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轻敌,始终是兢兢业业,谦虚谨慎的。如在军事上,从不言决战,直到辽 沈战役之后,才准备与敌人决战。当然,这也同头顶三座大山,内外敌人 强大,还有共产国际与斯大林的干预这些巨大的客观因素制约有关。这28 年,毛泽东确实成为全党的表率,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精神。 开国之后,内外情况起了根本变化。抗美援朝胜利,证明美帝也不过如此: 赫鲁晓夫秘密报告,斯大林盖子被揭开:三年经济好转,建设顺利进行: 一连串的胜利,尤其三大改造3年完成,似乎客观上失去任何制约。于是, 一切困难逐渐不在话下。加之,党与个人的威信空前提高,人人由衷地高 唱《东方红》。这种种主客观形势的变化,使得毛泽东开始不谦虚谨慎了, 个人的独断专行日渐发展起来。一穷二白不认为是困难,反而认为“好画 最新最美的图画”:革命中经历过的“一天等于二十年”,现在建设时期可 以重现了:搞经济应当“势如破竹”,“高屋建瓴”,“一气呵成为好”。这样, 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为只要“政治挂帅”,就可以无视经济工作本 身内在的规律。于是,随意搬用革命战争时期的各种经验,乃至将阶级斗 争的方法,如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也应用于经济建设。“六亿神 州尽舜尧”,六亿人口是一个决定的因素:凡是人类能够做的事,我们都能 做,或者很快就能够做,没有什么事我们不能够做到。 希望革命(和建设)迅速取得胜利这种急性病,井不是从毛泽东开的头。 马克思和思格斯的著作中就反映过这种情绪:似乎欧洲的革命危机己经迫 在眉睫。列宁更是论证了资本主义已经到了它的最后阶段:曾将第一次世 界大战结束后在德国和匈牙利等地出现的一些革命行动,看做全欧洲革命 的开端。在苏联国内战争开始时推行的军事共产主义,就包含有直接向共 产主义过渡的因素。这种“过渡”方式遇到了顽强的抵抗后,才不得不转 而采取“新经济政策”。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一文中总结了这个教训: “我们原来打算(或许更确切些说,我们是没有充分根据地假定)直接用 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 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准备向共产主义过渡(要经 过多年的准备工作),需要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一系列过渡阶段。” “我们现在正用‘新经济政策'来改正我们的许多错误,我们正在学习怎 样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大厦而不犯这些错误。”这说明, 列宁确实有过直接过渡的意愿,而且列宁也并不认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多 么遥远的事情。他在1920年讲的《青年团的任务》中排了这样一个时间表: “现在已经五十岁左右的这一代人,是不能希望看到共产主义社会了,那 时候他们都死了。至于现在十五岁的这一代人,就可以看到共产主义社会, 也要亲身建设这个社会。”据列宁的设想:“再过一二十年就会生活在共产轻敌,始终是兢兢业业,谦虚谨慎的。如在军事上,从不言决战,直到辽 沈战役之后,才准备与敌人决战。当然,这也同头顶三座大山,内外敌人 强大,还有共产国际与斯大林的干预这些巨大的客观因素制约有关。这 28 年,毛泽东确实成为全党的表率,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精神。 开国之后,内外情况起了根本变化。抗美援朝胜利,证明美帝也不过如此; 赫鲁晓夫秘密报告,斯大林盖子被揭开;三年经济好转,建设顺利进行; 一连串的胜利,尤其三大改造 3 年完成,似乎客观上失去任何制约。于是, 一切困难逐渐不在话下。加之,党与个人的威信空前提高,人人由衷地高 唱《东方红》。这种种主客观形势的变化,使得毛泽东开始不谦虚谨慎了, 个人的独断专行日渐发展起来。一穷二白不认为是困难,反而认为“好画 最新最美的图画”;革命中经历过的“一天等于二十年”,现在建设时期可 以重现了;搞经济应当“势如破竹”,“高屋建瓴”,“一气呵成为好”。这样, 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为只要“政治挂帅”,就可以无视经济工作本 身内在的规律。于是,随意搬用革命战争时期的各种经验,乃至将阶级斗 争的方法,如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也应用于经济建设。“六亿神 州尽舜尧”,六亿人口是一个决定的因素:凡是人类能够做的事,我们都能 做,或者很快就能够做,没有什么事我们不能够做到。 希望革命(和建设)迅速取得胜利这种急性病,井不是从毛泽东开的头。 马克思和思格斯的著作中就反映过这种情绪:似乎欧洲的革命危机已经迫 在眉睫。列宁更是论证了资本主义已经到了它的最后阶段;曾将第一次世 界大战结束后在德国和匈牙利等地出现的一些革命行动,看做全欧洲革命 的开端。在苏联国内战争开始时推行的军事共产主义,就包含有直接向共 产主义过渡的因素。这种“过渡”方式遇到了顽强的抵抗后,才不得不转 而采取“新经济政策”。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一文中总结了这个教训: “我们原来打算(或许更确切些说,我们是没有充分根据地假定)直接用 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 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准备向共产主义过渡(要经 过多年的准备工作),需要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一系列过渡阶段。” “我们现在正用‘新经济政策’来改正我们的许多错误,我们正在学习怎 样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大厦而不犯这些错误。”这说明, 列宁确实有过直接过渡的意愿,而且列宁也并不认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多 么遥远的事情。他在 1920 年讲的《青年团的任务》中排了这样一个时间表: “现在已经五十岁左右的这一代人,是不能希望看到共产主义社会了,那 时候他们都死了。至于现在十五岁的这一代人,就可以看到共产主义社会, 也要亲身建设这个社会。”据列宁的设想:“再过一二十年就会生活在共产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