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1实验基础 ·3· 量都是量子化的.伴随(1.3)式的出现,诞生了量子时代. 自1887年Hertz起,到1916年Millikan为止,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被逐步地 揭示出来.其中,无法为经典物理学所理解的实验事实有:反向遏止电压(和逸出电 子的最大动能成正比)和入射光强无关;反向遏止电压和入射光的频率呈线性关 系;电子逸出相对于光的照射而言几乎无时间延迟.这三点难于理解是因为,按经 典观念,人射光的电磁场强迫金属表面电子作振动.人射光强度越大,强迫振动的 振幅也越大,逸出电子的动能也应当越大.于是反向遏止电压和人射光强度应当是 线性关系,而且和人射光的频率无关.此外,自光照射时起,电子从受迫振动中积聚 能量直至逸出金属表面需要一段时间,因为电子运动区域的横断面积很小,接收到 的光能很有限,电子积聚到能逸出金属表面那样的动能需要一定的时间.然而,实 验却表明,这个弛豫时间很短,它不大于109s.为了解决这些矛盾,1905年, Einstein在Planck能量子概念基础上,再大胆地前进一步,提出光量子概念①,并 指出光量子和电子碰撞并被电子吸收从而导致电子的逸出.他的光电效应方程是 hy=重,十2mw2x (1.4) 这里是实验中所用金属的脱出功,比如,Cs的为1.9eV,Pt的为6.3eV.等式右 边用了逸出电子的最大速度,那是因为有些电子在从金属表面逸出的过程(以及在 空气传播的过程)中,可能因遭受碰撞而损失了部分动能.这样一来,不仅光场的能 量是量子化的,而且光场本身就是量子化的,仿佛是一团“光子气”.光电效应显示, 照射在金属表面的波场是一种微粒集合沿着这一思路前进,人们甚至可以引人光 子的“等效”质量m‘,即 m'=号= 于是,若在重力场中,一个光子垂直向上飞行了H距离,其频率要由原来的№减 小为y hvo hv+hgH 从而 y<0 这说明垂直向上飞行的光子,其频率会产生红移②.这一现象在1960年由 RV.Pound和G.A.Rebka Jr.在哈佛大学校园的水塔上实验观测到了.Einstein 的光电方程被Millikan用l0年时间的实验所证实. A.Einstein,Ann.Physik,17:132(1905). ②这里,等式右边第二项在地球条件下比第一项小很多,所以作了一级近似计算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