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统计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专业平台必修课程教学大纲 数学与统计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专业平台必修课程包括以下10门课 程:离散数学、C语言、数据结构、常微分方程、操作系统、计算方法、数据库 原理及应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JAVA语言、实变函数。 离散数学 一、说明 课程性质:该课程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专业平台必修课程之一,第2学期 开设,周3学时。 《离散数学》是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教学中一门基础课程。是程序设计语 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技术、人工智能、数据库、算法设计与分析、理 论计算机科学基础等必不可少的先行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现代 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并初步掌握处理离散问题所必须的描述工具和方法,培养学 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学好后继专业课打好基础。 散学目的:通过离散数学的学习,为更好地学习本专业的其它后续课程,如 数据结构、算法分析、系统结构等打下基础,并为学生今后处理离散信息,提高 专业水平,从事实际工作提供必备的数学工具。 教学内容:主要介绍本专业最需要的离散数学基础知识,包括数理逻辑、集 合论、代数系统和图论4篇内容,共6章:命题逻辑、谓词逻辑、集合与关系、 函数、代数系统和图论。 教学时数:54学时。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若有条件,可适当使用多媒体课件上课。 二、大纲正文 第一篇数理逻辑 逻辑是研究推理的科学。数理逻辑是用数学方法研究形式逻辑的一门科学。 所谓数学方法,主要是指引进一套符号体系的方法,因此数理漫辑又叫符号逻辑
数学与统计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专业平台必修课程教学大纲 数学与统计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专业平台必修课程包括以下 10 门课 程:离散数学、C 语言、数据结构、常微分方程、操作系统、计算方法、数据库 原理及应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JAVA 语言、实变函数。 离散数学 一、说明 课程性质:该课程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专业平台必修课程之一,第 2 学期 开设,周 3 学时。 《离散数学》是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教学中一门基础课程。是程序设计语 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技术、人工智能、数据库、算法设计与分析、理 论计算机科学基础等必不可少的先行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现代 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并初步掌握处理离散问题所必须的描述工具和方法,培养学 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学好后继专业课打好基础。 教学目的:通过离散数学的学习,为更好地学习本专业的其它后续课程,如 数据结构、算法分析、系统结构等打下基础,并为学生今后处理离散信息,提高 专业水平,从事实际工作提供必备的数学工具。 教学内容:主要介绍本专业最需要的离散数学基础知识,包括数理逻辑、集 合论、代数系统和图论 4 篇内容,共 6 章:命题逻辑、谓词逻辑、集合与关系、 函数、代数系统和图论。 教学时数:54 学时。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若有条件,可适当使用多媒体课件上课。 二、大纲正文 第一篇 数理逻辑 逻辑是研究推理的科学。数理逻辑是用数学方法研究形式逻辑的一门科学。 所谓数学方法,主要是指引进一套符号体系的方法,因此数理逻辑又叫符号逻辑
现代数理逻辑有4大分支:证明论、模型论、递归论和公理化集合论。本篇介绍 它们的共同基础一一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 第一章命题逻辑 教学要点:命题、联结词、命题公式、真值表、重言式、蕴涵式、对偶与范 式的定义;命题符号化:常用的等价式与蕴涵式;命题公式的等值演算;给定公 式的主析取范式、主和取范式:命题演算的推理。 教学时数:10学时。 教学内容: §1.1命题及其表示法(2学时):理解命题的定义,掌握常见的5个命题联 结词,并将不大复杂的命题符号化。 §S1.2命题公式、真值表及等价公式(2学时):了解命题公式、真值表的定 义,理解命题公式的等价,熟练掌握真值表的作法,熟练掌握常用的等价公式, 掌握命题公式的等价演算。 §1.3重言式和蕴含式(2学时):掌握重言式、蕴涵式的定义,掌握蕴涵式 的证明方法,熟练掌握常用的蕴涵式。 §1.4对偶与范式(2学时):了解对偶式的概念,理解范式的概念,熟练掌 握主析取范式和主和取范式的作法。 §1.5推理理论(2学时):掌握推理规则,熟练应用P规则、T规则进行命 題推理,掌握CP规则和归谬法的使用。 考核要求:将不太复杂的命题符号化,列出所给命题公式的真值表,证明命 题公式的等价,证明蕴涵式,求命题公式的主析取范式和主和取范式,将不大复 杂的命题推理使用推理规则证明。 第二章谓词逻辑 教学要点:客体词和谓词的概念,量词的定义,谓词公式的等价式和蕴涵式, 前束范式的概念,谓词演算的推理理论。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 §2.1谓词、客体词和量词(2学时):理解客体词和谓词的概念,掌握量词 的定义,能将不太复杂的命题符号化
现代数理逻辑有 4 大分支:证明论、模型论、递归论和公理化集合论。本篇介绍 它们的共同基础——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 第一章 命题逻辑 教学要点:命题、联结词、命题公式、真值表、重言式、蕴涵式、对偶与范 式的定义;命题符号化;常用的等价式与蕴涵式;命题公式的等值演算;给定公 式的主析取范式、主和取范式;命题演算的推理。 教学时数:10 学时。 教学内容: §1.1 命题及其表示法(2 学时):理解命题的定义,掌握常见的 5 个命题联 结词,并将不太复杂的命题符号化。 §1.2 命题公式、真值表及等价公式(2 学时):了解命题公式、真值表的定 义,理解命题公式的等价,熟练掌握真值表的作法,熟练掌握常用的等价公式, 掌握命题公式的等价演算。 §1.3 重言式和蕴含式(2 学时):掌握重言式、蕴涵式的定义,掌握蕴涵式 的证明方法,熟练掌握常用的蕴涵式。 §1.4 对偶与范式(2 学时):了解对偶式的概念,理解范式的概念,熟练掌 握主析取范式和主和取范式的作法。 §1.5 推理理论(2 学时):掌握推理规则,熟练应用 P 规则、T 规则进行命 题推理,掌握 CP 规则和归谬法的使用。 考核要求:将不太复杂的命题符号化,列出所给命题公式的真值表,证明命 题公式的等价,证明蕴涵式,求命题公式的主析取范式和主和取范式,将不太复 杂的命题推理使用推理规则证明。 第二章 谓词逻辑 教学要点:客体词和谓词的概念,量词的定义,谓词公式的等价式和蕴涵式, 前束范式的概念,谓词演算的推理理论。 教学时数:6 学时。 教学内容: §2.1 谓词、客体词和量词(2 学时):理解客体词和谓词的概念,掌握量词 的定义,能将不太复杂的命题符号化
2.2谓词公式的等价式和蕴涵式(1学时):了解谓词公式的定义,了解辖 域理解常用的等价式和蕴涵式。 §2.3前束范式(1学时):了解谓词公式的范式。 §2.4谓词演算的推理理论(2学时):掌握谓词演算的推理规则S、G、 S、EG,并熟练应用规则对不太复杂的推理进行谓词演算的证明。 考核要求:能将不太复杂的命题符号化,领会量词的概念,能将不太复杂的 谓词推理使用推理规则证明。 第二篇集合论 集合论是现代各科数学的基础。它的创始人是康脱(G.Cantor,1845-1918), 由他所创立的朴素集合论,由于在定义集合的方法上缺乏限制,导致了许多停论。 20世纪初由策墨罗(Z)等人创立了公理化集合论,使该学科成为数学中发展最 为迅速的一个分支。集合论能直接应用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与研究中。本篇介绍 集合论的基本内容。 第三章集合与关系 教学要点:集合的概念、集合的运算、幂集的概念、笛卡儿积;关系的概念、 关系的运算、关系的性质以及特殊的一些二元关系。 教学时数:12学时。 教学内容: §3.1集合的概念及其运算(2学时):主要介绍集合的概念、集合的表示、 集合间的关系、集合的并、交、差、对称差运算,幂集的概念以及集合的笛卡 儿积。 §3.2二元关系(1学时):主要讲授序偶的定义,关系的定义,关系的表示, 特别是关系图和关系矩阵。 §3.3关系的性质(2学时):主要讲授关系的自反性、对称性、传递性、反 自反性及反对称性等性质的定义和判断方法。 §3.4关系的运算(3学时):介绍关系的并、交、补、差运算,讲关系授复 合关系和逆关系的定义、计算及运算性质,讲授关系的自反闭包、传递闭包、对 称闭包的定义、计算及运性质。 §3.5等价关系及划分(2学时):讲授等价关系、等价类、商集的定义、性
§2.2 谓词公式的等价式和蕴涵式(1 学时):了解谓词公式的定义,了解辖 域理解常用的等价式和蕴涵式。 §2.3 前束范式(1 学时):了解谓词公式的范式。 §2.4 谓词演算的推理理论(2 学时):掌握谓词演算的推理规则 US、UG、 ES、EG,并熟练应用规则对不太复杂的推理进行谓词演算的证明。 考核要求:能将不太复杂的命题符号化,领会量词的概念,能将不太复杂的 谓词推理使用推理规则证明。 第二篇 集合论 集合论是现代各科数学的基础。它的创始人是康脱(G.Cantor,1845-1918), 由他所创立的朴素集合论,由于在定义集合的方法上缺乏限制,导致了许多悖论。 20 世纪初由策墨罗(Z)等人创立了公理化集合论,使该学科成为数学中发展最 为迅速的一个分支。集合论能直接应用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与研究中。本篇介绍 集合论的基本内容。 第三章 集合与关系 教学要点:集合的概念、集合的运算、幂集的概念、笛卡儿积;关系的概念、 关系的运算、关系的性质以及特殊的一些二元关系。 教学时数:12 学时。 教学内容: §3.1 集合的概念及其运算(2 学时):主要介绍集合的概念、集合的表示、 集合间的关系 、集合的并、交、差、对称差运算,幂集的概念以及集合的笛卡 儿积。 §3.2 二元关系(1 学时):主要讲授序偶的定义,关系的定义,关系的表示, 特别是关系图和关系矩阵。 §3.3 关系的性质(2 学时):主要讲授关系的自反性、对称性、传递性、反 自反性及反对称性等性质的定义和判断方法。 §3.4 关系的运算(3 学时):介绍关系的并、交、补、差运算,讲关系授复 合关系和逆关系的定义、计算及运算性质,讲授关系的自反闭包、传递闭包、对 称闭包的定义、计算及运性质。 §3.5 等价关系及划分(2 学时):讲授等价关系、等价类、商集的定义、性
质,划分的定义,等价关系与划分的关系定理。 §3.6序关系(2学时):主要讲授偏序关系的定义、性质,用Hasse图表示 偏序关系,偏序集上的特殊因素,介绍拟序关系、全序关系、良序关系。 考核要求:领会集合、关系的概念,掌握集合的运算及性质,熟练掌握关系 的表示、性质、运算以及等价关系和偏序关系的性质。 第四章函数 教学要点:函数的概念,复合函数、逆函数,集合的基数。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4.1函数(2学时):讲授函数的概念,单射、满射及双射的概念,复合函 数及逆函数的定义和运算性质。 §4.2集合的基数(2学时):介绍基数的概念,可数集的性质及基数的比较。 考核要求:掌握函数的定义,区别单射、满射及双射,学握复合函数及逆函 数的定义和运算性质:理解基数的概念,可数集的性质及基数的比较 第三篇代数系统 代数,也称代数结构或代数系统。不同的代数系统可以具有一些相同的性质, 所以可将某一代数系统的理论与方法推广到与其同构的其它代数系统中。本篇仅 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和群的筒单性质。 第五章代数结构 教学要点:代数系统的基本概念,半群,群与子群,同态与同构,环和域。 教学时数:10学时。 教学内容: §5.1代数系统的基本概念(2学时):主要讲授代数系统的基本结构,么元、 零元和逆元的定义及性质,运算及其性质。 §5.2半群、群与子群(2学时):主要讲授半群的定义及性质,独异点的定 义,群与子群的定义与性质。 §5.3阿贝尔群和循环群(2学时):主要介绍阿贝尔群和循环群的定义与性 质
质,划分的定义,等价关系与划分的关系定理。 §3.6 序关系(2 学时):主要讲授偏序关系的定义、性质,用 Hasse 图表示 偏序关系,偏序集上的特殊因素,介绍拟序关系、全序关系、良序关系。 考核要求:领会集合、关系的概念,掌握集合的运算及性质,熟练掌握关系 的表示、性质、运算以及等价关系和偏序关系的性质。 第四章 函数 教学要点:函数的概念,复合函数、逆函数,集合的基数。 教学时数:4 学时。 教学内容: §4.1 函数(2 学时):讲授函数的概念,单射、满射及双射的概念,复合函 数及逆函数的定义和运算性质。 §4.2 集合的基数(2 学时):介绍基数的概念,可数集的性质及基数的比较。 考核要求:掌握函数的定义,区别单射、满射及双射,掌握复合函数及逆函 数的定义和运算性质;理解基数的概念,可数集的性质及基数的比较。 第三篇 代数系统 代数,也称代数结构或代数系统。不同的代数系统可以具有一些相同的性质, 所以可将某一代数系统的理论与方法推广到与其同构的其它代数系统中。本篇仅 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和群的简单性质。 第五章 代数结构 教学要点:代数系统的基本概念,半群,群与子群,同态与同构,环和域。 教学时数:10 学时。 教学内容: §5.1 代数系统的基本概念(2 学时):主要讲授代数系统的基本结构,幺元、 零元和逆元的定义及性质,运算及其性质。 §5.2 半群、群与子群(2 学时):主要讲授半群的定义及性质,独异点的定 义,群与子群的定义与性质。 §5.3 阿贝尔群和循环群(2 学时):主要介绍阿贝尔群和循环群的定义与性 质
5.4同构与同态(2学时):主要讲授两个代数系统之间的同构与同态关系, 介绍代数系统上的同余关系。 §5.5环和域(2学时):主要介绍环和域的定义与性质。 考核要求:会求给定代数系统中运算的么元、零元和逆元,掌握半群,群与 子群的判断方法,了解环和城,应用基本概念分析给定代数系统的筒单性质。 第六章图论 教学要点:图的基本概念,路、回路与图的连通性,图的矩阵表示,欧拉图 和哈密顿图,二分图、平面图及图的着色,树。 教学时数:12学时。 教学内容: §6.1图的基本概念(2学时):主要讲授图的定义及基本性质定理,图的同 构的概念,图的补图、子图。 §6.2路与回路(2学时):主要讲授路与回路的概念,图的连通性的定义, 介绍赋权图及最短路的算法。 §6.3图的矩阵表示(2学时):主要讲授图的邻接矩阵、关联矩阵、可达性 矩阵的定义、意义。 §6.4欧拉图和哈密顿图(2学时):主要讲授欧拉图和哈密顿图的定义、判 断方法,介绍旅行售货员问题。 §6.5平面图与着色(2学时):介绍二分图的概念,讲授平面图的定义、性 质及判断,介绍图的着色。 §6.6树(2学时):主要讲授树的定义、性质,最小生成树及算法。 考核要求:领会图的基本概念,辩识特殊图的性质,掌握最短路及最小生成 树的算法,掌握树的性质。 三、参考书目 】左孝凌,李为鉴,刘永才,《离散数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2年第一版。 2]方世昌,《离散数学》,西安电子科技出版社,1996年11月第二版。 [3)金品徐伟,《离散数学》,科学出版社,1999年4月第一版
§5.4 同构与同态(2 学时):主要讲授两个代数系统之间的同构与同态关系, 介绍代数系统上的同余关系。 §5.5 环和域(2 学时):主要介绍环和域的定义与性质。 考核要求:会求给定代数系统中运算的幺元、零元和逆元,掌握半群,群与 子群的判断方法,了解环和域,应用基本概念分析给定代数系统的简单性质。 第六章 图论 教学要点:图的基本概念,路、回路与图的连通性,图的矩阵表示,欧拉图 和哈密顿图,二分图、平面图及图的着色,树。 教学时数:12 学时。 教学内容: §6.1 图的基本概念(2 学时):主要讲授图的定义及基本性质定理,图的同 构的概念,图的补图、子图。 §6.2 路与回路(2 学时):主要讲授路与回路的概念,图的连通性的定义, 介绍赋权图及最短路的算法。 §6.3 图的矩阵表示(2 学时):主要讲授图的邻接矩阵、关联矩阵、可达性 矩阵的定义、意义。 §6.4 欧拉图和哈密顿图(2 学时):主要讲授欧拉图和哈密顿图的定义、判 断方法,介绍旅行售货员问题。 §6.5 平面图与着色(2 学时):介绍二分图的概念,讲授平面图的定义、性 质及判断,介绍图的着色。 §6.6 树(2 学时):主要讲授树的定义、性质,最小生成树及算法。 考核要求:领会图的基本概念,辩识特殊图的性质,掌握最短路及最小生成 树的算法,掌握树的性质。 三、参考书目 [1] 左孝凌,李为鉴,刘永才,《离散数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2 年第一版。 [2] 方世昌,《离散数学》,西安电子科技出版社,1996 年 11 月第二版。 [3] 金晶 徐伟,《离散数学》,科学出版社,1999 年 4 月第一版
C语言 一、说明 课程性质:该课程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专业平台必修课程之一,第3学期 开设,周4+2学时。 C语言课程的前导课程有《计算机文化基础》,后续课程有《数据结构》、《面 向对象程序设计》。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既要掌握概念,又要动手编程 还要上机调试运行。对计算机专业和理工类专业来说是一门必修的课程。同时, 这门课程也是“全国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考试”二级考试的 主要语种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还应掌握 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传统的结构化程序设计 的一般方法,以C为语言基础,培养学生严谨的程序设计思想、灵活的思维方式 及较强的动手能力,并以此为基础,让学生逐渐掌握复杂软件的设计和开发手段, 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教学目的: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较好地掌握C语言各方面的知识, 掌握基本的程序设计过程和技巧,具备初步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能力,并能熟练 进行C语言的程序编写、编译与调试,达到省二级考试要求的能应用C语言解决 一般编程问题的水平。 教学内容:C语言基本概念、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筒单C语言程 序设计、逻辑运算与判断选取控制、循环控制、数组、函数和指针等。 教学时数:108学时(理论教学72学时,上机实验36学时) 教学方式:课堂授课与计算机上机实验相结合。其中,每周课堂授课4学时, 计算机上机实验2学时。 二、大纲正文(包括理论和实验两部分) 理论部分 第1章C语言概述 教学要点:使学生了解C语言的特点,掌握C语言程序的上机过程
C 语言 一、说明 课程性质:该课程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专业平台必修课程之一,第 3 学期 开设,周 4+2 学时。 C 语言课程的前导课程有《计算机文化基础》,后续课程有《数据结构》、《面 向对象程序设计》。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既要掌握概念,又要动手编程, 还要上机调试运行。 对计算机专业和理工类专业来说是一门必修的课程。同时, 这门课程也是“全国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考试”二级考试的 主要语种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 C 语言的基本语法,还应掌握 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传统的结构化程序设计 的一般方法,以 C 为语言基础,培养学生严谨的程序设计思想、灵活的思维方式 及较强的动手能力,并以此为基础,让学生逐渐掌握复杂软件的设计和开发手段, 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教学目的: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较好地掌握 C 语言各方面的知识, 掌握基本的程序设计过程和技巧,具备初步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能力,并能熟练 进行 C 语言的程序编写、编译与调试,达到省二级考试要求的能应用 C 语言解决 一般编程问题的水平。 教学内容: C 语言基本概念、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简单 C 语言程 序设计、逻辑运算与判断选取控制、循环控制、数组、函数和指针等。 教学时数: 108 学时(理论教学 72 学时,上机实验 36 学时) 教学方式:课堂授课与计算机上机实验相结合。其中,每周课堂授课 4 学时, 计算机上机实验 2 学时。 二、大纲正文(包括理论和实验两部分) 理论部分 第 1 章 C 语言概述 教学要点:使学生了解 C 语言的特点,掌握 C 语言程序的上机过程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C语言的历史背景,特点,C程序介绍,上机步骤。 考核要求:掌握C语言的特点,能够在Visual C+6.0环境下熟练地运行C 程序。 第2章程序的灵魂—算法 教学要点:如何用八S流程图表示算法,让学生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算法的概念、特征、表示,简单算法举例,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考核要求:会用N-S流程图表示算法。 第3章最简单的程序设计一一顺序程序设计 教学要点:使学生了解C语言数据类型的划分,能够对不同数据定义相应的 数据类型,并且掌握运算符和表达式的使用。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内容: §3.1常量与变量(1学时):常量与变量的使用,给变量及标识符命名。 §3.2基本数据数据类型(2学时):C语言数据类型的划分,定义,表示形 式。 §3.3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2学时):算术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赋值运 算符和赋值表达式,自增自减运算符,逗号运算符和表达式。 §3.4输入输出函数(2学时):逗号表达式的形式和求解过程格式输入函 数和格式输出函数的使用,字符数据的输入输出函数。 §3.5顺序结构程序设计举例(1学时):设计顺序结构程序。 考核要求:能够对C语言不同数据定义相应的数据类型,并且掌握运算符和 表达式的使用,熟记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方向,掌握四种输入/输出函数的使 用,能够设计顺序结构程序。 第4章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教学要点:讲解如何求解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使学生能够运用i「语 句和switch语句设计选择结构程序
教学时数:2 学时 教学内容:C 语言的历史背景,特点,C 程序介绍,上机步骤。 考核要求:掌握 C 语言的特点,能够在 Visual C++6.0 环境下熟练地运行 C 程序。 第 2 章 程序的灵魂——算法 教学要点:如何用 N-S 流程图表示算法,让学生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教学时数:2 学时 教学内容:算法的概念、特征、表示,简单算法举例,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考核要求:会用 N-S 流程图表示算法。 第 3 章 最简单的程序设计——顺序程序设计 教学要点:使学生了解 C 语言数据类型的划分,能够对不同数据定义相应的 数据类型,并且掌握运算符和表达式的使用。 教学时数:8 学时。 教学内容: §3.1 常量与变量(1 学时):常量与变量的使用,给变量及标识符命名。 §3.2 基本数据数据类型(2 学时):C 语言数据类型的划分,定义,表示形 式。 §3.3 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2 学时):算术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赋值运 算符和赋值表达式,自增自减运算符,逗号运算符和表达式。 §3.4 输入输出函数(2 学时):逗号表达式的形式和求解过程格式输入函 数和格式输出函数的使用,字符数据的输入输出函数。 §3.5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举例(1 学时):设计顺序结构程序。 考核要求:能够对 C 语言不同数据定义相应的数据类型,并且掌握运算符和 表达式的使用,熟记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方向,掌握四种输入/输出函数的使 用,能够设计顺序结构程序。 第 4 章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教学要点:讲解如何求解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使学生能够运用 if 语 句和 switch 语句设计选择结构程序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 §4.1关系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1学时):关系运算符及其优先级,关系表 达式的求解,逻辑运算符及其优先级,逻辑表达式的求解。 §4.2if语句(2学时):if语句的三种形式、嵌套和条件运算符的使用。 §4.3 switch语句(1学时):switch语句的形式和使用说明。 §4.4程序举例(2学时):设计选择结构程序。 考核要求:会求解关系表达式、逻辑表达式和条件表达式,能够运用1「语 句和switch语句设计选择结构程序。 第5章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教学要点:使学生掌握三种循环结构的使用,能够设计循环结构程序。 教学时数:12学时。 教学内容: §5.1 while语句(2学时):讲解while语句的形式和用hile语句设计循 环结构程序的例子。 §5.2do…while语句(1学时):讲解do…while语句的形式和用do…while 语句设计循环结构程序的例子。 §5.3for语句(2学时):讲解for语句的形式以及使用说明。 §5.4循环的嵌套(2学时):介绍六种循环嵌套的形式。 S5.5 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1学时):讲解break和continue语句 的形式以及例子 5.6综合程序举例(4学时):灵活运用不同循环结构进行程序设计。 考核要求:掌握三种循环结构的使用,能够设计循环结构程序。 第6章数组 散学要点:使学生对数组能进行定义和引用,利用数组设计程序。 教学时数:12学时 教学内容: §7.1一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4学时):讲解一维数组如何定义、引用和初 始化,并且利用一维数组设计程序
教学时数:6 学时。 教学内容: §4.1 关系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1 学时):关系运算符及其优先级,关系表 达式的求解,逻辑运算符及其优先级,逻辑表达式的求解。 §4.2 if 语句(2 学时):if 语句的三种形式、嵌套和条件运算符的使用。 §4.3 switch 语句(1 学时):switch 语句的形式和使用说明。 §4.4 程序举例(2 学时):设计选择结构程序。 考核要求:会求解关系表达式、逻辑表达式和条件表达式,能够运用 if 语 句和 switch 语句设计选择结构程序。 第 5 章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教学要点:使学生掌握三种循环结构的使用,能够设计循环结构程序。 教学时数:12 学时。 教学内容: §5.1 while 语句(2 学时):讲解 while 语句的形式和用 while 语句设计循 环结构程序的例子。 §5.2 do…while 语句(1 学时):讲解 do…while 语句的形式和用 do…while 语句设计循环结构程序的例子。 §5.3 for 语句(2 学时):讲解 for 语句的形式以及使用说明。 §5.4 循环的嵌套(2 学时):介绍六种循环嵌套的形式。 §5.5 break 语句和 continue 语句(1 学时):讲解 break 和 continue 语句 的形式以及例子。 §5.6 综合程序举例(4 学时):灵活运用不同循环结构进行程序设计。 考核要求:掌握三种循环结构的使用,能够设计循环结构程序。 第 6 章 数组 教学要点:使学生对数组能进行定义和引用,利用数组设计程序。 教学时数:12 学时. 教学内容: §7.1 一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4 学时):讲解一维数组如何定义、引用和初 始化,并且利用一维数组设计程序
7.2二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4学时):讲解二维数组如何定义、引用和初 始化,并且利用二维数组设计程序。 §7.3字符数组(4学时):讲解字符数组的定义引用和初始化、字符串和串 结束标志的处理、字符数组的输入输出、字符串处理函数,并且利用字符数组设 计程序。 考核要求:能够对数组能进行定义和引用,并且利用数组设计程序。 第7章函数 教学要点:通过讲解函数调用程序,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利 用函数调用设计程序。同时,掌握变量存储类别的定义与使用。 教学时数:12学时。 教学内容: 7.1函数的定义(1学时):三种函数的定义形式。 S7.2函数的调用(2学时):讲解函数调用的三种形式以及对被调用函数进 行声明,形参和实参的概念及在函数调用时的数据传递,函数的返回值及返回语 句的使用。 §7.3函数的嵌套调用(2学时):讲解了嵌套调用的概念,并且举了一个嵌 套调用的例子。 §7.4函数的递归调用(2学时):递归调用的概念,应用。 §7.5数组作为函数参数(2学时):通过举例讲解了数组元素做函数实参的 函数调用过程,以及数组名作为函数参数进行函数调用的过程。 §7.6变量的存储属性(2学时):讲解局部变量和全局交量的定义和使用, 并且利用全局变量进行程序设计来增加函数问数据联系的渠道,变量的两种存储 方式以及四种存储类别的定义与使用。 §7.7内部函数和外部函数(1学时):讲解内部函数和外部函数的定义形式 与示例。 考核要求:理解函数调用程序的执行过程,能够利用函数调用设计程序,掌 握变量存储类别的定义与使用。 第8章指针 教学要点:通过讲解指针和指针变量的概念,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指针作为
§7.2 二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4 学时):讲解二维数组如何定义、引用和初 始化,并且利用二维数组设计程序。 §7.3 字符数组(4 学时):讲解字符数组的定义引用和初始化、字符串和串 结束标志的处理、字符数组的输入输出、字符串处理函数,并且利用字符数组设 计程序。 考核要求:能够对数组能进行定义和引用,并且利用数组设计程序。 第 7 章 函数 教学要点:通过讲解函数调用程序,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利 用函数调用设计程序。同时,掌握变量存储类别的定义与使用。 教学时数:12 学时。 教学内容: §7.1 函数的定义(1 学时):三种函数的定义形式。 §7.2 函数的调用(2 学时):讲解函数调用的三种形式以及对被调用函数进 行声明,形参和实参的概念及在函数调用时的数据传递,函数的返回值及返回语 句的使用。 §7.3 函数的嵌套调用(2 学时):讲解了嵌套调用的概念,并且举了一个嵌 套调用的例子。 §7.4 函数的递归调用(2 学时):递归调用的概念,应用。 §7.5 数组作为函数参数(2 学时):通过举例讲解了数组元素做函数实参的 函数调用过程,以及数组名作为函数参数进行函数调用的过程。 §7.6 变量的存储属性(2 学时):讲解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的定义和使用, 并且利用全局变量进行程序设计来增加函数间数据联系的渠道,变量的两种存储 方式以及四种存储类别的定义与使用。 §7.7 内部函数和外部函数(1 学时):讲解内部函数和外部函数的定义形式 与示例。 考核要求:理解函数调用程序的执行过程,能够利用函数调用设计程序,掌 握变量存储类别的定义与使用。 第 8 章 指针 教学要点:通过讲解指针和指针变量的概念,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指针作为
函数参数进行函数调用的程序的基础上,能够利用指针方法设计程序。 教学时数:12学时。 教学内容: §8.1指针变量的定义与使用(2学时):地址、指针和指针变量的概念,指 针变量的定义和引用方式,指针变量作为函数参数进行函数调用的例子。 §8.2通过指针引用数组(4学时):通过指针引用数组元素的例子,数组名 作为函数参数进行函数调用,指向一维和二维数组的指针 §8.3通过指针引用字符串(2学时):字符串的表示形式,用字符串指针作 函数参数进行函数调用的例子。 §8.4指向函数的指针和返回指针值的函数(2学时):用函数指针变量调用 函数的过程,用指向函数的指针作函数参数调用函数的过程:返回指针值函数的 定义及其应用。 §8.5指针数组和多重指针(2学时):指针数组的定义形式及其应用,指向 指针的指针的定义形式及其应用。 考核要求:理解指针和指针变量的概念,理解指针作为函数参数进行函数调 用的程序的执行过程,能够利用指针方法设计程序。 第9章自定义数据类型 教学要点:通过讲解结构体的概念,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用户自定义数据类 型的定义和使用,并能通过对结构体的操作来处理复杂数据程序。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 §9.1结构体变量的定义与使用(1学时):建立结构体类型,定义结构体变 量,结构体变量的初始化和引用方式。 §9.2结构体数组(2学时):定义结构体数组,结构体数组应用举例。 §9.3结构体指针(2学时):指向结构体变量的指针,指向结构体数组的指 针,结构体变量和指针作为函数参数。 §9.4共用体筒介(1学时):共用体类型的定义与使用特点。 考核要求:理解结构体类型、结构体变量的定义和使用方法,能够利用结构 体和指针的结合进行简单程序设计
函数参数进行函数调用的程序的基础上,能够利用指针方法设计程序。 教学时数:12 学时。 教学内容: §8.1 指针变量的定义与使用(2 学时):地址、指针和指针变量的概念,指 针变量的定义和引用方式,指针变量作为函数参数进行函数调用的例子。 §8.2 通过指针引用数组(4 学时):通过指针引用数组元素的例子,数组名 作为函数参数进行函数调用,指向一维和二维数组的指针。 §8.3 通过指针引用字符串(2 学时):字符串的表示形式,用字符串指针作 函数参数进行函数调用的例子。 §8.4 指向函数的指针和返回指针值的函数(2 学时):用函数指针变量调用 函数的过程,用指向函数的指针作函数参数调用函数的过程;返回指针值函数的 定义及其应用。 §8.5 指针数组和多重指针(2 学时):指针数组的定义形式及其应用,指向 指针的指针的定义形式及其应用。 考核要求:理解指针和指针变量的概念,理解指针作为函数参数进行函数调 用的程序的执行过程,能够利用指针方法设计程序。 第 9 章 自定义数据类型 教学要点:通过讲解结构体的概念,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用户自定义数据类 型的定义和使用,并能通过对结构体的操作来处理复杂数据程序。 教学时数:6 学时。 教学内容: §9.1 结构体变量的定义与使用(1 学时):建立结构体类型,定义结构体变 量,结构体变量的初始化和引用方式。 §9.2 结构体数组(2 学时):定义结构体数组,结构体数组应用举例。 §9.3 结构体指针(2 学时):指向结构体变量的指针,指向结构体数组的指 针,结构体变量和指针作为函数参数。 §9.4 共用体简介(1 学时):共用体类型的定义与使用特点。 考核要求:理解结构体类型、结构体变量的定义和使用方法,能够利用结构 体和指针的结合进行简单程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