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最高人民法院公共政策创制的形式及选择 ·53· 03)胡玉鸿.“弱者”之类型:一项法社会学的考察0).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3) 14)周道鸾.论司法解释及其规范化0).中国法学,1994,(1). ú5)杨兴培.抢劫罪既遂、未遂的司法解释质疑—兼论司法解释的现实得失与应然走向0).政法论坛,2007,(6) ú6)喻中.论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实际承担的政治功能M)//清华法学(第七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ú7)杨宏亮.地方非规范性司法文件纳入人大备案审查机制研究).法治论丛,2007,(2), 18)李昌麒.弱势群体保护法律问题研究基于经济法与社会法的考察视角0】.中国法学,2004,(2). ú9)农民工生活质量调查之二:生活与教育状况B/OL).http:/1www.stats.gov.c/was40/gii_detai.Ijsp. 20)2006年度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1www.moIss..gov.c/gb/news/content_178167.htm. 1)关于印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杜青林部长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 (EB/OL).http //www.agr.i gov.cn/xztz/t20060207_546660.htm. 2)袁野.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的长效机制理论研究—兼谈《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条件().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08,(2) 23)孙国华,朱景文.法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4)Lones Harry,Legal Method,Cases and Text Materials (M)/方流芳.法大评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5)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M).漆竹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6)董皞.司法解释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27)僕)约翰·亨利·梅里曼.大陆法系M).顾培东,禄正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8)武树臣.中国法律样式的反思与重构0).学习与探索,1994,(5). 9)曹三明.中国列例法的传统与建立中国特色的判例制度0).法律适用2002,(12) B0)侯猛.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比较优势0).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61)陈兴良.刑事司法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6. 62)陈光中,谢正权.关于建立我国判例制度的思考0).中国法学,1989,(2) 63)游伟.我国刑事判例的应用与思考0).法学,1991,(11). 64)最高人民法院公报编辑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全集(1985,1994)亿).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5 65)曹士兵.最高人民法院裁判、司法解释的法律地位0).中国法学,2006,(3). 66)胡锦光.中国抽象行为之司法审查研究M)/1厦门大学法律评论(第十三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67)张千帆.从宪法到宪政司法审查制度比较研究0).比较法研究,2008,(1). B8)周永坤.法理学一全球视野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B9)王磊.宪法的司法化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40)翟小波.代议机关至上,还是司法化?0).中外法学,2006,(4). 41)左卫民,周长军.变迁与改革一法院制度现代化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42)胡锦光.论中国司法审查的空间1).河南社会科学,2006,(5). 43)方世荣.对当代行政法主体双方地位平等的认知从行政相对人的视角0).法商研究,2002,(6) 44)罗豪才.现代行政法的平衡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45)李祖军.民事诉讼目的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46)镁)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M).苏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47)英)罗杰·科特威尔.法律社会学导论M).潘大松,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48)王学辉,邵长茂.“指导性案例”在行政诉讼中的效力0).行政法学研究,2006,(2) 49)王利明.司法改革研究心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60)周伟.通过案例解释法律: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制度的发展1】.当代法学,2009,(2). 61)美)理查德·A·波斯纳.联邦法院挑战与改革M).邓海平,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62)张志铭.法理思考的印迹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63)陈光中,谢正权.关于建立我国判例制度的思考M)//武树臣.判例制度研究.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 64)刘万洪.构建中国案例指导制度的障碍及克服的理论分析0).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3) 65)何海波.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一页司法权的实践史(19902000)M)//北大法律评论(第4卷第2辑).北京:法律出 版社,2001. (本文责任编辑马治选)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13〕胡玉鸿.“弱者”之类型 :一项法社会学的考察〔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8 ,(3) . 〔14〕周道鸾. 论司法解释及其规范化〔J〕. 中国法学 ,1994 ,(1) . 〔15〕杨兴培. 抢劫罪既遂、未遂的司法解释质疑 ———兼论司法解释的现实得失与应然走向〔J〕. 政法论坛 ,2007 ,(6) . 〔16〕喻中. 论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实际承担的政治功能〔M〕/ / 清华法学(第七辑) .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17〕杨宏亮. 地方非规范性司法文件纳入人大备案审查机制研究〔J〕. 法治论丛 ,2007 ,(2) . 〔18〕李昌麒. 弱势群体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基于经济法与社会法的考察视角〔J〕. 中国法学 ,2004 ,(2) . 〔19〕农民工生活质量调查之二 :生活与教育状况〔EB/ OL〕. http : / / www. stats. gov. cn/ was40/ gjtjj_detai. l jsp . 〔20〕2006 年度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 OL〕. http : / / www. molss. gov. cn/ gb/ news/ content_178167. htm. 〔21〕关于印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杜青林部长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 〔EB/ OL〕. http : / / www. agr. i gov. cn/ xztz/ t20060207_546660. htm. 〔22〕袁野. 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的长效机制理论研究 ———兼谈《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条件〔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 ,2008 ,(2) . 〔23〕孙国华 ,朱景文. 法理学〔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24〕Lones Harry ,Legal Method , Cases and Text Materials〔M〕/ / 方流芳. 法大评论.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25〕〔法〕勒内 ·达维德. 当代主要法律体系〔M〕. 漆竹生 ,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4. 〔26〕董皞. 司法解释论〔M〕.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27〕〔美〕约翰 ·亨利 ·梅里曼. 大陆法系〔M〕. 顾培东 ,禄正平 ,译.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4. 〔28〕武树臣. 中国法律样式的反思与重构〔J〕. 学习与探索 ,1994 ,(5) . 〔29〕曹三明. 中国列例法的传统与建立中国特色的判例制度〔J〕. 法律适用 ,2002 ,(12) . 〔30〕侯猛. 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比较优势〔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6) . 〔31〕陈兴良. 刑事司法研究〔M〕. 北京 :中国方正出版社 ,1996. 〔32〕陈光中 ,谢正权. 关于建立我国判例制度的思考〔J〕. 中国法学 ,1989 ,(2) . 〔33〕游伟. 我国刑事判例的应用与思考〔J〕. 法学 ,1991 ,(11) . 〔34〕最高人民法院公报编辑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全集(1985 - 1994)〔Z〕. 北京 :人民法院出版社 ,1995. 〔35〕曹士兵. 最高人民法院裁判、司法解释的法律地位〔J〕. 中国法学 ,2006 ,(3) . 〔36〕胡锦光. 中国抽象行为之司法审查研究〔M〕/ /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第十三辑) . 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7. 〔37〕张千帆. 从宪法到宪政 ———司法审查制度比较研究〔J〕. 比较法研究 ,2008 ,(1) . 〔38〕周永坤. 法理学 ———全球视野〔M〕.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0. 〔39〕王磊. 宪法的司法化〔M〕.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 〔40〕翟小波. 代议机关至上 ,还是司法化 ?〔J〕. 中外法学 ,2006 ,(4) . 〔41〕左卫民 ,周长军. 变迁与改革 ———法院制度现代化研究〔M〕.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0. 〔42〕胡锦光. 论中国司法审查的空间〔J〕. 河南社会科学 ,2006 ,(5) . 〔43〕方世荣. 对当代行政法主体双方地位平等的认知 ———从行政相对人的视角〔J〕. 法商研究 ,2002 ,(6) . 〔44〕罗豪才. 现代行政法的平衡理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45〕李祖军. 民事诉讼目的论〔M〕.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0. 〔46〕〔美〕本杰明 ·卡多佐. 司法过程的性质〔M〕. 苏力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8. 〔47〕〔英〕罗杰 ·科特威尔. 法律社会学导论〔M〕. 潘大松 ,等译. 北京 :华夏出版社 ,1988. 〔48〕王学辉 ,邵长茂.“指导性案例”在行政诉讼中的效力〔J〕. 行政法学研究 ,2006 ,(2) . 〔49〕王利明. 司法改革研究〔M〕.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2. 〔50〕周伟. 通过案例解释法律 :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制度的发展〔J〕. 当代法学 ,2009 ,(2) . 〔51〕〔美〕理查德 ·A ·波斯纳. 联邦法院 ———挑战与改革〔M〕. 邓海平 ,译.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52〕张志铭. 法理思考的印迹〔M〕.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53〕陈光中 ,谢正权. 关于建立我国判例制度的思考〔M〕/ / 武树臣. 判例制度研究. 北京 :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4. 〔54〕刘万洪. 构建中国案例指导制度的障碍及克服的理论分析〔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8 ,(3) . 〔55〕何海波.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一页司法权的实践史 (1990 ———2000)〔M〕/ / 北大法律评论 (第 4 卷第 2 辑) . 北京 :法律出 版社 ,2001. (本文责任编辑 马治选) 论最高人民法院公共政策创制的形式及选择 ·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