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9期 徐红霞等:保税港区服务流程的性能评价 ·1233· 对服务流程性能指标的趋势进行预测和报警:另一 程开始执行后,将再次进入上述支持服务流程全生 方面是通过设定服务流程的可控或可操作的性能指 命周期的循环过程,从而使保税港区服务流程性能 标参数优化性能指标.性能预测与优化阶段的目标 的闭环体系保持不断提升的管理状态. 是预测实时的业务环境变化,构建一个预测与先发 从图1的管理框架可知,服务性能的分析评价 制人的机制,指导服务需求者、服务提供者、保税 与预测优化是保税港区服务流程性能管理的两个核 港区第三方平台等各方管理人员的决策与管理,以 心阶段.针对这两个阶段实施及时有效管理,才能 便其做出快速响应. 使保税港区系统中的各方管理者控制业务的执行或 (④)执行:将抽象、优化的服务组合方案映射至 改进其性能,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进而为保税港 具体的服务流程并执行.经过服务流程性能监控、 区业务过程优化以及各实体间协同等工作的开展提 分析与评价、预测与优化三个阶段而优化的服务流 供可信的依据. 海关/检疫/银行/货代等 企业 支持服务流程的全生命周期 O—②OO 服务流程 监控分析与评价预测与优化执行 执行引擎 INTERNET 囟肉-鸣-囟的-囟 基于服务流程的保税港区系统 图1保税港区服务流程性能管理框架 Fig.1 Performance management frame of BPZ service processes 2保税港区的服务流程性能评价体系 务合成来完成部分或全部活动 综合上述分析,可构建如图3所示的保税港区 保税港区流程中的服务组合具有复杂性及难 服务流程性能评价分模型.该性能评价模型的抽象 以预见性.传统的服务性能评价方法对于保税港区 层次可以分商务层、服务流分程层、业务活动层、T 服务流程性能评价来说,缺乏全面性、动态性、灵 技术及分网络层.针对上述各抽象层次,各利益相 活性和及时性,因而需要一个更加柔性的全面评价 分关者的关注点也是有侧重的.例如:相对于服务 体系. 提供者、保税港区平台,服务需求者更关注于其服 2.1保税港区服务流程性能评价模型 务需求目标的实现,即商务层的性能评价:而相于 从服务流程的技术实现角度分析,基于面向服 服务需求者,服务提供者为了能够提供方便和快捷 务体系的保税港区系统中服务流程的实现,实质上 的服务,更注重于与保税港区平台间网络分及T 是对服务提供者与服务需求者的资源整合和业务上 基础设施层的性能的改进及维护:而保税港区第三 的协调与互操作,其主要技术架构如图2所示.该 方平台,其主要任务是发现、选择和组合来自众多 架构从横向角度分析(即将服务流程划分为一个个 服务提供者的海量服务,以达到服务需求者的服务 局部进行分析)包含了各利益相关者,即服务需求 需求目标,因此其关注点是服务需求者的业务与服 者、服务提供者、保税港区第三方平台等:而从纵向 务组合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服务合成层 的角度分析,即将服务流程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它 由图3可知,保税港区服务流程性能评价模型 是为了完成某一特殊目的而利用网络中的服务或服 不仅覆盖了服务需求者、服务提供者、保税港区平第 9 期 徐红霞等:保税港区服务流程的性能评价 1233 ·· 对服务流程性能指标的趋势进行预测和报警;另一 方面是通过设定服务流程的可控或可操作的性能指 标参数优化性能指标. 性能预测与优化阶段的目标 是预测实时的业务环境变化,构建一个预测与先发 制人的机制,指导服务需求者、服务提供者、保税 港区第三方平台等各方管理人员的决策与管理,以 便其做出快速响应. (4) 执行:将抽象、优化的服务组合方案映射至 具体的服务流程并执行. 经过服务流程性能监控、 分析与评价、预测与优化三个阶段而优化的服务流 程开始执行后,将再次进入上述支持服务流程全生 命周期的循环过程,从而使保税港区服务流程性能 的闭环体系保持不断提升的管理状态. 从图 1 的管理框架可知,服务性能的分析评价 与预测优化是保税港区服务流程性能管理的两个核 心阶段. 针对这两个阶段实施及时有效管理,才能 使保税港区系统中的各方管理者控制业务的执行或 改进其性能,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进而为保税港 区业务过程优化以及各实体间协同等工作的开展提 供可信的依据. 图 1 保税港区服务流程性能管理框架 Fig.1 Performance management frame of BPZ service processes 2 保税港区的服务流程性能评价体系 保税港区流程中的服务组合具有复杂性及难 以预见性. 传统的服务性能评价方法对于保税港区 服务流程性能评价来说,缺乏全面性、动态性、灵 活性和及时性,因而需要一个更加柔性的全面评价 体系. 2.1 保税港区服务流程性能评价模型 从服务流程的技术实现角度分析,基于面向服 务体系的保税港区系统中服务流程的实现,实质上 是对服务提供者与服务需求者的资源整合和业务上 的协调与互操作,其主要技术架构如图 2 所示. 该 架构从横向角度分析 (即将服务流程划分为一个个 局部进行分析) 包含了各利益相关者,即服务需求 者、服务提供者、保税港区第三方平台等;而从纵向 的角度分析,即将服务流程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它 是为了完成某一特殊目的而利用网络中的服务或服 务合成来完成部分或全部活动. 综合上述分析,可构建如图 3 所示的保税港区 服务流程性能评价分模型. 该性能评价模型的抽象 层次可以分商务层、服务流分程层、业务活动层、IT 技术及分网络层. 针对上述各抽象层次,各利益相 分关者的关注点也是有侧重的. 例如:相对于服务 提供者、保税港区平台,服务需求者更关注于其服 务需求目标的实现,即商务层的性能评价;而相于 服务需求者,服务提供者为了能够提供方便和快捷 的服务,更注重于与保税港区平台间网络分及 IT 基础设施层的性能的改进及维护;而保税港区第三 方平台,其主要任务是发现、选择和组合来自众多 服务提供者的海量服务,以达到服务需求者的服务 需求目标,因此其关注点是服务需求者的业务与服 务组合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服务合成层. 由图 3 可知,保税港区服务流程性能评价模型 不仅覆盖了服务需求者、服务提供者、保税港区平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