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中级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张元鹏编写20512 1984年是中国农村改革之后第一次粮食供给周期,产量突破8000亿斤,就在国内粮食 涨库、农民卖难的当年,仍维持粮食净进口688万吨,约占当年粮食商品増加量1476万吨 的47% 1985-1986年连续两年国内粮食减产,又因为经济过热粮食需求旺盛加剧供给不足 但同期粮食却净出口年均250万吨,约占年均粮食商品减少量585万吨的43%。 989年年末开始萧条,市场全面疲软,出现了第二次粮食供给周期,连续3年农民因 卖粮难而导致收入下降:而同期粮食净进口年均约700万吨,约占年均粮食商品增加量1261 万吨的55% 1992年中国经济进入高涨期,农民工大批进城,粮食需求复旺;同期粮食连续3年净 出口年均约510万吨 3.影响我国粮食进出口的问题分析 分析进出口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不能把总产量作为基数。数据表明,我国粮食总产量中 的70%基本是小农自给自足,商品量自1984年以来稳定在只占总量的30%-35%,而国家定购 的粮食占商品量的40%-60%左右,亦即仅占生产总量的约15%。这反映出一个不同于一般市 场经济国家的重要差别:在分析进出口时,所对应的基数只是产量的约30%-35%;而在讨论 国家定购价格时,所对应的基数只是产量的约15%。因此,如果将以上数据按中国粮食商品 率均值做加权处理,进出口对国内市场的副作用可能更为令人不快。 不过,既然讲市场化改革,中国粮食供求的稳定,就不应由进出口经营企业负责任,因 为企业当然要以追求利润为第一目标。本文以90年代的粮食进出口对国内价格波动的作用 为例予以说明: 1994年1月外汇改革,本币一步贬值约50%,短期内一度使“天花板(即国际市场价 格)”抬高:原来已经高于国际价格的中国粮食因本币贬值,进一步使追求利润的粮食企业 有了囤积居奇或出口获利的机会。当时国内市价大米低于国际价格38.5%,小麦和玉米分别 低20.4%和14.1%(参见表2,图2)。于是,中国1994年在粮食比上年减产1138万吨的情况 下,我国反而净出口约200万吨。由于国内供需矛盾突出,紧接着5个月之后国内价格就再 度顶破“天花板”,并且开始在“天花板”之上连续暴涨两年。最高为1995年中,大米和 小麦均高出50%;玉米价格甚至高出一倍以上。同期中国自1995年1月到1996年6月虽然 连续进口约3000万吨粮食(参见表3,图3),达到历史最高记录,但据报道,进口粮食的销 地价格还略高于国内价格,因此并未能有效平抑国内市场粮价。其间国际价格随之上涨,逐 步接近中国国内价格;而一但中国停止进口,国际价格随即大幅度下降。由此可见,国际上 对中国粮食问题的讨论并非空穴来风,我们应该结合农产品国际贸易谈判对中国农业在国际 竞争压力下的发展问题认真研讨 4.WT0与中国的“农业问题” WT0的原则,第一是消除贸易壁垒,第二是降低关税,第三是市场准入。 按照WT0的一般原则,国际农产品协议大部分在1995-2000年实施。主要包括三个内 容:增加进口市场准入;削减国内生产者支持;减少出口补贴。这些措施会对我国农业的发 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农产品贸易谈判,历来是关贸总协定谈判和世界贸易组织谈判中最困难的部分,1999 年4月签字的《中美农业合作协议》,是中国为加入世贸组织与美国应该达成的双边协议中 的组成部分。美国农业部长格利克曼在协议签字之后称赞这份农产品贸易协议是“美国农业 的一个重要突破”。因为中国同意美国西北部7个州的小麦可以直接从西雅图出口,从而降 低运输成本提高价格竞争优势。过去所谓“有争议的壁垒”,主要是中国为防止这些地区的 小麦黑穗病(TCK),而禁止直接从西海岸进口。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中级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 张元鹏 编写 2005-11-12 1984 年是中国农村改革之后第一次粮食供给周期,产量突破 8000 亿斤,就在国内粮食 涨库、农民卖难的当年,仍维持粮食净进口 688 万吨,约占当年粮食商品增加量 1476 万吨 的 47%。 1985-1986 年连续两年国内粮食减产,又因为经济过热粮食需求旺盛加剧供给不足; 但同期粮食却净出口年均 250 万吨,约占年均粮食商品减少量 585 万吨的 43%。 1989 年年末开始萧条,市场全面疲软,出现了第二次粮食供给周期,连续 3 年农民因 卖粮难而导致收入下降;而同期粮食净进口年均约 700 万吨,约占年均粮食商品增加量 1261 万吨的 55%。 1992 年中国经济进入高涨期,农民工大批进城,粮食需求复旺;同期粮食连续 3 年净 出口年均约 510 万吨……。 3.影响我国粮食进出口的问题分析 分析进出口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不能把总产量作为基数。数据表明,我国粮食总产量中 的 70%基本是小农自给自足,商品量自 1984 年以来稳定在只占总量的 30%-35%,而国家定购 的粮食占商品量的 40%-60%左右,亦即仅占生产总量的约 15%。这反映出一个不同于一般市 场经济国家的重要差别:在分析进出口时,所对应的基数只是产量的约 30%-35%;而在讨论 国家定购价格时,所对应的基数只是产量的约 15%。因此,如果将以上数据按中国粮食商品 率均值做加权处理,进出口对国内市场的副作用可能更为令人不快。 不过,既然讲市场化改革,中国粮食供求的稳定,就不应由进出口经营企业负责任,因 为企业当然要以追求利润为第一目标。本文以 90 年代的粮食进出口对国内价格波动的作用 为例予以说明: 1994 年 1 月外汇改革, 本币一步贬值约 50%,短期内一度使“天花板(即国际市场价 格)”抬高;原来已经高于国际价格的中国粮食因本币贬值,进一步使追求利润的粮食企业 有了囤积居奇或出口获利的机会。当时国内市价大米低于国际价格 38.5%, 小麦和玉米分别 低 20.4%和 14.1%(参见表 2,图 2)。于是,中国 1994 年在粮食比上年减产 1138 万吨的情况 下,我国反而净出口约 200 万吨。由于国内供需矛盾突出,紧接着 5 个月之后国内价格就再 度顶破“天花板”,并且开始在“天花板”之上连续暴涨两年。最高为 1995 年中, 大米和 小麦均高出 50%;玉米价格甚至高出一倍以上。同期中国自 1995 年 1 月到 1996 年 6 月虽然 连续进口约 3000 万吨粮食(参见表 3,图 3),达到历史最高记录,但据报道,进口粮食的销 地价格还略高于国内价格,因此并未能有效平抑国内市场粮价。其间国际价格随之上涨,逐 步接近中国国内价格;而一但中国停止进口,国际价格随即大幅度下降。由此可见,国际上 对中国粮食问题的讨论并非空穴来风,我们应该结合农产品国际贸易谈判对中国农业在国际 竞争压力下的发展问题认真研讨。 4.WTO 与中国的“农业问题” WTO 的原则,第一是消除贸易壁垒,第二是降低关税,第三是市场准入。 按照 WTO 的一般原则,国际农产品协议大部分在 1995-2000 年实施。主要包括三个内 容:增加进口市场准入;削减国内生产者支持;减少出口补贴。这些措施会对我国农业的发 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农产品贸易谈判,历来是关贸总协定谈判和世界贸易组织谈判中最困难的部分,1999 年 4 月签字的《中美农业合作协议》,是中国为加入世贸组织与美国应该达成的双边协议中 的组成部分。美国农业部长格利克曼在协议签字之后称赞这份农产品贸易协议是“美国农业 的一个重要突破”。因为中国同意美国西北部 7 个州的小麦可以直接从西雅图出口,从而降 低运输成本提高价格竞争优势。过去所谓“有争议的壁垒”,主要是中国为防止这些地区的 小麦黑穗病(TCK),而禁止直接从西海岸进口。 - 2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