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6期 杨亚锋:基于集对逻辑的近似推理方法研究 ·923. 集对判断句分别从肯定、否定、不确定3个 mina(A),0)i+mina(A),0j= 方面描述了命题的特征,是一种更为客观的推 1+(1-1-0)i+0j=1 理形式,是对模糊推理及双枝模糊推理的补充 即u(A→B)=1,因此A一B为S-真。 与完善。 4)若B对x为S-假命题,即u(B)=j,则 2.2单论域集对推理 (A→B)= (A)=a(A)+b(A)i c(A)j,u(B)= maxc(A),a(B)+(1-max c(A),a(B)- a(B)+b(B)i+c(B)j则对于以上给出的集对蕴含 mina(A),c(B))i+mina(A),c(B)j= 式,有: max{c(A),0}+(1-maxc(A),0}- 定义9如果A→B的真值为u(A→B)=1,则 mina(A),1)i+mina(A),1j= 称A→B对x集对真,简记为S-真。 c(A)+(1-c(A)-a(A))i+a(A)=u(A) 定义10如果A→B的真值为u(A→B)=i, 则称A→B对x集对不确定,简记为S-不确定。 即u(A→B)=μ(A)=u(A)因此A→B与A互逆。 定义11如果A→B的真值为u(A→B)=j, 定律10若u(A)=a(A)+b(A)i+c(A)j, 则称A→B对x集对假,简记为S-假。 u(B)=a(B)+b(B)i+c(B)j,且A对x为S-不确 定律9若对于集对命题A,B,其真值分别为 定命题,则有: 1)若B对x为S真命题,则A→B为S-真; (A)=a(A)+b(A)i+c(A)j 2)若B对x为S假命题,则A→B为S不确定。 (B)=a(B)+b(B)i+c(B)j 3)若B对x为S-不确定命题,则A→B为S-不 则有以下性质成立: 1)若A对x为S-真命题,则A→B与B等值: 确定。 2)若A对x为S假命题,则A→B对x必为S真: 证明:由题意u(A)=i,根据定义知, 3)若B对x为S真命题,则A→B对x必为S真: u(A→B)= maxc(A),a(B)+(1-max c(A),a(B) 4)若B对x为S-假命题,则A→B与A互逆。 证明根据定义知 mina(A),c(B))i+mina(A),c(B)j= max{0,a(B)}+(1-max{0,a(B)}- 1)若A对x为S-真命题,即u(A)=1,则 u(A→B)= min0,c(B))i+min0,c(B)j= a(B)+(1-a(B))i maxc(A),a(B)+(1-maxc(A),a(B)- 当a(B)=1,(A→B)=1,A→B为S-真; mina(A),c(B))i+mina(A),c(B)j= 当a(B)=0,u(A→B)=i,A→B为S-不确定。 max{0,a(B)}+(1-max{0,a(B)}- 得证。 min1,c(B))i+min1,c(B)j= 定律11复合蕴含规则。设A,B,C∈S,且 a(B)+(1-a(B)-c(B)})i+c(B)j=u(B) (A)=a(A)+b(A)i+c(A)j 即u(A→B)=u(B),因此A→B与B等值。 u(B)=a(B)+b(B)i+c(B)j 2)若A对x为S假命题,即u(A)=j,则 u(C)=a(C)+b(C)i+c(C)j (A→B)= 若A→B对x为S-真,B→C对x为S-真,则A→C maxc(A),a(B)+(1-maxc(A),a(B)- 对x为S-真。 mina(A),c(B))i+mina(A),c(B)j= 证明由蕴含式A→B对x为S-真,知: max1,a(B)}+(1-max{1,a(B)}- min0,c(B))i+min0,c(B)j= u(A→B)=u(A)Vu(B)=1,则u(A)和 1+(1-1-0)i+0i=1 u(B)必定至少有一个为1。若u(B)=1,则 即u(A→B)=1,因此A→B为S-真。 由定律9知u(C)=1,于是得到u(A→C)= 3)若B对x为S真命题,即u(B)=1,则 1,即A→C对x为S-真。若u(A)=1,又有 u(A→B)= B→C对x为S-真,则必有u(C)=1,即得A→ maxc(A),a(B)+(1-maxc(A),a(B)- C对x为S-真。证毕。 mina(A),c(B))i+mina(A),c(B)j= 对于集对蕴含式推理的一般情况,见表1。 max{c(A),1}+(1-max{c(A),1}-集对判断句分别从肯定、否定、不确定 3 个 方面描述了命题的特征,是一种更为客观的推 理形式,是对模糊推理及双枝模糊推理的补充 与完善。 2.2 单论域集对推理 设 μ(A) = a(A) + b(A)i + c(A)j,μ(B) = a(B) +b(B)i + c(B)j 则对于以上给出的集对蕴含 式,有: 定义 9 如果 A → B 的真值为 μ(A → B) = 1, 则 称 A → B 对 x 集对真,简记为 S⁃真。 定义 10 如果 A → B 的真值为 μ(A → B) = i, 则称 A → B 对 x 集对不确定,简记为 S⁃不确定。 定义 11 如果 A → B 的真值为 μ(A → B) = j, 则称 A → B 对 x 集对假,简记为 S⁃假。 定律 9 若对于集对命题 A,B, 其真值分别为 μ(A) = a(A) + b(A)i + c(A)j μ(B) = a(B) + b(B)i + c(B)j 则有以下性质成立: 1)若 A 对 x 为 S⁃真命题,则 A → B 与 B 等值; 2)若A 对x 为S⁃假命题,则A →B 对x 必为S⁃真; 3)若B 对x 为S⁃真命题,则A →B 对x 必为S⁃真; 4)若 B 对 x 为 S⁃假命题, 则 A → B 与 A 互逆。 证明 根据定义知, 1)若 A 对 x 为 S⁃真 命题,即 μ(A) = 1, 则 μ(A → B) = max{c(A),a(B)} + (1 - max{c(A),a(B)} - min{a(A),c(B)})i + min{a(A),c(B)}j = max{0,a(B)} + (1 - max{0,a(B)} - min{1,c(B)})i + min{1,c(B)}j = a(B) + (1 - a(B) - c(B)})i + c(B)j = μ(B) 即 μ(A → B) = μ(B), 因此 A → B 与 B 等值。 2)若 A 对 x 为 S⁃假命题, 即 μ(A) = j, 则 μ(A → B) = max{c(A),a(B)} + (1 - max{c(A),a(B)} - min{a(A),c(B)})i + min{a(A),c(B)}j = max{1,a(B)} + (1 - max{1,a(B)} - min{0,c(B)})i + min{0,c(B)}j = 1 + (1 - 1 - 0)i + 0j = 1 即 μ(A → B) = 1, 因此 A → B 为 S⁃真 。 3)若 B 对 x 为 S⁃真 命题,即 μ(B) = 1, 则 μ(A → B) = max{c(A),a(B)} + (1 - max{c(A),a(B)} - min{a(A),c(B)})i + min{a(A),c(B)}j = max{c(A),1} + (1 - max{c(A),1} - min{a(A),0})i + min{a(A),0}j = 1 + (1 - 1 - 0)i + 0j = 1 即 μ(A → B) = 1, 因此 A → B 为 S⁃真 。 4)若 B 对 x 为 S⁃假命题, 即 μ(B) = j, 则 μ(A → B) = max{c(A),a(B)} + (1 - max{c(A),a(B)} - min{a(A),c(B)})i + min{a(A),c(B)}j = max{c(A),0} + (1 - max{c(A),0} - min{a(A),1})i + min{a(A),1}j = c(A) + (1 - c(A) - a(A))i + a(A) = μ(A) 即 μ(A → B) = μ(A) = μ(A - ) 因此 A → B 与 A 互逆。 定律 10 若 μ(A) = a(A) + b(A)i + c(A)j, μ(B) = a(B) + b(B)i + c(B)j, 且 A 对 x 为 S⁃不确 定命题,则有: 1)若 B 对 x 为 S⁃真命题,则 A → B 为 S⁃真; 2)若B 对x 为S⁃假命题,则A →B 为S⁃不确定。 3)若 B 对 x 为 S⁃不确定命题,则 A → B 为 S⁃不 确定。 证明:由题意 μ(A) = i, 根据定义知, μ(A → B) = max{c(A),a(B)} + (1 - max{c(A),a(B)} - min{a(A),c(B)})i + min{a(A),c(B)}j = max{0,a(B)} + (1 - max{0,a(B)} - min{0,c(B)})i + min{0,c(B)}j = a(B) + (1 - a(B))i 当 a(B) = 1, μ(A → B) = 1, A → B 为 S⁃真; 当 a(B) = 0, μ(A → B) = i, A → B 为 S⁃不确定。 得证。 定律 11 复合蕴含规则。 设 A,B,C ∈ S, 且 μ(A) = a(A) + b(A)i + c(A)j μ(B) = a(B) + b(B)i + c(B)j μ(C) = a(C) + b(C)i + c(C)j 若 A → B 对 x 为 S⁃真, B → C 对 x 为 S⁃真,则 A → C 对 x 为 S⁃真。 证明 由 蕴 含 式 A → B 对 x 为 S⁃真 , 知: μ( A → B) = μ( A) ∨ μ( B) = 1, 则 μ( A) 和 μ( B) 必定至少有一个为 1。 若 μ( B) = 1, 则 由定律 9 知 μ( C) = 1, 于是得到 μ( A → C) = 1, 即 A → C 对 x 为 S⁃真 。 若 μ( A) = 1, 又有 B →C 对 x 为 S⁃真 ,则必有 μ( C) = 1, 即得 A → C 对 x 为 S⁃真 。 证毕。 对于集对蕴含式推理的一般情况,见表 1。 第 6 期 杨亚锋:基于集对逻辑的近似推理方法研究 ·923·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