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的美苏国共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牛军 从抗战胜利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的美苏国共关系曾经对战后中国政局的发 展,包括国共内战的爆发、中共取得全国政权、新中国奉行“一边倒”的对外政策和中美走 向对抗等等,均产生了直接的重大影响。学术界对一问题的研究仍然不够充分。这主要表现 在有关成果多数集中于抗战结束到1946年。对此后不同阶段中美苏国共关系的研究,基本 上都是分别展开的,包括对中美关系、中苏关系、国共关系等等的分别研究。迄今为止,只 有台湾学者邵玉铭曾经在80年代专文系统地论述整个这一时期的三国四方关系。1由于当时 历史档案的欠缺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该文中一些重要观点至少也是需要调整和补充的。本文 的目的是针对以往研究中存在的疑问,进一步探讨战后初期美苏国共关系的特点和是否存在 避免中国内战的机会,冷战发生与中国内战爆发的关系,以及中国革命胜利对东亚政治格据 的影响等。 (一)“蒋(介石)之下的和平”:机会是否存在? 抗日战争结束前后,东亚政局正处于大变动之中,中美关系、中苏关系、美苏对华政策 的矛盾和国共关系等等交织在一起,犹如一团乱麻千头万绪,其中的核心问题其实就是能否 在中国实现“蒋之下的和平”,美苏国共关系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蒋之下的和平”包含 两个内容,其一是战后蒋介石在中国的政治地位,具体地说就是国民党政府的合法性和蒋在 这个政府中的领导地位问题;其二是有没有以及通过什么方式避免国共内战? 抗日战争刚刚结束时,美苏国共均面临着两个国际协议,即美英苏达成的雅尔塔秘密协 议和苏联与国民党政府达成的中苏同盟条约。在这两个国际协议的背后是美、苏和民国政府 间的一系列外交折冲,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试图为战后中国的政治发展作出它们均可以接 受的国际安排。至少美苏领导人当时还是认为,那种安排的结果最终会对东亚政治格局和大 国的战略利益产生至关重要和有益的影响。实际情况表明,两个国际协议中的各种安排能否 实现,的确取决于中国政治形势如何发展 对于美国来说,战争后期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形势使它感到有必要调整以往的政策。太平 洋战争爆发后,美国领导人一度相信,在东亚扶持起一个强大的中国,战时有利于打败日本 战后可以成为遏制苏联野心的“一道屏障”,还可以对亚洲的革命运动起“限制”作用。2问 题在于,美国政府将对华政策的成败与能否维持蒋介石的统治地位联系在一起。用美国外交 观戴维斯的话说,就是“也许惟独蒋介石是这样的中国人,他使多数美国人误认为他就是中 国”。3然而到战争后期,美国面临的情况却完全相反。 首先是中国正面战场出现严重危机,民国政府的政治腐败和军事失败遭到盟国舆论的普 遍批评。蒋介石虽然面临内外危机,但除了继续保存实力准备内讧,仍然无意改弦更张,励 精图治。其次是中苏关系因为新疆问题而严重恶化,双方在那里几乎发生军事冲突。蒋介石 为了得到美国支持,蓄意将苏联在新疆的行动与中共联系在一起,声称中国有可能被苏联和 中共里应外合地“赤化”,美国也将因此而在“东西方两败俱伤”。4这时美国驻莫斯科军事 代表团正与苏联讨论在东亚的军事合作,美国领导人非常担心中苏关系恶化破坏其战略安 国共关系日益紧张显然使美国更感到棘手。1943年夏季以后,国共斗争愈演愈烈,几 乎酿成新一轮军事冲突。特别是苏联引人注目地利用舆论向国民党政府施加压力,对中共表 1邵玉铭:三国四方 2 Sumner Welles, Seven Decisions That Shaped History, New York, 1950,p 18 John Paton. Davies, Dragon by the Tail, American, British, Japanese, and Russian Encounters with China and One Another, New York, 1972, p 29 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第三编第一册,第167--171页
解放战争时期的美苏国共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牛军 从抗战胜利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的美苏国共关系曾经对战后中国政局的发 展,包括国共内战的爆发、中共取得全国政权、新中国奉行“一边倒”的对外政策和中美走 向对抗等等,均产生了直接的重大影响。学术界对一问题的研究仍然不够充分。这主要表现 在有关成果多数集中于抗战结束到 1946 年。对此后不同阶段中美苏国共关系的研究,基本 上都是分别展开的,包括对中美关系、中苏关系、国共关系等等的分别研究。迄今为止,只 有台湾学者邵玉铭曾经在 80 年代专文系统地论述整个这一时期的三国四方关系。1由于当时 历史档案的欠缺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该文中一些重要观点至少也是需要调整和补充的。本文 的目的是针对以往研究中存在的疑问,进一步探讨战后初期美苏国共关系的特点和是否存在 避免中国内战的机会,冷战发生与中国内战爆发的关系,以及中国革命胜利对东亚政治格据 的影响等。 (一)“蒋(介石)之下的和平”:机会是否存在? 抗日战争结束前后,东亚政局正处于大变动之中,中美关系、中苏关系、美苏对华政策 的矛盾和国共关系等等交织在一起,犹如一团乱麻千头万绪,其中的核心问题其实就是能否 在中国实现“蒋之下的和平”,美苏国共关系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蒋之下的和平”包含 两个内容,其一是战后蒋介石在中国的政治地位,具体地说就是国民党政府的合法性和蒋在 这个政府中的领导地位问题;其二是有没有以及通过什么方式避免国共内战? 抗日战争刚刚结束时,美苏国共均面临着两个国际协议,即美英苏达成的雅尔塔秘密协 议和苏联与国民党政府达成的中苏同盟条约。在这两个国际协议的背后是美、苏和民国政府 间的一系列外交折冲,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试图为战后中国的政治发展作出它们均可以接 受的国际安排。至少美苏领导人当时还是认为,那种安排的结果最终会对东亚政治格局和大 国的战略利益产生至关重要和有益的影响。实际情况表明,两个国际协议中的各种安排能否 实现,的确取决于中国政治形势如何发展。 对于美国来说,战争后期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形势使它感到有必要调整以往的政策。太平 洋战争爆发后,美国领导人一度相信,在东亚扶持起一个强大的中国,战时有利于打败日本, 战后可以成为遏制苏联野心的“一道屏障”,还可以对亚洲的革命运动起“限制”作用。2问 题在于,美国政府将对华政策的成败与能否维持蒋介石的统治地位联系在一起。用美国外交 观戴维斯的话说,就是“也许惟独蒋介石是这样的中国人,他使多数美国人误认为他就是中 国”。3然而到战争后期,美国面临的情况却完全相反。 首先是中国正面战场出现严重危机,民国政府的政治腐败和军事失败遭到盟国舆论的普 遍批评。蒋介石虽然面临内外危机,但除了继续保存实力准备内讧,仍然无意改弦更张,励 精图治。其次是中苏关系因为新疆问题而严重恶化,双方在那里几乎发生军事冲突。蒋介石 为了得到美国支持,蓄意将苏联在新疆的行动与中共联系在一起,声称中国有可能被苏联和 中共里应外合地“赤化”,美国也将因此而在“东西方两败俱伤”。4这时美国驻莫斯科军事 代表团正与苏联讨论在东亚的军事合作,美国领导人非常担心中苏关系恶化破坏其战略安 排。 国共关系日益紧张显然使美国更感到棘手。1943 年夏季以后,国共斗争愈演愈烈,几 乎酿成新一轮军事冲突。特别是苏联引人注目地利用舆论向国民党政府施加压力,对中共表 1 邵玉铭:三国四方。 2 Sumner Welles, Seven Decisions That Shaped History, New York, 1950, p 186. 3 John Paton. Davies, Dragon by the Tail, American, British, Japanese, and Russian Encounters with China and One Another, New York, 1972, p 299. 4 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第三编第一册,第 167——171 页
示同情。美国驻华军政人员对苏联的举动极为关注,认为苏联的反应增加了国共矛盾的复杂 性,中苏关系不论在战时还是战后,都会因国共问题而遭遇极大麻烦。5这种局面使美国领 导人认为,中国是战后“最有可能造成麻烦的地方”,国共内战甚至会在战后酿成美苏之间 的冲突。6 显然,不论是从打败日本,包括使中国军队集中力量抗战和促使苏联参加对日作战,还 是从战后处理与苏联的关系看,美国都不希望中国发生大规模内战,因为那不符合美国的战 略利益。一些美国外交官曾经认为,中共领导人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者,更类似于民主主义 者或民族主义者。7不过在美国决策过程中,他们的这些判断并没有特别重要的影响。在美 国决策者们看来,重要的是中国不能因为内战而削弱对日作战的能力,以及据他们分析国民 党不可能靠武力打败中共,更何况内战一旦发生,后果可能还不仅止于此。主要是根据对日 战争的需要和对国共力量对比的分析,美国政府从1944年夏季开始直接积极地插手国共矛 盾,试图找到既能维持蒋介石的地位,又能防止内战的办法。总之,通过政治方式解决国共 争端,成为美国政策的主调。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不论是赫尔利还是马歇尔,他们的调处方 案都经历了调整的过程。赫尔利是从接受中共的“五点协议”转向支持国民党的“三点建议”。 马歇尔是从支持政协决议转向要求蒋介石允许所谓“自由派”参加政府。这些变化是造成国 共谈判起伏分合的相当重要的原因。 美国决定介入国共纷争时,它的有关政策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基于对国共斗争和中苏 关系的担忧,美国领导人在雅尔塔秘密协议中准备用来促使苏联对日作战而让出的“红利 在他们心目中已经变成了限制苏联向东扩张的界限,即美国将承认苏联在东亚获得安全保障 和某些优越的权益,但是苏联必须接受美国的对华政策,承认民国政府在中国的统治地位, 并与之建立友好关系。从1944年6月到战争结束前后,美国方面为达此目的而做的努力几 乎是不遗余力地的。先后被派到中国调处国共矛盾的赫尔利、马歇尔和司徒雷登等,无不将 与苏联协调政策置于至关重要的位置,将取苏联的支持作为调处成功的必要条件。尤其是赫 尔利将全部赌注押在苏联的立场上,相信只要苏联承诺支持蒋介石的统治地位,中共除了妥 协将别无选择 苏联大约是在1943年秋季表明它将参加对日战争。斯大林显然清楚苏联参战后可能遇 到的那些问题,包括一个雄心勃勃的美国和一个像火药桶一样随时会出现爆炸局面的中国 苏联领导人在考虑其战后的东亚政策时,居中心的是如何处理对美和对华这两个相互纠缠的 问题,如何应付中国内部的国共斗争则是第二个层次上的问题。苏联领导人在战争后期考虑 国共问题时,基本上沿袭着抗战初期的思路。与美国不同的是,苏联对国共问题没有而且也 不准备投入那么大的精力,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苏联与美英在战时是同盟。斯大林深知美英的扶蒋立场,它们绝不会允许中共夺取 政权,苏联如果支持中共采取激进的革命路线,肯定会破坏它与美英的同盟关系。特别是美 国和蒋介石将改善中苏关系与解决国共争端联系在一起,并将中共描述成苏联在中国的工 具,苏联为了追求其战略利益,不得不一再声称,它与中共不论是在意识形态还是在其他方 面,已经没有什么联系。10 另一方面斯大林也非常清楚中苏关系中的问题和民国政府的亲美反共立场。不过在美苏 "The charge in China(Atcheson)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August 12, 1943: The charge in China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August 17, 1943: Foreign Rel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1943, China, pp. 314--316 Seven Decisions That Shaped History, p 151 7关于美国外交官的观点可参阅邹谠著、王宁,周先进译:《美国在中国的失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版,第175—-194页 8有关司徒雷登的看法可参阅AM列多夫斯基著,陈春华、刘存宽译:《斯大林与中国》,新华出版社2001 年版,第239页。 9《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一辑,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年版,第163—164 10《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一辑,第140页:FRUS,1944,Vol, China.,p799
示同情。美国驻华军政人员对苏联的举动极为关注,认为苏联的反应增加了国共矛盾的复杂 性,中苏关系不论在战时还是战后,都会因国共问题而遭遇极大麻烦。5这种局面使美国领 导人认为,中国是战后“最有可能造成麻烦的地方”,国共内战甚至会在战后酿成美苏之间 的冲突。6 显然,不论是从打败日本,包括使中国军队集中力量抗战和促使苏联参加对日作战,还 是从战后处理与苏联的关系看,美国都不希望中国发生大规模内战,因为那不符合美国的战 略利益。一些美国外交官曾经认为,中共领导人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者,更类似于民主主义 者或民族主义者。7不过在美国决策过程中,他们的这些判断并没有特别重要的影响。在美 国决策者们看来,重要的是中国不能因为内战而削弱对日作战的能力,以及据他们分析国民 党不可能靠武力打败中共,更何况内战一旦发生,后果可能还不仅止于此。主要是根据对日 战争的需要和对国共力量对比的分析,美国政府从 1944 年夏季开始直接积极地插手国共矛 盾,试图找到既能维持蒋介石的地位,又能防止内战的办法。总之,通过政治方式解决国共 争端,成为美国政策的主调。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不论是赫尔利还是马歇尔,他们的调处方 案都经历了调整的过程。赫尔利是从接受中共的“五点协议”转向支持国民党的“三点建议”。 马歇尔是从支持政协决议转向要求蒋介石允许所谓“自由派”参加政府。这些变化是造成国 共谈判起伏分合的相当重要的原因。 美国决定介入国共纷争时,它的有关政策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基于对国共斗争和中苏 关系的担忧,美国领导人在雅尔塔秘密协议中准备用来促使苏联对日作战而让出的“红利”, 在他们心目中已经变成了限制苏联向东扩张的界限,即美国将承认苏联在东亚获得安全保障 和某些优越的权益,但是苏联必须接受美国的对华政策,承认民国政府在中国的统治地位, 并与之建立友好关系。从 1944 年 6 月到战争结束前后,美国方面为达此目的而做的努力几 乎是不遗余力地的。先后被派到中国调处国共矛盾的赫尔利、马歇尔和司徒雷登等,无不将 与苏联协调政策置于至关重要的位置,将取苏联的支持作为调处成功的必要条件。尤其是8赫 尔利将全部赌注押在苏联的立场上,相信只要苏联承诺支持蒋介石的统治地位,中共除了妥 协将别无选择。9 苏联大约是在 1943 年秋季表明它将参加对日战争。斯大林显然清楚苏联参战后可能遇 到的那些问题,包括一个雄心勃勃的美国和一个像火药桶一样随时会出现爆炸局面的中国。 苏联领导人在考虑其战后的东亚政策时,居中心的是如何处理对美和对华这两个相互纠缠的 问题,如何应付中国内部的国共斗争则是第二个层次上的问题。苏联领导人在战争后期考虑 国共问题时,基本上沿袭着抗战初期的思路。与美国不同的是,苏联对国共问题没有而且也 不准备投入那么大的精力,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苏联与美英在战时是同盟。斯大林深知美英的扶蒋立场,它们绝不会允许中共夺取 政权,苏联如果支持中共采取激进的革命路线,肯定会破坏它与美英的同盟关系。特别是美 国和蒋介石将改善中苏关系与解决国共争端联系在一起,并将中共描述成苏联在中国的工 具,苏联为了追求其战略利益,不得不一再声称,它与中共不论是在意识形态还是在其他方 面,已经没有什么联系。10 另一方面斯大林也非常清楚中苏关系中的问题和民国政府的亲美反共立场。不过在美苏 5 "The charge in China (Atcheson)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August 12, 1943; "The charge in China (Atcheson)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August 17, 1943; Foreign Rel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1943, China, pp. 314--316. 6 Seven Decisions That Shaped History, p 151. 7 关于美国外交官的观点可参阅邹谠著、王宁,周先进译:《美国在中国的失败》,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版,第 175——194 页。 8 有关司徒雷登的看法可参阅 A.M.列多夫斯基著,陈春华、刘存宽译:《斯大林与中国》,新华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39 页。 9 《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一辑,世界知识出版社 1957 年版,第 163——164 页。 10 《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一辑,第 140 页;FRUS, 1944,Vol.6,China, p799
合作的大背景下,苏联固然不能支持中共推翻民国政府,蒋介石也不敢违背美国的意愿与苏 联对抗。这种复杂的局面使苏联试图造成一种内外环境,中立民国政府,防止蒋介石过分反 苏。在这个框架中,国共问题成为苏联向蒋介石是压力的砝码。 苏联与中共的关系在在战争后期远不能说是融洽的。在斯大林看来,中共越来越像代表 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追求民族利益和社会福利的政党。从国共力量对比的现实考虑,中共 的实力也不足以与得到美英支持的民国政府抗衡,中共如果要用激进的手段夺取政权,只会 使自己“处于走投无路的境地”。1在苏联的有关政策中,不论从哪个方面考虑,与中共的 关系与同美国和蒋政权的关系相比,都不能算是首要的问题 基于对上述因素的考虑,从1944年夏季到战争结束后一个时期,苏联领导人几乎对每 一个前往莫斯科的美国代表说明,他们将支持美国的有关政策和调处努力。在同民国政府代 表谈判时也声称,“中国只能有一个政府,由国民党领导”,蒋介石谋求军令政令统一是“正 当之愿望”,但应用政治方式解决,苏联不会向中共提供军事援助,等等。1在赫尔利和马 歇尔调处期间,苏联驻华使馆曾经对中共代表表示冷漠与疏远,尽量避免对中共作出任何承 可以说到战争结束时,苏联政策的主旨是通过与美国和民国政府协调政策来争取自己的 战略利益,不愿在国共问题上与美国和国民党政府对抗。苏联更在意的是它在中国的战略利 益得以实现并得到保障,对中国内部问题如何解决远不像美国那样热心,它所坚持的是国民 党政府不能用武力消灭中共,因为中共毕竟是中国唯一始终高举联苏旗帜的力量,而且这样 做对苏联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仍然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至于政治解决的方案与过程,苏联基 本上不予关注。 蒋介石处理国共问题的一贯方针就是削弱、消灭中共。在1945年5月下旬召开的第六 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国民党已经断定,中共“企图颠覆政府,危害国家”,国民党与中共的 斗争无法妥协解决。14在此之前不久,蒋介石已经下达命令,要求各战区“集中全力”消灭 中共军事力量。15不过,尽管蒋介石本人倾向使用武力,但到抗战结束时,他遇到两方面的 障碍。其一是国民党内意见并不一致,对武力解决持反对态度的人很有些影响力。16 第二个障碍更严重。8月14日日本宣布投降后,国民党政府立即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恢 复其在全中国的统治,包括控制华中和华北被中共军队占领或包围的广大地区,以及从苏军 手中接收东北。由于国民党军队在战争中被极大地削弱,并龟缩于遥远的西南地区,蒋介石 根本无法实现“分割”、“围困”中共的军事计划,他确实需要时间进行部署,在短时间内无 法聚集起向中共军队发动战略进攻的军事力量。 蒋介石需要美国的支持,也得到了美国的支持,包括:美国突出地强调了民国政府接受 日军投降的合法性,致使中共在政治上处于不利的地位:驻太平洋地区和驻华美军为国民党 军队向华中和华北大规模运兵;美国承诺继续向国民党政府提供军事援助,等等。1但是 蒋介石一定清楚,美国虽然支持他“军令政令统一”,但并不赞成他使用武力统一,苏联更 1瓦·伊·崔可夫著,万成才译:《在华使命:一个军事顾问的笔记》,群众出版社1983年版,第148页: 12《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第三编,第二册,第588,602,609页。 13张盛发:《斯大林与冷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3——105页:《斯大林与中国》,第241 242页。 14荣孟源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年版,下册第921--922 贝 15杨奎松:《失去的机会?战时国共谈判实录》,广西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89页 16参阅汪朝光:《中华民国史》,第三编第五卷,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9—30页。 参阅项立岭:《转折的一年:赫尔利使华与美国对华政策》,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第17 76期 资中筠:《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和发展》,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43--44页: Herbert Feis, The china Tangles: The American Effort in China from Pearl Harbor to the Marshall Miss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3, Chapter 32
合作的大背景下,苏联固然不能支持中共推翻民国政府,蒋介石也不敢违背美国的意愿与苏 联对抗。这种复杂的局面使苏联试图造成一种内外环境,中立民国政府,防止蒋介石过分反 苏。在这个框架中,国共问题成为苏联向蒋介石是压力的砝码。 苏联与中共的关系在在战争后期远不能说是融洽的。在斯大林看来,中共越来越像代表 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追求民族利益和社会福利的政党。从国共力量对比的现实考虑,中共 的实力也不足以与得到美英支持的民国政府抗衡,中共如果要用激进的手段夺取政权,只会 使自己“处于走投无路的境地”。11在苏联的有关政策中,不论从哪个方面考虑,与中共的 关系与同美国和蒋政权的关系相比,都不能算是首要的问题。 基于对上述因素的考虑,从 1944 年夏季到战争结束后一个时期,苏联领导人几乎对每 一个前往莫斯科的美国代表说明,他们将支持美国的有关政策和调处努力。在同民国政府代 表谈判时也声称,“中国只能有一个政府,由国民党领导”,蒋介石谋求军令政令统一是“正 当之愿望”,但应用政治方式解决,苏联不会向中共提供军事援助,等等。12在赫尔利和马 歇尔调处期间,苏联驻华使馆曾经对中共代表表示冷漠与疏远,尽量避免对中共作出任何承 诺。13 可以说到战争结束时,苏联政策的主旨是通过与美国和民国政府协调政策来争取自己的 战略利益,不愿在国共问题上与美国和国民党政府对抗。苏联更在意的是它在中国的战略利 益得以实现并得到保障,对中国内部问题如何解决远不像美国那样热心,它所坚持的是国民 党政府不能用武力消灭中共,因为中共毕竟是中国唯一始终高举联苏旗帜的力量,而且这样 做对苏联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仍然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至于政治解决的方案与过程,苏联基 本上不予关注。 蒋介石处理国共问题的一贯方针就是削弱、消灭中共。在 1945 年 5 月下旬召开的第六 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国民党已经断定,中共“企图颠覆政府,危害国家”,国民党与中共的 斗争无法妥协解决。14在此之前不久,蒋介石已经下达命令,要求各战区“集中全力”消灭 中共军事力量。15不过,尽管蒋介石本人倾向使用武力,但到抗战结束时,他遇到两方面的 障碍。其一是国民党内意见并不一致,对武力解决持反对态度的人很有些影响力。16 第二个障碍更严重。8 月 14 日日本宣布投降后,国民党政府立即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恢 复其在全中国的统治,包括控制华中和华北被中共军队占领或包围的广大地区,以及从苏军 手中接收东北。由于国民党军队在战争中被极大地削弱,并龟缩于遥远的西南地区,蒋介石 根本无法实现“分割”、“围困”中共的军事计划,他确实需要时间进行部署,在短时间内无 法聚集起向中共军队发动战略进攻的军事力量。 蒋介石需要美国的支持,也得到了美国的支持,包括:美国突出地强调了民国政府接受 日军投降的合法性,致使中共在政治上处于不利的地位;驻太平洋地区和驻华美军为国民党 军队向华中和华北大规模运兵;美国承诺继续向国民党政府提供军事援助,等等。17 但是 蒋介石一定清楚,美国虽然支持他“军令政令统一”,但并不赞成他使用武力统一,苏联更 11 瓦·伊·崔可夫著,万成才译:《在华使命:一个军事顾问的笔记》,群众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148 页; 《斯大林与中国》,第 258,298——299 页。 12 《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第三编,第二册,第 588,602,609 页。 13 张盛发:《斯大林与冷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03——105 页;《斯大林与中国》,第 241 ——242 页。 14 荣孟源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5 年版,下册第 921——922 页。 15 杨奎松:《失去的机会?战时国共谈判实录》,广西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189 页。 16 参阅汪朝光:《中华民国史》,第三编第五卷,中华书局 2000 年版,第 29——30 页。 17 参阅项立岭:《转折的一年:赫尔利使华与美国对华政策》,重庆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175——176 期; 资中筠:《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和发展》,重庆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43——44 页;Herbert Feis, The China Tangles: The American Effort in China from Pearl Harbor to the Marshall Miss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3, Chapter 32
是如此,绝不会接受国民党用武力消灭中共。蒋介石至少也要作出政治解决的姿态和尝试, 方面可以利用中苏条约签定后的政治主动权和优势,迫使中共妥协,同时也可以为未来使 用武力造成更有利的政治环境。蒋介石在中苏条约签定当天电邀毛泽东“惠临陪督”,举行 国共首脑会谈,是基于上述考虑的结果。18 12月下旬马歇尔来华后,蒋介石同意接受美国的调处,通过政治谈判解决国共矛盾 其原因同抗战刚结束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相比,并没有根本变化。经过10月中旬以后的 国共华北和东北军事冲突,蒋介石再次断定,国民党军队仍然不具备武力消灭中共的必要条 件,他还需要时间进行军事部署和争取美国的进一步支持。国民党中宣部的文件比较贴近 蒋的判断,该文件认为美国调整政策有四个目的:1,争取美国国内舆论支持政府的对华政 策:2,促使苏联承担支持国民党政府的“道义的及条约的责任:3,运用舆论“有力支持” 马歇尔调处:4,解决国共争端的条件是“改编中共军队,同时扩大过迷政府的基础”。国民 党应“配合此一局势”,继续“用政治方法解除共产党武装”。此后蒋介石采取的一系列措 施,包括限制军事行动,恢复国共谈判,以及缓和中苏关系等等表明,他确实暂时压抑了使 用武力的倾向。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避免大规模内战,争取用政治方式推进民主改革、废止国民党一党 统治,一直是中共中央处理国共关系的重要考虑。这既是因为中共力量相对弱于国民党,也 是因为中共领导人认为,国共关系的发展与国际政治变化直接联系在一起。当苏联与美英结 成同盟时,中共就不能进行激进的社会主义革命,同样国民党也不能推行反革命的独裁政策 和用武力消灭中共。2这在当时其实是对中共有利的局面。 944年间,国民党政府因军事失败面临正和外交危机,以及赫尔利调处国共谈判失败, 度促使中共领导人考虑采取更强硬的政策。不过从七大制订的有关政策看,中共中央并没 有改变基本方针。七大政治报告中公开明确地提出,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 政府。不过毛泽东在内部会议上的发言表明,中共领导人在联合政府的具体形式上至少有三 种估计,即 政府还是独裁的”,中共参加做官:二,“以蒋介石为首,形式是民主” 实质是蒋介石独裁:三,以中共为中心。毛泽东虽然强调第三种是发展“规律”和中共的目 标,但前两种形式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2需要指出的是,其中第二种形式是相当接近美国 的基本设想,即建立蒋介石领导的、容纳其他党派参加的政府 中共领导人在抗战结束前已经基本断定,苏联不大可能像在东欧国家那样,直接援助中 共。他们对战后美国是否直接进行武装干涉的关注程度,实际上超过了对苏联政策的关注 毛泽东固然对苏联领导人要求他去重庆谈判感到不满,但真正引起他重视的很可能是斯大林 关于内战前途的悲观预言,即所谓“中华民族有毁灭的危险”。2其实不仅斯大林如此告戒中 共中央,苏联驻华使馆、东北苏军等等,均相信美国极有可能在中国进行直接的军事干涉 而且结果将是中共遭受毁灭性的失败。2当然可以设想,苏联是不会为了中共与美国开战的。 18参阅章百家:《对重庆谈判一些问题的探讨》,《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5期。 19参阅牛军:" Guomindang and ccp policies Toward the united State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marshall Mediation", George C. Marshall's Mediation Mission to China, edited by Larry l Bland, Lexington, 1998 20《国民党对杜鲁门对华政策声明之分析》,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宣传部,1945年12月23日,中国人 民大学中共党史系资料室,编号5/60453.210 21“山东有可能成为战略转移的枢纽”,1942年7月9日,《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第434页:《周恩来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与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33—-534页 22《对“联合政府”的说明》,1945年3月31日,《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年版,第102—103页 23《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结论》,1945年5月31日 《王若飞同志报告记录》,1945年8月3日,存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资料室,6442/1,4。 4《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卷,第286页 25《斯大林与中国》,第299页:《魏德迈在华任务》,1945年11月12日:《彭真关于友人警告东北绝不能
是如此,绝不会接受国民党用武力消灭中共。蒋介石至少也要作出政治解决的姿态和尝试, 一方面可以利用中苏条约签定后的政治主动权和优势,迫使中共妥协,同时也可以为未来使 用武力造成更有利的政治环境。蒋介石在中苏条约签定当天电邀毛泽东“惠临陪督”,举行 国共首脑会谈,是基于上述考虑的结果。18 12 月下旬马歇尔来华后,蒋介石同意接受美国的调处,通过政治谈判解决国共矛盾, 其原因同抗战刚结束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相比,并没有根本变化。经过 10 月中旬以后的 国共华北和东北军事冲突,蒋介石再次断定,国民党军队仍然不具备武力消灭中共的必要条 件,他还需要时间进行军事部署和争取美国的进一步支持。19国民党中宣部的文件比较贴近 蒋的判断,该文件认为美国调整政策有四个目的:1,争取美国国内舆论支持政府的对华政 策;2,促使苏联承担支持国民党政府的“道义的及条约的责任;3,运用舆论“有力支持” 马歇尔调处;4,解决国共争端的条件是“改编中共军队,同时扩大过迷政府的基础”。国民 党应“配合此一局势”,继续“用政治方法解除共产党武装”。20此后蒋介石采取的一系列措 施,包括限制军事行动,恢复国共谈判,以及缓和中苏关系等等表明,他确实暂时压抑了使 用武力的倾向。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避免大规模内战,争取用政治方式推进民主改革、废止国民党一党 统治,一直是中共中央处理国共关系的重要考虑。这既是因为中共力量相对弱于国民党,也 是因为中共领导人认为,国共关系的发展与国际政治变化直接联系在一起。当苏联与美英结 成同盟时,中共就不能进行激进的社会主义革命,同样国民党也不能推行反革命的独裁政策 和用武力消灭中共。21这在当时其实是对中共有利的局面。 1944 年间,国民党政府因军事失败面临正和外交危机,以及赫尔利调处国共谈判失败, 一度促使中共领导人考虑采取更强硬的政策。不过从七大制订的有关政策看,中共中央并没 有改变基本方针。七大政治报告中公开明确地提出,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 政府。不过毛泽东在内部会议上的发言表明,中共领导人在联合政府的具体形式上至少有三 种估计,即:一,“政府还是独裁的”,中共参加做官;二,“以蒋介石为首,形式是民主”, 实质是蒋介石独裁;三,以中共为中心。毛泽东虽然强调第三种是发展“规律”和中共的目 标,但前两种形式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22需要指出的是,其中第二种形式是相当接近美国 的基本设想,即建立蒋介石领导的、容纳其他党派参加的政府。 中共领导人在抗战结束前已经基本断定,苏联不大可能像在东欧国家那样,直接援助中 共。23他们对战后美国是否直接进行武装干涉的关注程度,实际上超过了对苏联政策的关注。 毛泽东固然对苏联领导人要求他去重庆谈判感到不满,但真正引起他重视的很可能是斯大林 关于内战前途的悲观预言,即所谓“中华民族有毁灭的危险”。24其实不仅斯大林如此告戒中 共中央,苏联驻华使馆、东北苏军等等,均相信美国极有可能在中国进行直接的军事干涉, 而且结果将是中共遭受毁灭性的失败。25当然可以设想,苏联是不会为了中共与美国开战的。 18 参阅章百家:《对重庆谈判一些问题的探讨》,《近代史研究》,1993 年第 5 期。 19 参阅牛军: "Guomindang and CCP Policies Toward the United State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Marshall Mediation", George C. Marshall's Mediation Mission to China, edited by Larry I.Bland, Lexington, 1998, pp.235-254. 20 《国民党对杜鲁门对华政策声明之分析》,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宣传部,1945 年 12 月 23 日,中国人 民大学中共党史系资料室,编号 5/6 0453.2100。 21 “山东有可能成为战略转移的枢纽”,1942 年 7 月 9 日,《毛泽东文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 第 434 页;《周恩来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与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533——534 页。 22 《对“联合政府”的说明》,1945 年 3 月 31 日,《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02——103 页。 23 《论联合政府》,1945 年 4 月 24 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结论》,1945 年 5 月 31 日; 《王若飞同志报告记录》,1945 年 8 月 3 日,存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资料室,6442/1,4。 24 《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5 卷,第 286 页。 25 《斯大林与中国》,第 299 页;《魏德迈在华任务》,1945 年 11 月 12 日;《彭真关于友人警告东北绝不能
正是因为受到苏联判断的影响,毛泽东才相信:“在欧洲……希腊为英国所必争;在亚洲, 中国则为美国所必争”,中共如占领南京上海一类大城市,“美国一定要干涉”,反之苏联“不 可能进一步帮助中国革命”。这种看法显然是中共中央当时决定恢复国共谈判的主要原因之 同时也决定了中共中央解决政治问题的基本方案,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大体要走法国 的路,即资产阶级领导而有无产阶级参加的政府”,“现在是独裁加若干民主,并将占相当长 的时期”。 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签订以后,国共很快在华北和东北发生了较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不 过中共中央仍然认为,今后六个月是向和平过渡的阶段,“和平、民主、团结、统一,这是 我党既定方针,也是国民党被迫不得不走的道路,这在双十重庆协定上已经规定下来”,当 前争取军事胜利是为了和平更迅速实现。28当杜鲁门发表美国对华政策声明、莫斯科外长会 议召开和马歇尔使华后,中共中央很快决定恢复国共谈判,并且认为马歇尔调处的政治方案 是可以接受的,甚至军队整编方案也很有些可取之处。29实际上,国共达成的政协决议甚至 超过了毛泽东在七大设想的联合政府的第二种形式。所以中共领导人一度相信,“和平民主 的新阶段已经开始”,中国有可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30 从中共在战后参加国共谈判的过程看,其政治方案基本上没有超出七大的设想。其中 个重要原因是,中共领导人思考有关问题的基本逻辑是一贯的。根据中共领导人在七大期间 的估计,首先,苏美英的合作关系还会继续下去,不可能爆发反苏的第三次世界大战,这就 决定了国民党很难发动反共内战;其次,苏联可能不援助中共,即“国际无产阶级长期不援 助我们”,尽管从理论上说那是“一定要来的”,以及可能“出了斯科比”,即美国直接参加 反共内战。3即使在抗战结束后一个时期里,中共领导人仍然认为:“目前世界的中心问题 是美苏之争,反映在中国便是蒋共之争”。32合乎逻辑的是,既然美苏均承认蒋介石政权并 要求和平解决国共矛盾,中共也就必须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更何况中共是力量弱小的一方 尽可能避免或推迟内战是合理的选择。在当时的条件下要避免内战,作出妥协是不可避免的 综上所述,抗战结束后国共确实存在过达成协议、避免内战的机会,因为美苏国共都曾 经共同接受承认蒋介石的领导地位、通过政治谈判解决国共矛盾的政治安排,国共双方不论 当时基于什么理由,至少都有意尝试找到政治解决的办法。 (二)内战与冷战 任何机会都是相对于某种条件而言的。肯定国共存在过达成协议、避免内战的机会,是 相对于当时内外形势而言的,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哪些条件变化导致中国全面内战爆发和中国 内战对美苏东亚政策的影响。在美苏国共关系的框架下探讨这个问题,其核心就是探讨中国 内战与美苏冷战的关系,以及国共两党如何在追求各自的目标时利用美苏政策的调整。 雅尔塔秘密协议和中苏同盟条约基本上是在战争时期签定的,当时取得战争胜利是压倒 切的,因此那些国际协议中的许多重要内容必定要受到军事考虑的影响。美苏领导人也非 常清楚,为打嬴战争作出的许多临时安排,很可能产生重大的政治后果。所以他们选择的解 丁》,1946年1月26日:《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31-—432页。 《胡乔木回忆毛泽东》,第396页 《胡乔木回忆毛泽东》,第398页 28《中央关于过渡时期的形势和任务的指示》,1945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5册 371--372页。 29周恩来:“中共愿在公正的基础上同美国和国民党继续合作”,1946年1月31日,《周恩来一九四六年谈 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9——94页:“毛泽东盛赞政协成就”,1946年2月13日重庆《新 华日报》;《中共中央关于与国民党谈判军队整编的方针的指示》,1946年2月8日 30刘少奇:《时局问题的报告》,1946年1月31日,《中共党史参考资料》,解放战争时期(上),第120页。 31《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结论》,1945年5月31日, 见《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 32“中央关于对美蒋斗争策略的指示”,1945年11月28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5册,第455
正是因为受到苏联判断的影响,毛泽东才相信:“在欧洲……希腊为英国所必争;在亚洲, 中国则为美国所必争”,中共如占领南京上海一类大城市,“美国一定要干涉”,反之苏联“不 可能进一步帮助中国革命”。26这种看法显然是中共中央当时决定恢复国共谈判的主要原因之 一。同时也决定了中共中央解决政治问题的基本方案,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大体要走法国 的路,即资产阶级领导而有无产阶级参加的政府”,“现在是独裁加若干民主,并将占相当长 的时期”。27 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签订以后,国共很快在华北和东北发生了较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不 过中共中央仍然认为,今后六个月是向和平过渡的阶段,“和平、民主、团结、统一,这是 我党既定方针,也是国民党被迫不得不走的道路,这在双十重庆协定上已经规定下来”,当 前争取军事胜利是为了和平更迅速实现。28当杜鲁门发表美国对华政策声明、莫斯科外长会 议召开和马歇尔使华后,中共中央很快决定恢复国共谈判,并且认为马歇尔调处的政治方案 是可以接受的,甚至军队整编方案也很有些可取之处。29实际上,国共达成的政协决议甚至 超过了毛泽东在七大设想的联合政府的第二种形式。所以中共领导人一度相信,“和平民主 的新阶段已经开始”,中国有可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30 从中共在战后参加国共谈判的过程看,其政治方案基本上没有超出七大的设想。其中一 个重要原因是,中共领导人思考有关问题的基本逻辑是一贯的。根据中共领导人在七大期间 的估计,首先,苏美英的合作关系还会继续下去,不可能爆发反苏的第三次世界大战,这就 决定了国民党很难发动反共内战;其次,苏联可能不援助中共,即“国际无产阶级长期不援 助我们”,尽管从理论上说那是“一定要来的”,以及可能“出了斯科比”,即美国直接参加 反共内战。31即使在抗战结束后一个时期里,中共领导人仍然认为:“目前世界的中心问题 是美苏之争,反映在中国便是蒋共之争”。32合乎逻辑的是,既然美苏均承认蒋介石政权并 要求和平解决国共矛盾,中共也就必须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更何况中共是力量弱小的一方, 尽可能避免或推迟内战是合理的选择。在当时的条件下要避免内战,作出妥协是不可避免的。 综上所述,抗战结束后国共确实存在过达成协议、避免内战的机会,因为美苏国共都曾 经共同接受承认蒋介石的领导地位、通过政治谈判解决国共矛盾的政治安排,国共双方不论 当时基于什么理由,至少都有意尝试找到政治解决的办法。 (二)内战与冷战。 任何机会都是相对于某种条件而言的。肯定国共存在过达成协议、避免内战的机会,是 相对于当时内外形势而言的,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哪些条件变化导致中国全面内战爆发和中国 内战对美苏东亚政策的影响。在美苏国共关系的框架下探讨这个问题,其核心就是探讨中国 内战与美苏冷战的关系,以及国共两党如何在追求各自的目标时利用美苏政策的调整。 雅尔塔秘密协议和中苏同盟条约基本上是在战争时期签定的,当时取得战争胜利是压倒 一切的,因此那些国际协议中的许多重要内容必定要受到军事考虑的影响。美苏领导人也非 常清楚,为打赢战争作出的许多临时安排,很可能产生重大的政治后果。所以他们选择的解 打》,1946 年 1 月 26 日;《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431——432 页。 26 《胡乔木回忆毛泽东》,第 396 页。 27 《胡乔木回忆毛泽东》,第 398 页。 28 《中央关于过渡时期的形势和任务的指示》,1945 年 10 月 20 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 15 册,第 371——372 页。 29 周恩来:“中共愿在公正的基础上同美国和国民党继续合作”,1946 年 1 月 31 日,《周恩来一九四六年谈 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92——94 页;“毛泽东盛赞政协成就”,1946 年 2 月 13 日重庆《新 华日报》;《中共中央关于与国民党谈判军队整编的方针的指示》,1946 年 2 月 8 日。 30 刘少奇:《时局问题的报告》,1946 年 1 月 31 日,《中共党史参考资料》,解放战争时期(上),第 120 页。 31 《论联合政府》,1945 年 4 月 24 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结论》,1945 年 5 月 31 日, 见《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 32 “中央关于对美蒋斗争策略的指示”,1945 年 11 月 28 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 15 册,第 455—— 456 页
决办法通常都是权衡战时和战后双重需要的结果。具体到东亚和中国,美苏分别面临的问题 千差万别,各种复杂的考虑交织在一起,而它们选择的解决办法有时甚至是相互冲突的。所 谓“蒋之下的和平”作为一种政治安排,其背景是美苏对各自战略利益的盘算和协调,即双 方承认中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在此前提下苏联承认美国在战后中国政治中居主导地位,美 国承认苏联在中国东北地区享有经济和军事方面的优越权益。3换句话说,美苏解决国共问 题的办法是基于对各自战略利益的考虑。一旦它们对各自获得的战略利益不满足,或认为对 方超越了界限,双方关系必定出现动荡,并冲击解决国共争端的安排。 另一方面,美苏在考虑各自的对华政策时,的确对中国内部问题给予相当严重的关注, 但并不是因为国共争端本身对它们有什么特别重大的意义。它们的着眼点是避免因国共斗争 导致它们之间的军事冲突,并争取在既定的格局中尽可能地限制对方。换句话说,如果美苏 认为没有必要和没有可能因为国共争端而导致它们之间的战争,以及不至于因对方利益扩展 而严重损害自己的基本利益,它们其实并不会对国共争端给予特别的关注。 美苏的战略考虑和它们之间形成的既相互限制又相互妥协的复杂关系,比较典型地反映 在1946年初中国同时进行的两场谈判,即有美国参与调处的国共谈判和中苏关于东北经济 的谈判。两场谈判的背后是东北苏军和华北美军事实上形成的军事对峙。 抗战结束后,美军陆续在中国登陆,数量达11万之众,其中大部分驻扎于华北。美军 声称驻扎华北的理由是解除那里日军的武装和安排遣返,实际上他们是在阻止中共受降,帮 助国民党政府争夺和控制交通要道,后来还帮助国民党军队向东北运兵。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美军甚至不惜利用日军协助保护交通线。美军扮演的角色不仅加剧中国内战的气氛,而且华 北美军不断与中共军队发生军事冲突。11月中旬魏德迈向华盛顿发回相当悲观的报告,声 称如果美国帮助蒋介石统一全中国,就必须大批增加军队,并冒介入中国内战、同苏联发生 战争的危险。否则除非与苏联和中共达成协议,蒋介石无法控制东北和华北。 马歇尔的看法比较准确地反映了美国决策层对中国局势的反应。他声称如果中国因为国 共内战而四分五裂,而苏联利用又这种形势控制东北,美国就失去了“参加太平洋战争的主 要目标”。另一方面,美国自己动手拯救蒋介石,就“不得不接管中国政府”,美国将“承担 起无尽无休的义务”,中国也将因此成为“国际冲突的角逐场”。35杜鲁门政府在反复权衡后, 选择通过调处争取用政治手段解决国共争端,既是为了挽救蒋介石的危局,也是为了使美国 摆脱困境,使美军尽早从中国脱身,避免在中国与苏联发生直接对抗。美国一再向苏联保证, 驻华美军在完成遣返日军后,美军将撤出中国,尽管尚不能定出时间表。36 苏联10月即开始从东北撤军,但蒋介石撤退东北行营和命令进攻山海关后,苏军迅速 南返,并提出撤军前谈判解决东北经济问题。苏军延缓撤军表面上是应国民党政府的要求, 在国民党军队无力接收时代为管理大城市和交通要道,实际上是要防止美军进入东北。当时 魏德迈正在中国考察军事形势,苏联方面将国民党政府的行动与魏德迈的行动联系在一起, 认为魏德迈使命“极其庞大,有垄断全(中)国,甚至有侵入东北的企图”。3 为了防止美军借机进入东北,苏联一方面采取实力政策,占领交通要道,不允许任何运 送国民党军队的美军舰在东北港口停靠。另一方面苏联也迅速措施缓和中苏关系,消除美国 干预东北问题的借口。首先,苏联否认曾向中共军队提供援助,要求中共军队推出大城市并 参阅《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记录摘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60——-162,165,236 253页:《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文件集》,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257页:W艾夫里尔·哈里曼和 伊利·艾贝尔著、南京大学历史系英美对外关系研究室译:《特使》,三联出版社1978年版,第413-414 424,444446页 3《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一辑,第191--192;FRUS,1945, Chian,Vol7,pp.650-60,63-66,679-684 3FRUS,1945, Chian,Vo7,p.763-764;沃尔特·拉弗贝著,游燮庭等译:《美苏冷战史话》,商务印书馆 1980年版,第39—40页 36《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下卷第二分册,第317—323页 《魏德迈在华任务》,1945年11月12日
决办法通常都是权衡战时和战后双重需要的结果。具体到东亚和中国,美苏分别面临的问题 千差万别,各种复杂的考虑交织在一起,而它们选择的解决办法有时甚至是相互冲突的。所 谓“蒋之下的和平”作为一种政治安排,其背景是美苏对各自战略利益的盘算和协调,即双 方承认中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在此前提下苏联承认美国在战后中国政治中居主导地位,美 国承认苏联在中国东北地区享有经济和军事方面的优越权益。33换句话说,美苏解决国共问 题的办法是基于对各自战略利益的考虑。一旦它们对各自获得的战略利益不满足,或认为对 方超越了界限,双方关系必定出现动荡,并冲击解决国共争端的安排。 另一方面,美苏在考虑各自的对华政策时,的确对中国内部问题给予相当严重的关注, 但并不是因为国共争端本身对它们有什么特别重大的意义。它们的着眼点是避免因国共斗争 导致它们之间的军事冲突,并争取在既定的格局中尽可能地限制对方。换句话说,如果美苏 认为没有必要和没有可能因为国共争端而导致它们之间的战争,以及不至于因对方利益扩展 而严重损害自己的基本利益,它们其实并不会对国共争端给予特别的关注。 美苏的战略考虑和它们之间形成的既相互限制又相互妥协的复杂关系,比较典型地反映 在 1946 年初中国同时进行的两场谈判,即有美国参与调处的国共谈判和中苏关于东北经济 的谈判。两场谈判的背后是东北苏军和华北美军事实上形成的军事对峙。 抗战结束后,美军陆续在中国登陆,数量达 11 万之众,其中大部分驻扎于华北。美军 声称驻扎华北的理由是解除那里日军的武装和安排遣返,实际上他们是在阻止中共受降,帮 助国民党政府争夺和控制交通要道,后来还帮助国民党军队向东北运兵。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美军甚至不惜利用日军协助保护交通线。美军扮演的角色不仅加剧中国内战的气氛,而且华 北美军不断与中共军队发生军事冲突。11 月中旬魏德迈向华盛顿发回相当悲观的报告,声 称如果美国帮助蒋介石统一全中国,就必须大批增加军队,并冒介入中国内战、同苏联发生 战争的危险。否则除非与苏联和中共达成协议,蒋介石无法控制东北和华北。34 马歇尔的看法比较准确地反映了美国决策层对中国局势的反应。他声称如果中国因为国 共内战而四分五裂,而苏联利用又这种形势控制东北,美国就失去了“参加太平洋战争的主 要目标”。另一方面,美国自己动手拯救蒋介石,就“不得不接管中国政府”,美国将“承担 起无尽无休的义务”,中国也将因此成为“国际冲突的角逐场”。35杜鲁门政府在反复权衡后, 选择通过调处争取用政治手段解决国共争端,既是为了挽救蒋介石的危局,也是为了使美国 摆脱困境,使美军尽早从中国脱身,避免在中国与苏联发生直接对抗。美国一再向苏联保证, 驻华美军在完成遣返日军后,美军将撤出中国,尽管尚不能定出时间表。36 苏联 10 月即开始从东北撤军,但蒋介石撤退东北行营和命令进攻山海关后,苏军迅速 南返,并提出撤军前谈判解决东北经济问题。苏军延缓撤军表面上是应国民党政府的要求, 在国民党军队无力接收时代为管理大城市和交通要道,实际上是要防止美军进入东北。当时 魏德迈正在中国考察军事形势,苏联方面将国民党政府的行动与魏德迈的行动联系在一起, 认为魏德迈使命“极其庞大,有垄断全(中)国,甚至有侵入东北的企图”。37 为了防止美军借机进入东北,苏联一方面采取实力政策,占领交通要道,不允许任何运 送国民党军队的美军舰在东北港口停靠。另一方面苏联也迅速措施缓和中苏关系,消除美国 干预东北问题的借口。首先,苏联否认曾向中共军队提供援助,要求中共军队推出大城市并 33 参阅《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记录摘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4 年版,第 160——162,165,236—— 253 页;《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文件集》,三联书店 1978 年版,第 257 页;W.艾夫里尔·哈里曼和 伊利·艾贝尔著、南京大学历史系英美对外关系研究室译:《特使》,三联出版社 1978 年版,第 413-414, 424,444——446 页。 34 《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一辑,第 191——192;FRUS, 1945, Chian,Vol.7, pp. 650—660,63-665,679-684. 35 FRUS, 1945, Chian,Vol.7, pp. 763-764;沃尔特·拉弗贝著,游燮庭等译:《美苏冷战史话》,商务印书馆 1980 年版,第 39——40 页。 36 《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 年版,下卷第二分册,第 317——323 页。 37 《魏德迈在华任务》,1945 年 11 月 12 日
沿铁路两侧后撤50公里和苏军撤出前不得在东北与国民党军队作战,苏联驻华使馆在国共 谈判中回避、拒绝与中共代表协调立场;38其次是向国民党政府表示改善中苏关系的愿望 表示愿意在东北经济问题上有所让步,并重申以往对国共争端的立场,不反对美国的调处努 力等。39不过苏联的条件也相当明确,就是不允许美军进入东北,以及国民党政府不能奉行 反苏政策。4第三是在莫斯科外长会议上重申以往的有关承诺,即赞成“在国民政府下”的 民主统一,以及按时从东北撤军等。41 总之,美国的目的是通过促成国共妥协、实现中国统一来限制苏联,苏联则试图通过控 制东北经济,从根本上阻塞美国向那里渗透的渠道。这种限制与反限制的关系之所以以谈判 的方式出现,深层原因包括美苏都不希望因为中国问题而卷入直接的军事冲突,甚至不希望 保持长期的军事对峙,所以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发表的有关公报突出强调了双方保证从中国 撤军。42 国民党政府作为唯一同时参加两场谈判的一方,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它的真正的悲 剧或许就在于,这种角色增加了它自以为在东亚战略中地位特别重要的虚幻感,而它实际上 并不具备支配局势的实力和能力 蒋介石在1945年末决定恢复国共谈判,是有其战略考虑的,包括(1)配合美国以争取 其在国共斗争给予有力支持,并利用美国来平衡苏联在东北问题上施加的压力;(2)缓和中 苏关系以便顺利接受东北,并再度造成孤立中共的国际环境,其最终目标就是要击败中共, 不论是以什么方式。 蒋介石在国共谈判中的策略是通过政治上的让步,争取马歇尔帮助取消中共军队。同时 利用美国对苏联的猜疑,寻找撬动美国政策的杠杆。美国政府本来就对苏联在东北的行动相 当关注,马歇尔本人甚至将排挤苏联出东北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问题是美国并不准备为蒋 介石火中取栗。按照马歇尔的设想,实现中国政治统一是阻止苏联扩张的根本办法,否则中 共通过苏联的帮助而加强,就会削弱国民党政府在东北的地位。43所以马歇尔要求蒋介石在 政治和军队整编等问题上让步,并敦促国民党方面接受中共关于华北全面停战的要求,以便 派遣更多军队进入东北。同时马歇尔也坚决要求中共允许国民党军队向东北调动 蒋介石为了确保关内的军事优势,并不打算将精锐部队悉数送到东北。他的计划是通过 缓和中苏关系,利用苏军协助国民党政府接收东北,所以只同意派5个军前往东北接收,并 准备在中苏经济谈判中作出让步。政协、军队整编等协议上签字后,蒋介石认为已经付出了 足够的代价,必须不断在引导美国给予“回报”,包括在外交上继续抑制苏联和向中共施加 压力、允许国民党在东北使用武力。显然,在马歇尔调处初期,美国与国民党政府在诸多问 题上存在分歧 在同时进行的中苏关于东北经济的谈判中,国民党政府试图通过某种程度的让步,争取 苏联保证它能顺利接收东北。1945年11月中旬,蒋介石在撤退东北行营时便指示负责东北 经济事务的张嘉敖,如果中苏关系有可能缓和,就同苏方谈判经济合作。412月蒋经国访问 莫斯科期间进一步向苏联保证,决不将东北作为反苏基地,不在中苏边界驻军,并愿意与苏 联在东北进行经济合作,接受苏联在那里拥有“优势地位”,条件是苏联促使中共妥协,并 参阅拙作:《战后初期美苏国共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斗争》,《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1期:《斯大林与毛 泽东》,第384385页。 39《斯大林同志同蒋介石的私人代表蒋经国的会谈记录》,1945年12月30日,《斯大林与中国》,第2 页 40蒋介石:《苏俄在中国》,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5年版,第121页:《斯大林与中国》,第27页 《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下卷第二分册,第322--323页 《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下卷第二分册,第322--323页 FRUS, 1946, Chian, Vol 9, pp 142-143 4台湾《传记文学》,第36卷第6期,第90页
沿铁路两侧后撤 50 公里和苏军撤出前不得在东北与国民党军队作战,苏联驻华使馆在国共 谈判中回避、拒绝与中共代表协调立场;38其次是向国民党政府表示改善中苏关系的愿望, 表示愿意在东北经济问题上有所让步,并重申以往对国共争端的立场,不反对美国的调处努 力等。39不过苏联的条件也相当明确,就是不允许美军进入东北,以及国民党政府不能奉行 反苏政策。40第三是在莫斯科外长会议上重申以往的有关承诺,即赞成“在国民政府下”的 民主统一,以及按时从东北撤军等。41 总之,美国的目的是通过促成国共妥协、实现中国统一来限制苏联,苏联则试图通过控 制东北经济,从根本上阻塞美国向那里渗透的渠道。这种限制与反限制的关系之所以以谈判 的方式出现,深层原因包括美苏都不希望因为中国问题而卷入直接的军事冲突,甚至不希望 保持长期的军事对峙,所以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发表的有关公报突出强调了双方保证从中国 撤军。42 国民党政府作为唯一同时参加两场谈判的一方,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它的真正的悲 剧或许就在于,这种角色增加了它自以为在东亚战略中地位特别重要的虚幻感,而它实际上 并不具备支配局势的实力和能力。 蒋介石在 1945 年末决定恢复国共谈判,是有其战略考虑的,包括(1)配合美国以争取 其在国共斗争给予有力支持,并利用美国来平衡苏联在东北问题上施加的压力;(2)缓和中 苏关系以便顺利接受东北,并再度造成孤立中共的国际环境,其最终目标就是要击败中共, 不论是以什么方式。 蒋介石在国共谈判中的策略是通过政治上的让步,争取马歇尔帮助取消中共军队。同时 利用美国对苏联的猜疑,寻找撬动美国政策的杠杆。美国政府本来就对苏联在东北的行动相 当关注,马歇尔本人甚至将排挤苏联出东北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问题是美国并不准备为蒋 介石火中取栗。按照马歇尔的设想,实现中国政治统一是阻止苏联扩张的根本办法,否则中 共通过苏联的帮助而加强,就会削弱国民党政府在东北的地位。43所以马歇尔要求蒋介石在 政治和军队整编等问题上让步,并敦促国民党方面接受中共关于华北全面停战的要求,以便 派遣更多军队进入东北。同时马歇尔也坚决要求中共允许国民党军队向东北调动。 蒋介石为了确保关内的军事优势,并不打算将精锐部队悉数送到东北。他的计划是通过 缓和中苏关系,利用苏军协助国民党政府接收东北,所以只同意派 5 个军前往东北接收,并 准备在中苏经济谈判中作出让步。政协、军队整编等协议上签字后,蒋介石认为已经付出了 足够的代价,必须不断在引导美国给予“回报”,包括在外交上继续抑制苏联和向中共施加 压力、允许国民党在东北使用武力。显然,在马歇尔调处初期,美国与国民党政府在诸多问 题上存在分歧。 在同时进行的中苏关于东北经济的谈判中,国民党政府试图通过某种程度的让步,争取 苏联保证它能顺利接收东北。1945 年 11 月中旬,蒋介石在撤退东北行营时便指示负责东北 经济事务的张嘉敖,如果中苏关系有可能缓和,就同苏方谈判经济合作。4412 月蒋经国访问 莫斯科期间进一步向苏联保证,决不将东北作为反苏基地,不在中苏边界驻军,并愿意与苏 联在东北进行经济合作,接受苏联在那里拥有“优势地位”,条件是苏联促使中共妥协,并 38 参阅拙作:《战后初期美苏国共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斗争》,《近代史研究》,1987 年第 1 期;《斯大林与毛 泽东》,第 384——385 页。 39 《斯大林同志同蒋介石的私人代表蒋经国的会谈记录》,1945 年 12 月 30 日,《斯大林与中国》,第 24— —25 页。 40 蒋介石:《苏俄在中国》,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1985 年版,第 121 页;《斯大林与中国》,第 27 页。 41 《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下卷第二分册,第 322——323 页。 42 《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下卷第二分册,第 322——323 页。 43 FRUS, 1946, Chian,Vol.9, pp. 142-143. 44 台湾《传记文学》,第 36 卷第 6 期,第 90 页
延缓撤军以协助国民党军队接收。45蒋介石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苏联以解决经济问题为解决 其他问题的先决条件,而且作出愿意让步的姿态,国民党政府已经无法回避:另一方面是因 为国民党军队攻占锦州后,暂时无力向北发展,不得不争取苏联的协助 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苏关系一度出现改善的迹象。苏联将注意力集中于中苏谈判,不 仅没有干扰马歇尔调处,还利用自己的影响促使中共下决心停战。中共曾经希望由苏联充当 “东北之马歇尔”,但苏联始终拒绝参与。1月上旬营口战斗爆发后,马歇尔提出派军调小 组进入东北。中共当时接受这个建议也得到苏联的赞成。4由于中苏关系缓解,此前苏联关 于不允许东北有大批国民党军队存在和不允许美军进入东北的方针都有所调整。 2月以后中苏关系再次逆转,主要原因是美国公开干预中苏谈判。这固然同美苏关系趋 于紧张有关,但主要还是由于国共谈判进展顺利,关内局势相对稳定使马歇尔感到有必要也 有机会在东北问题上向苏联施加更大的压力。他鼓励国民党政府不要向苏联让步,不要害怕 苏联拖延撤军。他在给杜鲁门的报告中建议,应采取更多的行动来迫使苏军撤出东北。42 月9日,美国分别照会中苏政府,反对只由中苏两方谈判处理日本在东北的财产。48这实际 上是支持国民党政府抵抗苏联的压力。此后不久美英公布了雅尔塔秘密协议,两国舆论开始 报道和指责苏联在东北提出新的要求和苏军停止撤出东北等。3月5日,美国务院指示凯南 告诉苏联方面,美国希望在国民党政府完成接收东北以后,再讨论东北经济问题。49 国民党政府本来就反感苏联的过分要求,美国给予公开支持无疑促使其放弃合作的方 针。1月间,蒋介石通过马歇尔、美国驻苏联大使哈里曼等了解到,美国不满意苏联对东北 经济的政策。50加之国民党军队在停战后仍然可以调入东北,这一切使蒋介石不愿意再对苏 联让步。他指示东北行营,对苏经济合作“只可缩紧,不宜太宽”。他于21日进一步提出两 个原则,即1,不承认苏联将东北日产作为“战利品”;2,与苏联的正式协议须于接收东北 之后再谈。中苏间的缓和气氛开始逐步消失,美国随后采取的行动使蒋介石倍受鼓舞。他 认为美国舆论谴责苏联“日渐积极”,邱吉尔的富尔顿演说“几使人有第三次世界大战其将 来临之感矣”。523月5日,国民党政府公布照会,拒绝苏联在东北经济问题上的要求。国民 党六届二中全会通过了《对苏联提出抗议,严重交涉限期撤退其东北驻军》的提案。国民党 政府的反苏情绪明显高涨,它虽然还不打算全面恶化中苏关系,但改善中苏关系的可能性肯 定不覆存在,中苏经济谈判也不了了之 中苏关系恶化与国共在东北的关系紧张几乎是同步的。蒋介石不仅敏感地注意到美苏关 系趋紧,而且认为马歇尔“对共党阴谋,似有略进一层之认识”,其立场将越来越向国民党 倾斜。53结果是他在东北问题上越来越强硬。3月11日马歇尔提出一项派军调小组进入东北 的命令草案,它反映的基本上是国民党方面的立场。4月1日,蒋介石发表讲话称,东北“只 有接收主权”,任何人不能借外交困难要挟政府。s4这等于是公开拒绝中共的建议,无异于 份宣战书。重要的是它的基调与马歇尔的草案完全一致,所以美方从未要求蒋介石改变其 立场。在四平之战白热化的时刻,蒋介石拒绝了马歇尔的停战建议,声称此刻对中共让步“实 无异对俄国妥协”。结果是马歇尔同意再为国民党增运两个军去东北,这对东北形势产生何 45《斯大林同志同蒋介石的私人代表蒋经国的会谈记录》,1945年12月30日,第15--23页 46《中央关于东北停战谈判情况致东北局电》,1946年2月12日,《中共中央解放战争时期统一战线文件选 编》,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76页 FRUS, 1946, China, Vol 9, pp 427-429 48《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一辑,第617页。 49 FRUS, 1946, China, Vol9, p1114 S0FRUS, 1945, China, Vol 7, p. 814-815: FRUS, 1946, China, VoL 10, p 1102 s《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第七编(1),第417-—418,420——421页。 2古屋奎二编:《蒋总统秘录》,中央日报社1980年版,第14册,第46,49页 53《蒋总统秘录》,第14册,第28页 s4《中国现代政治史资料汇编》,第四辑,第二册
延缓撤军以协助国民党军队接收。45蒋介石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苏联以解决经济问题为解决 其他问题的先决条件,而且作出愿意让步的姿态,国民党政府已经无法回避:另一方面是因 为国民党军队攻占锦州后,暂时无力向北发展,不得不争取苏联的协助。 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苏关系一度出现改善的迹象。苏联将注意力集中于中苏谈判,不 仅没有干扰马歇尔调处,还利用自己的影响促使中共下决心停战。中共曾经希望由苏联充当 “东北之马歇尔”,但苏联始终拒绝参与。1 月上旬营口战斗爆发后,马歇尔提出派军调小 组进入东北。中共当时接受这个建议也得到苏联的赞成。46由于中苏关系缓解,此前苏联关 于不允许东北有大批国民党军队存在和不允许美军进入东北的方针都有所调整。 2 月以后中苏关系再次逆转,主要原因是美国公开干预中苏谈判。这固然同美苏关系趋 于紧张有关,但主要还是由于国共谈判进展顺利,关内局势相对稳定使马歇尔感到有必要也 有机会在东北问题上向苏联施加更大的压力。他鼓励国民党政府不要向苏联让步,不要害怕 苏联拖延撤军。他在给杜鲁门的报告中建议,应采取更多的行动来迫使苏军撤出东北。472 月 9 日,美国分别照会中苏政府,反对只由中苏两方谈判处理日本在东北的财产。48这实际 上是支持国民党政府抵抗苏联的压力。此后不久美英公布了雅尔塔秘密协议,两国舆论开始 报道和指责苏联在东北提出新的要求和苏军停止撤出东北等。3 月 5 日,美国务院指示凯南 告诉苏联方面,美国希望在国民党政府完成接收东北以后,再讨论东北经济问题。49 国民党政府本来就反感苏联的过分要求,美国给予公开支持无疑促使其放弃合作的方 针。1 月间,蒋介石通过马歇尔、美国驻苏联大使哈里曼等了解到,美国不满意苏联对东北 经济的政策。50加之国民党军队在停战后仍然可以调入东北,这一切使蒋介石不愿意再对苏 联让步。他指示东北行营,对苏经济合作“只可缩紧,不宜太宽”。他于 21 日进一步提出两 个原则,即 1,不承认苏联将东北日产作为“战利品”;2,与苏联的正式协议须于接收东北 之后再谈。51中苏间的缓和气氛开始逐步消失,美国随后采取的行动使蒋介石倍受鼓舞。他 认为美国舆论谴责苏联“日渐积极”,邱吉尔的富尔顿演说“几使人有第三次世界大战其将 来临之感矣”。523 月 5 日,国民党政府公布照会,拒绝苏联在东北经济问题上的要求。国民 党六届二中全会通过了《对苏联提出抗议,严重交涉限期撤退其东北驻军》的提案。国民党 政府的反苏情绪明显高涨,它虽然还不打算全面恶化中苏关系,但改善中苏关系的可能性肯 定不覆存在,中苏经济谈判也不了了之。 中苏关系恶化与国共在东北的关系紧张几乎是同步的。蒋介石不仅敏感地注意到美苏关 系趋紧,而且认为马歇尔“对共党阴谋,似有略进一层之认识”,其立场将越来越向国民党 倾斜。53结果是他在东北问题上越来越强硬。3 月 11 日马歇尔提出一项派军调小组进入东北 的命令草案,它反映的基本上是国民党方面的立场。4 月 1 日,蒋介石发表讲话称,东北“只 有接收主权”,任何人不能借外交困难要挟政府。54这等于是公开拒绝中共的建议,无异于 一份宣战书。重要的是它的基调与马歇尔的草案完全一致,所以美方从未要求蒋介石改变其 立场。在四平之战白热化的时刻,蒋介石拒绝了马歇尔的停战建议,声称此刻对中共让步“实 无异对俄国妥协”。结果是马歇尔同意再为国民党增运两个军去东北,这对东北形势产生何 45 《斯大林同志同蒋介石的私人代表蒋经国的会谈记录》,1945 年 12 月 30 日,第 15——23 页。 46《中央关于东北停战谈判情况致东北局电》,1946 年 2 月 12 日,《中共中央解放战争时期统一战线文件选 编》,档案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76 页。 47 FRUS, 1946, China, Vol.9, pp. 427-429. 48 《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一辑,第 617 页。 49 FRUS, 1946, China, Vol.9, p. 1114. 50FRUS, 1945, China, Vol.7, p. 814-815;FRUS, 1946, China, Vol.10, p. 1102. 51 《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第七编(1),第 417——418,420——421 页。 52 古屋奎二编:《蒋总统秘录》,中央日报社 1980 年版,第 14 册,第 46,49 页。 53《蒋总统秘录》,第 14 册,第 28 页。 54 《中国现代政治史资料汇编》,第四辑,第二册
种影响是不言而喻的。5蒋介石利用美国限制苏联的企图,决心在东北用武力彻底打败中共, 而马歇尔在一定程度上予以纵容和支持,双方在东北逐步形成战略接合点,这是东北爆发内 战的主要原因。 中共领导人对国共谈判以及通过谈判达成的三个协议的态度如前所述,是相当肯定的。 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认为,“美国已决心不直接参加中国内战,不援助蒋介石武力统一中 国,而援助中国的和平统一”,美国的政策和莫斯科外长会议的决议均对中共有利,“国内和 平的趋势已经确定”。56这种看法同样影响到中共在东北的政策。根据中共中央的设想,在 华北和东北取得“有利地位”,甚至取得“自治地位”,是迫使国民党妥协,实现和平发展的 重要条件。5尤其是在东北取得有利地位,更是毛泽东的长期战略虑,即根本改变中共长期 被包围的态势和形成国共合作的条件。58重庆谈判结束后不久,由于得到苏联的支持,中共 中央一度提出夺取整个东北的计划。59随着中苏关系缓和以及东北苏军的阻挠,中共中央不 得不放弃夺取全东北,但仍然认为东北内战难以避免,必须准备在1946年春与国民党军队 决战,而且任何与国民党的妥协都必须有美苏妥协的外部条件。6 停战协定签订后,中共对东北的政策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即开始对国民党“采取和平合 作的方针”,暂时不向国民党军队进攻。611月下旬中共中央进一步明确,在东北“力求和平 解决”,与国民党合作“实行民主改革,和平建设东北”,“企图独占东北,拒绝与国民党合 作的思想,是不正确的,行不通的,必须在党内加以肃清”。62中共政策变化的原因除了国 共关系总体缓和以外,也包括中共领导人对美苏政策的基本看法。首先是在美苏关系紧张的 局势下,他们担心即使打败国民党军队,美军“还有可能进入东北”:63苏联关于东北内战 将“惹起美军入满”的警告无疑加剧了他们的担心。6其次是他们相信,“苏联不会助我在 东北内战,但可助我与蒋获得妥协”;65另一方面只要美国认为中共无意独占东北,它也不 会反对和平解决东北问题。66 需要指出的是,中共和平解决东北问题是有条件的,即国民党政府必须承认中共在东北 一定的合法地位。根据当时中共中央的估计,东北中共军政力量已经达到30万人,“如没有 35《蒋总统秘录》,第14册,第55页:《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第七编(5),第116页。 56《中央关于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动和我党对策的指示》,1945年12月19日:《军委关于保卫张家口、承德 的部署》,1945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5卷,第494——495、526页。 57《中央关于过渡时期的形势和任务的指示》,1945年10月20日:《中央关于全力控制东北拒止蒋军登陆 着陆给东北局的指示》,1945年10月28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5卷,第388—389页 38《山东有可能成为战略转移的枢纽》,1942年7月9日,《毛泽东文集》,第二卷,第434—435页:《在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结论》,1945年5月31日,第218—-219页。 59《中央关于全力控制东北拒止蒋军登陆着陆给东北局的指示》,1945年10月28日,第388—389页 60《中央关于东北工作方针与任务给东北局的指示》,1945年12月7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5卷 第465—466页 61《中央关于停战后我党对满洲的政策问题给东北局的指示》,1946年1月11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第16卷,第20——21页 62《中央关于目前东北工作的方针问题给东北局的指示》,1946年1月26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 16卷,第57——58页。 63《中央关于东北工作方针与任务给东北局的指示》,1945年12月7日,第465—466页 64《彭真关于友人警告东北绝不能打》,1946年1月26日 65《中央关于采取和平方法力求解决东北给重庆代表团的指示》,1946年1月26日,《中共中央解放战争 时期统一战线文件选编》,第52——53页。 6《中央关于目前东北工作的方针问题给东北局的指示》,1946年1月26日,第57——58页:《中央关于 采取和平方法力求解决东北给重庆代表团的指示》,1946年1月26日,第53页。第77页
种影响是不言而喻的。55蒋介石利用美国限制苏联的企图,决心在东北用武力彻底打败中共, 而马歇尔在一定程度上予以纵容和支持,双方在东北逐步形成战略接合点,这是东北爆发内 战的主要原因。 中共领导人对国共谈判以及通过谈判达成的三个协议的态度如前所述,是相当肯定的。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认为,“美国已决心不直接参加中国内战,不援助蒋介石武力统一中 国,而援助中国的和平统一”,美国的政策和莫斯科外长会议的决议均对中共有利,“国内和 平的趋势已经确定”。56这种看法同样影响到中共在东北的政策。根据中共中央的设想,在 华北和东北取得“有利地位”,甚至取得“自治地位”,是迫使国民党妥协,实现和平发展的 重要条件。57尤其是在东北取得有利地位,更是毛泽东的长期战略虑,即根本改变中共长期 被包围的态势和形成国共合作的条件。58重庆谈判结束后不久,由于得到苏联的支持,中共 中央一度提出夺取整个东北的计划。59随着中苏关系缓和以及东北苏军的阻挠,中共中央不 得不放弃夺取全东北,但仍然认为东北内战难以避免,必须准备在 1946 年春与国民党军队 决战,而且任何与国民党的妥协都必须有美苏妥协的外部条件。60 停战协定签订后,中共对东北的政策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即开始对国民党“采取和平合 作的方针”,暂时不向国民党军队进攻。611 月下旬中共中央进一步明确,在东北“力求和平 解决”,与国民党合作“实行民主改革,和平建设东北”,“企图独占东北,拒绝与国民党合 作的思想,是不正确的,行不通的,必须在党内加以肃清”。62中共政策变化的原因除了国 共关系总体缓和以外,也包括中共领导人对美苏政策的基本看法。首先是在美苏关系紧张的 局势下,他们担心即使打败国民党军队,美军“还有可能进入东北”;63苏联关于东北内战 将“惹起美军入满”的警告无疑加剧了他们的担心。64其次是他们相信,“苏联不会助我在 东北内战,但可助我与蒋获得妥协”;65另一方面只要美国认为中共无意独占东北,它也不 会反对和平解决东北问题。66 需要指出的是,中共和平解决东北问题是有条件的,即国民党政府必须承认中共在东北 一定的合法地位。根据当时中共中央的估计,东北中共军政力量已经达到 30 万人,“如没有 55 《蒋总统秘录》,第 14 册,第 55 页;《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第七编(5),第 116 页。 56 《中央关于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动和我党对策的指示》,1945 年 12 月 19 日;《军委关于保卫张家口、承德 的部署》,1945 年 12 月 29 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 15 卷,第 494——495、526 页。 57 《中央关于过渡时期的形势和任务的指示》,1945 年 10 月 20 日;《中央关于全力控制东北拒止蒋军登陆 着陆给东北局的指示》,1945 年 10 月 28 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 15 卷,第 388——389 页。 58 《山东有可能成为战略转移的枢纽》,1942 年 7 月 9 日,《毛泽东文集》,第二卷,第 434——435 页;《在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结论》,1945 年 5 月 31 日,第 218——219 页。 59 《中央关于全力控制东北拒止蒋军登陆着陆给东北局的指示》,1945 年 10 月 28 日,第 388——389 页。 60 《中央关于东北工作方针与任务给东北局的指示》,1945 年 12 月 7 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 15 卷, 第 465——466 页。 61 《中央关于停战后我党对满洲的政策问题给东北局的指示》,1946 年 1 月 11 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第 16 卷,第 20——21 页。 62 《中央关于目前东北工作的方针问题给东北局的指示》,1946 年 1 月 26 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 16 卷,第 57——58 页。 63 《中央关于东北工作方针与任务给东北局的指示》,1945 年 12 月 7 日,第 465——466 页。 64 《彭真关于友人警告东北绝不能打》,1946 年 1 月 26 日。 65 《中央关于采取和平方法力求解决东北给重庆代表团的指示》,1946 年 1 月 26 日,《中共中央解放战争 时期统一战线文件选编》,第 52——53 页。 66《中央关于目前东北工作的方针问题给东北局的指示》,1946 年 1 月 26 日,第 57——58 页;《中央关于 采取和平方法力求解决东北给重庆代表团的指示》,1946 年 1 月 26 日,第 53 页。第 77 页
批中小城市在手的根据地,则这大军队势不能存在”。6实际情况是蒋介石不接受中共的 有关建议,同时国民党军队占领锦州后,不积极向北接收,而是利用苏军缓撤的机会,不断 攻占中共控制地区。特别是停战后国民党军队经过调兵遣将,在南满集结了五个军,它们以 沈阳为中心向东南北三个方向发动所谓“扇形攻势”。面对国民党军队的攻势,中共中央断 定东北军事冲突不可避免,必须给国民党军事打击,否则东北不可能和平,中共在那里也无 地位可言。6显然,只要国民党不放弃独占东北的政策,中共必定要进行军事反击。苏联当 时已经停止援助中共,而且拒绝中共要求,不参与国共解决东北问题的谈判,它能用来影响 中共的唯一办法就是声称美国可能直接干涉。但这个理由是否能改变中共军事反击的决心值 得怀疑。中共此时在东北己经拥有实在的战略利益需要保护并加以扩展,中共中央认为若 味退让将损害已获之战略利益,并“造成党内纠纷”。从中共中央向东北局强调和平解决东 北问题的严厉语气看,很可能东北中共部队中一直存在强硬主张,而且相当强烈。另外中共 中央也越来越相信,美国和国民党政府虽然对苏联不满,但在东北全境大打“均有顾虑”。69 3月上旬苏军开始迅速从东北撤军,国共仍然无法就解决东北问题达成协议,而马歇尔 提出的方案明显有利于国民党。中共中央因此断定,苏军撤退后“国共两军在东北的军事冲 突即将展开”。0国民党军队在南满不断攻城掠地,中共军队被迫向北收缩,客观上造成了 控制北满的机会。中共中央于3月下旬决定实施控制北满的战略,利用东北停战协议生效和 军调小组即将进入之前,全力控制长春、哈尔滨等大城市和中东铁路。丌尽管东北苏军表示 支持中共的计划,中共中央基于以往的教训仍然要求苏军保证,不要再因为中苏关系缓和2 而出尔反尔。4月上旬,国民党军队向四平中共守军发起攻击,此前中共代表抗议美方向东 北运送的国民党军队已经超过协议规定,被美方拒绝东北局势已无缓解余地。18日中共军 队按计划攻占长春,此后相继占领哈尔滨、齐齐哈尔等 东北军事冲突就像导火索,迅速引爆全面内战。重要的是当全面内战爆发时,美苏国共 四方大致廓清了它们的关系和各自的基本政策。如前所述,美国和苏联调整各自的对华政策 时,它们的主要目的均包括限制对方在中国取得超出雅尔塔秘密协议规定的战略利益。在美 国看来,苏联战后初期在东北的行为有可能破坏双方达成的协议,它将通过支持中共造成中 国分裂,并因此有机会垄断东北。美国的成功之处是通过外交压力和支持国民党政府接收, 使苏联没能在撤军后合法控制东北经济,不过美国根据自己对苏联在东北意图的估计一一它 可能来自美国在其他地区与苏联打交道的经验,至今没有被证明是有充分根据的—一采取的 行动,造成了美苏和中苏关系紧张,至少间接地破坏了国共谈判的气氛,从而损害了美国的 战略目标。苏联固然没有完全达到目的,国民党政府同样无法稳定的控制东北。 苏联的政策同样受到在其他地区与美国打交道的经验的影响。它在东北问题上的一些强 硬措施和对国民党政府一一包括在东北经济问题上的过度逼迫,主要是因为对美国扩张在华 势力,包括美军进入东北深感担忧。至今无法证明,如果苏联不采取那些措施,美军是否会 进入东北。从实际情况看,苏联通过支持中共彻底破坏了国民党政府控制全东北的计划,国 民党军队没有达到中苏边境地区,东北长期动荡也使美国无法取得稳定的立足点,虽然还不 67《中央关于目前东北工作的方针问题给东北局的指示》,1946年1月26日,第57—58页:《中央关于 采取和平方法力求解决东北给重庆代表团的指示》,1946年1月26日,第53页。 68《中央关于目前东北工作的方针问题给东北局的指示》,1946年1月26日,第57—58页:《中央关于 采取和平方法力求解决东北给重庆代表团的指示》,1946年1月26日,第53页。 69《中央关于目前东北问题的谈判方针给东北局和中共赴渝谈判代表团的指示》,1946年3月13日,《中 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6卷,第89——91页 0《中央关于目前时局及对策的指示》,1946年3月15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6卷,第92页。 n《中央关于控制长春、哈尔滨及中东路保卫北满给东北局的指示》,1946年3月24日:《中央关于东北 停战前坚决保卫战略要地给林彪、彭真等的指示》,1946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6卷 第100——103页 n《中央关于东北问题的指示》,1946年3月5日
一批中小城市在手的根据地,则这大军队势不能存在”。67实际情况是蒋介石不接受中共的 有关建议,同时国民党军队占领锦州后,不积极向北接收,而是利用苏军缓撤的机会,不断 攻占中共控制地区。特别是停战后国民党军队经过调兵遣将,在南满集结了五个军,它们以 沈阳为中心向东南北三个方向发动所谓“扇形攻势”。面对国民党军队的攻势,中共中央断 定东北军事冲突不可避免,必须给国民党军事打击,否则东北不可能和平,中共在那里也无 地位可言。68显然,只要国民党不放弃独占东北的政策,中共必定要进行军事反击。苏联当 时已经停止援助中共,而且拒绝中共要求,不参与国共解决东北问题的谈判,它能用来影响 中共的唯一办法就是声称美国可能直接干涉。但这个理由是否能改变中共军事反击的决心值 得怀疑。中共此时在东北已经拥有实在的战略利益需要保护并加以扩展,中共中央认为若一 味退让将损害已获之战略利益,并“造成党内纠纷”。从中共中央向东北局强调和平解决东 北问题的严厉语气看,很可能东北中共部队中一直存在强硬主张,而且相当强烈。另外中共 中央也越来越相信,美国和国民党政府虽然对苏联不满,但在东北全境大打“均有顾虑”。69 3 月上旬苏军开始迅速从东北撤军,国共仍然无法就解决东北问题达成协议,而马歇尔 提出的方案明显有利于国民党。中共中央因此断定,苏军撤退后“国共两军在东北的军事冲 突即将展开”。70国民党军队在南满不断攻城掠地,中共军队被迫向北收缩,客观上造成了 控制北满的机会。中共中央于 3 月下旬决定实施控制北满的战略,利用东北停战协议生效和 军调小组即将进入之前,全力控制长春、哈尔滨等大城市和中东铁路。71尽管东北苏军表示 支持中共的计划,中共中央基于以往的教训仍然要求苏军保证,不要再因为中苏关系缓和72 而出尔反尔。4 月上旬,国民党军队向四平中共守军发起攻击,此前中共代表抗议美方向东 北运送的国民党军队已经超过协议规定,被美方拒绝,东北局势已无缓解余地。18 日中共军 队按计划攻占长春,此后相继占领哈尔滨、齐齐哈尔等。 东北军事冲突就像导火索,迅速引爆全面内战。重要的是当全面内战爆发时,美苏国共 四方大致廓清了它们的关系和各自的基本政策。如前所述,美国和苏联调整各自的对华政策 时,它们的主要目的均包括限制对方在中国取得超出雅尔塔秘密协议规定的战略利益。在美 国看来,苏联战后初期在东北的行为有可能破坏双方达成的协议,它将通过支持中共造成中 国分裂,并因此有机会垄断东北。美国的成功之处是通过外交压力和支持国民党政府接收, 使苏联没能在撤军后合法控制东北经济,不过美国根据自己对苏联在东北意图的估计——它 可能来自美国在其他地区与苏联打交道的经验,至今没有被证明是有充分根据的——采取的 行动,造成了美苏和中苏关系紧张,至少间接地破坏了国共谈判的气氛,从而损害了美国的 战略目标。苏联固然没有完全达到目的,国民党政府同样无法稳定的控制东北。 苏联的政策同样受到在其他地区与美国打交道的经验的影响。它在东北问题上的一些强 硬措施和对国民党政府——包括在东北经济问题上的过度逼迫,主要是因为对美国扩张在华 势力,包括美军进入东北深感担忧。至今无法证明,如果苏联不采取那些措施,美军是否会 进入东北。从实际情况看,苏联通过支持中共彻底破坏了国民党政府控制全东北的计划,国 民党军队没有达到中苏边境地区,东北长期动荡也使美国无法取得稳定的立足点,虽然还不 67 《中央关于目前东北工作的方针问题给东北局的指示》,1946 年 1 月 26 日,第 57——58 页;《中央关于 采取和平方法力求解决东北给重庆代表团的指示》,1946 年 1 月 26 日,第 53 页。 68 《中央关于目前东北工作的方针问题给东北局的指示》,1946 年 1 月 26 日,第 57——58 页;《中央关于 采取和平方法力求解决东北给重庆代表团的指示》,1946 年 1 月 26 日,第 53 页。 69 《中央关于目前东北问题的谈判方针给东北局和中共赴渝谈判代表团的指示》,1946 年 3 月 13 日,《中 共中央文件选集》,第 16 卷,第 89——91 页。 70 《中央关于目前时局及对策的指示》,1946 年 3 月 15 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 16 卷,第 92 页。 71 《中央关于控制长春、哈尔滨及中东路保卫北满给东北局的指示》,1946 年 3 月 24 日;《中央关于东北 停战前坚决保卫战略要地给林彪、彭真等的指示》,1946 年 3 月 25 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 16 卷, 第 100——103 页。 72 《中央关于东北问题的指示》,1946 年 3 月 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