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发病条件 棉花黄萎病的发生与土壤菌量、气候条件、病菌的致病性变异、品种抗病性和耕作栽培 措施密切相关。 土壤菌源数量:土壤中菌源数量是黄萎病能否流行的先决条件。每克土壤只需含有0.03 个棉花黄萎病菌繁殖体微菌核就可造成发病,增加到0.3~1.0个时,病株率为20%~-50%,3.5 个或更多时,发病率可达100%。另有资料认为土壤中引致棉花发病的临界菌量为0.5个/克 土。连年种植棉花或与其寄主作物轮种,使土壤含菌量逐年增加,发病日趋严重。 气候条件:适宜的气候条件是黄萎病能否发生流行的重要因素。温度在25℃左右,相 对湿度80%以上是该病大发生的关键因子。低于22℃,高于30℃发病缓慢,超过35℃即可 发生隐症。我国南北棉区由于夏季高温对病害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所以多出现两次发病高峰, 北方棉区一般在现蕾初期开始发病,即播种后40天出现症状,6月下旬至7月中旬出现第 次发病高峰,以后因夏季高温使病害发展受抑制,甚至出现隐症,8月份后随气温降低又 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南方棉区黄萎病发病时期比北方棉区早,高温对病害所造成的抑制时 间和隐症时间也偏长,二次高峰表现的更明显。据报道,棉花黄萎病岀现隐症的临界温度为 旬平均温度28℃。 种和品种抗病性:棉花不同种和品种间对黄萎病的抗病性存在明显差异,以海岛棉抗 病性最强,陆地棉次之,亚洲棉较弱。在陆地棉中不同品种间的抗病性也有明显区别。 年代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所育成的中棉12号,∞0年代河南农业科学院经作所育成的豫棉19 号(春矮早)和豫棉21号对黄萎病都具有较好的抗性,对减轻黄萎病的发生起了重要作用。 但这些品种都达不到高抗的水平,特别对落叶型黄萎病菌抗病品种更少。 关于品种抗病机制,一般认为抗病品种的根、茎木质部结构较紧密,细胞壁较厚,其 髓射线数目和单位面积细胞数都比感病品种多。且寄主遭受病原物侵染后会发生一系列变 化,如在细胞壁上堆积类似木质素的物质,阻止入侵的菌丝体,或在导管中形成胶状物或侵 填体等把导管堵塞,把入侵的病菌限制在维管束系统的一定部位。抗病品种产生植保素(甲 氧基半棉酚dMHG、脱氧甲氧基半棉酚MG)的能力较强,可溶性糖、单宁和棉酚含量较 高等。棉花抗黄萎病性能与丙氨酸、脯氨酸、胱氨酸等氨基酸含量有关 病菌致病性变异及强致病力落叶型菌系的岀现:棉花黄萎病菌存在异核现象,群体内也 存在不同的致病类型,病菌与寄主相互作用的协同进化,以及抗病品种给予的选择压力等 都可导致病菌发生相应遗传性的改变,产生新的生理小种或致病类型。当致病性强的小种或 致病类型占据优势时,就有利于病害发生和流行。近年来我国棉区落叶型黄萎病的出现就是 证明。对我国北方棉区51个黄萎菌株的测定,致病力强的落叶型菌株21个,占供测菌株的 41.8%;致病力中度的混合型菌株18个,占供测菌株的35.29%;致病力弱的非落叶型菌株 12个,占供测菌株的2353%。新疆黄萎病菌多属致病性强的类型。目前我国棉区黄萎病菌 的增强和强致病力落叶型菌系的出现,是近年来黄萎病多次流行的重要因素。 耕作与栽培措施:连作病重。病田连作年限越长,土壤内病菌积累越多,发病越重。 与非寄主作物如玉米、高梁、小麦、大麦等轮作发病轻,特别是水旱轮作防病效果更妤。深 耕可以把病残体翻入土壤深层,加速其分解,并使病菌窒息死亡,发病减轻。地势低洼、排 水不良的棉田有利于病害发生。土壤缺肥,尤其缺磷、钾肥或施氮肥过多、大水漫灌的棉田发病条件 棉花黄萎病的发生与土壤菌量、气候条件、病菌的致病性变异、品种抗病性和耕作栽培 措施密切相关。 土壤菌源数量:土壤中菌源数量是黄萎病能否流行的先决条件。每克土壤只需含有 0.03 个棉花黄萎病菌繁殖体微菌核就可造成发病,增加到 0.3~1.0 个时,病株率为 20%~50%,3.5 个或更多时,发病率可达 100%。另有资料认为土壤中引致棉花发病的临界菌量为 0.5 个/克 土。连年种植棉花或与其寄主作物轮种,使土壤含菌量逐年增加,发病日趋严重。 气候条件:适宜的气候条件是黄萎病能否发生流行的重要因素。温度在 25℃左右,相 对湿度 80%以上是该病大发生的关键因子。低于 22℃,高于 30℃发病缓慢,超过 35℃即可 发生隐症。我国南北棉区由于夏季高温对病害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所以多出现两次发病高峰, 北方棉区一般在现蕾初期开始发病,即播种后 40 天出现症状,6 月下旬至 7 月中旬出现第 一次发病高峰,以后因夏季高温使病害发展受抑制,甚至出现隐症,8 月份后随气温降低又 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南方棉区黄萎病发病时期比北方棉区早,高温对病害所造成的抑制时 间和隐症时间也偏长,二次高峰表现的更明显。据报道,棉花黄萎病出现隐症的临界温度为 旬平均温度 28℃。 种和品种抗病性:棉花不同种和品种间对黄萎病的抗病性存在明显差异,以海岛棉抗 病性最强,陆地棉次之,亚洲棉较弱。在陆地棉中不同品种间的抗病性也有明显区别。80 年代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所育成的中棉 12 号,90 年代河南农业科学院经作所育成的豫棉 19 号(春矮早)和豫棉 21 号对黄萎病都具有较好的抗性,对减轻黄萎病的发生起了重要作用。 但这些品种都达不到高抗的水平,特别对落叶型黄萎病菌抗病品种更少。 关于品种抗病机制,一般认为抗病品种的根、茎木质部结构较紧密,细胞壁较厚,其 髓射线数目和单位面积细胞数都比感病品种多。且寄主遭受病原物侵染后会发生一系列变 化,如在细胞壁上堆积类似木质素的物质,阻止入侵的菌丝体,或在导管中形成胶状物或侵 填体等把导管堵塞,把入侵的病菌限制在维管束系统的一定部位。抗病品种产生植保素(甲 氧基半棉酚 dMHG、脱氧甲氧基半棉酚 MHG)的能力较强,可溶性糖、单宁和棉酚含量较 高等。棉花抗黄萎病性能与丙氨酸、脯氨酸、胱氨酸等氨基酸含量有关。 病菌致病性变异及强致病力落叶型菌系的出现:棉花黄萎病菌存在异核现象,群体内也 存在不同的致病类型,病菌与寄主相互作用的协同进化,以及抗病品种给予的选择压力等, 都可导致病菌发生相应遗传性的改变,产生新的生理小种或致病类型。当致病性强的小种或 致病类型占据优势时,就有利于病害发生和流行。近年来我国棉区落叶型黄萎病的出现就是 证明。对我国北方棉区 51 个黄萎菌株的测定,致病力强的落叶型菌株 21 个,占供测菌株的 41.8%;致病力中度的混合型菌株 18 个,占供测菌株的 35.29%;致病力弱的非落叶型菌株 12 个,占供测菌株的 23.53%。新疆黄萎病菌多属致病性强的类型。目前我国棉区黄萎病菌 的增强和强致病力落叶型菌系的出现,是近年来黄萎病多次流行的重要因素。 耕作与栽培措施:连作病重。病田连作年限越长,土壤内病菌积累越多,发病越重。 与非寄主作物如玉米、高梁、小麦、大麦等轮作发病轻,特别是水旱轮作防病效果更好。深 耕可以把病残体翻入土壤深层,加速其分解,并使病菌窒息死亡,发病减轻。地势低洼、排 水不良的棉田有利于病害发生。土壤缺肥,尤其缺磷、钾肥或施氮肥过多、大水漫灌的棉田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