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朱砂叶螨:成螨雌虫体椭圆形,锈红色或深红色,气门沟端部“U”形弯曲,背毛26根。雄螨体细长,幼螨体近圆 形,浅红色稍透明,足3对。 二斑叶螨:雌成崂卵圆形,体谈黄色或黄绿色,决不呈红色,体躯两侧各有一个黑斑,外侧3裂,呈“E”雄虫背面 呈菱形 三、生活史和习性 (一)生活史棉叶螨在北方棉区12-15代/一年。10月中下旬由棉田迁至干枯的棉叶、杆,杂草根际、土块、树缝 处。雌虫吐絮结网,聚集成块越冬。次年温度上升后,5月均温达5-7℃时,雌虫开始活动产卵,10℃以上时,卵孵化。4 月底到5月初出现第一代成虫,1、2代在越冬寄主上生活。5月上旬至6月初,陆续迁到棉庙上为害,6月下旬至7月上旬, 繁殖速度最快。7月下句达全年为害高峰。通常6-8月是棉叶螨为害盛期,9月下旬气温下降后转移到杂草等寄主上为害, 准备越冬。 (二)生活习性:1.棉叶螨主要是两性生殖。雌成螨也可孤雌生殖(雄螨): 2.在棉叶背面吐丝结网,在其中取食产卵。成虫、若虫靠爬行和吐丝下垂而随风吹落别处而扩散,有时也可随流扩护 散。 四、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1.与耕作制度的关系棉叶螨是一种多时性害虫。近年来间作、套种为棉叶螨转移为害提供了食物条件,且多在枯 枝落叶下或作物、杂草根际越冬。农田若不深翻,为其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2.温湿度的关系棉叶螨喜高温干燥条件。26-30摄氏度时发育最快,繁殖力最强,取食为害最烈。最适湿度为75% 以下的环境。 3.与天敌的关系棉叶螨天敌有多种。如草岭、食螨瓢虫、蓟马、纯绥螨等。 4.与棉叶结构和生理学特性的关系凡棉叶下表皮厚度超过棉叶螨口喙长度的棉花品种,与棉叶单位面积内细胞个 数多,结构紧密的品种,不适与棉叶螨取食为害。 5.与棉田环境地势的关系凡与杂草丛生的田块靠近的地,虫源发生多,相互转移便利,有利于棉叶螨的发生与为 害。 五、预测预报 (一)春季查虫源基数:选择不同地块查明每平方米内螨、若螨、幼螨及卵的数量。150头2以上,3-4月气温9摄 氏度以上,有可能大发生。 (二)查棉田早期发生春季气温较高时,选择不同前作的连、间、套作的棉田,在苗期每5天调查1次,每田固定50 株,现蕾后查上、中、下3叶,计算出每株虫数,分别记载成、若螨及卵,作出点片发生和防治预报。 (三)防治指标分级:0级叶片未受害:1级叶面出现黄白班:2级叶面出现红斑 3级红斑占全叶1/3-2/3:4级红斑占全叶的2/3以上或叶片脱落。 单株为害级数=(0级*叶片数+1级*叶片数+2级*叶片数…)/单株总叶片数 根据N%=(E/D-C/YDMP)*1O0计算出苗期和蕾花期的防治指标。%指百株防治指标级别,D为单株一级减产率 (苗期23.6%,蕾花期15%),E为允许损失率为1%,防治费用C=0.8元/亩,每亩预产皮棉Y=60kg,代入后得苗期指标为 2.6级,蕾花期为4.1级。 六、防治技术 (一)越冬防治1.合理布局,轮作倒荐,合理轮、间、套作,避免连作。2.晚秋及早春及时铲除杂草。 3.棉田应深翻冬灌,秋收后消灭杂草,减少越冬虫源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