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能力越大的化学物质,其毒性越高。相对于同一损害指标,需要剂量越小的化学物质, 其毒性越大。如同“毒物”和“非毒物”是相对的一样,化学物质的毒性大小也是相对 的。只要达到一定的剂量水平,化学物质就具有毒性,而如果低于某一剂量水平时,不 具有毒性。因此,剂量是化学物质毒性的决定因素。除了剂量外,毒性还与毒物的接触 途径(消化道、皮肤、呼吸道、其他)、接触方式(一次、多次、间隔长短等)、理化性 质有关。 剂量通常是指机体接触化学物质的量或给予机体化学物质的量,单位是g/kg体重 mg/cm皮肤等。当一种化学物质经由不同途径与机体接触时,其吸收系数与吸收速率各 不相同。因此在提及剂量时,必须说明接触途径。在接触环境污染物时,则根据空气、 水、食品等介质中存在的浓度(分别为g/m,mg/L和mg/kg)乘以进入体内的介质总 量来计算剂量。 毒物毒性的数量概念是通过毒物引起实验动物一定的生物效应的剂量来表示的。常 见的有大剂量毒物进入机体可引起死亡(致死剂量),剂量减少则可能不致死亡而仅仅 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更小的剂量可能仅仅引起某种微小的功能(生理、生化反应)改 变(阀剂量),如果剂量继续减少则可能不引起可以观察到的变化(无作用剂量)。 MLD 剂敏(或浓度) 致死剂量: 1.绝对致死剂量(absolute lethal dose,,LD,),是指化学物质引起受试对象全部 死亡所需要的最低剂量或浓度。如再降低剂量,就有存活者。但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 受试群体中总是有少数高耐受性或高敏感性的个体,故LDm常有很大的波动性。 2.最小致死剂量(minimal lethal dose,ML,D或LDa):指化学物质引起受试对象 中的个别成员出现死亡的剂量。从理论上讲,低于此剂量即不能引起死亡。 3.最大耐受剂量(maximal tolerance dose,MTD或LD,)指化学物质不引起受试 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若高于该剂量即可出现死亡。与LDm的情况相似,LD也受 个体差异的影响,存在很大的波动性。 上述LD,和LD常作为急性毒性试验中选择剂量范围的依据。 4.半数致死剂量(median lethal dose,LD)指化学物质引起一半受试对象出现死 亡所需要的剂量,又称致死中量。LD。是评价化学物质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也 是对不同化学物质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越大,其D的 数值越小。 LD是个生物学参数,受多种因素影响。对于同一种化学物质,不同种属的动物做 感性不同。接触途径不同也可影响LD∞的值。因此,在表示LD时,必须注明动物种属 和接触途径。对于某些化学物质,同种不同性别的功物敏感性不同,对于这样的化学物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