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2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近代描述 [学习目的]了解电子的运动特征,识别电子和原子轨道的图像,掌握核外 电子运动状态的量子化描述(四个量子数) 、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 1.具有波粒二象性(波粒二象性,即波动性和粒子性) ①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出假设A=h/p=h/m ②1927年,美国物理学家戴维逊通过电子衍射实验证实了电子运动具 有波动性。指出为物质波,概率波 ③1928年,又证实了质子、中子、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都具有 波动性 结论:电子及所有实物粒子的运动特征是具有波粒二象性 2.测不准原理 应用经典力学能同时准确地测出宏观物体运动的位置和速度。如动量 但微观粒子就不同。1927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了微粒运动的测不准 原理,即不能同时准确测定一个微观粒子运动的位置和速度。其关系式为 △x△Dx≈h 式中△x一某一方向的位置测不准量 △px-动量在x方向的分量的测不准量 h普朗克常数 即没有固定的轨迹,不能用经典力学描述其运动规律。 综上,需要应用量子力学描述其运动规律。即量子力学是研究电子、 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科学。 二、波函数与原子轨道6 §1-2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近代描述 [学习目的]了解电子的运动特征,识别电子和原子轨道的图像,掌握核外 电子运动状态的量子化描述(四个量子数)。 一、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 1.具有波粒二象性 (波粒二象性,即波动性和粒子性) ①1924 年,法国 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出假设  = h / p =h/mv ②1927 年,美国 物理学家戴维逊通过电子衍射实验证实了电子运动具 有波动性。指出为物质波,概率波。 ③1928 年,又证实了质子、中子、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都具有 波动性。 结论:电子及所有实物粒子的运动特征是具有波粒二象性。 2.测不准原理 应用经典力学能同时准确地测出宏观物体运动的位置和速度。如动量 p = mv 但微观粒子就不同。1927 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了微粒运动的测不准 原理,即不能同时准确测定一个微观粒子运动的位置和速度。其关系式为 Δx•Δpx ≈ h 式中 Δx—某一方向的位置测不准量; Δpx—动量在 x 方向的分量的测不准量; h—普朗克常数。 即没有固定的轨迹,不能用经典力学描述其运动规律。 综上,需要应用量子力学描述其运动规律。即量子力学是研究电子、 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科学。 二、波函数与原子轨道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