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建门到门出行绩效评价机制等,正确规范、改善MaaS发展相关市场环境。 三是信用体系方面: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MaS发展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以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基础,建立和完善MaaS信用体系,包括MaS各利益相关体信 用积分制度与诚信黑名单制度,规范交通运营商、MaS服务商、数据提供商、管理者、消费 者的行为,充分提高全民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 四是标准规范方面:标准化是科学管理的基础。为了推进MaaS科学发展,还需建立涵盖 交通规划、设计、运营、服务等方面一体化标准规范体系,建立跨模式、跨领域移动支付体 系和数据资源交换共享、应用服务平台接口等标准规范等,通过标准以及相关技术规范的实 施,充分整合和引导MaS相关利益体间社会资源 五是信息安全方面:在移动互联网以及实名制时代,信息安全是任何国家、政府、部门 行业都必须十分重视的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国家安全战略。发展MaS必须建立完善的 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加大对于出行者个人出行行为、账户资金等方面的信息安全保障 六是绩效评价方面:为了提升MaS相关行业的服务水平,还需构建涵盖不同的出行模式 出行距离、换乘次数、候车时间、乘车时间、排放量、出行费用等多种影响因素的门到门出 行绩效评价体系,实行定期考核评价机制,深入推进、引导MaaS的可续性发展 七是发展路径方面:从法律法规、体制机制、设施、车辆、运营平台、服务模式、技术 选型等各个方面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与路径,明确我国MaaS发展目标和方向,进一步引导和 扩大共享型交通服务新理念,努力建设一个更经济、更舒适、更低碳的交通出行新时代 五、结语 出行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和新需求必然带来新的发展趋 势。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出行市场,MaS作为一种全新的门到门间不同交通模式高度整合的出 行服务理念,在我国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但在政策法规、体制机制、发展路径、技术选型、 标准规范、信用体系、绩效评价等多方面还需要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尽快做好系统性、基础性、 前瞻性硏究,为构建可持续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与交通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ε 参考文献 1]十三五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规划,交通运输部,2016年 [2]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 16年 Volker Grienitz, Heiko A. von der Gracht(2014).Hea multimodal city of the future multi-stakeholder scenarios for urban mobility Technological 4 ATKINS(2015). Introducing Mobility as a service. Journeys of the Future 5 Big Data- Research(2016),2016 China 's Third party Mobile Payment Market Development建门到门出行绩效评价机制等,正确规范、改善MaaS发展相关市场环境。 三是信用体系方面: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MaaS发展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以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基础,建立和完善MaaS信用体系,包括MaaS各利益相关体信 用积分制度与诚信黑名单制度,规范交通运营商、MaaS服务商、数据提供商、管理者、消费 者的行为,充分提高全民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 四是标准规范方面:标准化是科学管理的基础。为了推进MaaS科学发展,还需建立涵盖 交通规划、设计、运营、服务等方面一体化标准规范体系,建立跨模式、跨领域移动支付体 系和数据资源交换共享、应用服务平台接口等标准规范等,通过标准以及相关技术规范的实 施,充分整合和引导MaaS相关利益体间社会资源。 五是信息安全方面:在移动互联网以及实名制时代,信息安全是任何国家、政府、部门、 行业都必须十分重视的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国家安全战略。发展MaaS必须建立完善的 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加大对于出行者个人出行行为、账户资金等方面的信息安全保障。 六是绩效评价方面:为了提升MaaS相关行业的服务水平,还需构建涵盖不同的出行模式、 出行距离、换乘次数、候车时间、乘车时间、排放量、出行费用等多种影响因素的门到门出 行绩效评价体系,实行定期考核评价机制,深入推进、引导MaaS的可续性发展。 七是发展路径方面:从法律法规、体制机制、设施、车辆、运营平台、服务模式、技术 选型等各个方面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与路径,明确我国MaaS发展目标和方向,进一步引导和 扩大共享型交通服务新理念,努力建设一个更经济、更舒适、更低碳的交通出行新时代。 五、结语 出行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和新需求必然带来新的发展趋 势。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出行市场,MaaS作为一种全新的门到门间不同交通模式高度整合的出 行服务理念,在我国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但在政策法规、体制机制、发展路径、技术选型、 标准规范、信用体系、绩效评价等多方面还需要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尽快做好系统性、基础性、 前瞻性研究,为构建可持续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与交通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十三五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规划,交通运输部,2016 年. [2] 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 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 2016 年. [3] Alexander Spickermann, Volker Grienitz, Heiko A. von der Gracht (2014).Heading towards a multimodal city of the future Multi-stakeholder scenarios for urban mobility.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 89(2014) 201-221. [4] ATKINS(2015). Introducing Mobility as a Service. Journeys of the Future. [5] Big Data-Research(2016),2016 China 's Third Party Mobile Payment Market Development Report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