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的算法。 成绩考核形式为考试成绩考核形式:末考成绩(闭卷考试)(70%)+平时成绩(作业 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30%)。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状态空间方法基础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现代控制理论,掌握系统动态方程的建立:线性时不变动态方程的解的概念,了解 时变线性系统的基本知识。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 掌握系统动态方程的建立:线性时不变动态方程的解的概念:掌握传递函数矩阵的建立, 系统动态方程的的等价变换,了解连续时间方程的离散化和时变线性系统的基本知识。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系统动态方程的建立。教学难点是线性时不变动态方程的解。 4.教学内容 (1)系统动态方程的建立 (2)线性时不变动态方程的解 (3)系统的传递函数矩阵 (4)系统动态方程的等价变换 (5)连续时间方程的离散化 (6)时变线性系统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 系统的可控性和可观测性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线性系统的可控性和可观测性,掌握动态方程的相关知识,单变量和多变量系统的 实现方法。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 了解线性系统的可控性和可观测性的概念,掌握动态方程的标准型及分解,掌握单变量 和多变量系统的实现。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线性系统的可控和可观测性。教学难点是单变量和多变量系统实现。 4.教学内容 (1)线性系统的可控性 (2)线性系统的可观测档 (3)动态方程的标准形的算法。 成绩考核形式为考试成绩考核形式:末考成绩(闭卷考试)(70%)+平时成绩(作业、 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30%)。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 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状态空间方法基础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现代控制理论,掌握系统动态方程的建立;线性时不变动态方程的解的概念,了解 时变线性系统的基本知识。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 掌握系统动态方程的建立;线性时不变动态方程的解的概念;掌握传递函数矩阵的建立, 系统动态方程的的等价变换,了解连续时间方程的离散化和时变线性系统的基本知识。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系统动态方程的建立。教学难点是线性时不变动态方程的解。 4.教学内容 (1)系统动态方程的建立 (2)线性时不变动态方程的解 (3)系统的传递函数矩阵 (4)系统动态方程的等价变换 (5)连续时间方程的离散化 (6)时变线性系统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 系统的可控性和可观测性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线性系统的可控性和可观测性,掌握动态方程的相关知识,单变量和多变量系统的 实现方法。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 了解线性系统的可控性和可观测性的概念,掌握动态方程的标准型及分解,掌握单变量 和多变量系统的实现。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线性系统的可控和可观测性。教学难点是单变量和多变量系统实现。 4.教学内容 (1)线性系统的可控性 (2)线性系统的可观测性 (3)动态方程的标准形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