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301科学及其危机 1.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中,科学被看作人类的生产力之一。科学以许多种方式,使现代 工业体系成为可能:即作为近几百年与科学并驾齐驱的人类心灵的普遍灵巧性的条件;作为 自然和人类世界的信息贮存(在那些比较发达的国家中,这种贮存甚至被那些处于较低社会 阶层的人们所分有);更有甚者,还作为研究者智识装备的组成部分,这些研究者的发现则 会对社会生活形式造成决定性影响。就科学可以用作创造社会价值的手段,也就是说,就它 可以作为生产的方法这一点看,科学建构起生产的手段。 2.科学作为生产力和生产手段对社会生活进程有所贡献这一事实,决没有证明实用主义 的知识理论就是合理的。知识的成效性的确在其对真理的承诺中起着作用,但这里所说的成 效性应当被理解为内在于科学的东西,而不应理解为追求外存目的的实用性。一个判断的真 理性检验,不同于对这个判断在人类生活中有何重要性的检验。决定这个判断是真实的还是 虚假的并不取决于人类兴趣,真理的标准是伴随着理论水平的提高而发展起来的。科学本身 在历史进程中发生着众所周知的变化,但这个事实决没有为别的真理标准提供论据,它只证 明了与给定发展水平上的知识状态相适应的真理标准。即便科学受历史的内在演进的限制, 它也不可能丧失掉它自身独具的特性,不会用功利的目的去曲解这种特性。当然,为驳斥实 用主义知识论和通行的相对主义而提供的理由,并不导致在真理与行动之间加以实证主义的 分割。相反,无论是理论的方向和方法,还是理论的对象,即现实本身,都离不开人。而且, 科学回过头来也会成为历史进程的一个因素。理论与行动的分割本身是一种历史现象。 3.在普遍的经济危机中,科学被证明为社会财富中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的许多因素之 今天,这种财富比以往时代更加庞大。今天的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拥有更多的原材料 机器、熟练工人,以及更好的生产方法,但它们并未以应有的方式造福人类。目前这种形式 的社会,已不可能有效地使用它曾发展起来的力量和积聚下来的财富。科学知识在此情况下 也就分担着其他生产力和生产手段的宿命:它的运用和它的高度发展与人类的需求极不适 应。这种状况扼制了科学本身在质和量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正如以往危机过程曾警告我们那 样,经济平衡只有在付出了人类资源和物质资源重大毁灭的代价后才会恢复。 4.掩盖当前危机真正原因的方法之一,是把产生它的责任归之于那些真正效力于改善人 类境况的力量,这首先指的是理性的、科学的思维方式。除了科学思维在工业中的专门应用 外,个人对这种思维的更深入的修习都被打发到“通灵”的名目下,或归为可疑的批判理性 而成为导致危机的决定因素。存在着这种广为流传的看法:理性仅仅是追求日常生活目标的 有用工具:然而它在面临重大课题时则必定缄默不语,让位于灵魂中更具实质性的力量。其 结果便是对一个整体的社会,避免作任何理论上的考察。当代形而上学反对科学主义的斗争, 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这些广泛的社会趋向的反映 5.战前,科学实际上就具有一系列局限性。不过,这些局限性并非出于科学对其理性特 性的夸大,而是出于加在科学上的诸种限制:这些限制本身又受到社会境况的日益僵化的制 约。在不脱离科学考察的条件下去描述事实,并在这些事实之间建立起联系类型,这项任务, 最初被确定为资产阶级在反对经院晢学对研究的种种限制的批判斗争中获得自身解放的 原文出自 Max horkheimer著 Critical Theory( Continnum, New York,1982),中译选自李小兵等译《批判理 论》(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1-7页,编者据英译对中译作了校改30.1 科学及其危机* 1. 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中,科学被看作人类的生产力之一。科学以许多种方式,使现代 工业体系成为可能:即作为近几百年与科学并驾齐驱的人类心灵的普遍灵巧性的条件;作为 自然和人类世界的信息贮存(在那些比较发达的国家中,这种贮存甚至被那些处于较低社会 阶层的人们所分有);更有甚者,还作为研究者智识装备的组成部分,这些研究者的发现则 会对社会生活形式造成决定性影响。就科学可以用作创造社会价值的手段,也就是说,就它 可以作为生产的方法这一点看,科学建构起生产的手段。 2. 科学作为生产力和生产手段对社会生活进程有所贡献这一事实,决没有证明实用主义 的知识理论就是合理的。知识的成效性的确在其对真理的承诺中起着作用,但这里所说的成 效性应当被理解为内在于科学的东西,而不应理解为追求外存目的的实用性。一个判断的真 理性检验,不同于对这个判断在人类生活中有何重要性的检验。决定这个判断是真实的还是 虚假的并不取决于人类兴趣,真理的标准是伴随着理论水平的提高而发展起来的。科学本身 在历史进程中发生着众所周知的变化,但这个事实决没有为别的真理标准提供论据,它只证 明了与给定发展水平上的知识状态相适应的真理标准。即便科学受历史的内在演进的限制, 它也不可能丧失掉它自身独具的特性,不会用功利的目的去曲解这种特性。当然,为驳斥实 用主义知识论和通行的相对主义而提供的理由,并不导致在真理与行动之间加以实证主义的 分割。相反,无论是理论的方向和方法,还是理论的对象,即现实本身,都离不开人。而且, 科学回过头来也会成为历史进程的一个因素。理论与行动的分割本身是一种历史现象。 3. 在普遍的经济危机中,科学被证明为社会财富中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的许多因素之 一。今天,这种财富比以往时代更加庞大。今天的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拥有更多的原材料、 机器、熟练工人,以及更好的生产方法,但它们并未以应有的方式造福人类。目前这种形式 的社会,已不可能有效地使用它曾发展起来的力量和积聚下来的财富。科学知识在此情况下 也就分担着其他生产力和生产手段的宿命:它的运用和它的高度发展与人类的需求极不适 应。这种状况扼制了科学本身在质和量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正如以往危机过程曾警告我们那 样,经济平衡只有在付出了人类资源和物质资源重大毁灭的代价后才会恢复。 4. 掩盖当前危机真正原因的方法之一,是把产生它的责任归之于那些真正效力于改善人 类境况的力量,这首先指的是理性的、科学的思维方式。除了科学思维在工业中的专门应用 外,个人对这种思维的更深入的修习都被打发到“通灵”的名目下,或归为可疑的批判理性 而成为导致危机的决定因素。存在着这种广为流传的看法:理性仅仅是追求日常生活目标的 有用工具;然而它在面临重大课题时则必定缄默不语,让位于灵魂中更具实质性的力量。其 结果便是对一个整体的社会,避免作任何理论上的考察。当代形而上学反对科学主义的斗争, 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这些广泛的社会趋向的反映。 5. 战前,科学实际上就具有一系列局限性。不过,这些局限性并非出于科学对其理性特 性的夸大,而是出于加在科学上的诸种限制;这些限制本身又受到社会境况的日益僵化的制 约。在不脱离科学考察的条件下去描述事实,并在这些事实之间建立起联系类型,这项任务, 最初被确定为资产阶级在反对经院哲学对研究的种种限制的批判斗争中获得自身解放的一 * 原文出自 Max Horkheimer 著 Critical Theory (Continnum, New York, 1982); 中译选自李小兵等译《批判理 论》(重庆出版社,1989 年),第 1-7 页,编者据英译对中译作了校改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