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10期 王树和等:能力谱与侧向荷载分布模式的关系 ,1219. 同时将弹性设计反应谱也转化为Sa一S:曲线,即需 程函数,1为单位列向量 求谱曲线;将上述能力谱曲线与需求谱曲线画在同 对于一般中低层结构,地震反应中各层侧移形 一坐标系中,通过迭代计算求出两曲线的交点,即性 状以第1振型为主,为此可近似认为: 能点,根据该点坐标可求出原结构的位移反应, u=P1x (2) 在ATC40给出的方法中,需求谱是由等效高 式中,P1为结构第1振型向量,顶层分量取1;x1为 阻尼弹性反应谱得出的,用等效阻尼考虑结构的非 顶层位移 线性特性,经研究发现,在迭代计算求交点的过程 将式(2)代入式(1),有: 中,有可能无解或多解.Fajfar可和Chopra等] MO+Cf (x)=-Mliia(t)(3) 均指出在能力谱方法中采用弹塑性反应谱比采用等 令 效弹性反应谱具有更明确的概念和更准确的计算结 MP1 果,通过建立单自由度体系强度折减系数R:与延 明n4=音 (4) 性系数“、自振周期T的关系,以弹性反应谱为基 础来建立弹塑性反应谱是重要的方法之一门.国内 D=M MO 为结构第1振型参与系数 外许多学者对弹塑性反应谱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不 同的一H一T关系式[8].吕西林等[]结合我国 将式(3)前乘φ1,并将式(4)代入式(3),有: 现行抗震规范中关于场地类别和设计分组的规定, Me花e十Cete+fe=一Meig(t) (5) 提出了适合我国抗震规范的弹塑性反应谱. 式中,M。、Ce和f。分别为等效SDOF体系的等效 在进行Pushover分析时,一个重要的问题是选 质量、等效阻尼和等效恢复力,用下式表示: 择侧向荷载的分布方式,侧向荷载的分布是反应侧 M。=φMl (6) 向惯性力的相对大小的,而在一次地震反应过程中, MI 侧向惯性力的分布是随着结构各部位不断进入塑性 C。=0iC91pMm1 (7) 而在不断变化的,不论用何种分布方式,都将使得和 f。=pif.(t) (8) 该加载方式相似的振型作用得到加强,而其他振型 式(5)为原结构的等效单自由度体系(ESDOF)· 的作用则被削弱,所以,任何一种荷载分布方式都 只能近似反映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变形及内力要求, 2能力谱曲线的确定 FEMA3561o规定通过选取多种侧向荷载分布形 能力谱方法即是通过求解式(5),进而求得原结 式分别进行分析,以模拟实际惯性力的变化,确定地 构地震反应,下面给出求能力谱曲线的步骤, 震反应的可能的变化范围, (l)首先对原结构进行Pushover分析,获得基 在目前的能力谱或改进的能力谱方法中,能力 底剪力一顶部位移关系曲线,在静力弹塑性分析中, 谱曲线的确定是不随侧向荷载分布模式的不同而变 对各楼层施加的侧向水平荷载比例在加载过程中保 化的,本文从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建立出发,证明 持不变,到目前为止已提出多种比例关系,或称为加 能力谱曲线的确定与侧向荷载分布模式间存在对应 载模式,如惯性分布、均匀分布、倒三角分布和曲线 关系,对于不同的侧向荷载模式,应采用不同的能力 分布.对于惯性分布,有: 谱曲线转化公式并给出了具体的表达式,最后,以 S=MP (9)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证明了本文方法的 式中,S为各层施加水平荷载列向量,按照式(9)对 正确性 原结构进行Pushover分析,即可得到基底剪力一顶 1由多自由度(MDOF)到等效单自由度体 点位移关系V。一xt曲线,该曲线称为能力曲线 系(ESDOF)的转化 (2)将V,一x1关系曲线理想化为二折线,根据 耗能相等原理,V。一x1关系曲线和二折线与横坐标 多层建筑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非线性动力方 所围面积相等,据此可求出二折线中转折点的坐标, 程为: 此点即为原结构名义屈服点(Vby,xy) Mii+cutf,(u)=-Mliig(t) (1) (3)将Vb一x:关系转化为ESDOF体系的能 式中,M、C为结构质量和阻尼矩阵,u、ia和i分别 力谱曲线,由式(9)得: 为各楼层水平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列向量,∫,()为 MPi V f:=T (10) 各楼层所受恢复力列向量,(t)为地面加速度时 2M:91:同时将弹性设计反应谱也转化为Sa—Sd 曲线‚即需 求谱曲线;将上述能力谱曲线与需求谱曲线画在同 一坐标系中‚通过迭代计算求出两曲线的交点‚即性 能点‚根据该点坐标可求出原结构的位移反应. 在 ATC—40给出的方法中‚需求谱是由等效高 阻尼弹性反应谱得出的‚用等效阻尼考虑结构的非 线性特性.经研究发现‚在迭代计算求交点的过程 中‚有可能无解或多解[4].Fajfar [5] 和 Chopra 等[6] 均指出在能力谱方法中采用弹塑性反应谱比采用等 效弹性反应谱具有更明确的概念和更准确的计算结 果.通过建立单自由度体系强度折减系数 Rμ 与延 性系数μ、自振周期 T 的关系‚以弹性反应谱为基 础来建立弹塑性反应谱是重要的方法之一[7].国内 外许多学者对弹塑性反应谱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不 同的 Rμ—μ— T 关系式[8].吕西林等[9] 结合我国 现行抗震规范中关于场地类别和设计分组的规定‚ 提出了适合我国抗震规范的弹塑性反应谱. 在进行 Pushover 分析时‚一个重要的问题是选 择侧向荷载的分布方式.侧向荷载的分布是反应侧 向惯性力的相对大小的‚而在一次地震反应过程中‚ 侧向惯性力的分布是随着结构各部位不断进入塑性 而在不断变化的‚不论用何种分布方式‚都将使得和 该加载方式相似的振型作用得到加强‚而其他振型 的作用则被削弱.所以‚任何一种荷载分布方式都 只能近似反映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变形及内力要求. FEMA—356[10]规定通过选取多种侧向荷载分布形 式分别进行分析‚以模拟实际惯性力的变化‚确定地 震反应的可能的变化范围. 在目前的能力谱或改进的能力谱方法中‚能力 谱曲线的确定是不随侧向荷载分布模式的不同而变 化的.本文从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建立出发‚证明 能力谱曲线的确定与侧向荷载分布模式间存在对应 关系‚对于不同的侧向荷载模式‚应采用不同的能力 谱曲线转化公式并给出了具体的表达式.最后‚以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证明了本文方法的 正确性. 1 由多自由度(MDOF)到等效单自由度体 系(ESDOF)的转化 多层建筑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非线性动力方 程为: M u ··+C u ·+ fs( u)=— Mlu ·· g( t) (1) 式中‚M、C 为结构质量和阻尼矩阵‚u、u ·和 u ··分别 为各楼层水平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列向量‚fs( u)为 各楼层所受恢复力列向量‚u ·· g ( t)为地面加速度时 程函数‚l 为单位列向量. 对于一般中低层结构‚地震反应中各层侧移形 状以第1振型为主‚为此可近似认为: u=φ1xt (2) 式中‚φ1 为结构第1振型向量‚顶层分量取1;xt 为 顶层位移. 将式(2)代入式(1)‚有: Mφ1x ·· t+Cφ1x · t+ fs( xt)=— Mlu ·· g( t) (3) 令 xe= φ T 1 Mφ1 φ T 1 Ml xt= xt Γ1 (4) Γ1= φ T 1 Ml φ T 1 Mφ1 为结构第1振型参与系数. 将式(3)前乘 φ T 1‚并将式(4)代入式(3)‚有: Me x ·· e+Ce x · e+ f e=— Me u ·· g( t) (5) 式中‚Me、Ce 和 f e 分别为等效 SDOF 体系的等效 质量、等效阻尼和等效恢复力‚用下式表示: Me=φ T 1 Ml (6) Ce=φ T 1 Cφ1 φ T 1 Ml φ T 1 Mφ1 (7) f e=φ T 1 fs( t) (8) 式(5)为原结构的等效单自由度体系(ESDOF). 2 能力谱曲线的确定 能力谱方法即是通过求解式(5)‚进而求得原结 构地震反应.下面给出求能力谱曲线的步骤. (1) 首先对原结构进行 Pushover 分析‚获得基 底剪力—顶部位移关系曲线‚在静力弹塑性分析中‚ 对各楼层施加的侧向水平荷载比例在加载过程中保 持不变‚到目前为止已提出多种比例关系‚或称为加 载模式‚如惯性分布、均匀分布、倒三角分布和曲线 分布.对于惯性分布‚有: S= Mφ1 (9) 式中‚S 为各层施加水平荷载列向量.按照式(9)对 原结构进行 Pushover 分析‚即可得到基底剪力—顶 点位移关系 V b— xt 曲线‚该曲线称为能力曲线. (2) 将 V b— xt 关系曲线理想化为二折线‚根据 耗能相等原理‚V b— xt 关系曲线和二折线与横坐标 所围面积相等‚据此可求出二折线中转折点的坐标‚ 此点即为原结构名义屈服点( V b y‚xt y). (3) 将 V b— xt 关系转化为 ESDOF 体系的能 力谱曲线.由式(9)得: f i= Miφ1i ∑Miφ1i V b (10) 第10期 王树和等: 能力谱与侧向荷载分布模式的关系 ·1219·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