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五章水稻病害( Rice diseases 水稻侵染性病害( Rice infection disease)全世界报道近200种,其中真菌病害140余种,细 菌病害12种,病毒及类菌原体病害22种以及与水稻有关的寄生线虫30余种。中国已发现的真 菌病害50余种,细菌病害6种,病毒及类菌原体11种,线虫病害4种。在辽宁和吉林省已发 现侵染性病害有20多种,但在黑龙江省只发现10余种。全世界引起巨大损失的主要有稻瘟病」 纹枯病、稻白叶枯病和东格鲁病。据估计,全世界水稻每年因病害造成的产量损失平均约为10% 在东北地区,苗期病害主要为立枯病、恶苗病和绵腐病,立枯病和恶苗病主要发生在育苗期(薄 膜棚育苗),绵腐病主要发生在水直播田的苗期。稻瘟病由于推广了抗病品种,般发生较轻,但 有些地区(种植年限较久的地区)、有的年份(流行年)发生也较重,如1996年在许多地区大流行。 叶鞘腐败病、纹枯病、秆腐菌核病有逐年加重趋势,有必要进行防治。稻白叶枯病、稻干尖线 虫病和稻曲病属于检疫对象 、稻瘟病( Riceblast) 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全世界水稻种植区几乎都有此病发生,分布极为广泛。我国南北 稻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达40%-50%在水稻生 长前期,如果叶瘟严重发生,稻株在孕穗期枯死,全田呈火烧状:有些稻株虽不枯死,但抽出 的新叶不易伸长,植株萎缩,不抽穗,或抽岀短小的穗。在水稻抽穗期,如果节瘟和穗颈瘟严 重发生,则招致大量白 穗和半白穗,损失很大,甚至绝产。在黑龙江省,凡是水稻产区均有发生,是水稻主要病害之 (一)症状 稻瘟病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为害幼苗、叶片、节、穗颈、谷粒,分别称为苗瘟、叶瘟、节 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 苗瘟:苗瘟主要是种子带病引起的,由于黑龙江省春季气温低,一般不发生。其症状与叶瘟相 同 叶瘟:本田叶部发病称叶瘟,病斑可分为四种类型。 ①急性型:病斑呈椭圆形,两端稍尖:暗绿色,叶片正、背面密生灰绿色霉<即病菌分生孢子) 此类病斑是在气候条件利于发病时表现出来,当此类病斑出现,预示病害即将大,发生(流行), 应立即进行药剂防治。 ②慢性型:病斑呈梭形,两端尖,边缘红褐色,中央灰色或灰白色,最外围有黄色晕环,有明显 的贯穿病斑中间并延伸到病斑两端之外褐色坏死线。这类病斑又称典型病斑,多由急性型病斑 转变而成,其背面霉层较薄(即分生孢子,但数量少)。如气候条件适合时,病部亦可继续扩大 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故亦需进行防治。 节瘟:病节最初生黑褐色或黑色略凹陷的小斑点,以后逐渐环状扩展,可使整个节变成黑 色稍凹陷,表面且可生一层灰绿色霉。节部被害早而重时,常生成“白穗”现象。一般近地面 和近穗颈的节最易感病。 穗颈瘟:在穗颈节上初生褐色小点,扩展后可使穗颈成段变褐色或黑褐色。发病早时形成 白穗,发病晩时谷粒不饱满或形成秕谷,穗直立。穗部枝梗、穗轴也可受害,其上的小穗不实。 谷粒瘟:谷粒上病斑的形状变化较大,一般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中部灰白色。发病早时 整个谷粒成灰白色的秕谷;发病晚时谷粒不饱满,表面形成明显病斑。 此外护颖上亦能感病。产生淡灰色或黑色斑点。 二)病原 1、学名:稻瘟病菌有性世代属子囊菌亚门,仅在人工培养基上产生,自然界尚未发现。无性世 代为灰梨孢菌( Pyricularia oryzae Cav.),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目真菌,稻梨孢属 4、病原菌生理分化现象:在全国有七群43个中国小种。 (三)侵染循环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稻草和稻谷上越冬,南方稻区分生孢子亦有越冬能力,稻种带菌率髙,播种第五章 水稻病害(Rice diseases) 水稻侵染性病害(Rice infectiona disease)全世界报道近 200 种,其中真菌病害 140 余种,细 菌病害 12 种,病毒及类菌原体病害 22 种以及与水稻有关的寄生线虫 30 余种。中国已发现的真 菌病害 50 余种,细菌病害 6 种,病毒及类菌原体 11 种,线虫病害 4 种。在辽宁和吉林省已发 现侵染性病害有 20 多种,但在黑龙江省只发现 10 余种。全世界引起巨大损失的主要有稻瘟病、 纹枯病、稻白叶枯病和东格鲁病。据估计,全世界水稻每年因病害造成的产量损失平均约为 10% —15%。 在东北地区,苗期病害主要为立枯病、恶苗病和绵腐病,立枯病和恶苗病主要发生在育苗期(薄 膜棚育苗),绵腐病主要发生在水直播田的苗期。稻瘟病由于推广了抗病品种,般发生较轻,但 有些地区(种植年限较久的地区)、有的年份(流行年)发生也较重,如 1996 年在许多地区大流行。 叶鞘腐败病、纹枯病、秆腐菌核病有逐年加重趋势,有必要进行防治。稻白叶枯病、稻干尖线 虫病和稻曲病属于检疫对象。 一、稻瘟病(Riceblast) 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全世界水稻种植区几乎都有此病发生,分布极为广泛。我国南北 稻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流行年份一般减产 10%—20%,严重的达 40%-50%。在水稻生 长前期,如果叶瘟严重发生,稻株在孕穗期枯死,全田呈火烧状;有些稻株虽不枯死,但抽出 的新叶不易伸长,植株萎缩,不抽穗,或抽出短小的穗。在水稻抽穗期,如果节瘟和穗颈瘟严 重发生,则招致大量白 穗和半白穗,损失很大,甚至绝产。在黑龙江省,凡是水稻产区均有发生,是水稻主要病害之 一, (一)症状 稻瘟病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为害幼苗、叶片、节、穗颈、谷粒,分别称为苗瘟、叶瘟、节 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 苗瘟:苗瘟主要是种子带病引起的,由于黑龙江省春季气温低,一般不发生。其症状与叶瘟相 同。 叶瘟:本田叶部发病称叶瘟,病斑可分为四种类型。 ①急性型:病斑呈椭圆形,两端稍尖;暗绿色,叶片正、背面密生灰绿色霉<即病菌分生孢子)。 此类病斑是在气候条件利于发病时表现出来,当此类病斑出现,预示病害即将大 ,发生(流行), 应立即进行药剂防治。 ②慢性型:病斑呈梭形,两端尖,边缘红褐色,中央灰色或灰白色,最外围有黄色晕环,有明显 的贯穿病斑中间并延伸到病斑两端之外褐色坏死线。这类病斑又称典型病斑,多由急性型病斑 转变而成,其背面霉层较薄(即分生孢子,但数量少)。如气候条件适合时,病部亦可继续扩大 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故亦需进行防治。 节瘟:病节最初生黑褐色或黑色略凹陷的小斑点,以后逐渐环状扩展,可使整个节变成黑 色稍凹陷,表面且可生一层灰绿色霉。节部被害早而重时,常生成“白穗”现象。一般近地面 和近穗颈的节最易感病。 穗颈瘟:在穗颈节上初生褐色小点,扩展后可使穗颈成段变褐色或黑褐色。发病早时形成 白穗,发病晚时谷粒不饱满或形成秕谷,穗直立。穗部枝梗、穗轴也可受害,其上的小穗不实。 谷粒瘟:谷粒上病斑的形状变化较大,一般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中部灰白色。发病早时 整个谷粒成灰白色的秕谷;发病晚时谷粒不饱满,表面形成明显病斑。 此外护颖上亦能感病。产生淡灰色或黑色斑点。 (二)病原 1、学名:稻瘟病菌有性世代属子囊菌亚门,仅在人工培养基上产生,自然界尚未发现。无性世 代为灰梨孢菌(Pyricularia oryzae Cav.),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目真菌,稻梨孢属。 4、病原菌生理分化现象:在全国有七群 43 个中国小种。 (三)侵染循环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稻草和稻谷上越冬,南方稻区分生孢子亦有越冬能力,稻种带菌率高,播种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