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三八线: 中国参与朝鲜战争决策研究之二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牛军 1950年10月中旬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经过两个多月连续作战,于 1951年元旦突破联合国军在三八线的防线,占领汉城并进抵三七线。多年来, 由于历史档案的欠缺,志愿军越过三八线决策研究总的说来比较粗糙。随着中国 和俄罗斯历史档案的逐步解密和相关问题的研究一一如中国参战决策与参战目 标的研究、中国关于停战的外交活动的研究、中国与盟国的关系的研究、中国军 事战略的硏究,等等一一不断深入,一些论著开始从更加广泛的角度,硏究志愿 军越过三八线的决策过程与动机,特别是将志愿军越过三八线决策与中国参战目 标、盟国对中国决策的影响等等,联系起来加以考察,从而提出了一些相当重要 的观点。1本文试图针对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疑问,通过探讨中国参战目标的 复杂性、志愿军作战方针的变化过程及其原因、盟国关系对中国决策的影响等问 题,说明志愿军越过三八线在军事上是权宜之计,政治考虑是导致该决定的主要 因素。 (一)中国参战目标:“草鞋没样,边打边像” 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差不多都认为,联合国军在10月初越过三八线,是导致 中国决心参战的关键性因素。如果这个论点是成立的,那么从逻辑上说,三八线 不论在法理上、心理上还是军事安全的考虑上,对于中国都是可以接受的一个界 限。由此产生的一个问题是,既然三八线具有这种意义,那么是否中国在决策出 兵时,就已经将三八线作为可以达到和可以就此止步的作战目标?对此显然不是 用是或不是就可以解释清楚的。已经公布的档案表明,中国领导人从考虑参战起 他们提出的作战目标至少是经常变动的,有时甚至是模糊的。 美国宣布介入朝鲜战争和封锁台湾海峡导致中国领导人根本改变了对东亚 地区安全形势的判断。朝鲜战争爆发前,中国领导人的主要精力集中于国内事务, 中国军队的主要任务主要抓紧进军西藏和准备解放台湾。在朝鲜半岛和印度支那 两个方向上,中国显然更重视后者,并在1950年春季开始向越盟军队提供训练 和援助、派遣军事顾问团等。中国领导人当时并不认为美国的军事威胁是迫在眉 睫的,他们甚至认为,即使解放军进攻台湾美国也不大可能直接进行军事干预。 2在朝鲜半岛,中国基本上置身事外。在金日城下决心发动进攻前,斯大林曾要 求金日城听取毛泽东的意见。不过毛泽东很可能知道他的意见并不能起重要作 用,所以只不过是提出建议而已。3 朝鲜战争爆发后,当北朝鲜取得军事胜利时,中国领导人对美国干涉的抨击 沈志华:《论中国出兵超决策的是非和得失》,2000年8月成都冷战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陈兼:“中国结束 朝鲜战争的战略”,《关于朝鲜战争硏究的新材料和新观点》,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硏究部第二硏究室编印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二卷),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杨奎松:《毛泽东 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河南出版社199年版:牛军“朝鲜战争中中美决策比较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0年第6期 2 faJi:"The Last Campaign to Unify China: The CCP's Unmaterialized Plan to Librate Taiwan, 1949-1950" Chinese Historians, Spring 1992, Vol. 5, No. 1 3参阅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韩战——中苏最高机密档案》,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
越过三八线: 中国参与朝鲜战争决策研究之二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牛军 1950 年 10 月中旬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经过两个多月连续作战,于 1951 年元旦突破联合国军在三八线的防线,占领汉城并进抵三七线。多年来, 由于历史档案的欠缺,志愿军越过三八线决策研究总的说来比较粗糙。随着中国 和俄罗斯历史档案的逐步解密和相关问题的研究——如中国参战决策与参战目 标的研究、中国关于停战的外交活动的研究、中国与盟国的关系的研究、中国军 事战略的研究,等等——不断深入,一些论著开始从更加广泛的角度,研究志愿 军越过三八线的决策过程与动机,特别是将志愿军越过三八线决策与中国参战目 标、盟国对中国决策的影响等等,联系起来加以考察,从而提出了一些相当重要 的观点。1本文试图针对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疑问,通过探讨中国参战目标的 复杂性、志愿军作战方针的变化过程及其原因、盟国关系对中国决策的影响等问 题,说明志愿军越过三八线在军事上是权宜之计,政治考虑是导致该决定的主要 因素。 (一) 中国参战目标:“草鞋没样,边打边像” 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差不多都认为,联合国军在 10 月初越过三八线,是导致 中国决心参战的关键性因素。如果这个论点是成立的,那么从逻辑上说,三八线 不论在法理上、心理上还是军事安全的考虑上,对于中国都是可以接受的一个界 限。由此产生的一个问题是,既然三八线具有这种意义,那么是否中国在决策出 兵时,就已经将三八线作为可以达到和可以就此止步的作战目标?对此显然不是 用是或不是就可以解释清楚的。已经公布的档案表明,中国领导人从考虑参战起, 他们提出的作战目标至少是经常变动的,有时甚至是模糊的。 美国宣布介入朝鲜战争和封锁台湾海峡导致中国领导人根本改变了对东亚 地区安全形势的判断。朝鲜战争爆发前,中国领导人的主要精力集中于国内事务, 中国军队的主要任务主要抓紧进军西藏和准备解放台湾。在朝鲜半岛和印度支那 两个方向上,中国显然更重视后者,并在 1950 年春季开始向越盟军队提供训练 和援助、派遣军事顾问团等。中国领导人当时并不认为美国的军事威胁是迫在眉 睫的,他们甚至认为,即使解放军进攻台湾美国也不大可能直接进行军事干预。 2在朝鲜半岛,中国基本上置身事外。在金日城下决心发动进攻前,斯大林曾要 求金日城听取毛泽东的意见。不过毛泽东很可能知道他的意见并不能起重要作 用,所以只不过是提出建议而已。3 朝鲜战争爆发后,当北朝鲜取得军事胜利时,中国领导人对美国干涉的抨击 1 沈志华:《论中国出兵超决策的是非和得失》,2000 年 8 月成都冷战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陈兼:“中国结束 朝鲜战争的战略”,《关于朝鲜战争研究的新材料和新观点》,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第二研究室编印;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二卷),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0 年版;杨奎松:《毛泽东 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河南出版社 1999 年版;牛军“朝鲜战争中中美决策比较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0 年第 6 期。 2 何迪: “The Last Campaign to Unify China’: The CCP’s Unmaterialized Plan to Librate Taiwan, 1949-1950”, Chinese Historians, Spring 1992, Vol. 5, No.1. 3 参阅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韩战——中苏最高机密档案》,天地图书有限公司 1998 年版,第 218—222
主要集中于美军封锁台湾海峡。但是他们在内心深处对美国的军事行动抱持深刻 的警惕,认为美国不仅在朝鲜半岛使用武力,而且在台湾海峡和东南亚加强军事 部署,美国的军事行动是对朝鲜半岛、印度支那和台湾地区的全面干涉,朝鲜战 争不过是美国发动侵略的借口。4他们这种认识的形成和加深,是他们决心参战 并考虑一切战争决策的最根本和最深刻的原因。不论是参战还是越过三八线,都 是同中国领导人消除美国威胁的决心和意志直接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领导人在美国宣布封锁台湾海峡后不久,即开始考虑推迟进攻台湾的时 间。57月7日,中央军委即决定组建东北边防军,其任务是保卫东北边防和必要 时援助朝鲜人民军,原指挥部署进攻台湾的粟裕被任命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兼政 委。68月上旬,随着朝鲜人民军攻势受阻,中国加紧了军事部署。在8月4日 的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提出出兵的设想,即“如美帝得胜,就会得意,就会威 胁我”,所以必须帮助北朝鲜。78月中旬东北边防军的任务更加明确,即准备入 朝作战。8在8月26日的国防会议上,中国领导人第一次明确作出推迟进攻台湾 准备援助北朝鲜,与美军作战。°至于帮助帮助北朝鲜与美军作战要达到何种目 的,他们并没有明确的阐述。中国随后开始在东北大规模集结军队,并着手加强 东北的防空力量。10原准备进攻台湾的第九兵团和开始复员的第十九兵团调至津 浦路和陇海路集结。 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朝鲜战局急转直下。9月下旬和10月初,中国 领导人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向美国发出不得越过三八线的警告。然而美军置 若罔闻,于10月7日越过三八线北侵。中国领导人因此断定,美国将不会停止 在东亚的军事干涉。周恩来8月26日的讲话反映了中国领导人那时的基本看法, 即:“美帝国主义企图在朝鲜打开一个缺口,准备世界大战的东方基地, 国如果压服朝鲜,下一步必然对越南及其他原殖民地国家进行压服。因此,朝鲜 战争至少是东方斗争的焦点”。12中国领导人显然在担心出现“多米诺”效应, 而且他们的担心在美军越过三八线以后进一步强化 可以肯定地说,是美军越过三八线导致中国领导人相信,与美国作战将无法 避免。如周恩来在1951年4月2日的报告中说:“朝鲜事件不过是个借口;不在 朝鲜爆发,也将在其他地区爆发,台湾、越南都是可爆发的地方”,“对于我们来 说毋宁以朝战最有利”。13中国领导人对美国意图的这一判断,是促使他们决策 出兵朝鲜的宏观背景,而美军越过三八线则是使他们断定参战无法避免的关键因 《周恩来外长斥责美国武装侵略台湾的声明》,1950年6月28日,《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二辑,第91 —92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58年版:《周恩来军事文选》,第四卷,第43--4页,人民出版社1997 The Last Campaign to Unify China: The CCP's Unmaterialized Plan to Librate Taiwan, 1949-1950,p. 14 《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一卷,第63页 6《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一卷,第63页 7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上卷,第43页 萧劲光在沈阳军事会议上的讲话”,1950年8月11日:“高岗在沈阳军事会议上的讲话”,1950年8月 13日:杜平:《在志愿军总部》,第16页,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版 9周恩来:《充分准备,出手即胜》,1950年8月26日,《周恩来军事文选》,第43-45页:雷英夫:《抗美 援朝战争几个重大决策的回忆(续一)》,《党的文献》,1994年第一期,第24—25页。 10毛泽东:《须集中十二个军以便机动》,《毛泽东军事文集》,军事科学出版社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 版,第六卷,第97页。 10柴成文、赵勇田:《板门店谈判》,第74页:《周恩来选集》,下卷,第37页,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周恩来军事文选》,第四卷,第43--45页 12周恩来:《充分准备,出手即胜》,第43-44页。 13周恩来:《抗美援朝仍是一九五一年的首要任务》,1951年4月2日,《周恩来军事文选》,第四卷, 181-—182页
主要集中于美军封锁台湾海峡。但是他们在内心深处对美国的军事行动抱持深刻 的警惕,认为美国不仅在朝鲜半岛使用武力,而且在台湾海峡和东南亚加强军事 部署,美国的军事行动是对朝鲜半岛、印度支那和台湾地区的全面干涉,朝鲜战 争不过是美国发动侵略的借口。4他们这种认识的形成和加深,是他们决心参战 并考虑一切战争决策的最根本和最深刻的原因。不论是参战还是越过三八线,都 是同中国领导人消除美国威胁的决心和意志直接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领导人在美国宣布封锁台湾海峡后不久,即开始考虑推迟进攻台湾的时 间。57 月 7 日,中央军委即决定组建东北边防军,其任务是保卫东北边防和必要 时援助朝鲜人民军,原指挥部署进攻台湾的粟裕被任命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兼政 委。6 8 月上旬,随着朝鲜人民军攻势受阻,中国加紧了军事部署。在 8 月 4 日 的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提出出兵的设想,即“如美帝得胜,就会得意,就会威 胁我”,所以必须帮助北朝鲜。78 月中旬东北边防军的任务更加明确,即准备入 朝作战。8在 8 月 26 日的国防会议上,中国领导人第一次明确作出推迟进攻台湾, 准备援助北朝鲜,与美军作战。9至于帮助帮助北朝鲜与美军作战要达到何种目 的,他们并没有明确的阐述。中国随后开始在东北大规模集结军队,并着手加强 东北的防空力量。10原准备进攻台湾的第九兵团和开始复员的第十九兵团调至津 浦路和陇海路集结。 9 月 15 日美军在仁川登陆,朝鲜战局急转直下。9 月下旬和 10 月初,中国 领导人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向美国发出不得越过三八线的警告。11然而美军置 若罔闻,于 10 月 7 日越过三八线北侵。中国领导人因此断定,美国将不会停止 在东亚的军事干涉。周恩来 8 月 26 日的讲话反映了中国领导人那时的基本看法, 即:“美帝国主义企图在朝鲜打开一个缺口,准备世界大战的东方基地,……美 国如果压服朝鲜,下一步必然对越南及其他原殖民地国家进行压服。因此,朝鲜 战争至少是东方斗争的焦点”。12中国领导人显然在担心出现“多米诺”效应, 而且他们的担心在美军越过三八线以后进一步强化。 可以肯定地说,是美军越过三八线导致中国领导人相信,与美国作战将无法 避免。如周恩来在 1951 年 4 月 2 日的报告中说:“朝鲜事件不过是个借口;不在 朝鲜爆发,也将在其他地区爆发,台湾、越南都是可爆发的地方”,“对于我们来 说毋宁以朝战最有利”。13中国领导人对美国意图的这一判断,是促使他们决策 出兵朝鲜的宏观背景,而美军越过三八线则是使他们断定参战无法避免的关键因 4 《周恩来外长斥责美国武装侵略台湾的声明》,1950 年 6 月 28 日,《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二辑,第 91 ——92 页,世界知识出版社 1958 年版;《周恩来军事文选》,第四卷,第 43——44 页,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 5 “’The Last Campaign to Unify China’: The CCP’s Unmaterialized Plan to Librate Taiwan, 1949-1950”, p. 14; 《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一卷,第 63 页。 6 《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一卷,第 63 页。 7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1 年版,上卷,第 43 页。 8 “萧劲光在沈阳军事会议上的讲话”,1950 年 8 月 11 日;“高岗在沈阳军事会议上的讲话”,1950 年 8 月 13 日;杜平:《在志愿军总部》,第 16 页,解放军出版社 1989 年版。 9 周恩来:《充分准备,出手即胜》,1950 年 8 月 26 日,《周恩来军事文选》,第 43-45 页;雷英夫:《抗美 援朝战争几个重大决策的回忆(续一)》,《党的文献》,1994 年第一期,第 24——25 页。 10 毛泽东:《须集中十二个军以便机动》,《毛泽东军事文集》,军事科学出版社和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3 年 版,第六卷,第 97 页。 11 0 柴成文、赵勇田:《板门店谈判》,第 74 页;《周恩来选集》,下卷,第 37 页,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 《周恩来军事文选》,第四卷,第 43——45 页。 12 周恩来:《充分准备,出手即胜》,第 43-44 页。 13 周恩来:《抗美援朝仍是一九五一年的首要任务》,1951 年 4 月 2 日,《周恩来军事文选》,第四卷,第 181——182 页
素 中国领导人决定出兵后,随之而来的是出兵的作战目标是什么?以往的论 著比较充分地论述了中国参战的决策动机,大致将其分为国际主义(或扩大些说 是意识形态)和国家安全等两个方面。14以往的分析是相当丰富的,不过还需要 进一步解释的是,在“国际主义”与国家安全双重因素的影响下,中国领导人是 如何确定参战(包括战略的和临时的)目标的。换句话说,他们是如何通过确定 作战目标,将两者协调起来的。 从中国出兵决策的过程看,中国领导人先后提出了三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 10月2日毛泽东在给斯大林的电报中明确提出的,即“要准备在朝鲜境内歼灭 和驱逐美国及其他国家的侵略军”。毛泽东在提出这个目标的同时也承认,“最不 利的情况是中国军队在朝鲜境内不能大量歼灭美国军队,两军相持成为僵局,而 美国又已和中国公开进入战争状态,使中国现在己经开始的经济建设计划归于破 实际上8月上旬中国领导人开始考虑出兵参战时,就提出要帮助北朝鲜“争 取胜利”。16至于“胜利”的含义很可能在中国领导人心目中也是随形势发展而 定的。随着朝鲜人民军陷入困境,按照周恩来8月下旬的估计,朝鲜战争将长期 化,朝鲜人民军将主动后撤,而中国军队将承担“最后将美军各个歼灭”的任务。 17显然这时中国领导人考虑的重点还是帮助北朝鲜打赢战争。毛泽东10月2日 在给斯大林的电报中提出的目标,并不是中国领导人集体讨论,深思熟虑的结果。 现在看来它更可能是受以往对战局判断的影响的产物,毛泽东很可能并没有仔细 斟酌后来出现的新情况 第二个目标是10月3日周恩来提出的,即恢复战争爆发前的状况,包括美 军不得越过三八线,并最终撤出朝鲜半岛。周恩来在与潘尼迦的谈话中说明:“美 国军队正企图越过三八线,扩大战争。美国军队果真如此做的话,我们不能坐视 不顾,我们要管”。周恩来的谈话显示,中国首要的关注是美军不得越过三八线, 其次是和平解决朝鲜问题,这需要立刻停战和外国军队撤出。18从谈话发生的时 间看,这很可能是中国决策层当时的共识。在这里三八线并不是作为中国军队的 作战目标提出来的,不过可以根据周恩来的谈话确定,它是中国可以接受的一条 “安全线”。换句话说,如果联合国军不过三八线,中国就不会参战。由于周恩 来的谈话是在中国决策层讨论过作战困难后的共识,它对后来的决策将产生重要 影响。 第三个目标是10月中旬确定的,即在平壤、元山铁路以北和德川、宁远公 路以南地区构筑防线,“六个月以内再谈攻击问题”。19在毛泽东看来,这可能是 当时唯一有把握作到的,当然也是有利的。其实林彪曾经提出过“出而不战”的 14以上只是大致分类,有论著也提到其他一些具体原因,在此不赘述。沈志华:“中国出兵朝鲜的决策过 程”,《党史研究参考资料》,1996年第1期:齐德学:“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几个问题”,《中共党史研究》, 1998年第1期:沈志华:“朝鲜战争研究综述”,《中共党史研究》,1997年第1期。 15毛泽东:《志愿军入朝参战及参战后的战略方针问题》,1950年10月2日,第106-—108页,《毛泽东 军事文集》,第六卷 16《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第43页。 1周恩来:《充分准备,出手即胜》,1950年8月26日,第44-45页,《周恩来军事文选》,第四卷。 18周恩来:《美军如越过三八线,我们要管》,第67——68页,《周恩来军事文选》,第四卷。 19《毛泽东关于朝鲜情况及我军准备出兵朝鲜情况给周恩来的电报》,1950年10月14日:《毛泽东关于志 愿军人朝作战的方针和部署给周恩来的电报》,1950年10月14日:均见《党的文献》,2000年第5期,第
素。 中国领导人决定出兵后,随之而来的是出兵的作战目标是什么?以往的论 著比较充分地论述了中国参战的决策动机,大致将其分为国际主义(或扩大些说 是意识形态)和国家安全等两个方面。14以往的分析是相当丰富的,不过还需要 进一步解释的是,在“国际主义”与国家安全双重因素的影响下,中国领导人是 如何确定参战(包括战略的和临时的)目标的。换句话说,他们是如何通过确定 作战目标,将两者协调起来的。 从中国出兵决策的过程看,中国领导人先后提出了三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 10 月 2 日毛泽东在给斯大林的电报中明确提出的,即“要准备在朝鲜境内歼灭 和驱逐美国及其他国家的侵略军”。毛泽东在提出这个目标的同时也承认,“最不 利的情况是中国军队在朝鲜境内不能大量歼灭美国军队,两军相持成为僵局,而 美国又已和中国公开进入战争状态,使中国现在已经开始的经济建设计划归于破 坏”。15 实际上,8 月上旬中国领导人开始考虑出兵参战时,就提出要帮助北朝鲜“争 取胜利”。16至于“胜利”的含义很可能在中国领导人心目中也是随形势发展而 定的。随着朝鲜人民军陷入困境,按照周恩来 8 月下旬的估计,朝鲜战争将长期 化,朝鲜人民军将主动后撤,而中国军队将承担“最后将美军各个歼灭”的任务。 17显然这时中国领导人考虑的重点还是帮助北朝鲜打赢战争。毛泽东 10 月 2 日 在给斯大林的电报中提出的目标,并不是中国领导人集体讨论,深思熟虑的结果。 现在看来它更可能是受以往对战局判断的影响的产物,毛泽东很可能并没有仔细 斟酌后来出现的新情况。 第二个目标是 10 月 3 日周恩来提出的,即恢复战争爆发前的状况,包括美 军不得越过三八线,并最终撤出朝鲜半岛。周恩来在与潘尼迦的谈话中说明:“美 国军队正企图越过三八线,扩大战争。美国军队果真如此做的话,我们不能坐视 不顾,我们要管”。周恩来的谈话显示,中国首要的关注是美军不得越过三八线, 其次是和平解决朝鲜问题,这需要立刻停战和外国军队撤出。18从谈话发生的时 间看,这很可能是中国决策层当时的共识。在这里三八线并不是作为中国军队的 作战目标提出来的,不过可以根据周恩来的谈话确定,它是中国可以接受的一条 “安全线”。 换句话说,如果联合国军不过三八线,中国就不会参战。由于周恩 来的谈话是在中国决策层讨论过作战困难后的共识,它对后来的决策将产生重要 影响。 第三个目标是 10 月中旬确定的,即在平壤、元山铁路以北和德川、宁远公 路以南地区构筑防线,“六个月以内再谈攻击问题”。19在毛泽东看来,这可能是 当时唯一有把握作到的,当然也是有利的。其实林彪曾经提出过“出而不战”的 14 以上只是大致分类,有论著也提到其他一些具体原因,在此不赘述。沈志华:“中国出兵朝鲜的决策过 程”,《党史研究参考资料》,1996 年第 1 期;齐德学:“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几个问题”,《中共党史研究》, 1998 年第 1 期;沈志华:“朝鲜战争研究综述”,《中共党史研究》,1997 年第 1 期。 15 毛泽东:《志愿军入朝参战及参战后的战略方针问题》,1950 年 10 月 2 日,第 106——108 页,《毛泽东 军事文集》,第六卷。 16 《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第 43 页。 17 周恩来:《充分准备,出手即胜》,1950 年 8 月 26 日,第 44——45 页,《周恩来军事文选》,第四卷。 18 周恩来:《美军如越过三八线,我们要管》,第 67——68 页,《周恩来军事文选》,第四卷。 19 《毛泽东关于朝鲜情况及我军准备出兵朝鲜情况给周恩来的电报》,1950 年 10 月 14 日;《毛泽东关于志 愿军人朝作战的方针和部署给周恩来的电报》,1950 年 10 月 14 日;均见《党的文献》,2000 年第 5 期,第 7——8 页
建议,即屯兵于朝鲜北部观察形势。20他的“出而不战”的设想是否被讨论过, 目前尚不清楚。从后来的情况看,影响志愿军选择作战目标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 素是苏联能够提供何种援助 早在朝鲜战争爆发后不久,斯大林曾经向中国领导人表示过,一旦中国出兵 到朝鲜作战,苏联将向中国军队提供空中掩护。2但是,当中国真正决定出兵的 时候,可能是由于对中国军队能否取胜缺乏信心,斯大林在是否向志愿军提供空 中掩护的问题上大步后退。10月10日,周恩来和林彪到达苏联的克里米亚,与 斯大林和其他苏联领导人举行会谈。周恩来向斯大林等介绍了中国决策层的讨论 情况和出兵面临的困难,并询问苏联对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的考虑。斯大林表示, 苏联可以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包括武器装备和运输工具等,但苏联空军还没有 准备好,至少两到三个月内不能为志愿军提供空中掩护。22 毛泽东获知苏联不能提供预期的援助后,于10月12日提出出兵到“元山 平壤线以北大块山区打开朝鲜的根据地”,6个月后“可攻击美军”。2310月14 日,毛泽东经过与彭德怀等反复交换意见,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志愿军初期的作战 方针,即“在平壤、元山铁路以北德川、宁远公路线以南地区构筑两道至三道防 御线。如敌来攻则在阵地前面分割歼灭之,如平壤美军元山两路来攻则打鼓励较 薄之一路。现在的决心是打为军,也可以打某些孤立的美军。如时间许可则将工 事继续增强,在六个月内如敌固守平壤、元山不出,则我军亦不去打平壤、元山。 在我军装备训练完毕,空中和地上均对敌具有压倒的优势条件之后,再去攻击攻 击平壤、元山等处,即在六个月以后再谈攻击问题”。这其实就是暂时的“出而 不战”,暂时不直接与美军作战。至于6个月以后志愿军能否获得毛泽东提出的 那种军事优势况,至少也是很难预测的。可以作出这样的推测,即使志愿军在某 些条件的限制下只是长期守住这条防线,中国领导人也是可以接受的。用毛泽东 的话说,就是“将国防线由鸭绿江推进到德川、宁远及其以南的线,而这是有把 握的和很有利益的”。24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三个目标是相继提出的,而且每个决定都有其具体的背 景。但是很有可能的是,它们共存于中国决策者心中,相互并不矛盾,或者说有 矛盾却至少暂时还可以兼容。这种状况的外在表现就是决策目标的弹性和模糊 性。在志愿军参战后不久,中国领导人对这种弹性和模糊性作出了典型地概括, 即通过争取军事上的胜利,“使美国知难而退”。25其实这正是毛泽东决策特点的 体现,即“草鞋没样,边打边像”。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三个目标中的每一个,其实都反映了协调“国际主 义”和国家安全等两个方面的需要。这也是中国决策的弹性与模糊性的特点之 因此也就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提出将美军驱逐出朝鲜半岛,就是在片面地追求 20《抗美援朝战争几个重大决策的回忆》(续一),第27页 2“菲利波夫关于中国在中朝边境集结部队致罗申电”,1950年7月5日,《关于朝鲜战争的俄国档案文件》 第79页 22《周恩来传(19491976》,上卷,第61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23“毛泽东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参战给周恩来的电报”,《党的文献》,2000年第5期,第 4《毛泽东关于朝鲜情况及我军准备出兵朝鲜情况给周恩来的电报》,1950年10月14日:《毛泽东关于志 愿军人朝作战的方针和部署给周恩来的电报》,1950年10月14日:均见《党的文献》,2000年第5期,第 8页 25周恩来:《抗美援朝,保卫和平》,1950年10月24日:《对朝鲜问题的估计与我们的思想准备》,1950 年11月13日:《抗美援朝局势的发展前途》,1950年1月25日:《抗美援朝运动中存在的思想问题》,1950 年11月25日:均见《周恩来军事文选》,第四卷,第75,92,107,114页
建议,即屯兵于朝鲜北部观察形势。20他的“出而不战”的设想是否被讨论过, 目前尚不清楚。从后来的情况看,影响志愿军选择作战目标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 素是苏联能够提供何种援助。 早在朝鲜战争爆发后不久,斯大林曾经向中国领导人表示过,一旦中国出兵 到朝鲜作战,苏联将向中国军队提供空中掩护。21但是,当中国真正决定出兵的 时候,可能是由于对中国军队能否取胜缺乏信心,斯大林在是否向志愿军提供空 中掩护的问题上大步后退。10 月 10 日,周恩来和林彪到达苏联的克里米亚,与 斯大林和其他苏联领导人举行会谈。周恩来向斯大林等介绍了中国决策层的讨论 情况和出兵面临的困难,并询问苏联对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的考虑。斯大林表示, 苏联可以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包括武器装备和运输工具等,但苏联空军还没有 准备好,至少两到三个月内不能为志愿军提供空中掩护。22 毛泽东获知苏联不能提供预期的援助后,于 10 月 12 日提出出兵到“元山、 平壤线以北大块山区打开朝鲜的根据地”,6 个月后“可攻击美军”。2310 月 14 日,毛泽东经过与彭德怀等反复交换意见,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志愿军初期的作战 方针,即“在平壤、元山铁路以北德川、宁远公路线以南地区构筑两道至三道防 御线。如敌来攻则在阵地前面分割歼灭之,如平壤美军元山两路来攻则打鼓励较 薄之一路。现在的决心是打为军,也可以打某些孤立的美军。如时间许可则将工 事继续增强,在六个月内如敌固守平壤、元山不出,则我军亦不去打平壤、元山。 在我军装备训练完毕,空中和地上均对敌具有压倒的优势条件之后,再去攻击攻 击平壤、元山等处,即在六个月以后再谈攻击问题”。这其实就是暂时的“出而 不战”,暂时不直接与美军作战。至于 6 个月以后志愿军能否获得毛泽东提出的 那种军事优势况,至少也是很难预测的。可以作出这样的推测,即使志愿军在某 些条件的限制下只是长期守住这条防线,中国领导人也是可以接受的。用毛泽东 的话说,就是“将国防线由鸭绿江推进到德川、宁远及其以南的线,而这是有把 握的和很有利益的”。24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三个目标是相继提出的,而且每个决定都有其具体的背 景。但是很有可能的是,它们共存于中国决策者心中,相互并不矛盾,或者说有 矛盾却至少暂时还可以兼容。这种状况的外在表现就是决策目标的弹性和模糊 性。在志愿军参战后不久,中国领导人对这种弹性和模糊性作出了典型地概括, 即通过争取军事上的胜利,“使美国知难而退”。25其实这正是毛泽东决策特点的 体现,即“草鞋没样,边打边像”。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三个目标中的每一个,其实都反映了协调“国际主 义”和国家安全等两个方面的需要。这也是中国决策的弹性与模糊性的特点之一。 因此也就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提出将美军驱逐出朝鲜半岛,就是在片面地追求 20 《抗美援朝战争几个重大决策的回忆》(续一),第 27 页。 21“菲利波夫关于中国在中朝边境集结部队致罗申电”,1950 年7 月 5日,《关于朝鲜战争的俄国档案文件》, 第 79 页。 22 《周恩来传(1949——1976》,上卷,第 61 页,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6 年版。 23 “毛泽东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参战给周恩来的电报”,《党的文献》,2000 年第 5 期,第 6——8 页。 24 《毛泽东关于朝鲜情况及我军准备出兵朝鲜情况给周恩来的电报》,1950 年 10 月 14 日;《毛泽东关于志 愿军人朝作战的方针和部署给周恩来的电报》,1950 年 10 月 14 日;均见《党的文献》,2000 年第 5 期,第 7——8 页。 25 周恩来:《抗美援朝,保卫和平》,1950 年 10 月 24 日;《对朝鲜问题的估计与我们的思想准备》,1950 年 11 月 13 日;《抗美援朝局势的发展前途》,1950 年 1 月 25 日;《抗美援朝运动中存在的思想问题》,1950 年 11 月 25 日;均见《周恩来军事文选》,第四卷,第 75,92,107,114 页
“国际主义”。中国领导人希望能将美军赶出朝鲜半岛,部分原因是他们认为, 只有这样才能维护中国的安全。麦克阿瑟的行动使他们相信,只有将美军赶出朝 鲜半岛,才能从根本上解除美国利用那里侵略中国的威胁,所以说追求这个目标 也是要达到双重目的。 二)越过三八线(1):“取法乎上得其中” 如上所述,中国领导人在出兵作战的目标上保持着弹性和模糊性。需要进 步说明的是,在出兵决策的过程中,不论基于何种理由,中国领导人相继提出的 作战目标呈现向下滑动的曲线,即在考虑可能面临的困难的基础上,逐步降低作 战目标。三八线差不多就在这条滑动曲线的中间。中国有句俗话:“取法乎上得 其中”,它对研究中国参战后的军事决策应该是有启发的,因为它是中国传统的 决策思维的组成部分。 从志愿军进入朝鲜初期的军事行动看,毛泽东明显趋向于提升作战目标,这 种提升是逐步但也的确是相当迅速的,而且是在与志愿军领导人的协调中进行 的。影响中国决策层迅速调整作战目标的首要和直接的原因,是朝鲜战场形势急 剧恶化,致使志愿军无法按照原定方针进行防御作战。 志愿军参战的初期设想如上述,就是“先在朝鲜北部尚未丧失的一部分地方 站稳脚,寻机打些运动战,支持朝鲜人民继续奋斗”。26根据这一设想,志愿军 领导人选择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将入朝后的作战目标确定为“在朝鲜北部控制 大块地区”。27具体部署则是争取控制龟城、泰川、德川、宁远到五老里一线 展开积极防御作战。毛泽东甚至提出,志愿军入朝参战“几个月内,只做不说” 由此可见其谨慎的程度。28 问题是当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时,他们已经无法进入预定地区,实施防御计划。 联合国军占领平壤后,迅速向北进攻。从联合国军的军事行动中可以大致推测其 战略企图,就是迅速占领朝鲜北部边界的战略要点并封锁边界,彻底消除中苏阻 止美国军事占领全朝鲜的机会。至10月20日,即志愿军进入朝鲜的第二天,西 线的南朝鲜先头部队三个师己经进抵离志愿军预定防线90—-130公里的顺川、 新仓里、成川、破邑一线。东线南朝鲜先头部队一个师则已经进入志愿军预定防 御地区。此时进入朝鲜的志愿军为四个师又一个团,他们离预定防御地区的距离 比南朝鲜军队要远将近一倍。10月21日联合国军从平壤、元山全线向北进攻, 志愿军不得不改变预定的作战计划。 中国领导人选择了进攻性的作战方针。毛泽东于10月21日即电告彭德怀等 志愿军领导人,美军和韩国军队未料到中国会参战,故兵分两路大胆北进。现在 对于志愿军“是争取战机问题,是在几天之内完成战役部署以便几天之后开始作 战的问题,而不是先有一个时期部署防御然后再谈攻击的问题”。毛泽东指示枝 桠迅速完成作战部署,向南朝鲜军队发动进攻,作战目标是歼灭西线南朝鲜三个 师,以达到“转变朝鲜战局”的目的。29值得注意的是,他并没有具体解释“转 变朝鲜战局”的含义,但是毫无疑问,他已经有意放弃出兵前夕确定的作战方针。 26毛泽东:“志愿军参战目前只做不说”,1950年10月19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第126页。 27《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二卷,第3页。 28“志愿军参战目前只做不说”,第126页。 29毛泽东:“志愿军打好出国第一仗”,1950年10月21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六卷第128-129页。 30毛泽东:“争取战机迅速完成战役部署”,1950年10月21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六卷第130页
“国际主义”。中国领导人希望能将美军赶出朝鲜半岛,部分原因是他们认为, 只有这样才能维护中国的安全。麦克阿瑟的行动使他们相信,只有将美军赶出朝 鲜半岛,才能从根本上解除美国利用那里侵略中国的威胁,所以说追求这个目标 也是要达到双重目的。 (二) 越过三八线(1):“取法乎上得其中” 如上所述,中国领导人在出兵作战的目标上保持着弹性和模糊性。需要进一 步说明的是,在出兵决策的过程中,不论基于何种理由,中国领导人相继提出的 作战目标呈现向下滑动的曲线,即在考虑可能面临的困难的基础上,逐步降低作 战目标。三八线差不多就在这条滑动曲线的中间。中国有句俗话:“取法乎上得 其中”,它对研究中国参战后的军事决策应该是有启发的,因为它是中国传统的 决策思维的组成部分。 从志愿军进入朝鲜初期的军事行动看,毛泽东明显趋向于提升作战目标,这 种提升是逐步但也的确是相当迅速的,而且是在与志愿军领导人的协调中进行 的。影响中国决策层迅速调整作战目标的首要和直接的原因,是朝鲜战场形势急 剧恶化,致使志愿军无法按照原定方针进行防御作战。 志愿军参战的初期设想如上述,就是“先在朝鲜北部尚未丧失的一部分地方 站稳脚,寻机打些运动战,支持朝鲜人民继续奋斗”。26根据这一设想,志愿军 领导人选择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将入朝后的作战目标确定为“在朝鲜北部控制 一大块地区”。27具体部署则是争取控制龟城、泰川、德川、宁远到五老里一线, 展开积极防御作战。毛泽东甚至提出,志愿军入朝参战“几个月内,只做不说”, 由此可见其谨慎的程度。28 问题是当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时,他们已经无法进入预定地区,实施防御计划。 联合国军占领平壤后,迅速向北进攻。从联合国军的军事行动中可以大致推测其 战略企图,就是迅速占领朝鲜北部边界的战略要点并封锁边界,彻底消除中苏阻 止美国军事占领全朝鲜的机会。至 10 月 20 日,即志愿军进入朝鲜的第二天,西 线的南朝鲜先头部队三个师已经进抵离志愿军预定防线 90——130 公里的顺川、 新仓里、成川、破邑一线。东线南朝鲜先头部队一个师则已经进入志愿军预定防 御地区。此时进入朝鲜的志愿军为四个师又一个团,他们离预定防御地区的距离 比南朝鲜军队要远将近一倍。10 月 21 日联合国军从平壤、元山全线向北进攻, 志愿军不得不改变预定的作战计划。 中国领导人选择了进攻性的作战方针。毛泽东于 10 月 21 日即电告彭德怀等 志愿军领导人,美军和韩国军队未料到中国会参战,故兵分两路大胆北进。现在 对于志愿军“是争取战机问题,是在几天之内完成战役部署以便几天之后开始作 战的问题,而不是先有一个时期部署防御然后再谈攻击的问题”。毛泽东指示枝 桠迅速完成作战部署,向南朝鲜军队发动进攻,作战目标是歼灭西线南朝鲜三个 师,以达到“转变朝鲜战局”的目的。29值得注意的是,他并没有具体解释“转 变朝鲜战局”的含义,但是毫无疑问,他已经有意放弃出兵前夕确定的作战方针。 30 26 毛泽东:“志愿军参战目前只做不说”,1950 年 10 月 19 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6 卷第 126 页。 27 《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二卷,第 3 页。 28 “志愿军参战目前只做不说”,第 126 页。 29 毛泽东:“志愿军打好出国第一仗”,1950 年 10 月 21 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六卷第 128——129 页。 30 毛泽东:“争取战机迅速完成战役部署”,1950 年 10 月 21 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六卷第 130 页
志愿军领导人同样注意到朝鲜战局的变化,并相信已经无法实施预定的作战 计划。不过在如何应对当前形势和采取何种军事方针方面,他们同毛泽东的想法 是有距离的。彭德怀认为,志愿军有可能立即以运动战方式,歼灭部分南朝鲜军 队,以此打击联合国军的士气并使其不敢冒进,从而达到争取时间部署防御的目 的。3110月22日,他打电报告诉毛泽东:“在半年内,我军基本方针是保持长津 煕川、龟城以北地区和长甸河口、辑安、临江渡河交通,争取时间,准备反攻条 件。目前我无制空权,东西沿海诸城市甚至新义州,在敌海陆空和坦克配合轰击 下是守不住的,应勇敢加以放弃,以分散敌人兵力,减少自己无谓消耗。目前战 役计划以一个军钳制敌人,集中三个军寻机消灭伪军两三个师后,以达到争取扩 大巩固元山、平壤线以北山区,发展南朝鲜游击战争”。32 毛泽东显然认为彭德怀的计划过于保守,他在随后的回电中提出根本改变志 愿军的作战方针。在他看来,由于朝鲜战局的变化,志愿军初期作战可能导致三 对变数:其一是如果志愿军取得较大的胜利,联合国军将停止进攻甚至在一些地 区后退;反之如果战果不大,联合国军增援迅速,战局将对志愿军不利。其二是 如果美空军给志愿军造成重大损失,志愿军将处于很困难的地位;反之如美空军 无法造成严重破坏,志愿军则可以通过运动战大量歼灭联合国军,或迫使美国进 行和谈,或志愿军逐一攻占所有的大城市。其三是美军大量增兵而志愿军运动战 并不顺利,将造成志愿军被动和困难;反之则对志愿军有利。毛泽东决心根本改 变防御作战的方针,提出“应当力争此次战役的完满胜利,力争在敌机炸扰下仍 能保持旺盛的士气进行有力的作战,力争在敌人从美国或他处增调兵力到朝鲜以 前多歼灭几部分敌人的兵力,使其增补赶不上损失。总之,我们应在稳当可靠的 基础上争取一切可能的胜利”。33 新的作战方针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远比此前的方针富于进取和进攻性 二是仍然保持着相当大的模糊性,可以认为其上限包括在具备某种条件的情况下 (如美空军作用不大等等)下,通过运动战大量歼灭将美军,为将其赶出朝鲜半 岛查条件;下限则是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进行长期作战,争取和谈。当然,毛泽 东的战役部署是在争取最好的结果。 志愿军发动的第一次战役基本体现了毛泽东新的作战方针,不过并没有取得 大量歼灭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队的战果。彭德怀的评价是中肯的,即第一次战役 的意义在于稳定北朝鲜的人心和使志愿军可以立足,但是歼灭联合国军有生力量 不多,故不能根本扭转战局。34实际上到战役结束时,志愿军第42军在东线仍 在防御联合国军的进攻。这种情况意味着毛泽东设想的第一、第二两对变数中的 有利情况并没有出现,战局将如何发展还无法确定。 第一次战役的胜利以及胜利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决策层对作战 方针的思考。第一次战役结束后不久,志愿军领导人根据他们对战场情况和志愿 军面临的困难的估计,提出了“巩固胜利,克服当前困难,准备再战”的方针, 其具体措施是利用山区隐蔽休整部队,同时在内线战略要地构筑工事,待联合国 军进攻深入后予以打击。35 毛泽东对战局的思考同样受到第一次战役结果的影响。一方面战役的胜利使 31《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二卷,第13页。 32《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二卷,第14页。 3毛泽东:“在稳当可靠的基础上争取一切可靠的胜利”,1950年10月23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六卷 第140——141页。 《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二卷,第76页。 35彭德怀致毛泽东并告高岗电,1950年11月4日
志愿军领导人同样注意到朝鲜战局的变化,并相信已经无法实施预定的作战 计划。不过在如何应对当前形势和采取何种军事方针方面,他们同毛泽东的想法 是有距离的。彭德怀认为,志愿军有可能立即以运动战方式,歼灭部分南朝鲜军 队,以此打击联合国军的士气并使其不敢冒进,从而达到争取时间部署防御的目 的。3110 月 22 日,他打电报告诉毛泽东:“在半年内,我军基本方针是保持长津、 熙川、龟城以北地区和长甸河口、辑安、临江渡河交通,争取时间,准备反攻条 件。目前我无制空权,东西沿海诸城市甚至新义州,在敌海陆空和坦克配合轰击 下是守不住的,应勇敢加以放弃,以分散敌人兵力,减少自己无谓消耗。目前战 役计划以一个军钳制敌人,集中三个军寻机消灭伪军两三个师后,以达到争取扩 大巩固元山、平壤线以北山区,发展南朝鲜游击战争”。32 毛泽东显然认为彭德怀的计划过于保守,他在随后的回电中提出根本改变志 愿军的作战方针。在他看来,由于朝鲜战局的变化,志愿军初期作战可能导致三 对变数:其一是如果志愿军取得较大的胜利,联合国军将停止进攻甚至在一些地 区后退;反之如果战果不大,联合国军增援迅速,战局将对志愿军不利。其二是 如果美空军给志愿军造成重大损失,志愿军将处于很困难的地位;反之如美空军 无法造成严重破坏,志愿军则可以通过运动战大量歼灭联合国军,或迫使美国进 行和谈,或志愿军逐一攻占所有的大城市。其三是美军大量增兵而志愿军运动战 并不顺利,将造成志愿军被动和困难;反之则对志愿军有利。毛泽东决心根本改 变防御作战的方针,提出“应当力争此次战役的完满胜利,力争在敌机炸扰下仍 能保持旺盛的士气进行有力的作战,力争在敌人从美国或他处增调兵力到朝鲜以 前多歼灭几部分敌人的兵力,使其增补赶不上损失。总之,我们应在稳当可靠的 基础上争取一切可能的胜利”。33 新的作战方针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远比此前的方针富于进取和进攻性; 二是仍然保持着相当大的模糊性,可以认为其上限包括在具备某种条件的情况下 (如美空军作用不大等等)下,通过运动战大量歼灭将美军,为将其赶出朝鲜半 岛查条件;下限则是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进行长期作战,争取和谈。当然,毛泽 东的战役部署是在争取最好的结果。 志愿军发动的第一次战役基本体现了毛泽东新的作战方针,不过并没有取得 大量歼灭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队的战果。彭德怀的评价是中肯的,即第一次战役 的意义在于稳定北朝鲜的人心和使志愿军可以立足,但是歼灭联合国军有生力量 不多,故不能根本扭转战局。34实际上到战役结束时,志愿军第 42 军在东线仍 在防御联合国军的进攻。这种情况意味着毛泽东设想的第一、第二两对变数中的 有利情况并没有出现,战局将如何发展还无法确定。 第一次战役的胜利以及胜利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决策层对作战 方针的思考。第一次战役结束后不久,志愿军领导人根据他们对战场情况和志愿 军面临的困难的估计,提出了“巩固胜利,克服当前困难,准备再战”的方针, 其具体措施是利用山区隐蔽休整部队,同时在内线战略要地构筑工事,待联合国 军进攻深入后予以打击。35 毛泽东对战局的思考同样受到第一次战役结果的影响。一方面战役的胜利使 31 《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二卷,第 13 页。 32 《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二卷,第 14 页。 33 毛泽东:“在稳当可靠的基础上争取一切可靠的胜利”,1950 年 10 月 23 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六卷 第 140——141 页。 34 《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二卷,第 76 页。 35 彭德怀致毛泽东并告高岗电,1950 年 11 月 4 日
毛泽东宁愿继续采取运动战的方式,争取迅速大量地歼灭联合国军的有生力量 另一方面,第一次战役胜利的有限性也明显地制约了他对第二次战役目标的确 定。在他的思考中,既然第一次战役未能达到最理想的结果,志愿军的下一个作 战目标就应该是争取根本转变朝鲜战场的态势,即经过一到二次作战,将志愿军 的“防御局面改变为进攻局面”。36根据上述改变朝鲜战局的设想,毛泽东于 月初提出,将德川方向作为战略重点。他强调指出:“德川方面甚为重要,我军 必须争取在元山、顺川铁路以北区域创造一个战场,在该区域消耗敌人的兵力, 把问题摆在元山、平壤的正面,而以德川、球场、宁边以北以西区域为后方,对 长期作战方为有利”。3此后不久,他进一步明确,“争取在本月内至十二月初的 个月内东西两线各打一二个仗,共歼敌七八个团,将战线推进至平壤、元山间 铁路线区域”,他声称如此志愿军“就在根本上胜利了”。38 毛泽东所谓“根本上胜利”并不是为一时鼓舞士气而发,它基本上可以被理 解为志愿军取得战场主动权,具体地说就是要攻占元山到平壤一线。从志愿军第 次战役的作战计划、部署和战役进程看,如果将战线向南推进到平壤、元山正 面一线,建立德川、球场、宁边及其以北以西的战略后方,志愿军便造成了进可 攻退可守的战略态势,从而取得了战场的主动权。这也是志愿军入朝前夕确定的 战略方针,区别只不过在于,它现在是通过运动战沉重打击联合国军之后才能实 现。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二次战役虽然是进攻作战,但它要达到的目标却是同出 兵前夕的计划相一致的。第二次战役结束后,联合国军撤退到三八线以南,志愿 军占领平壤,基本达到预定的作战目标。 如上所述,越过三八线并不是志愿军入朝初期所争取实现的作战目标,实际 上它大大超出了志愿军当时预期的目标。从中国的安全利益、参战的战略意图和 初期作战目标的确定等各个方面考虑,甚至可以说越过三八线不是中国参战后非 实现不可的作战目标,中国领导人很可能也是这样考虑的。唯其如此,才出现了 发动第三次战役和是否越过三八线的决策问题。 还在12月初第二次战役取得初步胜利和志愿军准备攻占平壤时,毛泽东便 提出越过三八线攻占汉城的设想。12月3日在与金日城会谈时,毛泽东分析了 战争的发展前景,像以往一样指出战争有两种可能性,既可能拖长也可能速胜, 要有再打一年的准备。他说“战争有可能迅速解决,但也可能拖长。我们准备至 少打一年朝鲜方面也应作长期打算,并仍应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39 如果与出兵前后的情况相比较,真正给人印象深刻的是毛泽东明确指出,目前已 经存在迅速结束战争的可能性,他的估计明显比以往乐观多了。 在上述判断的基础上,毛泽东提出志愿军应该改变既定的作战目标,一方面 在占领平壤后争取再占领汉城,另一方面是争取进一步消灭联合国军的有生力 量,首先是全歼南朝鲜军队。针对国际上出现的调停活动,毛泽东提出了明确的 停战条件,即美国承认撤出朝鲜,首先撤退到三八线以南。他告诉金日城:“敌 人有可能要求停战,我们认为必须承认撤出朝鲜,而先撤至三八线以南,才能谈 判停战,最好我们不但拿下平壤,而且拿下汉城,主要的消灭灭敌人,首先是全 歼伪军,对促进美国撤兵会更为有力量。美国如果承认撤兵,联合国有可能同意 36毛泽东:“朝鲜战局是可以改变的”,1950年1月13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六卷第201页 3毛泽东:“争取在元山顺川铁路线以北创造战场”,1950年1月5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六卷第194 38毛泽东:“同意志愿军下一步的作战方针和部署”,1950年11月9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六卷第198 中共中央致彭德怀并高岗电”,1950年12月4日,参阅《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二卷第162页
毛泽东宁愿继续采取运动战的方式,争取迅速大量地歼灭联合国军的有生力量; 另一方面,第一次战役胜利的有限性也明显地制约了他对第二次战役目标的确 定。在他的思考中,既然第一次战役未能达到最理想的结果,志愿军的下一个作 战目标就应该是争取根本转变朝鲜战场的态势,即经过一到二次作战,将志愿军 的“防御局面改变为进攻局面”。36根据上述改变朝鲜战局的设想,毛泽东于 11 月初提出,将德川方向作为战略重点。他强调指出:“德川方面甚为重要,我军 必须争取在元山、顺川铁路以北区域创造一个战场,在该区域消耗敌人的兵力, 把问题摆在元山、平壤的正面,而以德川、球场、宁边以北以西区域为后方,对 长期作战方为有利”。37此后不久,他进一步明确,“争取在本月内至十二月初的 一个月内东西两线各打一二个仗,共歼敌七八个团,将战线推进至平壤、元山间 铁路线区域”,他声称如此志愿军“就在根本上胜利了”。38 毛泽东所谓“根本上胜利”并不是为一时鼓舞士气而发,它基本上可以被理 解为志愿军取得战场主动权,具体地说就是要攻占元山到平壤一线。从志愿军第 二次战役的作战计划、部署和战役进程看,如果将战线向南推进到平壤、元山正 面一线,建立德川、球场、宁边及其以北以西的战略后方,志愿军便造成了进可 攻退可守的战略态势,从而取得了战场的主动权。这也是志愿军入朝前夕确定的 战略方针,区别只不过在于,它现在是通过运动战沉重打击联合国军之后才能实 现。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二次战役虽然是进攻作战,但它要达到的目标却是同出 兵前夕的计划相一致的。第二次战役结束后,联合国军撤退到三八线以南,志愿 军占领平壤,基本达到预定的作战目标。 如上所述,越过三八线并不是志愿军入朝初期所争取实现的作战目标,实际 上它大大超出了志愿军当时预期的目标。从中国的安全利益、参战的战略意图和 初期作战目标的确定等各个方面考虑,甚至可以说越过三八线不是中国参战后非 实现不可的作战目标,中国领导人很可能也是这样考虑的。唯其如此,才出现了 发动第三次战役和是否越过三八线的决策问题。 还在 12 月初第二次战役取得初步胜利和志愿军准备攻占平壤时,毛泽东便 提出越过三八线攻占汉城的设想。12 月 3 日在与金日城会谈时,毛泽东分析了 战争的发展前景,像以往一样指出战争有两种可能性,既可能拖长也可能速胜, 要有再打一年的准备。他说“战争有可能迅速解决,但也可能拖长。我们准备至 少打一年朝鲜方面也应作长期打算,并仍应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39 如果与出兵前后的情况相比较,真正给人印象深刻的是毛泽东明确指出,目前已 经存在迅速结束战争的可能性,他的估计明显比以往乐观多了。 在上述判断的基础上,毛泽东提出志愿军应该改变既定的作战目标,一方面 在占领平壤后争取再占领汉城,另一方面是争取进一步消灭联合国军的有生力 量,首先是全歼南朝鲜军队。针对国际上出现的调停活动,毛泽东提出了明确的 停战条件,即美国承认撤出朝鲜,首先撤退到三八线以南。他告诉金日城:“敌 人有可能要求停战,我们认为必须承认撤出朝鲜,而先撤至三八线以南,才能谈 判停战,最好我们不但拿下平壤,而且拿下汉城,主要的消灭灭敌人,首先是全 歼伪军,对促进美国撤兵会更为有力量。美国如果承认撤兵,联合国有可能同意 36 毛泽东:“朝鲜战局是可以改变的”,1950 年 11 月 13 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六卷第 201 页。 37 毛泽东:“争取在元山顺川铁路线以北创造战场”,1950 年 11 月 5 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六卷第 194 页。 38 毛泽东:“同意志愿军下一步的作战方针和部署”,1950 年 11 月 9 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六卷第 198 页。 39 “中共中央致彭德怀并高岗电”,1950 年 12 月 4 日,参阅《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二卷第 162 页
在中苏参加的条件下,主张全朝鲜在联合国监督下,选举自己的政府”。40这可 以说是毛泽东在中国参战后,第一次设想出的在军事胜利的基础上,通过政治方 式解决朝鲜问题的方案。不过他没有忘记根据自己政治经验提醒金日城,美国的 “诺言协定都不可靠,故应从最坏方面着想”。41 从12月3日的谈话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对战局的看法出现两点变化:其 是突出了迅速结束战争的目标;其二是明确了将联合国军退到三八线以南作为停 战的必要条件。毛泽东认为,美军有可能保证撤出朝鲜半岛,但未必会履行承诺, 不过作为停战和谈的条件是它必须撤到三八线以南。这次谈话的内容于第二天转 达给志愿军领导人,当然它必然要对他们的决策产生影响。事实上毛泽东的新设 想成为中国决策层考虑第三次战役的出发点 第三次战役的决策实际上包括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应该在何时发起第三 次战役。志愿军领导人接到毛泽东的电报后,认真研究了他的设想。他们根据战 场的情况判断,要彻底打败联合国军,必须经过艰苦的努力,战争很难迅速结束。 他们认为,联合国军部署在第一线的部队达20万,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加在 起为30万,不占绝对优势,而且经过连续两次作战,相当疲劳。更令人担心的 是后勤供应不足,运输线拉长两倍但运输能力明显不足,西线主力20万人仅有 300两汽车负责运输,其困难程度是难以想象的。所以他们经过讨论后认为,新 的战役最好推迟到1951年春季或二、三月,目前志愿军应该进行较长时间的休 整和补充,否则部队很难应付艰苦的攻击作战。42 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事后回忆,毛泽东的答复为他们始料不及。后者要求 将第三次战役提前到1951年的1月上半月,理由是停止进攻和长期休整,会在 西方国家中引起揣测,也会在苏联阵营引起议论。43据当时的志愿军领导人回忆, 北京的决定使志愿军领导人处境困难。他们认为毛泽东是从国际政治斗争出发决 策,军事斗争必须服从政治需要。但是“政治斗争又应如何照顾军事斗争的实际 呢?”他们不得不反复考虑,如何在战役部署中,协调政治需要与军事困难的矛 盾 第二个问题就是是否要越过三八线。正如提前发动第三次战役相当勉强 样,在志愿军领导人看来,仓促越过三八线作战也面临相当大的困难,包括部队 过度疲劳、战线拉长造成军需供应的极度紧张、以及联合国军有生力量损失并不 严重,志愿军仍将进行极其艰苦的战斗,等等。12月8日,彭德怀即令志愿军 各部向三八线附近的攻击位置挺进。他同时电告毛泽东,在是否越过三八线的问 题上,应该根据战局的发展再做决定。他说:“下一战役十六七号开进完毕,十 八九号可开始攻击,估计月底可结束。如能歼灭伪一、六两师、美廿四师、骑 师,或给以歼灭性打击时,我即将进越三八线,相机取得汉城。如上述敌人不能 消灭,或给以歼灭性打击时,即能越三八线或取得汉城,亦不宜做。因过远南进, 驱退敌至大邱、大田一带,增加以后作战困难,故拟在三八线以北数十里停止作 战,让敌占三八线。待我充分准备,以便蜜柑年年再战时歼灭敌人主力”。他建 “中共中央致彭德怀并高岗电”,1950年12月4日。:杜平:《在志愿军总部》,第140页,解放军出版社 1991年版 4“中共中央致彭德怀并高岗电”,1950年12月4日,第162页。 42《在志愿军总部》,第141页。 43《在志愿军总部》,第142页。 4《在志愿军总部》,第142页:另可参阅洪学志:《抗美援朝回忆》,第98—-99页,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1990年版
在中苏参加的条件下,主张全朝鲜在联合国监督下,选举自己的政府”。40这可 以说是毛泽东在中国参战后,第一次设想出的在军事胜利的基础上,通过政治方 式解决朝鲜问题的方案。不过他没有忘记根据自己政治经验提醒金日城,美国的 “诺言协定都不可靠,故应从最坏方面着想”。41 从 12 月 3 日的谈话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对战局的看法出现两点变化:其一 是突出了迅速结束战争的目标;其二是明确了将联合国军退到三八线以南作为停 战的必要条件。毛泽东认为,美军有可能保证撤出朝鲜半岛,但未必会履行承诺, 不过作为停战和谈的条件是它必须撤到三八线以南。这次谈话的内容于第二天转 达给志愿军领导人,当然它必然要对他们的决策产生影响。事实上毛泽东的新设 想成为中国决策层考虑第三次战役的出发点。 第三次战役的决策实际上包括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应该在何时发起第三 次战役。志愿军领导人接到毛泽东的电报后,认真研究了他的设想。他们根据战 场的情况判断,要彻底打败联合国军,必须经过艰苦的努力,战争很难迅速结束。 他们认为,联合国军部署在第一线的部队达 20 万,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加在一 起为 30 万,不占绝对优势,而且经过连续两次作战,相当疲劳。更令人担心的 是后勤供应不足,运输线拉长两倍但运输能力明显不足,西线主力 20 万人仅有 300 两汽车负责运输,其困难程度是难以想象的。所以他们经过讨论后认为,新 的战役最好推迟到 1951 年春季或二、三月,目前志愿军应该进行较长时间的休 整和补充,否则部队很难应付艰苦的攻击作战。42 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事后回忆,毛泽东的答复为他们始料不及。后者要求 将第三次战役提前到 1951 年的 1 月上半月,理由是停止进攻和长期休整,会在 西方国家中引起揣测,也会在苏联阵营引起议论。43据当时的志愿军领导人回忆, 北京的决定使志愿军领导人处境困难。他们认为毛泽东是从国际政治斗争出发决 策,军事斗争必须服从政治需要。但是“政治斗争又应如何照顾军事斗争的实际 呢?”他们不得不反复考虑,如何在战役部署中,协调政治需要与军事困难的矛 盾。44 第二个问题就是是否要越过三八线。正如提前发动第三次战役相当勉强一 样,在志愿军领导人看来,仓促越过三八线作战也面临相当大的困难,包括部队 过度疲劳、战线拉长造成军需供应的极度紧张、以及联合国军有生力量损失并不 严重,志愿军仍将进行极其艰苦的战斗,等等。12 月 8 日,彭德怀即令志愿军 各部向三八线附近的攻击位置挺进。他同时电告毛泽东,在是否越过三八线的问 题上,应该根据战局的发展再做决定。他说:“下一战役十六七号开进完毕,十 八九号可开始攻击,估计月底可结束。如能歼灭伪一、六两师、美廿四师、骑一 师,或给以歼灭性打击时,我即将进越三八线,相机取得汉城。如上述敌人不能 消灭,或给以歼灭性打击时,即能越三八线或取得汉城,亦不宜做。因过远南进, 驱退敌至大邱、大田一带,增加以后作战困难,故拟在三八线以北数十里停止作 战,让敌占三八线。待我充分准备,以便蜜柑年年再战时歼灭敌人主力”。他建 40 “中共中央致彭德怀并高岗电”,1950 年 12 月 4 日。;杜平:《在志愿军总部》,第 140 页,解放军出版社 1991 年版。 41 “中共中央致彭德怀并高岗电”,1950 年 12 月 4 日,第 162 页。 42 《在志愿军总部》,第 141 页。 43 《在志愿军总部》,第 142 页。 44 《在志愿军总部》,第 142 页;另可参阅洪学志:《抗美援朝回忆》,第 98——99 页,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1990 年版
议派朝鲜人民军深入南方作战。45显然彭德怀主张第三次战役不越过三八线为 宜。 毛泽东再次表示不同意志愿军领导人的主张,他要求志愿军在新的战役中无 论如何要坚决突破三八线。毛泽东主要提出了两个理由。其一是美国正要求志愿 军停止在三八线以北,如果志愿军这时将攻势限制在三八线以北,等于在客观上 造成接受美国要求的态势,政治上极为不利;46其二是从未来作战考虑,要打破 三八线在人们中存在的旧印象”,保持战略上有更大的选择范围,避免被三八 线束缚 这时志愿军己经面临巨大困难,彭德怀接到毛泽东的电报后踌躇再三。其他 志愿军领导人可能也对战役的前景有复杂的考虑。如邓华在给彭德怀的信中,也 表明了他对第三次战役的结局存在几种不同的估计,并倾向于不大可能大量歼灭 美军,并因此建议应准备长期作战。邓华认为:“第三个战役可能打出三个可能: 为敌被迫谈判求和,二为被迫撤出朝鲜,三为安上桥头堡一个(大丘、釜山) 或两个(汉城、仁川)。如我能歼灭比上一战役更多的美军,则可能出现第一、 二个可能,否则为第三个可能。根据今天情况看来,第三个可能大。因敌有两次 经验,且兵力更加集中了。虽如此,我们仍应争取前两个可能,缩短战争时间, 于全局有利。……假如打成第三种局面,我意作较长期打算。保留小部分(两三 个军)配合人民军并撑他们的腰,广泛开展游击战,来纠缠疲惫和消耗敌人”。48 彭德怀在经过几天的苦思冥想以后,决心通过制订保守的战役计划来协调毛 泽东的政治考虑与志愿军的实际困难。彭德怀在布署越过三八线作战的同时告诉 毛泽东,志愿军将遵照指示越过三八线,但应看到志愿军减员严重,后勤供应极 度紧张,而美国不会马上撤出朝鲜,美军转入防御后战略态势反而对其有利。他 在电报中直截了当地说明:“据我看朝鲜战争仍是相当长期的、艰苦的。敌人由 进攻转入防御,战线缩短,兵力集中,正面狭小,自然加强了纵深,对联合兵种 作战有利。美伪军士气虽然较前低落,现在还有二十六万左右兵力。政治上,敌 马上放弃朝鲜,对于帝国主义阵营来说是很不利的,英法也不要求美国这样做。 如再吃一两个败仗,再被消灭两三个师,可能退守几个桥头阵地(釜山、仁川、 群山),也不会马上全部撤出朝鲜。我军目前仍应采取稳进”。49至于部署中的第 三次战役,彭德怀指出打败仗是不可能的,但有可能攻击受阻或胜利不大。为了 在执行毛泽东越过三八线指示时,尽可能适应志愿军面临的实际情况,他提出“稳 进方针”并告毛泽东。所谓“稳进”即“专打伪军,目标缩小,能吃就吃,适时 收兵”,越过三八线以后能否控制该地区也要视情况而定,亦即仍有可能退回到 三八线以北。50 彭德怀的计划是为了协调政治需要与军事困难的选择,它得到毛泽东的赞 成。毛泽东表示支持志愿军“稳进”,同意“如不顺利则适时收兵,到适当地点 休整再战”,战役结束后“后退几十个公里进行休整”。51毛泽东之所以接受彭德 怀的战役计划,其原因是复杂的。 《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二卷,第163页;《在志愿军总部》,第147页。 毛泽东:“我志愿军必须越过三八线作战”,1950年12月13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六卷第239页 47毛泽东:“关于朝鲜战场形势和作战部署”,1950年12月13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六卷第245-24 48见《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二卷,第165页。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六卷,第246-247页:《在志愿军总部》,第152页。 0《在志愿军总部》,第152页。 51毛泽东:《关于朝鲜战场形势和作战部署》,1950年12月21日:《第三次战役结束后全军主力均应后撤 休整》,1950年12月26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六卷,第245-—246,249250页
议派朝鲜人民军深入南方作战。45显然彭德怀主张第三次战役不越过三八线为 宜。 毛泽东再次表示不同意志愿军领导人的主张,他要求志愿军在新的战役中无 论如何要坚决突破三八线。毛泽东主要提出了两个理由。其一是美国正要求志愿 军停止在三八线以北,如果志愿军这时将攻势限制在三八线以北,等于在客观上 造成接受美国要求的态势,政治上极为不利;46其二是从未来作战考虑,要打破 “三八线在人们中存在的旧印象”,保持战略上有更大的选择范围,避免被三八 线束缚。47 这时志愿军已经面临巨大困难,彭德怀接到毛泽东的电报后踌躇再三。其他 志愿军领导人可能也对战役的前景有复杂的考虑。如邓华在给彭德怀的信中,也 表明了他对第三次战役的结局存在几种不同的估计,并倾向于不大可能大量歼灭 美军,并因此建议应准备长期作战。邓华认为:“第三个战役可能打出三个可能: 一为敌被迫谈判求和,二为被迫撤出朝鲜,三为安上桥头堡一个(大丘、釜山) 或两个(汉城、仁川)。如我能歼灭比上一战役更多的美军,则可能出现第一、 二个可能,否则为第三个可能。根据今天情况看来,第三个可能大。因敌有两次 经验,且兵力更加集中了。虽如此,我们仍应争取前两个可能,缩短战争时间, 于全局有利。……假如打成第三种局面,我意作较长期打算。保留小部分(两三 个军)配合人民军并撑他们的腰,广泛开展游击战,来纠缠疲惫和消耗敌人”。48 彭德怀在经过几天的苦思冥想以后,决心通过制订保守的战役计划来协调毛 泽东的政治考虑与志愿军的实际困难。彭德怀在布署越过三八线作战的同时告诉 毛泽东,志愿军将遵照指示越过三八线,但应看到志愿军减员严重,后勤供应极 度紧张,而美国不会马上撤出朝鲜,美军转入防御后战略态势反而对其有利。他 在电报中直截了当地说明:“据我看朝鲜战争仍是相当长期的、艰苦的。敌人由 进攻转入防御,战线缩短,兵力集中,正面狭小,自然加强了纵深,对联合兵种 作战有利。美伪军士气虽然较前低落,现在还有二十六万左右兵力。政治上,敌 马上放弃朝鲜,对于帝国主义阵营来说是很不利的,英法也不要求美国这样做。 如再吃一两个败仗,再被消灭两三个师,可能退守几个桥头阵地(釜山、仁川、 群山),也不会马上全部撤出朝鲜。我军目前仍应采取稳进”。49至于部署中的第 三次战役,彭德怀指出打败仗是不可能的,但有可能攻击受阻或胜利不大。为了 在执行毛泽东越过三八线指示时,尽可能适应志愿军面临的实际情况,他提出“稳 进方针”并告毛泽东。所谓“稳进”即“专打伪军,目标缩小,能吃就吃,适时 收兵”,越过三八线以后能否控制该地区也要视情况而定,亦即仍有可能退回到 三八线以北。50 彭德怀的计划是为了协调政治需要与军事困难的选择,它得到毛泽东的赞 成。毛泽东表示支持志愿军“稳进”,同意“如不顺利则适时收兵,到适当地点 休整再战”,战役结束后“后退几十个公里进行休整”。51毛泽东之所以接受彭德 怀的战役计划,其原因是复杂的。 45 《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二卷,第 163 页;《在志愿军总部》,第 147 页。 46 毛泽东:“我志愿军必须越过三八线作战”,1950 年 12 月 13 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六卷第 239 页。 47 毛泽东:“关于朝鲜战场形势和作战部署”,1950 年 12 月 13 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六卷第 245-246 页。 48 见《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二卷,第 165 页。 49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六卷,第 246——247 页;《在志愿军总部》,第 152 页。 50 《在志愿军总部》,第 152 页。 51 毛泽东:《关于朝鲜战场形势和作战部署》,1950 年 12 月 21 日;《第三次战役结束后全军主力均应后撤 休整》,1950 年 12 月 26 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六卷,第 245——246,249——250 页
首先,毛泽东具有丰富的战争经验,熟谙处理最高统帅与战场指挥间复杂关 系之道,而且他对彭德怀的指挥才能非常信任,加之朝鲜人民军以往失败的惨痛 教训,这些都使毛泽东力图将他的政治考虑尽可能与战场的实际情况相协调。 其次,根据国内战争的经验和战争的一般规律,毛泽东更强调在运动战中歼 灭联合国军的有生力量。虽然这时他已经倾向于提高战争目标,但是他并不主张 志愿军采取长距离追击作战和攻坚战,而宁愿选择在三八线南北地区,通过运动 战大量消灭美军有生力量,迫使其撤出朝鲜半岛。所以他也担心,过远的攻击有 可能将联合国军驱赶到更南边的几个城市或战略要地,造成歼灭其有生力量的更 大困难。他甚至要求彭德怀放弃派遣朝鲜人民军深入南方作战的计划,以便诱使 联合国军放心地继续将主要力量置于三八线和三七线之间,从而有利于志愿军予 以歼灭。52 需要指出的是,在彭德怀的作战蓝图中,派遣朝鲜人民军深入南方展开游击 战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他认为:“游击战是当前我军作战不可少的部分。敌人 有飞机到我军后方侦察我军情况,破坏交通,炸我物资,使我吃不上饭,得不到 弹药补充,增加了我们的困难。我们现在没有飞机进行侦察和破坏敌人后方交通 运输,因此,必须有积极的游击战,袭击和破坏敌人后方交通,分散敌人兵力, 侦察敌情,直接配合作战。……至于到南朝鲜去开辟敌后战场的游击战,那是具 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如缩小敌占区,扩大我占区,也就保护了人力物力,积蓄了 自己的力量;也就削弱了敌人的人力物力,从战略上分散了敌人的兵力,配合主 战场歼灭敌人;使广大人民受到革命教育,而少受敌人的奴化教育,替将来战略 反攻准备战场”。3毛泽东否定如此重要的战略性安排,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 他并没有透彻地理解、或者说是理解了但没有接受彭德怀对战争长期性、艰苦性 的估计。同时这也说明,毛泽东相当迫切地希望,志愿军能通过大量歼灭联合国 军来迅速结束战争。 第三,从毛泽东对战局估计始终保持“两种可能性”的结论来看,这时他虽 然迫切争取迅速结束战争,但不大可能在内心真的断定迅速结束战争是笃定的。 或许用“取法乎上得其中”更能结实毛泽东的决策思维逻辑。 正是上述几方面的复杂考虑,促使毛泽东接受了彭德怀的作战计划,从而保 证了第三次战役基本上达到了它所要追求的政治目标,同时避免了在军事上承担 无法完成的任务。这次战役在军事上没有达成大量消灭联合国军的目的,不过中 国却获得了强有力的政治地位,并且基本保持了应付美军随后发动反攻的战略地 位和军事实力,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以上分析表明,中国领导人在两次战役胜利后明显在拉高战争目标,但是这 并不必然导致志愿军越过三八线。中国领导人之所以在志愿军面临巨大困难的情 况下,仍然决定越过三八线作战,主要是基于政治上的考虑 (三)越过三八线(2):“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志愿军越过三八线的决策在军事上带有权宜之计的特点,志愿军越过三八线 并不意味着非长期占领并坚守相关地区不可。中国领导人在决定越过三八线的同 时,便作好放弃三八线以南地区、退守三八线以北防线的准备。可以说中国领导 毛泽东:“第三次战役结束后全军主力均应后撤休整”,1950年12月26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六卷 第249页 53《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二卷第79——80页
首先,毛泽东具有丰富的战争经验,熟谙处理最高统帅与战场指挥间复杂关 系之道,而且他对彭德怀的指挥才能非常信任,加之朝鲜人民军以往失败的惨痛 教训,这些都使毛泽东力图将他的政治考虑尽可能与战场的实际情况相协调。 其次,根据国内战争的经验和战争的一般规律,毛泽东更强调在运动战中歼 灭联合国军的有生力量。虽然这时他已经倾向于提高战争目标,但是他并不主张 志愿军采取长距离追击作战和攻坚战,而宁愿选择在三八线南北地区,通过运动 战大量消灭美军有生力量,迫使其撤出朝鲜半岛。所以他也担心,过远的攻击有 可能将联合国军驱赶到更南边的几个城市或战略要地,造成歼灭其有生力量的更 大困难。他甚至要求彭德怀放弃派遣朝鲜人民军深入南方作战的计划,以便诱使 联合国军放心地继续将主要力量置于三八线和三七线之间,从而有利于志愿军予 以歼灭。52 需要指出的是,在彭德怀的作战蓝图中,派遣朝鲜人民军深入南方展开游击 战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他认为:“游击战是当前我军作战不可少的部分。敌人 有飞机到我军后方侦察我军情况,破坏交通,炸我物资,使我吃不上饭,得不到 弹药补充,增加了我们的困难。我们现在没有飞机进行侦察和破坏敌人后方交通 运输,因此,必须有积极的游击战,袭击和破坏敌人后方交通,分散敌人兵力, 侦察敌情,直接配合作战。……至于到南朝鲜去开辟敌后战场的游击战,那是具 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如缩小敌占区,扩大我占区,也就保护了人力物力,积蓄了 自己的力量;也就削弱了敌人的人力物力,从战略上分散了敌人的兵力,配合主 战场歼灭敌人;使广大人民受到革命教育,而少受敌人的奴化教育,替将来战略 反攻准备战场”。53毛泽东否定如此重要的战略性安排,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 他并没有透彻地理解、或者说是理解了但没有接受彭德怀对战争长期性、艰苦性 的估计。同时这也说明,毛泽东相当迫切地希望,志愿军能通过大量歼灭联合国 军来迅速结束战争。 第三,从毛泽东对战局估计始终保持“两种可能性”的结论来看,这时他虽 然迫切争取迅速结束战争,但不大可能在内心真的断定迅速结束战争是笃定的。 或许用“取法乎上得其中”更能结实毛泽东的决策思维逻辑。 正是上述几方面的复杂考虑,促使毛泽东接受了彭德怀的作战计划,从而保 证了第三次战役基本上达到了它所要追求的政治目标,同时避免了在军事上承担 无法完成的任务。这次战役在军事上没有达成大量消灭联合国军的目的,不过中 国却获得了强有力的政治地位,并且基本保持了应付美军随后发动反攻的战略地 位和军事实力,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以上分析表明,中国领导人在两次战役胜利后明显在拉高战争目标,但是这 并不必然导致志愿军越过三八线。中国领导人之所以在志愿军面临巨大困难的情 况下,仍然决定越过三八线作战,主要是基于政治上的考虑。 (三) 越过三八线(2):“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志愿军越过三八线的决策在军事上带有权宜之计的特点,志愿军越过三八线 并不意味着非长期占领并坚守相关地区不可。中国领导人在决定越过三八线的同 时,便作好放弃三八线以南地区、退守三八线以北防线的准备。可以说中国领导 52 毛泽东:“第三次战役结束后全军主力均应后撤休整”,1950 年 12 月 26 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六卷 第 249 页。 53 《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二卷第 79——8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