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函数参数进行函数调用的程序的基础上,能够利用指针方法设计程序。 教学时数:12学时。 教学内容: §8.1指针变量的定义与使用(2学时):地址、指针和指针变量的概念,指 针变量的定义和引用方式,指针变量作为函数参数进行函数调用的例子。 §8.2通过指针引用数组(4学时):通过指针引用数组元素的例子,数组名 作为函数参数进行函数调用,指向一维和二维数组的指针 §8.3通过指针引用字符串(2学时):字符串的表示形式,用字符串指针作 函数参数进行函数调用的例子。 §8.4指向函数的指针和返回指针值的函数(2学时):用函数指针变量调用 函数的过程,用指向函数的指针作函数参数调用函数的过程:返回指针值函数的 定义及其应用。 §8.5指针数组和多重指针(2学时):指针数组的定义形式及其应用,指向 指针的指针的定义形式及其应用。 考核要求:理解指针和指针变量的概念,理解指针作为函数参数进行函数调 用的程序的执行过程,能够利用指针方法设计程序。 第9章自定义数据类型 教学要点:通过讲解结构体的概念,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用户自定义数据类 型的定义和使用,并能通过对结构体的操作来处理复杂数据程序。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 §9.1结构体变量的定义与使用(1学时):建立结构体类型,定义结构体变 量,结构体变量的初始化和引用方式。 §9.2结构体数组(2学时):定义结构体数组,结构体数组应用举例。 §9.3结构体指针(2学时):指向结构体变量的指针,指向结构体数组的指 针,结构体变量和指针作为函数参数。 §9.4共用体筒介(1学时):共用体类型的定义与使用特点。 考核要求:理解结构体类型、结构体变量的定义和使用方法,能够利用结构 体和指针的结合进行简单程序设计。函数参数进行函数调用的程序的基础上,能够利用指针方法设计程序。 教学时数:12 学时。 教学内容: §8.1 指针变量的定义与使用(2 学时):地址、指针和指针变量的概念,指 针变量的定义和引用方式,指针变量作为函数参数进行函数调用的例子。 §8.2 通过指针引用数组(4 学时):通过指针引用数组元素的例子,数组名 作为函数参数进行函数调用,指向一维和二维数组的指针。 §8.3 通过指针引用字符串(2 学时):字符串的表示形式,用字符串指针作 函数参数进行函数调用的例子。 §8.4 指向函数的指针和返回指针值的函数(2 学时):用函数指针变量调用 函数的过程,用指向函数的指针作函数参数调用函数的过程;返回指针值函数的 定义及其应用。 §8.5 指针数组和多重指针(2 学时):指针数组的定义形式及其应用,指向 指针的指针的定义形式及其应用。 考核要求:理解指针和指针变量的概念,理解指针作为函数参数进行函数调 用的程序的执行过程,能够利用指针方法设计程序。 第 9 章 自定义数据类型 教学要点:通过讲解结构体的概念,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用户自定义数据类 型的定义和使用,并能通过对结构体的操作来处理复杂数据程序。 教学时数:6 学时。 教学内容: §9.1 结构体变量的定义与使用(1 学时):建立结构体类型,定义结构体变 量,结构体变量的初始化和引用方式。 §9.2 结构体数组(2 学时):定义结构体数组,结构体数组应用举例。 §9.3 结构体指针(2 学时):指向结构体变量的指针,指向结构体数组的指 针,结构体变量和指针作为函数参数。 §9.4 共用体简介(1 学时):共用体类型的定义与使用特点。 考核要求:理解结构体类型、结构体变量的定义和使用方法,能够利用结构 体和指针的结合进行简单程序设计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