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国家间的竞争 竞赛规则与标准 前面两个章节对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关系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如果说工业革命开始 金融和贸易理论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国际经济关系的形成,那么一般认为,1648年签订的威 斯特伐利亚和约标志着现代国际政治关系的形成。导言中已经指出,没有自由市场谈不上世 界经济,同样,没有民族国家就谈不上现代意义上的国际政治。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在国际关 系史上的意义不仅在于它结束了欧洲30年战争,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民族国家的出现,并 且提出了现代国际关系最初的基本原则:一、在国际政治格局中,行为主体是民族主权国家。 二、只有国家才拥有完全的法律行为能力,这是由国家拥有主权这一基本属性所决定的。三、 主权是不能割让的。民族国家刚刚登上世界舞台就已经表明,它们将遵循一套前所未有的 行为准则 在此之前,国家间的竞争有如在封闭的角斗场上展开,相对获益是判断胜负的标准;在 此之后,国家间的竞赛逐渐演变成超长距离的马拉松,绝对获益与相对获益一样成为核心的 游戏规则。推动这一变化的是生产方式的革命和生产能力的飞跃。 相对获益与绝对获益 美国著名的经济史学者安格斯·麦迪逊对公元500年以来的世界经济增长进行数量分 析,明显可以看出,17世纪成为前现代与现代的分水岭。在此之前的大部分时间里,世界 的人均产出没有变化。即便是实现初步增长的16-17世纪,人口增长率也仍然高于人均产出 的增长率。这意味着一个国家只有通过把更多的臣民纳入麾下,来提高生产能力,积累更多 的财富。所以前现代的统治者总是忙于开疆拓土,各国之间的边界基本是不固定的。王朝国 家的崛起和灭亡屡见不鲜。统治者之间的往来以礼仪为表,权谋为里,心照不宣的共识即成 王败寇,谈不上有什么法理规则。低效率的政治实体被无情地淘汰,能够在组织或军事技术 上获得突破的统治者则建立疆域辽阔的帝国,只有在征服的代价超出收益的时候,扩张才会 停止 不过即便在稳定的大帝国里,传统农业生产也无法突破环境和资源的限制,无法逃脱 收益递减规律。人口増长迟早会超岀环境容纳的极限,使帝国盛极而衰。追求绝对获益,通 过不断提高生产能力来获得财富和安全是不可能的。全世界的财富从整体上看增加极为有 限,各国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瓜分财富上面。“一个人、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国家只有使他人 有所失,自己才能有所得。”2追求相对获益是前现代唯一的逻辑 工业革命和现代经济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类经济生活的面貌,历史上首次出现持续增 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页 2(美)沃尔特·罗斯托著,黄其祥,纪坚博译,《这一切是怎么开始的:现代经济的起源》,商务印书馆
第四章 国家间的竞争 竞赛规则与标准 前面两个章节对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关系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如果说工业革命开始、 金融和贸易理论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国际经济关系的形成,那么一般认为,1648 年签订的威 斯特伐利亚和约标志着现代国际政治关系的形成。导言中已经指出,没有自由市场谈不上世 界经济,同样,没有民族国家就谈不上现代意义上的国际政治。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在国际关 系史上的意义不仅在于它结束了欧洲 30 年战争,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民族国家的出现,并 且提出了现代国际关系最初的基本原则:一、在国际政治格局中,行为主体是民族主权国家。 二、只有国家才拥有完全的法律行为能力,这是由国家拥有主权这一基本属性所决定的。三、 主权是不能割让的。1 民族国家刚刚登上世界舞台就已经表明,它们将遵循一套前所未有的 行为准则。 在此之前,国家间的竞争有如在封闭的角斗场上展开,相对获益是判断胜负的标准;在 此之后,国家间的竞赛逐渐演变成超长距离的马拉松,绝对获益与相对获益一样成为核心的 游戏规则。推动这一变化的是生产方式的革命和生产能力的飞跃。 相对获益与绝对获益 美国著名的经济史学者安格斯·麦迪逊对公元 500 年以来的世界经济增长进行数量分 析,明显可以看出,17 世纪成为前现代与现代的分水岭。在此之前的大部分时间里,世界 的人均产出没有变化。即便是实现初步增长的 16-17 世纪,人口增长率也仍然高于人均产出 的增长率。这意味着一个国家只有通过把更多的臣民纳入麾下,来提高生产能力,积累更多 的财富。所以前现代的统治者总是忙于开疆拓土,各国之间的边界基本是不固定的。王朝国 家的崛起和灭亡屡见不鲜。统治者之间的往来以礼仪为表,权谋为里,心照不宣的共识即成 王败寇,谈不上有什么法理规则。低效率的政治实体被无情地淘汰,能够在组织或军事技术 上获得突破的统治者则建立疆域辽阔的帝国,只有在征服的代价超出收益的时候,扩张才会 停止。 不过即便在稳定的大帝国里,传统农业生产也无法突破环境和资源的限制,无法逃脱 收益递减规律。人口增长迟早会超出环境容纳的极限,使帝国盛极而衰。追求绝对获益,通 过不断提高生产能力来获得财富和安全是不可能的。全世界的财富从整体上看增加极为有 限,各国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瓜分财富上面。“一个人、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国家只有使他人 有所失,自己才能有所得。”2 追求相对获益是前现代唯一的逻辑。 工业革命和现代经济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类经济生活的面貌,历史上首次出现持续增 1 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年版,第 4 页。 2 (美)沃尔特·罗斯托著,黄其祥, 纪坚博译,《这一切是怎么开始的:现代经济的起源》,商务印书馆, 1997 年版,第 13 页
长现象,人均产出的增幅开始超越人口增长。特别是在19-20世纪,世界经济整体上实现了 高速增长。全球人均收入从650美元增加到5145美元,增加8倍,世界产值增加了40倍, 出口量增加了540倍。国家间的竞争也随之出现全新的局面。因为在固定人口和领土的前提 下,通过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也可以不断积聚财富。善于提高经济效率,适应世界市场的 国家所聚集和使用的资源,远远超过领土扩张所得。追求绝对获益第一次成为国家的现实选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正是在从前现代向现代过渡的时期出现的,它体现了各国适应新竞 赛形式的努力。在其基础上形成的现代国际体系,遵循完全不同以往的竞争规则。第一,参 加竞争的应当是民族国家,各国承诺以和平手段解决争端,最低限度是不以消灭对手为目的。 而在此之前,竞争者主要是王朝和帝国,掠夺、兼并、征服是可以接受的竞赛方式。第二 民族国家享有不可分割、不可让渡的绝对主权。主权对内以公民权利和财产权为基础,对外 以国际法律和条约体系为保障。它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国家间展开绝对获益竟争的基石 如瑞士国际法学者瓦特尔阐述的,主权原则出现后,即便在战争状态下,经济权益也可能得 到维护。“一个主权者同另一个主权者进行战争,至少不是同非武装的人进行战争。战胜者 夺取国家的财产、公共的财产,而(战败国的)个人仍保持自己的财产。”第三,作为主权 原则的延伸,国家的领土和边界基本固定,认定公民身份有了严格的程序。只有得到相关国 家认可,才能作出调整。扩张领土、掠夺人口从经济上说没有必要,从政治上说代价高昂。 以绝对获益为核心的规则不仅为各国政府接受,也很快得到各国国民的认同。能否保 证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成为评价执政能力的关键,这是现代经济形成前所没有的观念。以经济 史学家理查德·托尼的话说,只是在最近的400年,人们才习惯了迅速的经济变化,并且以 持续的经济进步作为理想。在传统社会里,经济繁荣的标准是静止的:轻徭薄役,五谷丰 登,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民众视之为盛世,心满意足,而不会渴望不断、迅速地积累财富 现代经济出现改变了数千年延续的模式,高速增长的观念日益流行。政府必须保证生产不断 扩大,国民福利不断提高。 不过在绝对获益观念流行的同时,相对获益并没有被淡忘,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它 比前现代时期更为普通人所重视,因为市场力量扩大了国家间的贫富差距。美国经济史学者 戴维·兰德斯指出,18世纪中期最富和最穷国家的人均收入之比大约是5:1,欧洲与东亚或 南亚(中国或印度)的人均收入之比约为1.5:1或2:1。到了20世纪末,最富有的工业国 家(如瑞士)和最贫穷的非工业国(如莫桑比克)相比,人均收入之比是400:1。以国家总 体实力而论,1820年的十个经济大国中间,中国、英国、法国、印度名列前茅,美国第九 普鲁士第十。到20世纪80年代,美、日、徳居三甲,英国勉强保住前十名的位置,中国和 印度已经落后。‘国家间的竞争已经不是淘汰赛,但落后的痛苦要远远大于以往。 现代化的通讯手段使公众随时能感受到各国生活水平的差异,促使他们对政府提出更 多的要求。不仅要实现绝对获益,而且要实现相对获益;不仅要持续增长,而且要赶超其他 国家。结果,在现代国际体系中,因落后而消亡的国家极为罕见;但因为不能达到国民的期 望值,而失败垮台的政府则层出不穷。在世界经济整体增长的同时,国家之间的竞争也日益 激烈,要分出上下高低 转引自李家善,《国际法学史新论》,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第127页。 澳)海茵茨·沃尔夫冈·阿恩特著,唐宇华、吴良健译,《经济发展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第12页 °(美)戴维·兰德斯著,门洪华等译,《国富国穷》,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引言第4页 OECD研究报告“现代资本主义的整个时期”,安格斯·麦迪逊执笔
长现象,人均产出的增幅开始超越人口增长。特别是在 19-20 世纪,世界经济整体上实现了 高速增长。全球人均收入从 650 美元增加到 5145 美元,增加 8 倍,世界产值增加了 40 倍, 出口量增加了 540 倍。国家间的竞争也随之出现全新的局面。因为在固定人口和领土的前提 下,通过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也可以不断积聚财富。善于提高经济效率,适应世界市场的 国家所聚集和使用的资源,远远超过领土扩张所得。追求绝对获益第一次成为国家的现实选 择。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正是在从前现代向现代过渡的时期出现的,它体现了各国适应新竞 赛形式的努力。在其基础上形成的现代国际体系,遵循完全不同以往的竞争规则。第一,参 加竞争的应当是民族国家,各国承诺以和平手段解决争端,最低限度是不以消灭对手为目的。 而在此之前,竞争者主要是王朝和帝国,掠夺、兼并、征服是可以接受的竞赛方式。第二, 民族国家享有不可分割、不可让渡的绝对主权。主权对内以公民权利和财产权为基础,对外 以国际法律和条约体系为保障。它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国家间展开绝对获益竞争的基石。 如瑞士国际法学者瓦特尔阐述的,主权原则出现后,即便在战争状态下,经济权益也可能得 到维护。“一个主权者同另一个主权者进行战争,至少不是同非武装的人进行战争。战胜者 夺取国家的财产、公共的财产,而(战败国的)个人仍保持自己的财产。”3 第三,作为主权 原则的延伸,国家的领土和边界基本固定,认定公民身份有了严格的程序。只有得到相关国 家认可,才能作出调整。扩张领土、掠夺人口从经济上说没有必要,从政治上说代价高昂。 以绝对获益为核心的规则不仅为各国政府接受,也很快得到各国国民的认同。能否保 证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成为评价执政能力的关键,这是现代经济形成前所没有的观念。以经济 史学家理查德·托尼的话说,只是在最近的 400 年,人们才习惯了迅速的经济变化,并且以 持续的经济进步作为理想。4 在传统社会里,经济繁荣的标准是静止的:轻徭薄役,五谷丰 登,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民众视之为盛世,心满意足,而不会渴望不断、迅速地积累财富。 现代经济出现改变了数千年延续的模式,高速增长的观念日益流行。政府必须保证生产不断 扩大,国民福利不断提高。 不过在绝对获益观念流行的同时,相对获益并没有被淡忘,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它 比前现代时期更为普通人所重视,因为市场力量扩大了国家间的贫富差距。美国经济史学者 戴维·兰德斯指出,18 世纪中期最富和最穷国家的人均收入之比大约是 5:1,欧洲与东亚或 南亚(中国或印度)的人均收入之比约为 1.5:1 或 2:1。到了 20 世纪末,最富有的工业国 家(如瑞士)和最贫穷的非工业国(如莫桑比克)相比,人均收入之比是 400:1。5 以国家总 体实力而论,1820 年的十个经济大国中间,中国、英国、法国、印度名列前茅,美国第九, 普鲁士第十。到 20 世纪 80 年代,美、日、徳居三甲,英国勉强保住前十名的位置,中国和 印度已经落后。6 国家间的竞争已经不是淘汰赛,但落后的痛苦要远远大于以往。 现代化的通讯手段使公众随时能感受到各国生活水平的差异,促使他们对政府提出更 多的要求。不仅要实现绝对获益,而且要实现相对获益;不仅要持续增长,而且要赶超其他 国家。结果,在现代国际体系中,因落后而消亡的国家极为罕见;但因为不能达到国民的期 望值,而失败垮台的政府则层出不穷。在世界经济整体增长的同时,国家之间的竞争也日益 激烈,要分出上下高低。 3 转引自李家善,《国际法学史新论》,法律出版社,1987 年版,第 127 页。 4 (澳)海茵茨·沃尔夫冈·阿恩特著,唐宇华、吴良健译,《经济发展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99 年版, 第 12 页。 5 (美)戴维·兰德斯著,门洪华等译,《国富国穷》,新华出版社,2001 年版,引言第 4 页。 6 OECD 研究报告“现代资本主义的整个时期”,安格斯·麦迪逊执笔
国力盛衰的根源 对于现代国家而言,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能力是国力的核心部分。国家的军事实 力、科硏能力、组织效率、文化影响力无不以此为基础。早期的増长理论认为,劳动力、资 本、自然资源是保证持续增长的三个要素。随着硏究的深入,技术创新、制度因素、社会文 化传统在增长过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能够有效调动和使用这 些增长要素。这也造成了当今世界各国的发展水平差距悬殊。有些国家事实上还处于前现代 阶段,有些国家的增长不断出现波动和反复,只有部分国家保持比较稳定的增长,而其中能 够保持领先地位的更是屈指可数。长期看来,增长能力的高下决定了一国的国际地位,也决 定了国际体系的结构
国力盛衰的根源 对于现代国家而言,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能力是国力的核心部分。国家的军事实 力、科研能力、组织效率、文化影响力无不以此为基础。早期的增长理论认为,劳动力、资 本、自然资源是保证持续增长的三个要素。随着研究的深入,技术创新、制度因素、社会文 化传统在增长过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能够有效调动和使用这 些增长要素。这也造成了当今世界各国的发展水平差距悬殊。有些国家事实上还处于前现代 阶段,有些国家的增长不断出现波动和反复,只有部分国家保持比较稳定的增长,而其中能 够保持领先地位的更是屈指可数。长期看来,增长能力的高下决定了一国的国际地位,也决 定了国际体系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