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行即服务(MaS)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刘向龙,刘好德,杨新征,李香静·2 a.交通运輸部科学斫究院,城市公共交迺智能化技术文迺运輸行业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 摘要:作为一种全新的交通管理与服务新理念,移动即服务( Mobi le as a Service, 简称MaS)为未来出行体系的构建与组织管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在国际 上对MaS定义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MaaS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典型特征,分析了中 国在互联网+行动计划背景下交通运输新业态快速发展为MaS所营造的良好基础与 机遇,最后,从立法、制度、政策、数据、信息安全、路径选择等方面系统分析了 目前在中国大力发展MaS将面临的主要的挑战。 关键词: 出行即服务;共享出行;智能交通系统 中图分类号:U238 State-of-the-Ar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Developing maas in China Xianglong Liu, Haode liu, Xincheng Yang, Xiangjing Li China Academy of Transportation Sciences, 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Public Transit System of MOT, China, Beijing, 100029) bstract: Mobility as a Service(MaaS)as a quite novel and emerging concept offers a new perspective on how to organize and implement mobility service concepts in the future. In some originated countries, there already exist a lot of studies and pilot projects which have not included Maas in the mobility policy, planning and studying strategies, China is no exception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definition of Maas from international,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ypical models of Chinas mobility services. Second, this paper proposes a suitable framework and roadmap of Maas in China according th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and situation of China. Final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cing challenges from the aspects of legislation, institution, policies, data exchange and security standardization, mechanism technologies and so key words: MaaS(Mobility as a Service), Sharing Mobility,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基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基础科研院所研究基金:移动互联背景下一站式出行服务(MaS)技术体系研究 通讯作者:刘向龙,副研究员,liuxianglong@live.cn010-58278392
中国出行即服务(MaaS)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 刘向龙,刘好德,杨新征,李香静 a,2 (a.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技术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8) 摘 要: 作为一种全新的交通管理与服务新理念,移动即服务(Mobile as a Service, 简称 MaaS)为未来出行体系的构建与组织管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在国际 上对 MaaS 定义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 MaaS 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典型特征,分析了中 国在互联网+行动计划背景下交通运输新业态快速发展为MaaS所营造的良好基础与 机遇,最后,从立法、制度、政策、数据、信息安全、路径选择等方面系统分析了 目前在中国大力发展 MaaS 将面临的主要的挑战。 关键词: 出行即服务;共享出行;智能交通系统 中图分类号:U238 State-of-the-Ar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Developing MaaS in China Xianglong Liu, Haode Liu, Xinzheng Yang,Xiangjing Li (China Academy of Transportation Sciences, 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Public Transit System of MOT, China ,Beijing, 100029) Abstract: Mobility as a Service (MaaS) as a quite novel and emerging concept offers a new perspective on how to organize and implement mobility service concepts in the future. In some originated countries, there already exist a lot of studies and pilot projects which have not included MaaS in the mobility policy, planning and studying strategies, China is no exception.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definition of MaaS from international,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ypical models of China’s mobility services. Second, this paper proposes a suitable framework and roadmap of MaaS in China according th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and situation of China. Final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cing challenges from the aspects of legislation, institution, policies, data exchange and security standardization, mechanism, technologies and so on. key words: MaaS(Mobility as a Service), Sharing Mobility,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基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基础科研院所研究基金:移动互联背景下一站式出行服务(MaaS)技术体系研究 通讯作者:刘向龙,副研究员,liuxianglong@live.cn, 010-58278392
、引言 MaS( Mobility-as-a- Service)出行即服务,这个新兴概念最早出现在2014年芬兰赫 尔辛基召开的欧盟ITS大会上,在2015年法国波尔多召开的世界ITS大会上开始逐渐成为全球 智能交通领域的热门议题。2016年20个欧洲组织机构联合成立了全球首个区域MaaS联盟,设 立了市场分析、用户需求、法规体制、工程技术四个工作组在开展一些前期研究工作,致力 于发展更便利的联合化交通出行模式,在产品层面,芬兰已经诞生了全球首个MaaS运营服务 商(Whim),可实现不同交通出行服务模式的组合预定 MaS一词来源于云计算的I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和SaaS(软件 即服务)等定义,所以MaS的中文翻译为出行即服务。MaaS的内涵是旨在深刻理解公众的出 行需求,通过将各种交通模式全部整合在统一的服务体系与平台中,从而充分利用大数据决 策,调配最优资源,满足出行需求的大交通生态,并以统一的出行服务平台(APP)来对外 提供服务 二、MaS产生的背景及其特征 (一)MaaS产生的背景 从2014年至今,短短几年MaS便被广泛熟知和接受,与当前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系统 总结为如下几方面: 一是城市化机动化迅猛发展:在过去30多年当中,全球城市化、机动化迅猛发展,城市 交通拥堵日益严重,私人小汽车利用率非常低下,据统计利用率不到6%,由于停车难、停车 贵等问题,城市中尤其是特大城市中绝大部分小汽车利用率更低。 二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人类已经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可通过互联网传递自己的各类需求,另外 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支付、无人驾驶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MaaS模式的产生, 各种网络平台的建立则方便了其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三是交通服务模式不断涌现:移动互联网技术在解决信息对称性问题上的巨大突破,给 交通运输领域带来了巨大的运输服务模式创新,先后在出租汽车、汽车共享、共享单车、停 车诱导、票务预订等各类动静态交通出行领域不断涌现新的服务模式并产生了广泛的应用 极大丰富了公众出行的选择、提高了公众出行的便捷性。 四是交通共享理念快速传播:伴随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已经进入共享经济 时代,在出行、知识、医疗、技能、金融、物品、教育等各行各业都在不断涌现日益丰富的 共享化产品与服务,通过广泛的应用后使得公众对共享理念已经高度的认同并快速传播,其 中交通领域的共享尤其成功,如共享汽车(Uber、DiDi等)、共享单车( Mobike,ofo等), 各行各业各类共享服务与模式的成功应用进一步推动了人们的消费理念从产品拥有向服务 使用方面转变,提高了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
一、引言 MaaS(Mobility-as-a-Service)出行即服务,这个新兴概念最早出现在2014年芬兰赫 尔辛基召开的欧盟ITS大会上,在2015年法国波尔多召开的世界ITS大会上开始逐渐成为全球 智能交通领域的热门议题。2016年20个欧洲组织机构联合成立了全球首个区域MaaS联盟,设 立了市场分析、用户需求、法规体制、工程技术四个工作组在开展一些前期研究工作,致力 于发展更便利的联合化交通出行模式,在产品层面,芬兰已经诞生了全球首个MaaS运营服务 商(Whim),可实现不同交通出行服务模式的组合预定。 MaaS一词来源于云计算的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和SaaS(软件 即服务)等定义,所以MaaS的中文翻译为出行即服务。MaaS的内涵是旨在深刻理解公众的出 行需求,通过将各种交通模式全部整合在统一的服务体系与平台中,从而充分利用大数据决 策,调配最优资源,满足出行需求的大交通生态,并以统一的出行服务平台(APP)来对外 提供服务。 二、MaaS 产生的背景及其特征 (一)MaaS产生的背景 从2014年至今,短短几年MaaS便被广泛熟知和接受,与当前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系统 总结为如下几方面: 一是城市化机动化迅猛发展:在过去30多年当中,全球城市化、机动化迅猛发展,城市 交通拥堵日益严重,私人小汽车利用率非常低下,据统计利用率不到6%,由于停车难、停车 贵等问题,城市中尤其是特大城市中绝大部分小汽车利用率更低。 二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人类已经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可通过互联网传递自己的各类需求,另外 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支付、无人驾驶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MaaS模式的产生, 各种网络平台的建立则方便了其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三是交通服务模式不断涌现:移动互联网技术在解决信息对称性问题上的巨大突破,给 交通运输领域带来了巨大的运输服务模式创新,先后在出租汽车、汽车共享、共享单车、停 车诱导、票务预订等各类动静态交通出行领域不断涌现新的服务模式并产生了广泛的应用, 极大丰富了公众出行的选择、提高了公众出行的便捷性。 四是交通共享理念快速传播:伴随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已经进入共享经济 时代,在出行、知识、医疗、技能、金融、物品、教育等各行各业都在不断涌现日益丰富的 共享化产品与服务,通过广泛的应用后使得公众对共享理念已经高度的认同并快速传播,其 中交通领域的共享尤其成功,如共享汽车(Uber、DiDi等)、共享单车(Mobike,ofo等), 各行各业各类共享服务与模式的成功应用进一步推动了人们的消费理念从产品拥有向服务 使用方面转变,提高了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
五是环境保护更加重视:近年来,由人口数量的增长以及人类对各类资源消耗的强度日 益加大,导致全球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同时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很多大型城市都在承受不同程 度的空气污染问题,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已经在不断提升,交通运输领域作为能源消耗 的大户,从电动汽车到鼓励自行车或步行,人们一直在想办法希望通过更绿色环保的出行方 式降低污染物的排放,而MaS的理念正好顺应时代潮流, 六是汽车产销模式的转变:随着车辆在大城市越来越多,交通拥堵所带来的行车难、停 车难、养车贵等问题,使得存量小汽车使用效率越来越低,人们从曾经对于小汽车的期望度 已经日益降低,同时低碳与共享理念的快速传播给未来汽车产业带来了新的挑战,汽车产销 模式逐步开始发生转变,大牌的车辆制造商已开始逐步向运营商转变,如奔驰的Car2Go,首 汽的 (二)MaaS的典型特征 是一体化:MaS的目标是将各种交通服务模式整合在一个统一的服务体系与平台中 所以一体化是其最典型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体系规划、设施布局、运营调度、支付清分、信 息服务等各类体系的一体化,实现各种交通方式在各个层面的标准化、一体化融合,提供门 到门的便捷出行服务。 二是共享化:在MaaS的服务模式下,载运工具的角色将会逐步被改变,用户使用交通载 运工具注重的是交通服务的提供而不是车辆的拥有。乘客不仅是交通服务的享受者,同时也 是交通数据的提供者与分享者,通过数据来改变和优化出行服务,汽车供应商与运营服务商 驾驶员与乘客之间的关系将日益模糊。 三是人本化:MaaS服务设计是核心是以人的便捷出行为中心,MaS体系在规划、设计、 运营、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均是以提供更好的一站式出行服务作为其核心,为所有的出行 者提供最为合理的出行方案,以及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 四是低碳化:MaS以实现交通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理念,以交通运行低碳化发展为根本前 提,逐步扩大绿色出行的比例,减少私人个体机动化的出行,以降低交通运输工具气体排放 为直接目标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交通发展模式。 三、中国发展MaS的基础 在我国MaS发展拥有非常良好的基础。首先从国家政策方面,党中央于党的十九大提出 要构建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交通运输的一体化,其最终目标是让出行更方便,环境更 宜居,同时实现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的转变,进而支撑国家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围绕 这样一个目标,国家发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来支撑MaS的发展,如2015年《国务院关于积 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 体系发展规划》等重大技术政策,以支撑加快互联网与交通运输领域的深度融合,推进基于 互联网平台的便捷化交通运输服务发展,提出了要构建“一站式”出行服务体系,其实质是
五是环境保护更加重视:近年来,由人口数量的增长以及人类对各类资源消耗的强度日 益加大,导致全球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同时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很多大型城市都在承受不同程 度的空气污染问题,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已经在不断提升,交通运输领域作为能源消耗 的大户,从电动汽车到鼓励自行车或步行,人们一直在想办法希望通过更绿色环保的出行方 式降低污染物的排放,而MaaS的理念正好顺应时代潮流。 六是汽车产销模式的转变:随着车辆在大城市越来越多,交通拥堵所带来的行车难、停 车难、养车贵等问题,使得存量小汽车使用效率越来越低,人们从曾经对于小汽车的期望度 已经日益降低,同时低碳与共享理念的快速传播给未来汽车产业带来了新的挑战,汽车产销 模式逐步开始发生转变,大牌的车辆制造商已开始逐步向运营商转变,如奔驰的Car2Go,首 汽的GoFun等。 (二)MaaS的典型特征 一是一体化:MaaS的目标是将各种交通服务模式整合在一个统一的服务体系与平台中, 所以一体化是其最典型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体系规划、设施布局、运营调度、支付清分、信 息服务等各类体系的一体化,实现各种交通方式在各个层面的标准化、一体化融合,提供门 到门的便捷出行服务。 二是共享化:在MaaS的服务模式下,载运工具的角色将会逐步被改变,用户使用交通载 运工具注重的是交通服务的提供而不是车辆的拥有。乘客不仅是交通服务的享受者,同时也 是交通数据的提供者与分享者,通过数据来改变和优化出行服务,汽车供应商与运营服务商、 驾驶员与乘客之间的关系将日益模糊。 三是人本化:MaaS服务设计是核心是以人的便捷出行为中心,MaaS体系在规划、设计、 运营、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均是以提供更好的一站式出行服务作为其核心,为所有的出行 者提供最为合理的出行方案,以及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 四是低碳化:MaaS以实现交通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理念,以交通运行低碳化发展为根本前 提,逐步扩大绿色出行的比例,减少私人个体机动化的出行,以降低交通运输工具气体排放 为直接目标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交通发展模式。 三、中国发展 MaaS 的基础 在我国MaaS发展拥有非常良好的基础。首先从国家政策方面,党中央于党的十九大提出 要构建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交通运输的一体化,其最终目标是让出行更方便,环境更 宜居,同时实现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的转变,进而支撑国家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围绕 这样一个目标,国家发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来支撑MaaS的发展,如2015年《国务院关于积 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 体系发展规划》等重大技术政策,以支撑加快互联网与交通运输领域的深度融合,推进基于 互联网平台的便捷化交通运输服务发展,提出了要构建“一站式”出行服务体系,其实质是
实现客运“一票到家”和货运的“一单到底”。 技术方面,目前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虽然只有53%,但是手机网民的比例非常高,占到了 95%,而全球手机网民占比平均水平为68%,我国整个移动互联网的研究和应用已走在世界的 前列。另外我国的移动消费突飞猛进,移动支付己全球领先。2016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 交易规模达到了19.3万亿元,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为38.6万亿元,整个支付体系的变革 为信用体系的快速构建和信息服务模式的转变、创新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撑条件。尤其是 2015年中国政府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后,在公交、出租、汽车租赁、共享单车、停 车、民航、铁路、长途客运等领域出现了互联网平台下各类新的交通服务的模式。以共享单 车为例,2017年共享单车取得蓬勃发展,全国共有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企业50余家,全 国上百个城市累计投放超过2300万辆,累计注册用户人群超过4亿,日均订单量超过7000万 次,已经占到全国城市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的近四分之一,甚至已经成为部分有轨道交通网 络的特大城市中仅次于公共汽电车出行量的城市。 互联网 城市公交 出租汽车 便捷出行 共享单车 汽车共享 2回p 蓬勃发展 铁踣客运 园分反 长逸客运 圆回 巴士管家 BUS STEWARD 日-1互联网+交通运物模式在中国的快速发展 四、中国发展MaaS的挑战 交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有利于方便旅客出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综合效率,也是培育 交通发展新动能、提升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出行市场,MaS作为一种 门到门间不同交通模式高度整合的出行服务,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但是,由于MaS 涉及众多的利益主体,在政策法规、体制机制、信用体系、标准规范、安全隐私、绩效评价、 发展路径等方面还面临诸多挑战 是政策法规方面:MaaS发展的同时会带来不同方面的利益格局调整,如支付体系、运 营体系以及监管体系等方面,急需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鼓励新的模式并确定其合法性,明 确各交通模式的发展定位,及时监管MaS中存在安全、服务等问题 二是体制机制方面:在政策法规制定的同时还需配套相关的体制、机制,促进不同交通 模式规划、运营、管理、服务环节的有效衔接和整合,实现不同监管机构间的业务协同,构
实现客运“一票到家”和货运的“一单到底”。 技术方面,目前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虽然只有53%,但是手机网民的比例非常高,占到了 95%,而全球手机网民占比平均水平为68%,我国整个移动互联网的研究和应用已走在世界的 前列。另外我国的移动消费突飞猛进,移动支付已全球领先。2016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 交易规模达到了19.3万亿元,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为38.6万亿元,整个支付体系的变革 为信用体系的快速构建和信息服务模式的转变、创新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撑条件。尤其是 2015年中国政府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后,在公交、出租、汽车租赁、共享单车、停 车、民航、铁路、长途客运等领域出现了互联网平台下各类新的交通服务的模式。以共享单 车为例, 2017年共享单车取得蓬勃发展,全国共有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企业50余家,全 国上百个城市累计投放超过2300万辆,累计注册用户人群超过4亿,日均订单量超过7000万 次,已经占到全国城市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的近四分之一,甚至已经成为部分有轨道交通网 络的特大城市中仅次于公共汽电车出行量的城市。 图-1 互联网+交通运输模式在中国的快速发展 四、中国发展 MaaS 的挑战 交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有利于方便旅客出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综合效率,也是培育 交通发展新动能、提升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出行市场,MaaS作为一种 门到门间不同交通模式高度整合的出行服务,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但是,由于MaaS 涉及众多的利益主体,在政策法规、体制机制、信用体系、标准规范、安全隐私、绩效评价、 发展路径等方面还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政策法规方面:MaaS发展的同时会带来不同方面的利益格局调整,如支付体系、运 营体系以及监管体系等方面,急需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鼓励新的模式并确定其合法性,明 确各交通模式的发展定位,及时监管MaaS中存在安全、服务等问题。 二是体制机制方面:在政策法规制定的同时还需配套相关的体制、机制,促进不同交通 模式规划、运营、管理、服务环节的有效衔接和整合,实现不同监管机构间的业务协同,构
建门到门出行绩效评价机制等,正确规范、改善MaaS发展相关市场环境。 三是信用体系方面: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MaS发展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以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基础,建立和完善MaaS信用体系,包括MaS各利益相关体信 用积分制度与诚信黑名单制度,规范交通运营商、MaS服务商、数据提供商、管理者、消费 者的行为,充分提高全民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 四是标准规范方面:标准化是科学管理的基础。为了推进MaaS科学发展,还需建立涵盖 交通规划、设计、运营、服务等方面一体化标准规范体系,建立跨模式、跨领域移动支付体 系和数据资源交换共享、应用服务平台接口等标准规范等,通过标准以及相关技术规范的实 施,充分整合和引导MaS相关利益体间社会资源 五是信息安全方面:在移动互联网以及实名制时代,信息安全是任何国家、政府、部门 行业都必须十分重视的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国家安全战略。发展MaS必须建立完善的 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加大对于出行者个人出行行为、账户资金等方面的信息安全保障 六是绩效评价方面:为了提升MaS相关行业的服务水平,还需构建涵盖不同的出行模式 出行距离、换乘次数、候车时间、乘车时间、排放量、出行费用等多种影响因素的门到门出 行绩效评价体系,实行定期考核评价机制,深入推进、引导MaaS的可续性发展 七是发展路径方面:从法律法规、体制机制、设施、车辆、运营平台、服务模式、技术 选型等各个方面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与路径,明确我国MaaS发展目标和方向,进一步引导和 扩大共享型交通服务新理念,努力建设一个更经济、更舒适、更低碳的交通出行新时代 五、结语 出行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和新需求必然带来新的发展趋 势。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出行市场,MaS作为一种全新的门到门间不同交通模式高度整合的出 行服务理念,在我国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但在政策法规、体制机制、发展路径、技术选型、 标准规范、信用体系、绩效评价等多方面还需要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尽快做好系统性、基础性、 前瞻性硏究,为构建可持续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与交通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ε 参考文献 1]十三五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规划,交通运输部,2016年 [2]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 16年 Volker Grienitz, Heiko A. von der Gracht(2014).Hea multimodal city of the future multi-stakeholder scenarios for urban mobility Technological 4 ATKINS(2015). Introducing Mobility as a service. Journeys of the Future 5 Big Data- Research(2016),2016 China 's Third party Mobile Payment Market Development
建门到门出行绩效评价机制等,正确规范、改善MaaS发展相关市场环境。 三是信用体系方面: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MaaS发展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以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基础,建立和完善MaaS信用体系,包括MaaS各利益相关体信 用积分制度与诚信黑名单制度,规范交通运营商、MaaS服务商、数据提供商、管理者、消费 者的行为,充分提高全民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 四是标准规范方面:标准化是科学管理的基础。为了推进MaaS科学发展,还需建立涵盖 交通规划、设计、运营、服务等方面一体化标准规范体系,建立跨模式、跨领域移动支付体 系和数据资源交换共享、应用服务平台接口等标准规范等,通过标准以及相关技术规范的实 施,充分整合和引导MaaS相关利益体间社会资源。 五是信息安全方面:在移动互联网以及实名制时代,信息安全是任何国家、政府、部门、 行业都必须十分重视的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国家安全战略。发展MaaS必须建立完善的 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加大对于出行者个人出行行为、账户资金等方面的信息安全保障。 六是绩效评价方面:为了提升MaaS相关行业的服务水平,还需构建涵盖不同的出行模式、 出行距离、换乘次数、候车时间、乘车时间、排放量、出行费用等多种影响因素的门到门出 行绩效评价体系,实行定期考核评价机制,深入推进、引导MaaS的可续性发展。 七是发展路径方面:从法律法规、体制机制、设施、车辆、运营平台、服务模式、技术 选型等各个方面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与路径,明确我国MaaS发展目标和方向,进一步引导和 扩大共享型交通服务新理念,努力建设一个更经济、更舒适、更低碳的交通出行新时代。 五、结语 出行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和新需求必然带来新的发展趋 势。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出行市场,MaaS作为一种全新的门到门间不同交通模式高度整合的出 行服务理念,在我国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但在政策法规、体制机制、发展路径、技术选型、 标准规范、信用体系、绩效评价等多方面还需要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尽快做好系统性、基础性、 前瞻性研究,为构建可持续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与交通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十三五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规划,交通运输部,2016 年. [2] 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 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 2016 年. [3] Alexander Spickermann, Volker Grienitz, Heiko A. von der Gracht (2014).Heading towards a multimodal city of the future Multi-stakeholder scenarios for urban mobility.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 89(2014) 201-221. [4] ATKINS(2015). Introducing Mobility as a Service. Journeys of the Future. [5] Big Data-Research(2016),2016 China 's Third Party Mobile Payment Market Development Report
[6 David Konig, Jana Sochor, Jenni Eckhardt, Martin Bohm(2016 State-of-the-art survey on stakeholders expections for Mobility-as-a-Service(MaaS). In Proceedings 23rd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ITS), Melbourne, Australia, October 9-14, [7] Espoo, Eric Bruun, Ville Lehmuskoski, Sampo Hietanen (2014). Mobility as a service-A Proposal for Action for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sis of master of Science in Technology School of Engineering, Aalto University [8 Holmberg, P-E. Collado, M Sarasini, S, Williander, M(2016). mobility as a service- Maa Describing the framework. Viktoria Swedish ICT, RISE. [9] Jana L. Sochor, Helena Stromberg, Mari Anne Karlsson(2015). An Innovative Mobility Service to Facilitate Changes in Travel Behavior and Mode Choice. In Proceedings 22nd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Bordeaux, October 5-9, 2015 [10] Jana L Sochor, Helena Stromberg, MariAnne Karlsson(2015). Challenges in Integrating User, Commercial, and Societal Perspectives in an Innovative Mobility Service. Proceedings of the 94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Washington, D. C. January 11-15, 2015 [11 MOT of China(2016).2016 Annual Report on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of Comprehensive Transport Capacity and Service of China [12] Mark Streeting, Emma Edgar(2017). Mobility as a Service-The next transport disruption L.E.K. Special Report. [13]SUMC(2016)Shared Mobility and the Transportation of Public Transit, TCRP Project J-11, [14]UITP(2011). Becoming a real mobility provider Combined Mobility: public transport in synergy with other modes like car-sharing, taxi and cycling. Position Paper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ublic Transport(UITP) 刘向龙,博士,副研究员。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与轨道交通硏究中心,智能交通 部主任。长期以来一直从事APTS,ITS以及可持续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联系电话: 010-58278392,E-MAIL:Iiianglong@live.cn
[6] David Konig, Jana Sochor, Jenni Eckhardt, Martin Bohm (2016). State-of-the-Art survey on stakeholder’s expections for Mobility-as-a-Service (MaaS). In Proceedings 23rd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ITS), Melbourne, Australia, October 9-14, 2016. [7] Espoo, Eric Bruun, Ville Lehmuskoski, Sampo Hietanen (2014). Mobility as a Service—A Proposal for Action for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sis of Master of Science in Technology, School of Engineering, Aalto University. [8] Holmberg, P-E.,Collado, M., Sarasini, S., Williander, M (2016). Mobility as a Service-MaaS, Describing the framework. Viktoria Swedish ICT, RISE. [9] Jana L. Sochor, Helena Strömberg, Mari Anne Karlsson (2015). An Innovative Mobility Service to Facilitate Changes in Travel Behavior and Mode Choice. In Proceedings 22nd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Bordeaux, October 5-9, 2015. [10] Jana L. Sochor, Helena Strömberg, MariAnne Karlsson (2015). Challenges in Integrating User, Commercial, and Societal Perspectives in an Innovative Mobility Service. Proceedings of the 94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Washington, D.C. January 11-15, 2015. [11] MOT of China (2016). 2016 Annual Report on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of Comprehensive Transport Capacity and Service of China. [12] Mark Streeting, Emma Edgar (2017). Mobility as a Service-The next transport disruption. L.E.K. Special Report. [13] SUMC (2016).Shared Mobility and the Transportation of Public Transit, TCRP Project J-11, Task 21. [14] UITP(2011). Becoming a real mobility provider – Combined Mobility: public transport in synergy with other modes like car-sharing, taxi and cycling. Position Paper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ublic Transport (UITP). 刘向龙,博士,副研究员。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与轨道交通研究中心,智能交通 部主任。长期以来一直从事APTS,ITS以及可持续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联系电话: 010-58278392,E-MAIL; liuxianglong@liv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