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缓撤军以协助国民党军队接收。45蒋介石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苏联以解决经济问题为解决 其他问题的先决条件,而且作出愿意让步的姿态,国民党政府已经无法回避:另一方面是因 为国民党军队攻占锦州后,暂时无力向北发展,不得不争取苏联的协助 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苏关系一度出现改善的迹象。苏联将注意力集中于中苏谈判,不 仅没有干扰马歇尔调处,还利用自己的影响促使中共下决心停战。中共曾经希望由苏联充当 “东北之马歇尔”,但苏联始终拒绝参与。1月上旬营口战斗爆发后,马歇尔提出派军调小 组进入东北。中共当时接受这个建议也得到苏联的赞成。4由于中苏关系缓解,此前苏联关 于不允许东北有大批国民党军队存在和不允许美军进入东北的方针都有所调整。 2月以后中苏关系再次逆转,主要原因是美国公开干预中苏谈判。这固然同美苏关系趋 于紧张有关,但主要还是由于国共谈判进展顺利,关内局势相对稳定使马歇尔感到有必要也 有机会在东北问题上向苏联施加更大的压力。他鼓励国民党政府不要向苏联让步,不要害怕 苏联拖延撤军。他在给杜鲁门的报告中建议,应采取更多的行动来迫使苏军撤出东北。42 月9日,美国分别照会中苏政府,反对只由中苏两方谈判处理日本在东北的财产。48这实际 上是支持国民党政府抵抗苏联的压力。此后不久美英公布了雅尔塔秘密协议,两国舆论开始 报道和指责苏联在东北提出新的要求和苏军停止撤出东北等。3月5日,美国务院指示凯南 告诉苏联方面,美国希望在国民党政府完成接收东北以后,再讨论东北经济问题。49 国民党政府本来就反感苏联的过分要求,美国给予公开支持无疑促使其放弃合作的方 针。1月间,蒋介石通过马歇尔、美国驻苏联大使哈里曼等了解到,美国不满意苏联对东北 经济的政策。50加之国民党军队在停战后仍然可以调入东北,这一切使蒋介石不愿意再对苏 联让步。他指示东北行营,对苏经济合作“只可缩紧,不宜太宽”。他于21日进一步提出两 个原则,即1,不承认苏联将东北日产作为“战利品”;2,与苏联的正式协议须于接收东北 之后再谈。中苏间的缓和气氛开始逐步消失,美国随后采取的行动使蒋介石倍受鼓舞。他 认为美国舆论谴责苏联“日渐积极”,邱吉尔的富尔顿演说“几使人有第三次世界大战其将 来临之感矣”。523月5日,国民党政府公布照会,拒绝苏联在东北经济问题上的要求。国民 党六届二中全会通过了《对苏联提出抗议,严重交涉限期撤退其东北驻军》的提案。国民党 政府的反苏情绪明显高涨,它虽然还不打算全面恶化中苏关系,但改善中苏关系的可能性肯 定不覆存在,中苏经济谈判也不了了之 中苏关系恶化与国共在东北的关系紧张几乎是同步的。蒋介石不仅敏感地注意到美苏关 系趋紧,而且认为马歇尔“对共党阴谋,似有略进一层之认识”,其立场将越来越向国民党 倾斜。53结果是他在东北问题上越来越强硬。3月11日马歇尔提出一项派军调小组进入东北 的命令草案,它反映的基本上是国民党方面的立场。4月1日,蒋介石发表讲话称,东北“只 有接收主权”,任何人不能借外交困难要挟政府。s4这等于是公开拒绝中共的建议,无异于 份宣战书。重要的是它的基调与马歇尔的草案完全一致,所以美方从未要求蒋介石改变其 立场。在四平之战白热化的时刻,蒋介石拒绝了马歇尔的停战建议,声称此刻对中共让步“实 无异对俄国妥协”。结果是马歇尔同意再为国民党增运两个军去东北,这对东北形势产生何 45《斯大林同志同蒋介石的私人代表蒋经国的会谈记录》,1945年12月30日,第15--23页 46《中央关于东北停战谈判情况致东北局电》,1946年2月12日,《中共中央解放战争时期统一战线文件选 编》,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76页 FRUS, 1946, China, Vol 9, pp 427-429 48《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一辑,第617页。 49 FRUS, 1946, China, Vol9, p1114 S0FRUS, 1945, China, Vol 7, p. 814-815: FRUS, 1946, China, VoL 10, p 1102 s《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第七编(1),第417-—418,420——421页。 2古屋奎二编:《蒋总统秘录》,中央日报社1980年版,第14册,第46,49页 53《蒋总统秘录》,第14册,第28页 s4《中国现代政治史资料汇编》,第四辑,第二册延缓撤军以协助国民党军队接收。45蒋介石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苏联以解决经济问题为解决 其他问题的先决条件,而且作出愿意让步的姿态,国民党政府已经无法回避:另一方面是因 为国民党军队攻占锦州后,暂时无力向北发展,不得不争取苏联的协助。 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苏关系一度出现改善的迹象。苏联将注意力集中于中苏谈判,不 仅没有干扰马歇尔调处,还利用自己的影响促使中共下决心停战。中共曾经希望由苏联充当 “东北之马歇尔”,但苏联始终拒绝参与。1 月上旬营口战斗爆发后,马歇尔提出派军调小 组进入东北。中共当时接受这个建议也得到苏联的赞成。46由于中苏关系缓解,此前苏联关 于不允许东北有大批国民党军队存在和不允许美军进入东北的方针都有所调整。 2 月以后中苏关系再次逆转,主要原因是美国公开干预中苏谈判。这固然同美苏关系趋 于紧张有关,但主要还是由于国共谈判进展顺利,关内局势相对稳定使马歇尔感到有必要也 有机会在东北问题上向苏联施加更大的压力。他鼓励国民党政府不要向苏联让步,不要害怕 苏联拖延撤军。他在给杜鲁门的报告中建议,应采取更多的行动来迫使苏军撤出东北。472 月 9 日,美国分别照会中苏政府,反对只由中苏两方谈判处理日本在东北的财产。48这实际 上是支持国民党政府抵抗苏联的压力。此后不久美英公布了雅尔塔秘密协议,两国舆论开始 报道和指责苏联在东北提出新的要求和苏军停止撤出东北等。3 月 5 日,美国务院指示凯南 告诉苏联方面,美国希望在国民党政府完成接收东北以后,再讨论东北经济问题。49 国民党政府本来就反感苏联的过分要求,美国给予公开支持无疑促使其放弃合作的方 针。1 月间,蒋介石通过马歇尔、美国驻苏联大使哈里曼等了解到,美国不满意苏联对东北 经济的政策。50加之国民党军队在停战后仍然可以调入东北,这一切使蒋介石不愿意再对苏 联让步。他指示东北行营,对苏经济合作“只可缩紧,不宜太宽”。他于 21 日进一步提出两 个原则,即 1,不承认苏联将东北日产作为“战利品”;2,与苏联的正式协议须于接收东北 之后再谈。51中苏间的缓和气氛开始逐步消失,美国随后采取的行动使蒋介石倍受鼓舞。他 认为美国舆论谴责苏联“日渐积极”,邱吉尔的富尔顿演说“几使人有第三次世界大战其将 来临之感矣”。523 月 5 日,国民党政府公布照会,拒绝苏联在东北经济问题上的要求。国民 党六届二中全会通过了《对苏联提出抗议,严重交涉限期撤退其东北驻军》的提案。国民党 政府的反苏情绪明显高涨,它虽然还不打算全面恶化中苏关系,但改善中苏关系的可能性肯 定不覆存在,中苏经济谈判也不了了之。 中苏关系恶化与国共在东北的关系紧张几乎是同步的。蒋介石不仅敏感地注意到美苏关 系趋紧,而且认为马歇尔“对共党阴谋,似有略进一层之认识”,其立场将越来越向国民党 倾斜。53结果是他在东北问题上越来越强硬。3 月 11 日马歇尔提出一项派军调小组进入东北 的命令草案,它反映的基本上是国民党方面的立场。4 月 1 日,蒋介石发表讲话称,东北“只 有接收主权”,任何人不能借外交困难要挟政府。54这等于是公开拒绝中共的建议,无异于 一份宣战书。重要的是它的基调与马歇尔的草案完全一致,所以美方从未要求蒋介石改变其 立场。在四平之战白热化的时刻,蒋介石拒绝了马歇尔的停战建议,声称此刻对中共让步“实 无异对俄国妥协”。结果是马歇尔同意再为国民党增运两个军去东北,这对东北形势产生何 45 《斯大林同志同蒋介石的私人代表蒋经国的会谈记录》,1945 年 12 月 30 日,第 15——23 页。 46《中央关于东北停战谈判情况致东北局电》,1946 年 2 月 12 日,《中共中央解放战争时期统一战线文件选 编》,档案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76 页。 47 FRUS, 1946, China, Vol.9, pp. 427-429. 48 《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一辑,第 617 页。 49 FRUS, 1946, China, Vol.9, p. 1114. 50FRUS, 1945, China, Vol.7, p. 814-815;FRUS, 1946, China, Vol.10, p. 1102. 51 《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第七编(1),第 417——418,420——421 页。 52 古屋奎二编:《蒋总统秘录》,中央日报社 1980 年版,第 14 册,第 46,49 页。 53《蒋总统秘录》,第 14 册,第 28 页。 54 《中国现代政治史资料汇编》,第四辑,第二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