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轨道理论 分子轨道理论 98 分子轨道能 H,分子轨道能级图(从下向上能量升高 分的林和反中 分子 分机 分子轨道理论 子的在 这 ,分子具有 生的实 就是说,0分子 到流示的话见 H2+分子轨道能级图 分子轨道理论 分子轨道理论 第二周期同核双原子分子的分子轨道组态与基本性 基志分子的分子轨道组态 4子ah,. Be B :He, 分子轨道理论 键参数与分子的性质 0,分于轨道能图与分于轨道电于云图象 朵分 的 9 9 分子轨道理论 (5)分子中成键轨道电子总数减去反键轨道电子总数 再除以2得到的纯数叫做键级。键级越大,分子越稳定。 如上例HF的键级等于1,正好跟古老的氟呈1价的概念相 合。不过键级不一定总是整数,有时也可以是分数,只 要键级大于零,就可以得到不同稳定程度的分子。 (6)分子轨道的能级顺序可由分子轨道能级顺序图表 示。能级图中的分子轨道有排列顺序和能量间隔大小两 个定性的要素,本课程只要求了解前一要素。 分子轨道按电子云图象的形状也像价键理论一样分 为s轨道和p轨道。反键轨道的符号上常添加“*”标记, 以与成键轨道区别。HF分子的成键轨道和反键轨道都是 s轨道。非键轨道常用n表示,大致相当于分子中的原子 原有的孤对电子轨道。 HF分子轨道能级图 AO MO AO H HF F 非键 2s 非键 反键 成键 2px 2py 2pz 1s 成键 反键 非键 非键 AO MO AO H HF F 1s 2s 2px 2py 2pz HF分子轨道波函数图象 分子轨道理论 例:氢分子 氢分子是最简单的分子。当2个氢原子各贡献1 个1s轨道相加和相减,就形成2个分子轨道,相加得 到的分子轨道能量较低的叫s成键轨道(电子云在核 间更密集,表明电子在核间出现的概率升高,使两 个氢原子核拉得更紧了,因而体系能量降低),能量 较高的叫s*反键轨道(电子云因波函数相减在核间 的密度下降,电子云密度较大的区域反而在氢分子 的外侧,因而能量升高了)。(基态)氢分子的2个电 子填入s成键轨道,而s*反键轨道是能量最低的未 占有轨道,跟形成分子前的2个1s轨道相比,体系能 量下降了,因而形成了稳定的分子。H 2分子的键级 等于1。 + _ 氢分子的氢原子1s轨道相加和相减形成2个分子轨道 H1s H 1s s* s H2 分子轨道能级图(从下向上能量升高) 分子轨道理论 分子轨道理论很好地解释了H 2 + 离子的存在。这个 离子分子的s-成键轨道里只有1个电子,键级等于0.5, 仍可存在。这说明,量子化学的化学键理论并不受路易 斯电子配对说的束缚,只要形成分子体系能量降低,就 可形成分子,并非必须电子“配对”。 H2+ 分子轨道能级图 H 1 H s 1s s* s + 分子轨道理论 例:O 2的分子轨道 实验事实指出,O 2分子具有 顺磁性。顺磁性是一种微弱的磁 性,当存在外加磁场时,有顺磁 性的物质将力求更多的磁力线通 过它。有顺磁性的物质靠近外加 磁场,就会向磁场方向移动。表 演O 2的顺磁性的实验很多,例 如,把一块磁铁伸向液态氧,液 态氧会被磁铁吸起。研究证明, 顺磁性是由于分子中存在未成对 电子引起的。这就是说,O 2分子 里有未成对电子。 分子轨道理论 例:第二周期同核双原子分子的分子轨道模型 所谓第二周期同核双原子分子,就是指Li 2、Be 2、 B2、C 2、N 2、O 2和F2(Ne2不存在,没有包括在内)。 s s s s p p 2s 2s 2p 2p 2p 2p* * * Li2 Be2 B2 C2 N2 O2 F2 第二周期同核双原子分子的分子轨道能级图 分子轨道理论 第二周期同核双原子分子的分子轨道组态与基本性质 1 0 1.65 142 [He 2 ]s2S 2 s*2S 2 s2p 2 p2px 2 p2py 2 p*2px 2 p*2py F 2 2 2 2 5.21 121 [He 2 ]s2S 2 s*2S 2 s2p 2 p2px 2 p2py 2 p*2px 1 p*2py O 1 2 3 0 9.90 110 [He 2 ]s2S 2 s*2S 2 p2px 2 p2py 2 s2p N 2 2 2 0 6.36 124 [He 2 ]s2S 2 s*2S 2 p2px 2 p2py C 2 2 1 2 ≈3 159 [He 2 ]s2S 2 s*2S 2 p2px 1 p2py B 1 2 0 0 0.07 [He 2 ]s2S 2 s*2S Be 2 2 1 0 1.05 267 [He 2 ]s2S Li 2 2 键长 /pm 键能 /Ev 未成 对电 子数 键 级 分 基态分子的分子轨道组态 子 O 2分子轨道能级图与分子轨道电子云图象 分子轨道理论 人们常用一种类似于路易斯结构式的新结构式 来表述氧分子的结构,这种结构式表述的氧分子有2 个所谓“三电子键”,它们是把方向相同的或者说在 同一空间里出现的p成键轨道的2个电子和p*反键轨 道的1个电子加在一起计算。(思考:O 2 、O 2 2 、O 2+ 的键级、键长如何?) O O s s s 2s 2s* 2p p p p 2p p2p 2p 2p * * z z y y x 2p x 2p 2s 2s AO MO AO O O 2 O 2p 2p s* 2p s* 2p 2s 2s s2s s* 2s s2p z z p2py p2px p*2px p* 2p y AO MO AO O O 2 O 一、键长 分子内的核间距称为键长。事实上,分子内的原 子在不断振动之中,所谓键长,是指处于平衡点的核间距。 键长可用实验方法测定,也可进行量子化学理论 计算,但复杂分子中键长的计算很困难,主要由实验 测定。同一种键长,例如羰基C=O的键长,随分子不 同而异,通常的数据是一种统计平均值。键长的大小 与原子的大小、原子核电荷以及化学键的性质(单键、 双键、三键、键级、共轭)等因素有关。 例如,d(C—C)>d(C=C)>d(C≡C);d(H— F)<d(H—Cl)<d(H—Br)<d(H—I);CO分子中的C=O键 介乎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之间;O 2+ 、O 2、O 2 –、O 2 2– 中的氧氧键依次增长;等等。 键参数与分子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