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试卷代号:2034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一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0年7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可单选或多选,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中) 1.B 2.A 3.C 4.ABC 5.ACD 6.B 7.B 8.D 9.CD 10.BD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实验法是一种控制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因素,系统地探讨某些实验条件、观测与实验 条件相关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2.原理学习的实质是学生能够在体现原理的不同情境中适当地应用原理。 3.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人的个体现象,它是个体将社会道德内化为道德意识并在 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4.组织策略是将经过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组织、概括,形成更高水平的知识结 构。具体方法是把学习材料分成一些小的单元,把这些单元归人适当的类别中,从而使每项信 息和其他信息联系在一起。 5.角色混淆是指个体无法获得明确清晰的角色期望,或因无法形成完整统一的角色知觉 而产生混乱。角色混淆也是对外面环境要求的心理反应,当外面要求含糊时,就会产生角色 混淆。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6分,请在正确的叙述后划√,错误的叙述后划×) 1.× 2./ 3./ 4. 5.× 6.× 四、简答题(从以下4个题中任选3个完成,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小学儿童亲子交往的特点。 儿童入学以后,与父母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表现为儿童与父母的交往时间、交往内容 和交往方式都有所改变。(2分) 在交往时间上,与学前期相比小学儿童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相对减少,父母关注儿童的时 间也相对减少,儿童对父母的依恋和依赖程度诚弱。(2分) 179试卷代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0 年7 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0分,可单选或多选,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中} loB 6. B 2.A 7. B 3. C 8. D 4.ABC 9.CD 5.ACD 10. BD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4分,共 0分} 1.实验法是一种控制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因素,系统地探讨某些实验条件、观测与实验 条件相关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2. 体现 应用 3. 是人 它 是 体将社会道 德意识并 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4. 组织策略是 经过 提炼 水 平 构。具体方法是把学习材料分成一些小的单元,把这些单元归入适当的类别中,从而使每项信 息和其他信息联系在一起。 5. 是指 的 角 色期 完整 的 角 色知 而产生混乱。角色混淆也是对外面环境要求的心理反应,当外面要求含糊时,就会产生角色 棍淆。 三、判断题(每小题 1分,共 6分,请在正确的叙述后划\ 述后划 1. X 2. -J 3. -J 4. -J 5. X 6. X 四、简答题{从以下 4个题中任选 3个完成,每小题 8分,共 4分) 1.简述小学儿童亲子交往的特点。 儿童入学以后,与父母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表现为儿童与父母的交往时间、交往内容 和交往方式都有所改变。 2分) 在交往时间上,与学前期相比小学儿童与父母在→起的时间相对减少,父母关注儿童的时 间也相对减少,儿童对父母的依恋和依赖程度减弱。 2分) 179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