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构成事物的最小单位原子(或分子)等同于物,由于原子具有广延 性、不可分性、运动性等特征,因而物质的特性也就是广延性、不可分性和运动性(有的哲学家 不承认原子自己会运动)。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这样就坚持了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具有广 延性,因而凡不是具有广延性的东西都是不真实的,如上帝就是不真实不存在的:物质自己会运 动,因而不需要上帝推动,这也否定了宗教神学。把物质(最真实的东西看作具有广延性和不可 分性的(或不可入性)的原子,对科学和民主具有重大推动作用。既然物质是具有广延性,即具有 长、宽、高,那么,这就告诉科学家,要了解宇宙中最真实的东西就要研究长、宽、高,这样就 推动了几何学,数学的发展:既然物质、原子具有不可入性,这原子体现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就是 独立的个人。原子具有不可入性,因而个人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这是民主政治的基石。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1)机械性。它企图用机械力学原理来论证世界的物质统 性,用力学规律解包括生理、心理在内的各种现象。(2)形而上学性。用孤立、静止、片面的 观点看问题。(3)不能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即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 3.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把从包括“黑马”在内的世界万物中抽象出来最大共性的本质视为物质,即认 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这同以往的唯物主义是一样的。但以往的唯物主义都把物质看 作物质的具体形态,而辩证唯物主义则与此不同,它认为物质是共性的、一般性的东西,而这个 共性、一般性的物质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也就是说“物质=共性+客观”。这是列宁物质观中的 思想。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存在是物质性的东西。这 里马克思提出了社会物质的重要思想。如果说,以往的唯物主义把物质等同于物质具体形态的话, 那么,马克思也有类似的思想,即他把物质主要看作“社会存在”,看作“社会物质”。这样有其好 处,就是能够使一般的物质具体化,时代化。因此,我们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内容是 历史唯物主义。 (三)辩证法的基本形态 哲学要讨论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精神和物质的关系、相对和绝对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等是离不开辩证法的。辩证法是哲学家探讨和认识问题的重要方法论,同时也是世界观。辩证法 在其历史发展中经历了三个基本历史形态:第一阶段是古代朴素辩证法,包括古希腊和中国鸦片 战争以前的辩证法思想。代表性的人物和著作是赫拉克利特、老子、《周易》。第二阶段是以德 国古典哲学的重要人物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辩证法。第三阶段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对一般的哲学问题有了初步了解后,我们再来了解我们将着重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 克思主义哲学既继承和吸收了它之前的哲学和优秀成果,同时又区别于以往同时代的哲学,它的 产生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变革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空是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为什么能在这样一个时空中产生马克思主 义晢学呢?这主要不是因为在此特殊时空,马克思和恩格斯二人出生了,而是说在此特殊时中 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前面我们讲到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而具体科学 知识又来源于实践,因而哲学最终来源于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例外,也来自实践。在19 世纪40年代的欧洲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实践基础。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不是 偶然的,而是必然的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和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基础上产生的。 实践包括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就实践中的人和自然关系看,18世纪后半期发 生了产业革命,出现了机器大生产。机器属于工具,同时是物质性的东西。大机器的出现使劳动 生产率成几十倍上百倍地增长,同时决定着社会分工、社会结构、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性质。 这使马克思看到经济因素,物质因素在社会生活中的基础地位,使马克思有可能概括出物质资料10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构成事物的最小单位原子(或分子)等同于物,由于原子具有广 延 性、不可分性、运动性等特征,因而物质的特性也就是广延性、不可分性和运动性(有的哲学家 不承认原子自己会运动)。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这样就坚持了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具有广 延性,因而凡不是具有广延性的东西都是不真实的,如上帝就是不真实不存在的;物质自己会运 动,因而不需要上帝推动,这也否定了宗教神学。把物质(最真实的东西看作具有广延性和不可 分性的(或不可入性)的原子,对科学和民主具有重大推动作用。既然物质是具有广延性,即具有 长、宽、高,那么,这就告诉科学家,要了解宇宙中最真实的东西就要研究长、宽、高,这样就 推动了几何学,数学的发展;既然物质、原子具有不可入性,这原子体现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就是 独立的个人。原子具有不可入性,因而个人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这是民主政治的基石。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1)机械性。它企图用机械力学原理来论证世界的物质 统 一性,用力学规律解包括生理、心理在内的各种现象。(2)形而上学性。用孤立、静止、片面的 观点看问题。(3)不能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即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 3.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把从包括“黑马”在内的世界万物中抽象出来最大共性的本质视为物质,即 认 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这同以往的唯物主义是一样的。但以往的唯物主义都把物 质看 作物质的具体形态,而辩证唯物主义则与此不同,它认为物质是共性的、一般性的东西,而这个 共性、一般性的物质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也就是说“物质=共性+客观”。这是列宁物质观中的 思想。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存在是物 质性的东西。这 里马克思提出了社会物质的重要思想。如果说,以往的唯物主义把物质等同于物质具体形态的话, 那么,马克思也有类似的思想,即他把物质主要看作“社会存在”,看作“社会物质”。这样有其好 处,就是能够使一般的物质具体化,时代化。因此,我们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内容是 历史唯物主义。 (三)辩证法的基本形态 哲学要讨论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精神和物质的关系、相对和绝对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等是离不开辩证法的。辩证法是哲学家探讨和认识问题的重要方法论,同时也是世界观。辩证法 在其历史发展中经历了三个基本历史形态:第一阶段是古代朴素辩证法,包括古希腊和中国鸦片 战争以前的辩证法思想。代表性的人物和著作是赫拉克利特、老子、《周易》。第二 阶段是以德 国古典哲学的重要人物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辩证法。第三阶段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对一般的哲学问题有了初步了解后,我们再来了解我们将着重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 克思主义哲学既继承和吸收了它之前的哲学和优秀成果,同时又区别于以往同时代的哲学,它的 产生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变革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空是 19 世纪 40 年代的欧洲。为什么能在这样一个时空中产生马克思主 义哲学呢? 这主要不是因为在此特殊时空,马克思和恩格斯二人出生了,而是说在此特殊 时中 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前面我们讲到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而具体科学 知识又来源于实践,因而哲学最终来源于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例外,也来自 实践。在 19 世纪 40 年代的欧洲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实践基础。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不是 偶然的,而是必然的。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和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基础上产生的。 实践包括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就实践中的人和自然关系看,18 世纪后半期发 生了产业革命,出现了机器大生产。机器属于工具,同时是物质性的东西。大机器的出现使劳动 生产率成几十倍上百倍地增长,同时决定着社会分工、社会结构、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 性质。 这使马克思看到经济因素,物质因素在社会生活中的基础地位,使马克思有可能概括出物质资料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