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是否拥护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因为这些在复旦大学的通识教育实 践中都是得到积极的肯定),而在于通识教育机制是否完善、理 念是否合适、模式是否创新、手段是否先进、成效是否显著等内 在因素的制约。而从总的来看,如果通识教育的实施只停留在大 学本科一年级或二年级阶段,如果通识教育的理念和模式只局限 于某些脱胎于综合选修课程的核心课程中,如果通识教育的手段 仅凭借于多媒体教学课件和仪器的展示演播中,如果通识教育的 成效只满足于大学新生而忽略老生和研究生在进入社会之前的成 才教育,那么通识教育就有可能招致许多质疑,逐渐失去面向全 国推行的可能性和重要性。果真如此,我们将失去一次改进大学 教育的良好机会,我们的大学教育将因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而举 步维艰,更可怕的是会给未来社会的稳定发展带来许多意料之外 的负面影响 何以如此?不妨简单谈谈我的看法。如果说通识教育是以培 养人文精神为主的素质教育,那么人文精神的培育就不可能是 蹴而就的,必须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是一门或几门重要的选修 课程能解决的,必须是与专业基础课程、学识拓展课程、思想品 德课程等有机结合才能逐步达到的;不可能是各种科学知识积累 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必须是学习与实践结合、言论与行为统一的 综合成果:不可能是单纯依靠自学自悟自得,必须是有榜样的教 导、明师的引导、良知的发现等;……从这些角度看,大学教育 只有始终推行通识教育的模式,才能解决当代乃至未来大学生容 易在市场经济社会浪潮中缺失人文精神和理想方向的普遍问题, 才能使更多通过发奋读书进入大学门槛的青年能最终成为真正优 秀的人才进入社会,造福社会!对于“始终”,可以作多方面的 理解:一是从专科开始到博士研究生的整个大学教育都应该提倡 通识教育;二是从教育的内容到形式都应该贯穿通识教育的理 念;三是从教育的管理者到教师、学生乃至社会各界等都应该明是否拥护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因为这些在复旦大学的通识教育实 践中都是得到积极的肯定),而在于通识教育机制是否完善、理 念是否合适、模式是否创新、手段是否先进、成效是否显著等内 在因素的制约。而从总的来看,如果通识教育的实施只停留在大 学本科一年级或二年级阶段,如果通识教育的理念和模式只局限 于某些脱胎于综合选修课程的核心课程中,如果通识教育的手段 仅凭借于多媒体教学课件和仪器的展示演播中,如果通识教育的 成效只满足于大学新生而忽略老生和研究生在进入社会之前的成 才教育,那么通识教育就有可能招致许多质疑,逐渐失去面向全 国推行的可能性和重要性。果真如此,我们将失去一次改进大学 教育的良好机会,我们的大学教育将因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而举 步维艰,更可怕的是会给未来社会的稳定发展带来许多意料之外 的负面影响。 何以如此?不妨简单谈谈我的看法。如果说通识教育是以培 养人文精神为主的素质教育,那么人文精神的培育就不可能是一 蹴而就的,必须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是一门或几门重要的选修 课程能解决的,必须是与专业基础课程、学识拓展课程、思想品 德课程等有机结合才能逐步达到的;不可能是各种科学知识积累 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必须是学习与实践结合、言论与行为统一的 综合成果;不可能是单纯依靠自学自悟自得,必须是有榜样的教 导、明师的引导、良知的发现等;……从这些角度看,大学教育 只有始终推行通识教育的模式,才能解决当代乃至未来大学生容 易在市场经济社会浪潮中缺失人文精神和理想方向的普遍问题, 才能使更多通过发奋读书进入大学门槛的青年能最终成为真正优 秀的人才进入社会,造福社会!对于“始终”,可以作多方面的 理解:一是从专科开始到博士研究生的整个大学教育都应该提倡 通识教育;二是从教育的内容到形式都应该贯穿通识教育的理 念;三是从教育的管理者到教师、学生乃至社会各界等都应该明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