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新中国外交的缘起与形成(194919550 第1节:新中国对外政策的缘起 三课时 1、新中国对外政策的提出和主要内容。(50分钟) (1)新中国外交政策基本上是在建国之前形成的,所以它不可避免地会带 有过渡性,即从革命运动向革命国家的过渡,从革命运动的对外关系向革命国家 的对外关系过渡 中共领导人在考虑制订对外政策时,面临着三个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一,如何保证中国革命取得彻底胜利,包括彻底摧毁国民党政府的统治、 肃清列强在中国的势力、以及最终完成国家统 第二,如何迅速结束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建立独立自主的新型的对外关系 第三,如何在美苏冷战的国际环境中,确保新政权的建立、巩固和确保新国 家安全和发展。 新中国对外政策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说就是三项:1,“一边倒”;2,另起 炉灶;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从指导思想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看,这三项原则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 革命性。这里所谓的“革命性”是指它们是在中国革命运动的理论思想指导指导 下产生的,同革命运动后期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有密切的联系 中共领导人制订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的另一重要方面是他们对新中国外交 的本质与目的的认识。在他们的观念中,结束中华民族的屈辱应是新中国外交的 核心,其内容包括改变中国人的思想和精神面貌,反映出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和 确立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平等地位。 总而言之,在中共领导人的观念中,新中国既是作为世界革命一部分的中国 革命的外交,也是从反帝斗争中诞生的新国家的外交。 2、“一边倒”与中苏结盟。(50分钟)
第一单元、新中国外交的缘起与形成(1949-19550) 第 1 节:新中国对外政策的缘起 三课时 1、 新中国对外政策的提出和主要内容。(50 分钟) (1)新中国外交政策基本上是在建国之前形成的,所以它不可避免地会带 有过渡性,即从革命运动向革命国家的过渡,从革命运动的对外关系向革命国家 的对外关系过渡。 中共领导人在考虑制订对外政策时,面临着三个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一,如何保证中国革命取得彻底胜利,包括彻底摧毁国民党政府的统治、 肃清列强在中国的势力、以及最终完成国家统一。 第二,如何迅速结束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建立独立自主的新型的对外关系 第三,如何在美苏冷战的国际环境中,确保新政权的建立、巩固和确保新国 家安全和发展。 新中国对外政策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说就是三项:1,“一边倒”;2,另起 炉灶;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从指导思想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看,这三项原则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 革命性。这里所谓的“革命性”是指它们是在中国革命运动的理论思想指导指导 下产生的,同革命运动后期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有密切的联系。 中共领导人制订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的另一重要方面是他们对新中国外交 的本质与目的的认识。在他们的观念中,结束中华民族的屈辱应是新中国外交的 核心,其内容包括改变中国人的思想和精神面貌,反映出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和 确立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平等地位。 总而言之,在中共领导人的观念中,新中国既是作为世界革命一部分的中国 革命的外交,也是从反帝斗争中诞生的新国家的外交。 2、“一边倒”与中苏结盟。(50 分钟)
在考虑未来新中国的对外关系时,中共中央一直把同苏联关系置于首位。作 出这样的选择是由三个基本因素决定的:首先,长期以来,帝国主义国家就对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抱着敌视的态度,而苏联则对中国革命予以同情和支 持。其次,在对战后国际力量进行划分时,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观点是,美国是世 界反动势力的堡垒,苏联则是世界民主力量的主要的柱石。除了上述两个因素外, 中共领导人还必须解决三个紧迫的现实问题,即:第一,如何使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诞生后立即获得国际承认;第二,如何巩固新生政权,保障国家安全,防止帝 国主义的武装干涉;第三,为经济恢复和开展建设取得必要的外援。中共中央认 为,当时解决这三个问题只能争取苏联的帮助。不过意识形态的认同并不能解决 中苏关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中苏结成同盟也经历了复杂的过程 3、“不承认”和与美国对抗。(50分钟) 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美国作为一个帝国主义国家,除了在太平洋战争中 一度被中共领导人称为反对日本侵略的“盟邦”外,一直被置于中国革命的敌人 之列。及至中国内战爆发和欧洲几国共产党情报局成立,中共中央接受了苏联关 于世界上已经形成“两大阵营”的观点,并认为中国革命是“以苏联为首的反帝 国主义阵营”的组成部分,其任务包括“和全世界人民一道”打败美帝国主义的 “奴役计划”。 当然,美国被视为中国革命的头号敌人,并不完全是基于理论的演绎。在中 共领导人看来,美国当时已经成为阻止中共取得最后胜利的主要的外部威胁从三 大战役胜利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里,中共中央一直在准备对付美国几乎所有可 以设想出的各种形式的干涉,它们包括防止美国直接的军事干涉,揭露美国分裂 中国革命阵营的阴谋,打破美国对未来新中国的经济封锁、以及在最终解放台湾 时排除美国的阻挠,等等。 第2节:建交方针的提出与实践 三课时 l、建交原则的提出。(50分钟)
在考虑未来新中国的对外关系时,中共中央一直把同苏联关系置于首位。作 出这样的选择是由三个基本因素决定的:首先,长期以来,帝国主义国家就对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抱着敌视的态度,而苏联则对中国革命予以同情和支 持。其次,在对战后国际力量进行划分时,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观点是,美国是世 界反动势力的堡垒,苏联则是世界民主力量的主要的柱石。除了上述两个因素外, 中共领导人还必须解决三个紧迫的现实问题,即:第一,如何使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诞生后立即获得国际承认;第二,如何巩固新生政权,保障国家安全,防止帝 国主义的武装干涉;第三,为经济恢复和开展建设取得必要的外援。中共中央认 为,当时解决这三个问题只能争取苏联的帮助。不过意识形态的认同并不能解决 中苏关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中苏结成同盟也经历了复杂的过程。 3、“不承认”和与美国对抗。(50 分钟) 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美国作为一个帝国主义国家,除了在太平洋战争中 一度被中共领导人称为反对日本侵略的“盟邦”外,一直被置于中国革命的敌人 之列。及至中国内战爆发和欧洲几国共产党情报局成立,中共中央接受了苏联关 于世界上已经形成“两大阵营”的观点,并认为中国革命是“以苏联为首的反帝 国主义阵营”的组成部分,其任务包括“和全世界人民一道”打败美帝国主义的 “奴役计划”。 当然,美国被视为中国革命的头号敌人,并不完全是基于理论的演绎。在中 共领导人看来,美国当时已经成为阻止中共取得最后胜利的主要的外部威胁从三 大战役胜利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里,中共中央一直在准备对付美国几乎所有可 以设想出的各种形式的干涉,它们包括防止美国直接的军事干涉,揭露美国分裂 中国革命阵营的阴谋,打破美国对未来新中国的经济封锁、以及在最终解放台湾 时排除美国的阻挠,等等。 第 2 节:建交方针的提出与实践 三课时 1、建交原则的提出。(50 分钟)
建交问题是新中国对外政策的突出反映,是新中国对外关系的主要内容 第一次明确提出建交原则是在1949年4月30日,毛泽东在为中国人民解放 军总部发言人起草的《为英国军舰暴行发表的声明》中声,首次提出了新中国的 建交原则。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从法律上对新 中国的建交原则作出规定,即:凡与国民党反动派断绝关系,并对中华人民共和 国采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可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 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之谈判,建立外交关系 建交原则的提出反映了新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要求。首先它们是为了保障革 命运动的彻底胜利。其次是为了巩固新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第三是利用建交提高 中国的国际地位,同时抵制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建交干涉中国的内政,损害中国的 国际地位。 2、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建交高潮。(50分钟) 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随后出现了一次建交高潮 首先是与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交。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新中国采取了 不经谈判,即迅速建立外交关系。至1950年初,先后与保加利亚,罗马尼亚、 匈牙利、朝鲜、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蒙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阿尔巴尼亚和 越南十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其次是与中国周边的一些获得民族独立的国家建交。这些国家历史上都经受 过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在反帝反殖斗争中与中国有着不同程度的一致性和共同 利益。在地理上这些国家同中国最接近。 第三类是西欧、北欧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它们也很快承认了新中国。一般 说来,它们或是因为战后经济困难需要寻找出路,或是有较多的在华投资和利益 需要维护。这些国家也各有不同的政治需要和考虑。 对于后两类国家,中国新政府采取了区别对待的方针,以不同方式加以处理。 一般是按共同纲领规定的原则,先谈判后建交 3、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50分钟) 废除旧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肃清帝国主义
建交问题是新中国对外政策的突出反映,是新中国对外关系的主要内容。 第一次明确提出建交原则是在 1949 年 4 月 30 日,毛泽东在为中国人民解放 军总部发言人起草的《为英国军舰暴行发表的声明》中声,首次提出了新中国的 建交原则。9 月 29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从法律上对新 中国的建交原则作出规定,即:凡与国民党反动派断绝关系,并对中华人民共和 国采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可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 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之谈判,建立外交关系。 建交原则的提出反映了新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要求。首先它们是为了保障革 命运动的彻底胜利。其次是为了巩固新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第三是利用建交提高 中国的国际地位,同时抵制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建交干涉中国的内政,损害中国的 国际地位。 2、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建交高潮。(50 分钟) 中华人民共和国于 1949 年 10 月 1 日宣告成立,随后出现了一次建交高潮。 首先是与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交。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新中国采取了 不经谈判,即迅速建立外交关系。至 1950 年初,先后与保加利亚,罗马尼亚、 匈牙利、朝鲜、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蒙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阿尔巴尼亚和 越南十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其次是与中国周边的一些获得民族独立的国家建交。这些国家历史上都经受 过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在反帝反殖斗争中与中国有着不同程度的一致性和共同 利益。在地理上这些国家同中国最接近。 第三类是西欧、北欧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它们也很快承认了新中国。一般 说来,它们或是因为战后经济困难需要寻找出路,或是有较多的在华投资和利益 需要维护。这些国家也各有不同的政治需要和考虑。 对于后两类国家,中国新政府采取了区别对待的方针,以不同方式加以处理。 一般是按共同纲领规定的原则,先谈判后建交。 3、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50 分钟) 废除旧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肃清帝国主义
在中国的势力和影响,是新中国外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外交革命的重 要步骤。只有完成这一任务,才能保证新中国的完全独立,恢复国家主权的完整, 新中国也才能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政治,经济和文化关 系 解放军相继占领各大城市之后,各地军管会按照中共中央指示宣布,不承认 原国民党政府与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要求一切在华外国人必须遵守解放区人民 政府颁布的各项法令。中央政府成立后,根据毛泽东提出的“打扫干净屋子再请 客”的方针和《共同纲领》中关于“必须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的规 定,制订了一系列具体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分别先后缓急,有 秩序地进行了取消帝国主义特权的工作。包括:收回海关管理权、取消外国的军 事特权、收回航运管理权、处理外国人在华拥有的企业和房地产、收回文教卫生 事业的管理权、收回宗教事务管理权,等等。这些工作在井然有序地进行,由于 朝鲜战争爆发,情况发生急剧变化,中国政府加快对外国在华企事业的处理,并 采取断然措施彻底肃清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和影响。 第3节:抗美援朝与援越抗法 二课时讲授加一课时观看文献片 1、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50分钟) 朝鲜战争与抗美援朝是两个概念。朝鲜战争是指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 爆发战争,到1953年7月战争结束的整个过程,研究的对象应该包括参战的三 国四方。抗美援朝则是指1950年10月19日中国出兵朝鲜到战争结束,主要研 究的对象是中国的外交、军事、经济等各个方面,其他几个方面则是背景 从1950年10月19日中国出兵朝鲜,到1953年7月停战,中国的参战决策 经历了决定出兵、决定越过三八线、决定争取沿三八线停战、决定停战等四个阶 段。在中国有关决策的不同阶段上,均可以大致看到几个关键性的因素在起作用, 它们包括:中国决策层对美国干涉动机的基本判断和对军事形势的基本估计;与 同盟国关系的影响,包括与苏联和北朝鲜的关系;中国决策层对中国国家利益的 认识与届定,等等
在中国的势力和影响,是新中国外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外交革命的重 要步骤。只有完成这一任务,才能保证新中国的完全独立,恢复国家主权的完整, 新中国也才能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政治,经济和文化关 系。 解放军相继占领各大城市之后,各地军管会按照中共中央指示宣布,不承认 原国民党政府与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要求一切在华外国人必须遵守解放区人民 政府颁布的各项法令。中央政府成立后,根据毛泽东提出的“打扫干净屋子再请 客”的方针和《共同纲领》中关于“必须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的规 定,制订了一系列具体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分别先后缓急,有 秩序地进行了取消帝国主义特权的工作。包括:收回海关管理权、取消外国的军 事特权、收回航运管理权、处理外国人在华拥有的企业和房地产、收回文教卫生 事业的管理权、收回宗教事务管理权,等等。这些工作在井然有序地进行,由于 朝鲜战争爆发,情况发生急剧变化,中国政府加快对外国在华企事业的处理,并 采取断然措施彻底肃清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和影响。 第 3 节:抗美援朝与援越抗法 二课时讲授加一课时观看文献片 1、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50 分钟) 朝鲜战争与抗美援朝是两个概念。朝鲜战争是指 1950 年 6 月 25 日朝鲜半岛 爆发战争,到 1953 年 7 月战争结束的整个过程,研究的对象应该包括参战的三 国四方。抗美援朝则是指 1950 年 10 月 19 日中国出兵朝鲜到战争结束,主要研 究的对象是中国的外交、军事、经济等各个方面,其他几个方面则是背景。 从 1950 年 10 月 19 日中国出兵朝鲜,到 1953 年 7 月停战,中国的参战决策 经历了决定出兵、决定越过三八线、决定争取沿三八线停战、决定停战等四个阶 段。在中国有关决策的不同阶段上,均可以大致看到几个关键性的因素在起作用, 它们包括:中国决策层对美国干涉动机的基本判断和对军事形势的基本估计;与 同盟国关系的影响,包括与苏联和北朝鲜的关系;中国决策层对中国国家利益的 认识与届定,等等
(1)中国决策参战的动机、过程与目标。 动机:朝鲜战争爆发前,中国领导人的主要精力集中于国内事务,中国军队 的主要任务主要抓紧进军西藏和准备解放台湾。在朝鲜半岛,中国基本上置身事 外。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的军事干涉使中国领导人改变了对这一地区的安全形势 的判断。 第一,中国出兵是对美国在中国周边地区进行军事干涉的反应。美国从干涉 开始,就不仅是在朝鲜半岛使用武力,而且在台湾海峡和东南亚加强军事部署。 中国领导人认为,中美冲突在所难免,不坚决予以反击便不能维护国家的基本安 全。中国领导人对美国意图的上述判断,是促使他们决策出兵朝鲜的主要动力。 第二,是对美国封锁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统一的反应。最初中国领导人对美 国干涉的抨击主要集中于美军封锁台湾海峡。美国封锁台湾海峡在中国领导人看 来是难以容忍的入侵和对抗行动。 第三,涉及到中国的国际威望。威望本身就是国际重大利益的组成部分,特 别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国家。 决策过程:中国出兵决策的动机是抽象岀来的,是对必然性的概括。但是决 策作为一个历史的过程,是相当复杂的。决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朝鲜战争爆 发到10月1日接到苏联和北朝鲜的请求以前为第一阶段;10月2日到19日是 第二阶段。 作战目标:中国参战的目标包含两个层次的问题:第一是参战的宏观目标, 第二是具体的作战目标 第一,宏观目标是使“朝鲜战争局部化”。包括1,尽可能避免战争扩大到 本土;2,不准美国在朝鲜北部、尤其是靠近中国边境的地区实行军事占领;3 使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在北朝鲜生存下去。 第二,中国军队的作战目标有一个变化的过程,而且受到与盟国的关系、战 场形式变化的影响等,也是与“战争局部化”密切相关的。 (2)越过三八线的决策。1950年12月31日志愿军发动第三次战役并突破 八线,是同中国战争目标的变化紧密联系的。中国领导人在出兵作战的目标上 保持着弹性和模糊性。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出兵决策的过程中,不论基于何 种理由,中国领导人相继提出的作战目标呈现向下滑动的曲线,即在考虑可能面
(1)中国决策参战的动机、过程与目标。 动机:朝鲜战争爆发前,中国领导人的主要精力集中于国内事务,中国军队 的主要任务主要抓紧进军西藏和准备解放台湾。在朝鲜半岛,中国基本上置身事 外。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的军事干涉使中国领导人改变了对这一地区的安全形势 的判断。 第一,中国出兵是对美国在中国周边地区进行军事干涉的反应。美国从干涉 开始,就不仅是在朝鲜半岛使用武力,而且在台湾海峡和东南亚加强军事部署。 中国领导人认为,中美冲突在所难免,不坚决予以反击便不能维护国家的基本安 全。中国领导人对美国意图的上述判断,是促使他们决策出兵朝鲜的主要动力。 第二,是对美国封锁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统一的反应。最初中国领导人对美 国干涉的抨击主要集中于美军封锁台湾海峡。美国封锁台湾海峡在中国领导人看 来是难以容忍的入侵和对抗行动。 第三,涉及到中国的国际威望。威望本身就是国际重大利益的组成部分,特 别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国家。 决策过程:中国出兵决策的动机是抽象出来的,是对必然性的概括。但是决 策作为一个历史的过程,是相当复杂的。决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朝鲜战争爆 发到 10 月 1 日接到苏联和北朝鲜的请求以前为第一阶段;10 月 2 日到 19 日是 第二阶段。 作战目标:中国参战的目标包含两个层次的问题:第一是参战的宏观目标, 第二是具体的作战目标。 第一,宏观目标是使“朝鲜战争局部化”。包括 1,尽可能避免战争扩大到 本土;2,不准美国在朝鲜北部、尤其是靠近中国边境的地区实行军事占领;3 使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在北朝鲜生存下去。 第二,中国军队的作战目标有一个变化的过程,而且受到与盟国的关系、战 场形式变化的影响等,也是与“战争局部化”密切相关的。 (2)越过三八线的决策。1950 年 12 月 31 日志愿军发动第三次战役并突破 三八线,是同中国战争目标的变化紧密联系的。中国领导人在出兵作战的目标上 保持着弹性和模糊性。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出兵决策的过程中,不论基于何 种理由,中国领导人相继提出的作战目标呈现向下滑动的曲线,即在考虑可能面
临的困难的基础上,逐步降低作战目标。三八线差不多就在这条滑动曲线的中间 中国有句俗话:“取法乎上得其中”,它对研究中国参战后的军事决策应该是有启 发的,因为它是中国传统的决策思维的组成部分。 (3)停战决策。从4月中旬开始到7月是考虑停战的阶段。4月22日中朝 军队发起第五次战役,此后志愿军的作战方针从以进攻为主的运动战转为积极防 御。在这种军事背景下,中国领导人开始认真考虑停战谈判 从军事态势看,志愿军打到三八线已经超出了出兵时预想的结果,基本上实 现了出兵决策时使“战争局部化”的战略构想。与此同时志愿军在军事上的弱点, 如无空军掩护,部队机动能力不足,战线拉长后后勤供应极其困难等等,一时难 以克服,志愿军已经不可能象前两次战役那样,在运动战中大量歼灭敌有生力量。 美国也看到朝鲜战争由于中国参战而完全改变。1951年4月1日,坚持扩大 侵朝战争的美军司令麦克阿瑟被突然撤换。这意味着美国最终确定了在朝鲜打 场“有限战争”的方针,即有限度地越过三八线,以获得有利的军事地位并争取 停战。美国决策者认识到,美国的战略重点在欧洲,主要对手是苏联;如果实行 将朝鲜战争扩大到中国的战略,那将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卷入与被 错认的敌人的战争”。此后,美国就停战谈判问题与苏联进行了接触 6月初,苏联方面向中国通报了凯南与马立克会谈的情况。毛泽东邀请金日 成访华商谈。双方在判明美国只打算进行一场有限战争的情况下,提出了“准备 持久作战和争取和谈达到结束战争”的指导方针。6月13日,毛泽东向斯大林 通报中国在停战问题上的立场,即以三八线为界停战,关于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席 位和台湾问题可以不在停战谈判中解决。在决策层内达成共识和完成与盟国的协 调以后,终于确定了“充分准备持久作战和争取和谈,达到结束战争”的方针。 2、援越抗法决策。(50分钟) 援越抗法是指1950年春开始的支援越南劳动党领导的抗击法国殖民统治的 斗争。这是新中国对外关系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对后来的中国对印度支 那的政策产生了长期的影响,并对中国对外政策的全局产生了影响。 (1)影响决策援越抗法包括复杂的因素,如越南问题中的历史传统、中共 与越共的关系与朝鲜问题相当类似,有长期的合作关系、革命运动的意识形态的
临的困难的基础上,逐步降低作战目标。三八线差不多就在这条滑动曲线的中间。 中国有句俗话:“取法乎上得其中”,它对研究中国参战后的军事决策应该是有启 发的,因为它是中国传统的决策思维的组成部分。 (3)停战决策。从 4 月中旬开始到 7 月是考虑停战的阶段。4 月 22 日中朝 军队发起第五次战役,此后志愿军的作战方针从以进攻为主的运动战转为积极防 御。在这种军事背景下,中国领导人开始认真考虑停战谈判。 从军事态势看,志愿军打到三八线已经超出了出兵时预想的结果,基本上实 现了出兵决策时使“战争局部化”的战略构想。与此同时志愿军在军事上的弱点, 如无空军掩护,部队机动能力不足,战线拉长后后勤供应极其困难等等,一时难 以克服,志愿军已经不可能象前两次战役那样,在运动战中大量歼灭敌有生力量。 美国也看到朝鲜战争由于中国参战而完全改变。1951 年 4 月 1 日,坚持扩大 侵朝战争的美军司令麦克阿瑟被突然撤换。这意味着美国最终确定了在朝鲜打一 场“有限战争”的方针,即有限度地越过三八线,以获得有利的军事地位并争取 停战。美国决策者认识到,美国的战略重点在欧洲,主要对手是苏联;如果实行 将朝鲜战争扩大到中国的战略,那将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卷入与被 错认的敌人的战争”。此后,美国就停战谈判问题与苏联进行了接触。 6 月初,苏联方面向中国通报了凯南与马立克会谈的情况。毛泽东邀请金日 成访华商谈。双方在判明美国只打算进行一场有限战争的情况下,提出了“准备 持久作战和争取和谈达到结束战争”的指导方针。6 月 13 日,毛泽东向斯大林 通报中国在停战问题上的立场,即以三八线为界停战,关于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席 位和台湾问题可以不在停战谈判中解决。在决策层内达成共识和完成与盟国的协 调以后,终于确定了“充分准备持久作战和争取和谈,达到结束战争”的方针。 2、 援越抗法决策。(50 分钟) 援越抗法是指 1950 年春开始的支援越南劳动党领导的抗击法国殖民统治的 斗争。这是新中国对外关系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对后来的中国对印度支 那的政策产生了长期的影响,并对中国对外政策的全局产生了影响。 (1)影响决策援越抗法包括复杂的因素,如越南问题中的历史传统、中共 与越共的关系与朝鲜问题相当类似,有长期的合作关系、革命运动的意识形态的
影响,认为中国革命胜利以后,“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去援助亚洲各被压迫民族中 的共产党和人民争取他们的解放”,等等。 (2)援越抗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几个方面:与越南民主共和国建交、提供军 事援助、派遣军事顾问团,等等。这样既没有将中国拖入一场旷日持久的境外战 争,也没有影响中国的国内议程,包括恢复经济、巩固政权和保持基本安全。 第四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其意义 三课时 1、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50分钟) 朝鲜停战后,1954年4月在日内瓦召开了由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 家外长参加的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会议。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以 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分,参加讨论重大国际问题,也是中国第一次通过大型多 边的国际会议,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1)决定参加日内瓦会议的原因主要是1951年开始,工作中心逐步转入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周边形势恶化和美国在印度支那进行军事干涉的可能性在增 加。在以上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下,从1952年开始提出了新的安全战略构想,并 开始调整对外政策。主要内容就是缓和周边形势,争取在周边建立和平缓冲地区, 相应地提出了“和平统一战线”政策。在这个背景下,参加日内瓦会议促成印度 支那停战,不是一个孤立的、临时的、和局部的停战问题,是中国外交战略转变 的一个重大的关键的步骤,它决定了中国对会议中一系列洞达问题问题的基本态 度和一些重大的外交决策 (2)促成印度支那停战 日内瓦会议要讨论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朝鲜问题,4月26日开始,6 月15日结束,没有取得任何结果。第二个是印度支那问题。5月8日召开讨论 印度支那问题的会议。在讨论过程中,中国的政策实际上包含两个内容,一是坚 决促成印度支那停战;二是决定打开外交大门 周恩来负责会议准备工作,在2月初步提出会议方针:“加强外交和国际活 动,以破坏美国的封锁禁运、扩军备战的政策,以促进国际紧张局势的缓和
影响,认为中国革命胜利以后,“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去援助亚洲各被压迫民族中 的共产党和人民争取他们的解放”,等等。 (2)援越抗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几个方面:与越南民主共和国建交、提供军 事援助、派遣军事顾问团,等等。这样既没有将中国拖入一场旷日持久的境外战 争,也没有影响中国的国内议程,包括恢复经济、巩固政权和保持基本安全。 第四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其意义 三课时 1、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50 分钟) 朝鲜停战后, 1954 年 4 月在日内瓦召开了由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 家外长参加的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会议。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以 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分,参加讨论重大国际问题,也是中国第一次通过大型多 边的国际会议,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1)决定参加日内瓦会议的原因主要是 1951 年开始,工作中心逐步转入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周边形势恶化和美国在印度支那进行军事干涉的可能性在增 加。在以上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下,从 1952 年开始提出了新的安全战略构想,并 开始调整对外政策。主要内容就是缓和周边形势,争取在周边建立和平缓冲地区, 相应地提出了“和平统一战线”政策。在这个背景下,参加日内瓦会议促成印度 支那停战,不是一个孤立的、临时的、和局部的停战问题,是中国外交战略转变 的一个重大的关键的步骤,它决定了中国对会议中一系列洞达问题问题的基本态 度和一些重大的外交决策。 (2)促成印度支那停战 日内瓦会议要讨论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朝鲜问题,4 月 26 日开始,6 月 15 日结束,没有取得任何结果。第二个是印度支那问题。5 月 8 日召开讨论 印度支那问题的会议。在讨论过程中,中国的政策实际上包含两个内容,一是坚 决促成印度支那停战;二是决定打开外交大门。 周恩来负责会议准备工作,在 2 月初步提出会议方针:“加强外交和国际活 动,以破坏美国的封锁禁运、扩军备战的政策,以促进国际紧张局势的缓和
以及尽一切努力,务期达成某些可以获得一致意见和解决办法的协议,甚至是临 时性的或个别性的协议,力求不使日内瓦会议无结果而散。 在具体方案上,设想了5种方案:1,就地停战、2,在统一选举基础上建立 联合政府、3,北纬16度划线分治、4,先划区再停战、5联合国托管。周恩来 提出,最上策是争取划线停战的方案。方案获批准。 会议期间周恩来做了艰巨的说服工作,在周恩来的推动下,法、越双方终于 达成妥协,以17度线为界停战。经过前后长达75天的讨论,在7月21日的最 后一次全体会议上,有关各方终于达成了日内瓦会议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协 议和三个停战协定并发表了最后宣言,只有美国拒绝在最后宣言上签字,。 (3)国在日内瓦会议上的外交成功的意义 有三个重要的意义:促成印度支那停战,使国际形势进一步的缓和,巩固了 中国南部边陲的安全,为国内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周边环境;内瓦会议是新中国打 破美国孤立和遏制政策的重要一步,中美两国代表也就双方公民回国问题进行了 接触;日内瓦会议成功的实践促使中共中央决定大幅度调整外交政策,坚定了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信心,下决心打开大门。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与主要内容(50分钟) 1)提出与主要内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北京接见印度谈判代 表团时,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是在同印度谈判中提出, 主要是针对当时中印两国间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印度与中国西藏地方关系中存在 的问题,周恩来希望双方以五项原则为基础妥善处理。五项原则是“互相尊重领 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1954年6月25日至 29日,周恩来借日内瓦会议休会,访问了印度和缅甸。在《中印两国总理联合 声明》和《中缅两国总理联合声明》中都写入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关各方 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原则,并倡议将其作为处理国际 关系的准则。其中改了一句,平等互惠改成了平等互利。1955年4月19日,周 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中,将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主权与领土完 整。他说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是可以实现和平共处的
以及尽一切努力,务期达成某些可以获得一致意见和解决办法的协议,甚至是临 时性的或个别性的协议,力求不使日内瓦会议无结果而散。 在具体方案上,设想了 5 种方案:1,就地停战、2,在统一选举基础上建立 联合政府、3,北纬 16 度划线分治、4,先划区再停战、5 联合国托管。周恩来 提出,最上策是争取划线停战的方案。方案获批准。 会议期间周恩来做了艰巨的说服工作,在周恩来的推动下,法、越双方终于 达成妥协,以 17 度线为界停战。经过前后长达 75 天的讨论,在 7 月 21 日的最 后一次全体会议上,有关各方终于达成了日内瓦会议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协 议和三个停战协定并发表了最后宣言,只有美国拒绝在最后宣言上签字,。 (3) 国在日内瓦会议上的外交成功的意义 有三个重要的意义:促成印度支那停战,使国际形势进一步的缓和,巩固了 中国南部边陲的安全,为国内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周边环境;内瓦会议是新中国打 破美国孤立和遏制政策的重要一步,中美两国代表也就双方公民回国问题进行了 接触;日内瓦会议成功的实践促使中共中央决定大幅度调整外交政策,坚定了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信心,下决心打开大门。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与主要内容(50 分钟) (1)提出与主要内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 1953 年 12 月 31 日,周恩来在北京接见印度谈判代 表团时,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是在同印度谈判中提出, 主要是针对当时中印两国间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印度与中国西藏地方关系中存在 的问题,周恩来希望双方以五项原则为基础妥善处理。五项原则是“互相尊重领 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1954 年 6 月 25 日至 29 日,周恩来借日内瓦会议休会,访问了印度和缅甸。在《中印两国总理联合 声明》和《中缅两国总理联合声明》中都写入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关各方一 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原则,并倡议将其作为处理国际 关系的准则。其中改了一句,平等互惠改成了平等互利。1955 年 4 月 19 日,周 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中,将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主权与领土完 整。他说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是可以实现和平共处的
在保证实施这些原则的基础上,国际间的争端没有理由不能够协商解决”。至万 隆会议时将表述方式最后确定下来,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五条成为一个有机体,概括出中国倡 议的新型国家关系准则。 (2)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思想渊源。 列宁首先提出和平共处思想,中心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可 以和平相处,存在一个互相不使用武力的和平时期,他们可以和平共处,建立正 常的外交关系,进行正常的国家交往。 斯大林提出了三大矛盾的学说,认为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社会主义与帝国 主义之间、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国家之间,等等矛盾中,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帝国主义宗主国与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超过了帝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是社会主义的同盟军 思想根源是中国近代以来建立平等的国际秩序的追求。在中国近代的先进思 想中,包含着大量追求国与国之间平等的思想。中共继承了中国近代的平等思想。 (3)提出的背景。首先,新中国外交包含着与生俱来的过渡性,新中国外 交指导思想形成于革命时期,而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通过渐进的方式实现的,复杂 的经历形成了独特的经验,运用到后来的国家外交实践中便展现出处理对外关系 的行为特征。其次,国内经济建设迫切需要和平的周边环境,1953年开始实施 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外交政策的调整已经势在必行。 新的对外政策在实践中首先表现为争取在中国周边地区形成安全缓冲地带。第 三,中国领导人对有关问题的重新认识,其一是调整对两大阵营理论的认识。其 二是对国家外交的认识的深化。从目前已经公开的资料看,周恩来在1952年4 月30日的谈话中第一次明确了外交“是以国家和国家的关系为对象的”。这在今 天看来是很简单的结论,在当时却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它表明新中国外交与中国 革命运动对外关系这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终于被认清并揭示出来了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历史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 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原则的 最终形成和确立
在保证实施这些原则的基础上,国际间的争端没有理由不能够协商解决”。至万 隆会议时将表述方式最后确定下来,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五条成为一个有机体, 概括出中国倡 议的新型国家关系准则。 (2) 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思想渊源。 列宁首先提出和平共处思想,中心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可 以和平相处,存在一个互相不使用武力的和平时期,他们可以和平共处,建立正 常的外交关系,进行正常的国家交往。 斯大林提出了三大矛盾的学说,认为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社会主义与帝国 主义之间、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国家之间,等等矛盾中,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帝国主义宗主国与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超过了帝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是社会主义的同盟军。 思想根源是中国近代以来建立平等的国际秩序的追求。在中国近代的先进思 想中,包含着大量追求国与国之间平等的思想。中共继承了中国近代的平等思想。 (3)提出的背景。首先,新中国外交包含着与生俱来的过渡性,新中国外 交指导思想形成于革命时期,而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通过渐进的方式实现的,复杂 的经历形成了独特的经验,运用到后来的国家外交实践中便展现出处理对外关系 的行为特征。其次,国内经济建设迫切需要和平的周边环境,1953 年开始实施 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外交政策的调整已经势在必行。 新的对外政策在实践中首先表现为争取在中国周边地区形成安全缓冲地带。第 三,中国领导人对有关问题的重新认识,其一是调整对两大阵营理论的认识。其 二是对国家外交的认识的深化。从目前已经公开的资料看,周恩来在 1952 年 4 月 30 日的谈话中第一次明确了外交“是以国家和国家的关系为对象的”。这在今 天看来是很简单的结论,在当时却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它表明新中国外交与中国 革命运动对外关系这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终于被认清并揭示出来了。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历史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 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原则的 最终形成和确立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初是为处理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而提出的,但它 提出之后很快就彼中国领导人当作处理国与国关系的普遍准则。从长远发展来 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具生命力的政策。经过50年实践的检验,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不仅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而且成为被普遍接受的国际关系基本准 则。 3、中国参加万隆会议。(50分钟) 中国参加万隆会议是新的和平外交方针的具体落实,万隆会议中中国代表团 的活动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在亚洲的影响力,证明了“求同存异”的原则在外交实 践中是行之有效的。中国参加这次会议并取得成功,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制订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初是为处理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而提出的,但它 提出之后很快就彼中国领导人当作处理国与国关系的普遍准则。从长远发展来 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具生命力的政策。经过 50 年实践的检验,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不仅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而且成为被普遍接受的国际关系基本准 则。 3、中国参加万隆会议。(50 分钟) 中国参加万隆会议是新的和平外交方针的具体落实,万隆会议中中国代表团 的活动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在亚洲的影响力,证明了“求同存异”的原则在外交实 践中是行之有效的。中国参加这次会议并取得成功,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制订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