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崛起”:梦想与现实之间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牛军 “舶来”的话语 “中国崛起”是舶来品,它是国际社会一部分人在讨论中国九十年代以来的 变化时,使用的一个形象化的概念,后来被转译到中国。不过它已经成为被接受 的正面的大众话语。至少目前在中国的专家学者中,甚至在他们的一些严肃的学 术著作中,已经将其界定为是一种类似国家目标的东西,如阎学通的《中国崛起 国际环境评估》和黄仁伟的《中国崛起的时间和空间》等著作所论述的那样。 如果作大致的考察,“中国崛起”在中国的出版物中流行,应该是从90年代 中期或再晚一些才开始的。这个概念本是对1992年邓小平南巡以后中国经济高 速发展及其给中国带来的积极且巨大变化的描述。它被引进中国并被越来越多地 使用的过程中,实际上与许多概念等同和通用,如它被等同于“发展”、“复兴”、 “现代化进程”、“腾飞”、甚至被等同于“显著上升”等等。严格地说,“中国 崛起”在中国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并没有明确和特殊的定义。在中国官方的正 式表述中,如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国政府的工作报告或其他可以 归类为正式的宣传文件中,很少看到这个概念 中国崛起”作为一种形象化的概念,中国人的理解与中国以外的许多人的 理解,有很大的区别。其中最简单和基本的区别就在于,“中国崛起”在中国人 看来是一种新的自我形象,是在“东方的”、“历史悠久的”、“曾经长期遭受侵略 和压迫的”、“社会主义的”、“发展中的”“大国”这样一系列符号中,加入了 个积极的和鼓舞人心的新符号。它表明中国在保持了原有一切特性的同时,正在 通过实现现代化而成为一个更加伟大的国家 中国人肯定为“中国崛起”这个新的话语感到振奋,他们并不考虑,当这种 新的自我形象一旦被界定出来以后,是否需要和如何重新界定或在原有基础上调 整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在于这一点恰恰是国际社会所关切的。世界在近 200年来,还没有同这样一个正变得越来越强大自信的中国打交道的经历和经 验。反之亦然,只是中国人还不认为有考虑这个问题的必要。 双重的坐标 仔细解读对“中国崛起”的种种讨论,可以发现即使是在中国人(包括中国 共产党中的精英和一部分知识分子)中,“中国崛起”也是被放在不同的坐标里 定位的。可以说,中国人的自我形象中的这个新成分,至少目前在中国人的心目 中,是不那么清楚的 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各类重要文件中,从来不使用“中国崛起”这样 的舶来品,它们普遍使用的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现代化”,等等 如中共十六大所说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 实际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中国崛起”在一些知识分子的心中并没有什 么区别,不过它所包含的潜在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崛起”可以理解为从一个不那么富强的国家发展成为一个繁荣富强的现 代化国家,而“复兴”还增加了恢复昔日的辉煌的成分。反之,如果不能实现“民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新局面》,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中国崛起”:梦想与现实之间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牛军 “舶来”的话语 “中国崛起”是舶来品,它是国际社会一部分人在讨论中国九十年代以来的 变化时,使用的一个形象化的概念,后来被转译到中国。不过它已经成为被接受 的正面的大众话语。至少目前在中国的专家学者中,甚至在他们的一些严肃的学 术著作中,已经将其界定为是一种类似国家目标的东西,如阎学通的《中国崛起 ——国际环境评估》和黄仁伟的《中国崛起的时间和空间》等著作所论述的那样。 如果作大致的考察,“中国崛起”在中国的出版物中流行,应该是从 90 年代 中期或再晚一些才开始的。这个概念本是对 1992 年邓小平南巡以后中国经济高 速发展及其给中国带来的积极且巨大变化的描述。它被引进中国并被越来越多地 使用的过程中,实际上与许多概念等同和通用,如它被等同于“发展”、“复兴”、 “现代化进程”、“腾飞”、甚至被等同于“显著上升”,等等。严格地说,“中国 崛起”在中国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并没有明确和特殊的定义。在中国官方的正 式表述中,如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国政府的工作报告或其他可以 归类为正式的宣传文件中,很少看到这个概念。 “中国崛起”作为一种形象化的概念,中国人的理解与中国以外的许多人的 理解,有很大的区别。其中最简单和基本的区别就在于,“中国崛起”在中国人/ 看来是一种新的自我形象,是在“东方的”、“历史悠久的”、“曾经长期遭受侵略 和压迫的”、“社会主义的”、“发展中的”“大国”这样一系列符号中,加入了一 个积极的和鼓舞人心的新符号。它表明中国在保持了原有一切特性的同时,正在 通过实现现代化而成为一个更加伟大的国家。 中国人肯定为“中国崛起”这个新的话语感到振奋,他们并不考虑,当这种 新的自我形象一旦被界定出来以后,是否需要和如何重新界定或在原有基础上调 整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在于这一点恰恰是国际社会所关切的。世界在近 200 年来,还没有同这样一个正变得越来越强大自信的中国打交道的经历和经 验。反之亦然,只是中国人还不认为有考虑这个问题的必要。 双重的坐标 仔细解读对“中国崛起”的种种讨论,可以发现即使是在中国人(包括中国 共产党中的精英和一部分知识分子)中,“中国崛起”也是被放在不同的坐标里 定位的。可以说,中国人的自我形象中的这个新成分,至少目前在中国人的心目 中,是不那么清楚的。 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各类重要文件中,从来不使用“中国崛起”这样 的舶来品,它们普遍使用的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现代化”,等等。 如中共十六大所说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 实际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中国崛起”在一些知识分子的心中并没有什 么区别,不过它所包含的潜在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崛起”可以理解为从一个不那么富强的国家 发展成为一个繁荣富强的现 代化国家,而“复兴”还增加了恢复昔日的辉煌的成分。反之,如果不能实现“民 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新局面》,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2 页
族复兴”,就意味着有可能回到“陷入国家分裂、外患再兴、社会大动乱的局面 中”。2上述的文字表明,不论是从语义的角度,还是从有关论者的逻辑观察,中 国过去的历史都是很多中国人思考未来的参照系。在中国未来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上,“成功”则包括恢复历史曾经有过的辉煌(其内容在此不赘述),“失败”则 意味着重蹈中国近代历史灾难的覆辙。 如果说中国自己的历史经历被作为一个纵向的参照系,那么美国就是一个横 向的参照系。在中国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的志士仁人们经常将美国作 为学习和赶超的目标,他们无不希望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中国有朝一日会 像美国那样富足强大,像美国那样在当今世界上卓尔不群。 毛泽东在上个世纪30年代中国面临日本侵略的时刻,曾经宣布说“中华民 族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后来在50年代末的大跃进中,提出 要“超英赶美”,在最情不自禁的时候曾相信,中国经过不到10年的时间,就可 以赶上美国。毛泽东是如此,孙中山也一样,他在比毛泽东更早的多的时候就说 过:“美国需百年而达于强盛之地位者,日本不过五十年”,“准此以推,中国欲 达富强之地位,不过十年足矣”。3 由此以观之,历史与美国之作为中国现代化成功的纵横参照系,可以说是中 国人百年来不变情结,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难以替代的精神动力。 梦想与现实之间 比照历史和当今最强大的国家来描绘中国的未来,很可能是为了动员中国公 众支持中国决策者的主要内外政策,因为那是一个可以感受到的梦境,是“百年 来中国崛起的梦想”。像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一样,中国人绝不可能超出他们认 识的历史和面对的现实,去理解和接受一种远大的战略目标,为一种凭空的想象 长期贡献自己的体力、精力和脑力。他们也需要可以触摸得到的利益 实际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所确定的国家发展目标既是激动人心、值得向 往的,也是相当现实的和有限的,即再经过20年的奋斗,在中国实现全面小康。 到本世纪的中叶,使中国达到相当于现在的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值得注意 的是,在已确定的未来20年的发展目标中,没有一项哪怕与中国在世界上的地 位粘点边儿 根据中国政府领导人正式发表的言论,可以肯定他们对中国面临的形势的严 峻程度,大大超过了媒体上发表的某些热情洋溢的估计。仅以新任国家政府总理 温家宝在记者招待会上对中国贫困人口的介绍为例,他坦陈:以年人均收入625 元人民币为标准统计,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还有3000万;如果以人均年收入825 元人民币为标准统计,农村的贫困人口就有9000万之多。在如此低的收入标准 上,还有几乎相当于一个欧洲大国的贫困人口,由此可以想象,所谓“中国崛起 还需要付出多大努力。5 中国人中有关“中国崛起”的谈论表明,他们几乎都认为所谓“中国崛起” 的最终结果就是中国成为一个“伟大强国”。6当然,“伟大强国”同样是一个缺 乏定义的概念,唯一清楚的是,谈论“中国崛起”的中国人中的多数都相信,要 达到这个目标,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换句话说,“中国崛起”在他们看来更 多的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现实,甚至在短时期里都不可能成为现实。一些多 何新:《中华复兴与世界未来》,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页。 《人民日报》,2001年6月25日,《中国哲学名著》,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95页。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第19-20页 5《北京晚报》,2003年3月19日。 6《世界知识》,2002年底17期,第46页
族复兴”,就意味着有可能回到“陷入国家分裂、外患再兴、社会大动乱的局面 中”。2上述的文字表明,不论是从语义的角度,还是从有关论者的逻辑观察,中 国过去的历史都是很多中国人思考未来的参照系。在中国未来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上,“成功”则包括恢复历史曾经有过的辉煌(其内容在此不赘述),“失败”则 意味着重蹈中国近代历史灾难的覆辙。 如果说中国自己的历史经历被作为一个纵向的参照系,那么美国就是一个横 向的参照系。在中国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的志士仁人们经常将美国作 为学习和赶超的目标,他们无不希望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中国有朝一日会 像美国那样富足强大,像美国那样在当今世界上卓尔不群。 毛泽东在上个世纪 30 年代中国面临日本侵略的时刻,曾经宣布说“中华民 族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后来在 50 年代末的大跃进中,提出 要“超英赶美”,在最情不自禁的时候曾相信,中国经过不到 10 年的时间,就可 以赶上美国。毛泽东是如此,孙中山也一样,他在比毛泽东更早的多的时候就说 过:“美国需百年而达于强盛之地位者,日本不过五十年”,“准此以推,中国欲 达富强之地位,不过十年足矣”。3 由此以观之,历史与美国之作为中国现代化成功的纵横参照系,可以说是中 国人百年来不变情结,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难以替代的精神动力。 梦想与现实之间 比照历史和当今最强大的国家来描绘中国的未来,很可能是为了动员中国公 众支持中国决策者的主要内外政策,因为那是一个可以感受到的梦境,是“百年 来中国崛起的梦想”。像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一样,中国人绝不可能超出他们认 识的历史和面对的现实,去理解和接受一种远大的战略目标,为一种凭空的想象 长期贡献自己的体力、精力和脑力。他们也需要可以触摸得到的利益。 实际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所确定的国家发展目标既是激动人心、值得向 往的,也是相当现实的和有限的,即再经过 20 年的奋斗,在中国实现全面小康。 到本世纪的中叶,使中国达到相当于现在的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值得注意 的是,在已确定的未来 20 年的发展目标中,没有一项哪怕与中国在世界上的地 位粘点边儿。4 根据中国政府领导人正式发表的言论,可以肯定他们对中国面临的形势的严 峻程度,大大超过了媒体上发表的某些热情洋溢的估计。仅以新任国家政府总理 温家宝在记者招待会上对中国贫困人口的介绍为例,他坦陈:以年人均收入 625 元人民币为标准统计,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还有 3000 万;如果以人均年收入 825 元人民币为标准统计,农村的贫困人口就有 9000 万之多。在如此低的收入标准 上,还有几乎相当于一个欧洲大国的贫困人口,由此可以想象,所谓“中国崛起” 还需要付出多大努力。5 中国人中有关“中国崛起”的谈论表明,他们几乎都认为所谓“中国崛起” 的最终结果,就是中国成为一个“伟大强国”。6当然,“伟大强国”同样是一个缺 乏定义的概念,唯一清楚的是,谈论“中国崛起”的中国人中的多数都相信,要 达到这个目标,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换句话说,“中国崛起”在他们看来更 多的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现实,甚至在短时期里都不可能成为现实。一些多 2 何新:《中华复兴与世界未来》,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4 页。 3 《人民日报》,2001 年 6 月 25 日,《中国哲学名著》,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495 页。 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第 19-20 页。 5 《北京晚报》,2003 年 3 月 19 日。 6 《世界知识》,2002 年底 17 期,第 46 页
少带有些学究气的论述中,有的将“中国崛起”分为“准备期”和“崛起期”; 有的将“中国崛起”分为“初期”和“高速发展期”;还有的人明确表示,直到 2050年为止,即使实现了现有的计划,也不过是为“中国崛起”奠定了一个“坚 实的基础”而已。7 也有一些人表达了相当的自信和乐观,认为“百年来中华民族崛起的梦想从 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事实”。更有甚者断定:“中国的崛起已实是个现实问题”, “中国甚至没有办法显示它的不重要”,等等。当然,这并不等于说,那些认为 “中国崛起”是一个过程或一个长过程的人,就不够自信。 概而言之,“中国崛起”作为一个概念,反映的主要是中国人对中国的国家 发展战略和国家命运的很多是大而划之的预期、估计和谋划。事实表明,这些预 期、估计和谋划带有相当浓厚的“内向”、“内省”的特点,即主要是以中国自己 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主要的关注点和思考的归宿。这对中国人来说是顺理成 章的,但它客观上的确构成了他们同国际上一些人之间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识视 角,并有可能形成或多少已经形成了双方沟通的障碍,甚至某种不愿理解对方的 情绪。毕竟,国际社会必然更关心的是“中国崛起”可能给国际秩序带来的变化 和冲击,而中国人正在关心的是,如何才能克服各种他人无法体会的困难,从而 实现成为伟大国家的“百年梦想”。 所谓“难以设想的困难”,就包括国际环境可能带来的困难。中国人在思考 中国崛起”与世界的关系时,基本上可以分为两部分内容:一是中国在其实现 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应如何理解和处理与当今西方国家占主导地位的国际体系 的关系。从改革开放20多年的历史看,中国实际上已经成为当今国际体系的受 益者,中国人在近代历史中形成的“受害者心态”,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化。正 是在这个变化的基础上,“融入世界(国际体系)”逐步成为中国人的主流思考。 另一部分思考是所谓“中国崛起的国际环境”问题。即使对中国崛起的前景 抱着最乐观估计的那些人也认为,在当今的国际环境中,尽管存在诸多机遇,但 处置不当,“中国崛起的过程有可能会终止”。由此可知,为什么中国人如此地关 心中国现代化过程所处的国际环境。 对相关的国际环境的探讨也分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个层次是对国际环境的 利弊分析。从目前已经发表的有关对国际形势的分析结论看,多数人显然认为, 中国现代化面临的国际环境,基本上是利弊参半。8即使是在中共十六大提出所 谓存在着20年的和平机遇期的提法以后,他们的看法仍然如此。而且很有可能 的是,更多人宁愿将国际环境估计地严峻一些。至少,要维护相对比较长一些的 和平环境,是一个需要花大力气争取的目标,远不是可以自然产生的。9与此相 关的是对美国对外政策和中美关系的看法,尽管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会立刻产生 出一大堆乐观的预言,但那些深入的、不追逐时尚的研究和评论,通常都在凸现 美国空前的优势地位已经和可能造成的其他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缺少自由” 的现实。这种现实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而言,当然不能算是有利的因素。 第二个层次是第一个层次的合乎逻辑的延伸,即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可能 面临的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中国崛起”必须具备一些特殊的条件或者说是标准 它们包括:需要拥有维护国家领土和战略利益的各种威慑和反威慑手段,可以根 据中国的发展和安全的需要,对全球和地区问题做出自己的战略选择,也能够应 7黄仁伟:《中国崛起的时间和空间》,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24页。 8参阅《中国崛起的时间和空间》。 ◇参阅阎学通著:《中国崛起——国际环境评估》,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
少带有些学究气的论述中,有的将“中国崛起”分为“准备期”和“崛起期”; 有的将“中国崛起”分为“初期”和“高速发展期”;还有的人明确表示,直到 2050 年为止,即使实现了现有的计划,也不过是为“中国崛起”奠定了一个“坚 实的基础”而已。7 也有一些人表达了相当的自信和乐观,认为“百年来中华民族崛起的梦想从 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事实”。更有甚者断定:“中国的崛起已实是个现实问题”, “中国甚至没有办法显示它的不重要”,等等。当然,这并不等于说,那些认为 “中国崛起”是一个过程或一个长过程的人,就不够自信。 概而言之,“中国崛起”作为一个概念,反映的主要是中国人对中国的国家 发展战略和国家命运的很多是大而划之的预期、估计和谋划。事实表明,这些预 期、估计和谋划带有相当浓厚的“内向”、“内省”的特点,即主要是以中国自己 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主要的关注点和思考的归宿。这对中国人来说是顺理成 章的,但它客观上的确构成了他们同国际上一些人之间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识视 角,并有可能形成或多少已经形成了双方沟通的障碍,甚至某种不愿理解对方的 情绪。毕竟,国际社会必然更关心的是“中国崛起”可能给国际秩序带来的变化 和冲击,而中国人正在关心的是,如何才能克服各种他人无法体会的困难,从而 实现成为伟大国家的“百年梦想”。 所谓“难以设想的困难”,就包括国际环境可能带来的困难。中国人在思考 “中国崛起”与世界的关系时,基本上可以分为两部分内容:一是中国在其实现 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应如何理解和处理与当今西方国家占主导地位的国际体系 的关系。从改革开放 20 多年的历史看,中国实际上已经成为当今国际体系的受 益者,中国人在近代历史中形成的“受害者心态”,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化。正 是在这个变化的基础上,“融入世界(国际体系)”逐步成为中国人的主流思考。 另一部分思考是所谓“中国崛起的国际环境”问题。即使对中国崛起的前景 抱着最乐观估计的那些人也认为,在当今的国际环境中,尽管存在诸多机遇,但 处置不当,“中国崛起的过程有可能会终止”。由此可知,为什么中国人如此地关 心中国现代化过程所处的国际环境。 对相关的国际环境的探讨也分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个层次是对国际环境的 利弊分析。从目前已经发表的有关对国际形势的分析结论看,多数人显然认为, 中国现代化面临的国际环境,基本上是利弊参半。8即使是在中共十六大提出所 谓存在着 20 年的和平机遇期的提法以后,他们的看法仍然如此。而且很有可能 的是,更多人宁愿将国际环境估计地严峻一些。至少,要维护相对比较长一些的 和平环境,是一个需要花大力气争取的目标,远不是可以自然产生的。9与此相 关的是对美国对外政策和中美关系的看法,尽管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会立刻产生 出一大堆乐观的预言,但那些深入的、不追逐时尚的研究和评论,通常都在凸现 美国空前的优势地位已经和可能造成的其他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缺少自由” 的现实。这种现实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而言,当然不能算是有利的因素。 第二个层次是第一个层次的合乎逻辑的延伸,即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可能 面临的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中国崛起”必须具备一些特殊的条件或者说是标准。 它们包括:需要拥有维护国家领土和战略利益的各种威慑和反威慑手段,可以根 据中国的发展和安全的需要,对全球和地区问题做出自己的战略选择,也能够应 7 黄仁伟:《中国崛起的时间和空间》,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24 页。 8 参阅《中国崛起的时间和空间》。 9 参阅阎学通著:《中国崛起——国际环境评估》,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8 年出版
对其他跨国家的非传统威胁。 9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国际问题专家们对中国国防力量发展的关注,以及对经 济发展与国防建设的关系的讨论,实际上反映了他们对持续变化的国际政治形势 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可能会产生消极影响的关注和担心。中国人重视国防建设的程 度的持续加强,反应的是他们对国际环境变动中的消极因素增加的判断和担心, 而不是他们对中国综合国力增长的乐观估计,以及在此估计基础上企图运用“力 量”来改变现存的国际秩序,如同“中国威胁论”所宣扬的那样 内省与外向的思考 假设这篇文章的读者比较清晰地了解中国以外的那些关于“中国崛起”和与 之密切相关的主要问题和观点,那么以上的全部介绍和论述足以大致揭示中国人 对“中国崛起”的认识和理解与国际上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之间的区别。 中国人认为,“中国崛起”是理所当然的,中国人不过是在追求同发达国家 人民一样的富裕生活和受人尊重的地位而已。他们考虑的是“中国崛起”过程中 面临的内外困难,特别是它可能面临的国际环境中那些不利的因素,以及中国必 须具备哪些条件和采取哪些措施,才能够克服那些困难,消除那些不利因素。这 种“内向”的思维逻辑使他们从来不怀疑、甚至根本不曾考虑过,中国崛起对国 际秩序带来的影响在别人看来,有可能是令人担忧的。因为他们有足够的理由相 信,一个繁荣昌盛的中国,一群富裕文明的人民,对国际社会最起码也不能说是 件坏事。这当然也是不争的事实。 反观国际上讨论和思考的逻辑,显然视角完全不同。对“中国崛起”的分析 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是从中国的迅速发展对国际秩序和有关国家的国家 利益之影响出发的。当然也不可能要求他们从中国人的角度出发。从这样的角度 出发,对“中国崛起”的认识和讨论中所提出的命题,基本上都可以归结为“中 国崛起”是对当今世界的冲击,不论是“威胁”、“问题”,还是“机会”、“促进 等等。 两相比较,区别显而易见。这种区别并不复杂,但是它带来的问题值得关注, 因为它的确造成了在“中国崛起”这个问题上,中国与外部世界之间相互沟通的 某种困难和障碍,有时甚至酝酿潜在的敌对情绪,而这种情绪的存在有可能导致 些中国人对外部环境做出某种过于严峻的估计。 反之亦然,国际社会也有可能对中国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重新建构起来的爱 国主义精神益发疑虑,因缺乏理解而对中国为实现“崛起”创造和平稳定的国际 环境而采取的防范措施,做出根本不对头的解读和反应。 毋庸置疑,国际社会中存在着对“中国崛起”的担忧,其中有合理的恐惧, 有神经质的条件反射,也确实存在视中国为敌人的政治力量,它们根本就不希望 中华民族拥有富裕的生活和合理的国际地位。对这类政治势力,不存在相互沟通 的问题,因为那没有任何意义。在这个层面讲,并不是沟通和加深相互了解,就 能解决国家间的各种分歧和矛盾的。对此不必太书生气了。 中国一些学者对国际上关于“中国崛起”的讨论和一些重要的观点作过比较 详尽的研究和评介,而且明显地在向更加理性的方向发展。阎学通的《中国崛起 国际环境评估》出版于1998年,是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国际社会有关“中国 崛起”的各种观点的第一部学术著作。该书的介绍和评论的特点是系统、面面俱 到和平心静气的,使人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到,国际上除了对“中国威胁论”的 恶意炒作外,也的确存在着种种冷静的和基于理性思考的怀疑或疑虑,值得中国
对其他跨国家的非传统威胁。 90 年代末以来中国的国际问题专家们对中国国防力量发展的关注,以及对经 济发展与国防建设的关系的讨论,实际上反映了他们对持续变化的国际政治形势 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可能会产生消极影响的关注和担心。中国人重视国防建设的程 度的持续加强,反应的是他们对国际环境变动中的消极因素增加的判断和担心, 而不是他们对中国综合国力增长的乐观估计,以及在此估计基础上企图运用“力 量”来改变现存的国际秩序,如同“中国威胁论”所宣扬的那样。 内省与外向的思考 假设这篇文章的读者比较清晰地了解中国以外的那些关于“中国崛起”和与 之密切相关的主要问题和观点,那么以上的全部介绍和论述足以大致揭示中国人 对“中国崛起”的认识和理解与国际上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之间的区别。 中国人认为,“中国崛起”是理所当然的,中国人不过是在追求同发达国家 人民一样的富裕生活和受人尊重的地位而已。他们考虑的是“中国崛起”过程中 面临的内外困难,特别是它可能面临的国际环境中那些不利的因素,以及中国必 须具备哪些条件和采取哪些措施,才能够克服那些困难,消除那些不利因素。这 种“内向”的思维逻辑使他们从来不怀疑、甚至根本不曾考虑过,中国崛起对国 际秩序带来的影响在别人看来,有可能是令人担忧的。因为他们有足够的理由相 信,一个繁荣昌盛的中国,一群富裕文明的人民,对国际社会最起码也不能说是 一件坏事。这当然也是不争的事实。 反观国际上讨论和思考的逻辑,显然视角完全不同。对“中国崛起”的分析 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是从中国的迅速发展对国际秩序和有关国家的国家 利益之影响出发的。当然也不可能要求他们从中国人的角度出发。从这样的角度 出发,对“中国崛起”的认识和讨论中所提出的命题,基本上都可以归结为“中 国崛起”是对当今世界的冲击,不论是“威胁”、“问题”,还是“机会”、“促进”, 等等。 两相比较,区别显而易见。这种区别并不复杂,但是它带来的问题值得关注, 因为它的确造成了在“中国崛起”这个问题上,中国与外部世界之间相互沟通的 某种困难和障碍,有时甚至酝酿潜在的敌对情绪,而这种情绪的存在有可能导致 一些中国人对外部环境做出某种过于严峻的估计。 反之亦然,国际社会也有可能对中国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重新建构起来的爱 国主义精神益发疑虑,因缺乏理解而对中国为实现“崛起”创造和平稳定的国际 环境而采取的防范措施,做出根本不对头的解读和反应。 毋庸置疑,国际社会中存在着对“中国崛起”的担忧,其中有合理的恐惧, 有神经质的条件反射,也确实存在视中国为敌人的政治力量,它们根本就不希望 中华民族拥有富裕的生活和合理的国际地位。对这类政治势力,不存在相互沟通 的问题,因为那没有任何意义。在这个层面讲,并不是沟通和加深相互了解,就 能解决国家间的各种分歧和矛盾的。对此不必太书生气了。 中国一些学者对国际上关于“中国崛起”的讨论和一些重要的观点作过比较 详尽的研究和评介,而且明显地在向更加理性的方向发展。阎学通的《中国崛起 ——国际环境评估》出版于 1998 年,是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国际社会有关“中国 崛起”的各种观点的第一部学术著作。该书的介绍和评论的特点是系统、面面俱 到和平心静气的,使人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到,国际上除了对“中国威胁论”的 恶意炒作外,也的确存在着种种冷静的和基于理性思考的怀疑或疑虑,值得中国
人认真的思考和对待。10 202年9月出版的黄仁伟的《中国崛起的时间和空间》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该书在同样全面地介绍和评论了国际社会关于“中国崛起”的各种观点和议论后, 特别指出:“研究中国崛起的战略构想,不能离开对于各种反面、制约、阻遏力 量的研究,也不能不参考各种对中国崛起失败的预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反面 力量比我们自己更重视、更敏锐地发现可能导致中国崛起失败的因素,在这方面 它们可以作我们的老师”。11 为了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中国可以“以敌为师”。这种理性的逻辑一旦 成为中国精英舆论的主流,对“中国崛起”的讨论必定会成为巨大的精神动力。 10《中国崛起——国际环境评估》,第58-87页 11《中国崛起的时间和空间》,第19页
人认真的思考和对待。10 2002 年 9 月出版的黄仁伟的《中国崛起的时间和空间》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该书在同样全面地介绍和评论了国际社会关于“中国崛起”的各种观点和议论后, 特别指出:“研究中国崛起的战略构想,不能离开对于各种反面、制约、阻遏力 量的研究,也不能不参考各种对中国崛起失败的预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反面 力量比我们自己更重视、更敏锐地发现可能导致中国崛起失败的因素,在这方面 它们可以作我们的老师”。11 为了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中国可以“以敌为师”。这种理性的逻辑一旦 成为中国精英舆论的主流,对“中国崛起”的讨论必定会成为巨大的精神动力。 10 《中国崛起——国际环境评估》,第 58-87 页。 11 《中国崛起的时间和空间》,第 1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