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军事医学2015年4月第39卷第4期 Mil Med sci,Vl39,N4,Apr,2015 243 能鼓励制药企业开发符合精准医学理念的靶向药只有通过完善的立法和监管措施解决好上述问题 物 才能激励患者积极提供自身遗传信息,参与精准医 3.2建立纳入分子遗传数据的新的疾病分类体系学研究。 人类基因组测序技术和高通量组学技术的快速 发展,极大地增强了人们对疾病的理解。人们认识 4我国开展精准医学研究的优势和不足 到,从健康到疾病的转移包含了大量分子水平的活4.1我国开展精准医学研究的优势 动,只有对疾病从分子生物学水平进行较深层次的 近30年来我国在基因组测序技术、临床疾病分 理解,才能开发出符合精准医学理念的治疗方法。子分型与诊治标志物、药物设计靶点、临床队列与生 这就不可避免地要求建立新的疾病分类系统,将新物医学大数据等方面有了相当的积累与发展,主要 出现的分子医学知识纳入到疾病分类系统中。当前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参与 世界卫生组织建立的国际疾病分类(ICD)标准不能国际同领域竞争的基地与研究团队,特别是我国的 提供足够的疾病相关的分子医学信息,使得分子医基因测序能力居国际领先地位,为我国开展精准医 学的研究成果与临床诊断和治疗割裂开来。而专为学研究与应用奠定了人才和技术基础;二是我国在 精准医学建立的新疾病分类系统,将较大程度地整健康人群和患病人群队列研究的规模上和生物样本 合分子医学与临床医学数据 的多样性上具有绝对优势;三是我国在开展大规模、 3.3建立更顺畅的新药研究监管体系 多中心的临床试验的速度和成本方面具有绝对优 精准医学的顺利发展需要快速发现并开发出新势;四是我国在数据采集和使用的灵活度上具有 一代的药物疗法。目前很多医学研究组织都不约而定优势。 同地呼吁监管机构改进审査新药监管程序,认为过4.2我国开展精准医学研究的不足 分冗长的审批程序是有效实现实验室向临床转化的 我国深入开展精准医学研究还存在如下几个方 重要阻碍。 Kesselheim的研究结果也印证了这一面的制约因素:一是开展精准医学研究所需要的核 观点,研究显示,2005~2009年间,FDA批准的新药心测序仪器设备与关键性前沿技术主要依赖进口 数量比10年前(1995~1999年)减少了39%,而与国外产品和技术相比,我国自主研发产品与创新 2005~2009年间生物医药领域的研发投入反而大能力存在一定差距;二是在资源共享方面,医疗数据 幅增加。文章分析指出,获批新药数量的下降,其根库和生物样本资源库共享机制缺乏“信息孤岛”的 本原因是新药审批体系对新药安全性、有效性的认现象十分普遍,多元大数据的互通融合、使用上还 定标准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和不合理性,不利于创新存在一定的问题;三是在转化应用方面,转化医学发 药物的研发。因此,科学界广泛呼吁建立更加流畅展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在疾病的监测、诊断、治疗等 的新药监管体系,促进精准医学的发展。新监管流方面的基础医学研究成果,亟待转化为临床应用;四 程应更加高效,并摈弃仅针对传统临床试验的监管是在监管政策方面,国家层面制定的基因诊断、患者 程序,在Ⅲ期临床试验中应更注重特定患者人群的数据安全、临床新技术新产品监管等政策法规体系 选择,才能优化程序,提高经济和临床效果 尚不完善 3.4实现遗传数据的正确解读 精准医学需要处理大量临床数据,并对基本的 5思考与启示 组学数据进行解释。目前大多数临床医师还无法对美国提出的“精准医学计划”是顺应时代和科 分子生物学的检测结果与疾病风险的关系作出正确技发展需求的、具有整体思维的新型医学研究计划 解释。少数国家已经开展了遗传信息分析师的培训是在以往所说的个性化医疗理念基础上,将所有个 项目,专门培训临床医师如何就遗传检测结果向患性化医疗的研究技术与方法(基因组学、蛋白质组 者进行解释。 学、代谢组学、药物基因组学等)、研究资源(健康人 3.5通过适当的法规和监管措施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群及患病人群队列硏究数据、生物样本库及电子健 由于精准医学的研究方法会引发一系列伦理学康档案)系统整合,统一布局,建立起整个美国医学 问题,如侵入性的治疗措施用于健康的风险人群是界的“精准医学大计划”,其突出特点是对医学研究 否恰当?生物信息的使用是否会加大患者之间的不的系统整合。建议我国顺应科技发展的需求,实施 平等?个人对自己的生物信息数据应当享有什么样“中国精准医学研究计划”,同时还应借鉴美国对医 的隐私权,如何保护其安全?谁有权使用这些遗传学研究系统整合的大计划思维,对“精准医学计划” 和生物信息?谁有权“拥有”这些遗传和生物信息?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总体布局,并前瞻性地处 2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能鼓励制药企业开发符合精准医学理念的靶向药 物。 3. 2 建立纳入分子遗传数据的新的疾病分类体系 人类基因组测序技术和高通量组学技术的快速 发展,极大地增强了人们对疾病的理解。人们认识 到,从健康到疾病的转移包含了大量分子水平的活 动,只有对疾病从分子生物学水平进行较深层次的 理解,才能开发出符合精准医学理念的治疗方法。 这就不可避免地要求建立新的疾病分类系统,将新 出现的分子医学知识纳入到疾病分类系统中。当前 世界卫生组织建立的国际疾病分类( ICD) 标准不能 提供足够的疾病相关的分子医学信息,使得分子医 学的研究成果与临床诊断和治疗割裂开来。而专为 精准医学建立的新疾病分类系统,将较大程度地整 合分子医学与临床医学数据。 3. 3 建立更顺畅的新药研究监管体系 精准医学的顺利发展需要快速发现并开发出新 一代的药物疗法。目前很多医学研究组织都不约而 同地呼吁监管机构改进审查新药监管程序,认为过 分冗长的审批程序是有效实现实验室向临床转化的 重要阻碍。Kesselheim[6]的研究结果也印证了这一 观点,研究显示,2005 ~ 2009 年间,FDA 批准的新药 数量比 10 年前( 1995 ~ 1999 年) 减少了 39% ,而 2005 ~ 2009 年间生物医药领域的研发投入反而大 幅增加。文章分析指出,获批新药数量的下降,其根 本原因是新药审批体系对新药安全性、有效性的认 定标准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和不合理性,不利于创新 药物的研发。因此,科学界广泛呼吁建立更加流畅 的新药监管体系,促进精准医学的发展。新监管流 程应更加高效,并摈弃仅针对传统临床试验的监管 程序,在Ⅲ期临床试验中应更注重特定患者人群的 选择,才能优化程序,提高经济和临床效果。 3. 4 实现遗传数据的正确解读 精准医学需要处理大量临床数据,并对基本的 组学数据进行解释。目前大多数临床医师还无法对 分子生物学的检测结果与疾病风险的关系作出正确 解释。少数国家已经开展了遗传信息分析师的培训 项目,专门培训临床医师如何就遗传检测结果向患 者进行解释。 3. 5 通过适当的法规和监管措施鼓励患者积极参与 由于精准医学的研究方法会引发一系列伦理学 问题,如侵入性的治疗措施用于健康的风险人群是 否恰当? 生物信息的使用是否会加大患者之间的不 平等? 个人对自己的生物信息数据应当享有什么样 的隐私权,如何保护其安全? 谁有权使用这些遗传 和生物信息? 谁有权“拥有”这些遗传和生物信息? 只有通过完善的立法和监管措施解决好上述问题, 才能激励患者积极提供自身遗传信息,参与精准医 学研究。 4 我国开展精准医学研究的优势和不足 4. 1 我国开展精准医学研究的优势 近 30 年来我国在基因组测序技术、临床疾病分 子分型与诊治标志物、药物设计靶点、临床队列与生 物医学大数据等方面有了相当的积累与发展,主要 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参与 国际同领域竞争的基地与研究团队,特别是我国的 基因测序能力居国际领先地位,为我国开展精准医 学研究与应用奠定了人才和技术基础; 二是我国在 健康人群和患病人群队列研究的规模上和生物样本 的多样性上具有绝对优势; 三是我国在开展大规模、 多中心的临床试验的速度和成本方面具有绝对优 势; 四是我国在数据采集和使用的灵活度上具有一 定优势。 4. 2 我国开展精准医学研究的不足 我国深入开展精准医学研究还存在如下几个方 面的制约因素: 一是开展精准医学研究所需要的核 心测序仪器设备与关键性前沿技术主要依赖进口, 与国外产品和技术相比,我国自主研发产品与创新 能力存在一定差距; 二是在资源共享方面,医疗数据 库和生物样本资源库共享机制缺乏,“信息孤岛”的 现象十分普遍,多元大数据的互通、融合、使用上还 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是在转化应用方面,转化医学发 展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在疾病的监测、诊断、治疗等 方面的基础医学研究成果,亟待转化为临床应用; 四 是在监管政策方面,国家层面制定的基因诊断、患者 数据安全、临床新技术新产品监管等政策法规体系 尚不完善[3]。 5 思考与启示 美国提出的“精准医学计划”是顺应时代和科 技发展需求的、具有整体思维的新型医学研究计划, 是在以往所说的个性化医疗理念基础上,将所有个 性化医疗的研究技术与方法( 基因组学、蛋白质组 学、代谢组学、药物基因组学等) 、研究资源( 健康人 群及患病人群队列研究数据、生物样本库及电子健 康档案) 系统整合,统一布局,建立起整个美国医学 界的“精准医学大计划”,其突出特点是对医学研究 的系统整合。建议我国顺应科技发展的需求,实施 “中国精准医学研究计划”,同时还应借鉴美国对医 学研究系统整合的大计划思维,对“精准医学计划” 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总体布局,并前瞻性地处 军事医学 2015 年 4 月 第 39 卷 第 4 期 Mil Med Sci,Vol 39,No 4,Apr,2015 243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