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京人的集体记忆。何况,要为之让道的是地铁,那锃亮冰冷、轰隆飞驰的庞然大物,是现代 城市的象征,与温和安静的植物,构成对立性极强的两端,给人们带来下意识的心理冲击 在城市建设中毁掉老树大树,犹如剜掉心的一块,那种难受,我深有同感。只是,我又 向来警惕那种不顾民生、无原则的复古守旧。因此这回的地铁与梧桐之争,很让我这个植物 爱好者感慨。正如《南方都市报》的评论指出,“这与其说是管理者的短视浮躁,不如说是城 市发展困境与矛盾的必然”,在两难的抉择中,只能尽力折中,并且,这不会是最后一次砍树, “在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的碰撞中,南京梧桐,只是无数个冲突的缩影。” 我这次去南京,专门寻觅一些六朝旧迹,也频生沧桑之感。时光就是这样流过来又流失 去的,兴衰变幻,是历史的主旋律。所以,切莫说如今的毁弃,所发生的早已发生过了,现 在南京的梧桐,视江总和李十娘的梧桐又如何?只能像余怀那样,把美好供在心里。因为社 会与城市,就像不受控制的怪兽,要不断吞噬旧有的风景和情怀,才能壮大发展。身处时代 洪流中的我们,保不住前者就唯有保住后者吧:不能用风景留住情怀,只能在情怀中留住风 (选自《行旅花木》,海豚出版社2013年10月版,有删减) 17.为什么标题不能换成“说南京梧桐兴衰”?请结合内容说明理由。(3分) 18.第二节两处比喻准确生动,请具体写出其妙处。(4分) 19.第六节引述余怀的作品,有哪些作用?(3分) 20.联系相关作品,说说下面两个句子表现出的不同情感。(4分) A: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 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选自《那树》) B:身处时代洪流中的我们,保不住前者就唯有保住后者吧:不能用风景留住情怀,只 能在情怀中留住风景。 17.(3分)原标题很好地概括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一是南京梧桐在时间洪流中的兴衰变化 二是南京这座城市在历史进程里的兴衰变迁。如改换标题指向单一,只能表现出梧桐的 变化。(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18.(4分)两处比喻都形象地写出了法国梧桐修剪后树的外形特点,同时“如伞”与后文为 行人遮阳挡雨相照应,“如守陵士兵”巧妙地扣住了陵园大道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两 处比喻都表现出作者对法国梧桐耐修剪整形这一特点的赞美。(每点1分) 19.(3分)具体表现很多遗民借南京来追思故国的行为:自然引出下文作者的感慨,梧桐又 次成为南京兴衰的象征;为下文作者抒发对梧桐兴衰的感慨作铺垫:使文章更富有历 史的厚重感(更具有文学性)。(每点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20.(4分)A:对那树遭受无情砍伐的深切同情,对人类肆意砍伐那树的无限愤慨。(2分, 每点1分) B:对人类文明进程中旧有风情无法留住的无奈(遗憾、惆怅),对社会、城市发展不得 不破坏旧有风情的理解。(2分,每点1分) 联合体 搭桥 刘正权 市里举办幼儿搭积木比赛,市电视台正在现场直播。京人的集体记忆。何况,要为之让道的是地铁,那锃亮冰冷、轰隆飞驰的庞然大物,是现代 城市的象征,与温和安静的植物,构成对立性极强的两端,给人们带来下意识的心理冲击。 在城市建设中毁掉老树大树,犹如剜掉心的一块,那种难受,我深有同感。只是,我又 向来警惕那种不顾民生、无原则的复古守旧。因此这回的地铁与梧桐之争,很让我这个植物 爱好者感慨。正如《南方都市报》的评论指出,“这与其说是管理者的短视浮躁,不如说是城 市发展困境与矛盾的必然”,在两难的抉择中,只能尽力折中,并且,这不会是最后一次砍树, “在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的碰撞中,南京梧桐,只是无数个冲突的缩影。” 我这次去南京,专门寻觅一些六朝旧迹,也频生沧桑之感。时光就是这样流过来又流失 去的,兴衰变幻,是历史的主旋律。所以,切莫说如今的毁弃,所发生的早已发生过了,现 在南京的梧桐,视江总和李十娘的梧桐又如何?只能像余怀那样,把美好供在心里。因为社 会与城市,就像不受控制的怪兽,要不断吞噬旧有的风景和情怀,才能壮大发展。身处时代 洪流中的我们,保不住前者就唯有保住后者吧:不能用风景留住情怀,只能在情怀中留住风 景。 (选自《行旅花木》,海豚出版社 2013 年 10 月版,有删减) 17.为什么标题不能换成“说南京梧桐兴衰”?请结合内容说明理由。(3 分) ▲ 18.第二节两处比喻准确生动,请具体写出其妙处。(4 分) ▲ 19.第六节引述余怀的作品,有哪些作用?(3 分) ▲ 20.联系相关作品,说说下面两个句子表现出的不同情感。(4 分) A: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 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选自《那树》) B:身处时代洪流中的我们,保不住前者就唯有保住后者吧:不能用风景留住情怀,只 能在情怀中留住风景。 ▲ 17.(3 分)原标题很好地概括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一是南京梧桐在时间洪流中的兴衰变化, 二是南京这座城市在历史进程里的兴衰变迁。如改换标题指向单一,只能表现出梧桐的 变化。(每点 1 分,意思相近即可) 18.(4 分)两处比喻都形象地写出了法国梧桐修剪后树的外形特点,同时“如伞”与后文为 行人遮阳挡雨相照应,“如守陵士兵”巧妙地扣住了陵园大道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两 处比喻都表现出作者对法国梧桐耐修剪整形这一特点的赞美。(每点 1 分) 19.(3 分)具体表现很多遗民借南京来追思故国的行为;自然引出下文作者的感慨,梧桐又 一次成为南京兴衰的象征;为下文作者抒发对梧桐兴衰的感慨作铺垫;使文章更富有历 史的厚重感(更具有文学性)。(每点 1 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20.(4 分)A:对那树遭受无情砍伐的深切同情,对人类肆意砍伐那树的无限愤慨。(2 分, 每点 1 分) B:对人类文明进程中旧有风情无法留住的无奈(遗憾、惆怅),对社会、城市发展不得 不破坏旧有风情的理解。(2 分,每点 1 分) 联合体 搭 桥 刘正权 市里举办幼儿搭积木比赛,市电视台正在现场直播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