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边迁移。如果只是平行移动,没有相应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势必造成污染的空间移动,损害城市 京大学学 外围群众利益。此外,许多城市建立的各类园区都强调产业集中,但是在园区建设中,一些企业 圈占过多的土地,并过度强调企业之间的绿化带建设,造成外部集中、内部分散、土地利用效率不 高的问题,增大了环境集中治理的难度和成本。 哲学 由于人口与经济规模的扩大,许多城市通过扩大规模来提高通行能力。由于城市在空间上 人 的扩展,工业区、商业区与生活区出现更大程度的分离,人员往返的在途时间拉长,造成交通运输 科学 工具尾气排放量的增加。研究表明,城市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是挥发性有机碳(VOC)和多芳 环烃(PAH),汽车尾气排放是PAH的主要来源。汽车尾气经阳光照射,还会产生严重的光化学 烟雾(臭氧),对环境产生进一步的破坏。由于我国汽车的尾气排放标准还相对较低,因此汽车尾 气带来的污染比较严重,在城市工业迁出入园和私人汽车数量增多的情况下,汽车尾气污染对城 市的影响正在增大。 (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加剧了环境污染 一方面,从经济发展角度看,不发达国家实现经济增长的途径是把资源配置在相对高效的地 年第 区,保证城市化的规模,从而实现经济产出效率。我国2007年人均GDP为2400美元左右,是典 型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仍以城市的规模扩大为基础,尤其以东部沿海城市及大城市最为典 期 型。随着市场化的推进,将会有更多的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城市集中,这必然会带来对原料 的更多需求,同时也会产生较多数量的废物排放。 另一方面,从城市人口增加角度看,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同等土地面积上的中国 人是美国人的三倍多,俄罗斯的二十余倍,人的发展对资源的要求与环境的压力相对较大。城市 化中遭遇到的许多环境污染问题,都与人的规模庞大造成的需求扩大有关。据加尔布雷思估计, 从2000年到2100年,全球城市人口比重将由47%提高到80-90%(周民良,2008)。在城镇化吸 引和农村有限土地挤压的双重作用力下,越来越多的人口移动到城镇,也相应产生大量的废弃物 排放,对城市环境管理构成巨大压力。 (三)城市环境治理难以适应产业结构的快速变化 首先,城市化进程加快会加大工业和服务业在城市中所占比重,我国大部分城市有重型化的 产业结构,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等都是典型的重化工产业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这些产业对 城市环境的影响面较广,包括城市的大气环境、水资源环境、土壤环境、声环境、生物环境等。同 时,这些产业发展对电力等能源工业的需求巨大,又拉动城市周围电力工业乃至煤炭工业(如果 有的话)的迅速发展,进而带来环境污染问题。目前,四川、贵州、广西等我国西南的一些重化工 城市已经成为酸雨污染严重地区。一些重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重金属,如碑、镉和汞等, 对当地人群的健康构成很大威胁。近年来,人为活动加剧带来地面沉降、地裂缝、塌陷、耕地破 坏、建筑物受损等地质灾害现象,也严重地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第三产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随着人们对城市服务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在 -些经济发达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人流量高,旅游业、餐饮业异常火爆,对城市交通 设施的压力不断增加。公共汽车和家庭私人轿车的数量也与日俱增。2009年,我国汽车保有量 达到7619万辆,而1990年我国人均汽车量仅为2.2台/万人,2007年增加到10.2台/万人;城市 平均出租车辆由11.1万台增加到96.0万台。此外,绝大多数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 工具以油品为主要燃料,加大了石油对外依存度:随着私人小轿车的快速增加,交通拥堵增加了 城市的运行成本,汽车尾气排放则成为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流动源。2010年环境保护 部公布的污染源普查结果表明,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30%。 万方数据边迁移。如果只是平行移动,没有相应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势必造成污染的空间移动,损害城市 外围群众利益。此外,许多城市建立的各类园区都强调产业集中,但是在园区建设中,一些企业 圈占过多的土地,并过度强调企业之间的绿化带建设,造成外部集中、内部分散、土地利用效率不 高的问题,增大了环境集中治理的难度和成本。 由于人口与经济规模的扩大,许多城市通过扩大规模来提高通行能力。由于城市在空间上 的扩展,工业区、商业区与生活区出现更大程度的分离,人员往返的在途时间拉长,造成交通运输 工具尾气排放量的增加。研究表明,城市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是挥发性有机碳(VOC)和多芳 环烃(PAH),汽车尾气排放是PAH的主要来源。汽车尾气经阳光照射,还会产生严重的光化学 烟雾(臭氧),对环境产生进一步的破坏。由于我国汽车的尾气排放标准还相对较低,因此汽车尾 气带来的污染比较严重,在城市工业迁出入园和私人汽车数量增多的情况下,汽车尾气污染对城 市的影响正在增大。 (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加剧了环境污染 一方面,从经济发展角度看,不发达国家实现经济增长的途径是把资源配置在相对高效的地 区,保证城市化的规模,从而实现经济产出效率。我国2007年人均GDP为2 400美元左右,是典 型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仍以城市的规模扩大为基础,尤其以东部沿海城市及大城市最为典 型。随着市场化的推进,将会有更多的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城市集中,这必然会带来对原料 的更多需求,同时也会产生较多数量的废物排放。 另一方面,从城市人口增加角度看,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同等土地面积上的中国 人是美国人的三倍多,俄罗斯的二十余倍,人的发展对资源的要求与环境的压力相对较大。城市 化中遭遇到的许多环境污染问题,都与人的规模庞大造成的需求扩大有关。据加尔布雷思估计, 从2000年到2100年,全球城市人口比重将由47%提高到80—90%(周民良,2008)。在城镇化吸 引和农村有限土地挤压的双重作用力下,越来越多的人口移动到城镇,也相应产生大量的废弃物 排放,对城市环境管理构成巨大压力。 (三)城市环境治理难以适应产业结构的快速变化 首先,城市化进程加快会加大工业和服务业在城市中所占比重,我国大部分城市有重型化的 产业结构,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等都是典型的重化工产业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这些产业对 城市环境的影响面较广,包括城市的大气环境、水资源环境、土壤环境、声环境、生物环境等。同 时,这些产业发展对电力等能源工业的需求巨大,又拉动城市周围电力工业乃至煤炭工业(如果 有的话)的迅速发展,进而带来环境污染问题。目前,四川、贵州、广西等我国西南的一些重化工 城市已经成为酸雨污染严重地区。一些重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重金属,如砷、镉和汞等, 对当地人群的健康构成很大威胁。近年来,人为活动加剧带来地面沉降、地裂缝、塌陷、耕地破 坏、建筑物受损等地质灾害现象,也严重地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第三产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随着人们对城市服务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在 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人流量高,旅游业、餐饮业异常火爆,对城市交通 设施的压力不断增加。公共汽车和家庭私人轿车的数量也与日俱增。2009年,我国汽车保有量 达到7 619万辆,而1990年我国人均汽车量仅为2.2台/万人,2007年增加到lO.2台/万人;城市 平均出租车辆由11.1万台增加到96.O万台。此外,绝大多数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 工具以油品为主要燃料,加大了石油对外依存度;随着私人小轿车的快速增加,交通拥堵增加了 城市的运行成本,汽车尾气排放则成为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流动源。2010年环境保护 部公布的污染源普查结果表明,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30%。 南京大学学报一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二。一O年第四期 麟H掰髓醚遴 万方数据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