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谓个别劳动关系是指个别劳动者与雇主所结成的关系。劳动者和雇主是个别劳动关 系的主体,个别劳动关系一般通过书面或口头的劳动合同来确定和规范双方的权利 与义务。通过劳动合同确立的劳动关系,在形式上似乎平等,实际却是一种从属关 系。①这种从属性直接表现为劳动者必须服从雇主的指挥、指令和要求完成特定的任 务,并由此产生劳动者的人身从属、社会从属。劳动的从属性是个别劳动关系的最 主要特点。② 所谓集体劳动关系又称团体劳动关系,通常指劳动者集体或团体一方(通常以 工会为代表)与雇主或雇主组织,就劳动条件、劳动标准以及有关劳资事务进行协 商交涉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现实中的集体谈判关系、集体争议关系、职工参与管理 关系等即属于此类关系。集体劳动关系包括企业、行业、产业等不同层面的关系。 工人通过自身的团结和集体行动与雇主协商谈判来确定劳动条件和劳动标准,是集 体劳动关系的主要功能。 与个别劳动关系的从属性相比,集体劳动关系具有对等性的特点。集体劳动关 系的形成,使得劳动关系双方的力量能够获得相对平衡。集体劳动关系是为矫正个 别劳动关系的从属性而产生的。推动个别劳动关系向集体劳动关系发展的原动力 是劳动者希望改变劳动的从属性及劳动关系的不对等性的诉求和行动。工人们的团 结行动,促成了集体劳动关系的形成。 从个别劳动关系规范调整逐步转向集体劳动关系规范调整,是市场经济国家劳 动关系调整发展的一般轨迹。以个别劳动关系调整为基础,以集体劳动关系调整为 主线,则是各国劳动关系调整的通常做法。劳动关系系统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子系 统,随着社会基本系统的调整和变化,劳动关系的结构和调整方式也随之发生转变, 亦即劳动关系转型。③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下,1950 1960年代的欧美各国包括亚洲的日本工会运动高涨,劳动立法和劳工政策所面对的 主要是集体劳动关系。1980-1990年代以来,由于高新技术和新管理方式的出现, 以及工会运动的消沉,在欧洲和美国都出现了劳动关系的“转型”,在欧洲主要表现 是“放松”集体规制,美国则是更加强调“个体”。集体劳动关系开始被削弱,个别 劳动关系更受关注。 与此同时,中国开始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变,劳动关系也面临市 场化“转型”。尽管各国的“转型”存在差别,但由于全球化背景,在劳动关系转型 的理论和方法方面,各国间仍有借鉴意义。 ①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35页。 ②日本勞慟法学会耦:《現代勞慟法講座(1)劳慟法⑦基礎理論》,東京:日本劳衝法学会,1981年, 第83頁 ③常凯主编:《劳动关系学》,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第15页。中国社会科学 2013年第 6期 谓个别劳动关 系是指个别劳动者与雇 主所结 成 的关 系 。劳动者和雇 主是个别 劳动关 系的主体 ,个别劳动关系一般通过书面或 口头的劳动合 同来确定和规范双方的权利 与义务。通过劳动合同确立的劳动关系,在形式上似乎平等,实际却是一种从属关 系。(这种从属性直接表现为劳动者必须服从雇主的指挥 、指令和要求完成特定的任 务 ,并 由此产生劳 动者 的人身从属 、社会从 属 。劳动 的从 属性 是个别 劳动关 系的最 主要特点 。② 所谓集体劳动关系又称团体劳动关系,通常指劳动者集体或团体一方 (通常以 工会为代表)与雇主或雇主组织 ,就劳动条件、劳动标准以及有关劳资事务进行协 商交涉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现实中的集体谈判关系、集体争议关系、职工参与管理 关系等即属于此类关系。集体劳动关系包括企业、行业、产业等不同层面的关系。 工人通过 自身的团结和集体行动与雇主协商谈判来确定劳动条件和劳动标准,是集 体劳动关系 的主要 功能 。 与个别劳动关 系的从属性 相 比,集体劳 动关 系具有对 等性 的特 点 。集体 劳动关 系的形成 ,使得劳动关系双方的力量能够获得相对平衡。集体劳动关系是为矫正个 别劳动关系的从属性而产生的。推动个别劳动关系向集体劳动关系发展的原动力 , 是劳动者希望改变劳动的从属性及劳动关系的不对等性的诉求和行动。工人们的团 结行动 ,促成了集体劳动关系的形成。 从个别劳动关系规范调整逐步转向集体劳动关系规范调整 ,是市场经济国家劳 动关 系调整发展 的一般轨迹 。以个别劳动关 系调整 为基 础 ,以集体 劳动关系调整 为 主线 ,则是各国劳动关系调整的通常做法 。劳动关系系统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子系 统 ,随着社会基本系统的调整 和变化 ,劳动关系 的结构和调 整方式也 随之发生转 变 , 亦即劳动关系转型。③ 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下,1950— 1960年代 的欧美各 国包括亚洲的 Et本工会运动高涨 ,劳动立法和劳工政策所 面对 的 主要是集体劳动关 系 。1980- 1990年代 以来 ,由于高新 技术 和新管 理方式 的出现 , 以及工会运动 的消沉 ,在欧洲和美 国都 出现 了劳动关系的 “转型”,在欧洲 主要表 现 是 “放松”集体规制,美国则是更加强调 “个体”。集体劳动关系开始被削弱,个别 劳动关系更受关注 。 与此同时,中国开始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变,劳动关系也面临市 场化 “转型”。尽管各国的 “转型”存在差别 ,但由于全球化背景,在劳动关系转型 的理论和方法方面,各国间仍有借鉴意义。 ① 参见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8卷 ,北京:人 民出版社,1985年,第 3—35页。 ② 日本 恸法学会褊:《现代劳恸法蒂座 (1) 恸法 基罐理 》,柬京 :日本 恸法学会 ,1981年, 第 83页。 ③ 常凯主编 :《劳动关系学》,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第 15页。 92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