集、单模型控制器、切换原则三部分组 成.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对象模型(结构或参数)发 生很大变化时,如何保证系统暂态响应的问题. 多模型控制的主要思想是建立多个模型来覆盖 对象的不确定性,再基于多个模型设计出多个自 i-1 适应控制器,在控制过程中不断切换来消除这种 机架 不确定性.本文将采用这一方法来设计冷连轧机 i机架 少 冷连 的动态变规格多模型自适应控制器,以解决轧机 器 压下控制 机模型 入口厚度H突变问题 机架 速度控制 1控制系统结构 在逆流调节方式下,各个机架在变规格时, 图1第机架动态变规格时的控制系统结构 Fig.1 Control system structure of the istand 收稿日期200206-26王修岩男,37岁,副教授第 2 6卷 第 1期 2 0 04 年 2 月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OJ u r n a l o f U n ive sr i yt o f s c ien e e a n d cT c h皿 o lo gy B e ij in g V b L26 N o . l F e b . 20 04 基于 多模型 自适应控制方法 的 F G C 控制 王 修岩 ’ ,2) 葛 平 ” 孙一 康 ” 王 洪 希 ’ ,2) l )北京 科技 大学 信 息学 院 , 北 京 10 0 0 8 3 2 ) 北华 大 学 , 吉林 13 2 0 2 1 摘 要 冷 连 轧机 动态 规格 变换 时各 机 架 的入 口 厚度 一般 变 化较 大 ,采 用传 统 自适 应控 制 的 辨 识算 法 的收 敛速度 不 能跟 随参 数实 际变 化速 度 , 控 制 效果 不佳 . 针对 这 一 问题 , 提 出一种 多 模型 自适 应控 制 方法 . 通过 对 五机架 冷连 轧机 进 行仿 真表 明 , 多模型 自适应 F G C 系统 具有 较 好 的控制 精度 、 跟 踪速 度 以及稳 定 性 . 关 键词 多模型控 制 ; 自适应 控 制 ; 动 态规 格变 换 分 类号 仰 2 73 .3 动 态变 规 格控制 器 设计 时 , 一 般 是把 冷连 轧 机 的入 口 厚度 H 作 为 一个 不 变参 数 来处 理 的 . 其 实各 机架 的入 口 厚 度 H 在 变 规格 时 都是 变 化 的 . 因此 , 实际动 态 规格 变换 时 的被 控对 象 是一 结构 确 定 、 参数 不 确 定 的系 统 , 其参 数在 一 个 已 知 的 区 间 内变化 , 但 变化 规 律 未 知 , 常 常考 虑 设 计一 个 自适应 控制 器 来保 证系 统 的动 态性 能 . 对 于这 种 参 数跳 变或 者 变化 速度 较 快 的系统 , 常规 自适 应 控 制 器 中辨 识 算 法 的 收敛速 度 不 能 跟 随 参 数 的 实 际变化 速 度 , 辨 识 出 的模 型参 数 不准 确 , 从 而造 成基 于 此模型 设计 的控 制器 性 能不 佳 . 近 年 来 兴起 的多模 型 自适应 控 制 ( MM A )C 理 论 则 是 解 决这类 问题 的有 力工 具 . 多模 型 自适应控 制器 由模 型集 、 单 模型控 制器 、 切换 原 则三 部 分 组 成 . 目的就 是为 了解 决对 象 模型 ( 结构 或参 数 ) 发 生 很 大变 化 时 , 如 何 保证 系统 暂 态 响应 的 问题 . 多 模 型 控 制 的主 要 思 想 是 建 立 多个 模 型 来覆 盖 对 象 的不确 定性 , 再基 于 多个模 型设计 出多个 自 适 应控 制器 , 在 控 制过 程 中不 断切 换 来消 除这 种 不 确 定性 . 本文 将 采用 这 一方 法来 设 计冷 连 轧机 的动态 变 规格 多模 型 自适 应控制器 , 以解 决 轧机 入 口 厚度 H 突变 问题 . 如 果 能够 较好 地 控 制 其 出 口 厚度 和 前 后 张 力 三 个量 , 就 能 获得 满 意 的变 规 格过程 . 出 口 厚度 的 控 制 可通过 调节 变 规格 机架 的辊缝 来 实现 , 张 力 通过 调 节本 机架 的速度 进行 控 制 . 前 张力 的控 制 变量 为本机 架 的轧 辊速 度 , 而 后 张力 的调 节变 量 选择 上 一机架 的辊 速 . 由此就 可 以得 到冷 连 轧机 在 第 i机 架 变 规格 时控 制 系 统 的基 本 结 构 如 图 1 所 示 . 图 中 i 为 机 架 , 几 , hr, , 几 分 别 是 机 架后 张 力 、 前 张 力和 出 口 厚度 的设 定值 ; 砰 t , 巧 , ’S, 分 为 i一 1机 架 速 度 设 定 值 、 i机 架速 度 设 定 值 和 i机 架 辊 缝设 定 值 ; K一 , 环 , 况分 为 i 一 1机架速 度 、 i机架速 度 和机 架 辊缝 : 几 , 凡 , 几分 别 是i机 架 后张 力 、 出 口 厚 度和 前张 力 . 1 控制系 统结构 在 逆 流调 节 方 式下 , 各 个机 架 在变 规 格 时 , 控 i 一 l 冷 制 机架 连 . , 器 了 车L J 、 机 模 型 U · f i机架 速 度控 叙 收稿 日期 2 0 0 2-() -6 2 6 王修 岩 男 , 37 岁 , 副教 授 .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j 图 1 第i机 架动 态 变规 格时 的控 制 系统结 构 F 电 . 1 C o n t加1 yS s te m s t r u c加 re of t 血e 1 s at n d DOI: 10. 13374 /j . issn1001 -053x. 2004. 01. 026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