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不作为收益计入会计报表,在计算应税所得时 则作为收益 3、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确认为费用或损失计入会计报表,在计算应税 所得时不允许扣减。 4、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不确认为费用或损失计入会计报表,在计算应 税所得时则允许扣减。 (一)时间性差异 时间性差异是指税法与会计制度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时间不同而 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时间性差异发生于某一会计 期间,但在以后以其或若干期内能够转回。 时间性差异有下列四种类型: 1、企业获得的某项收益,按照会计制度应当确认为当期收益,但按照税 法规定需待以后期间确认为应税所得 2、企业获得的某项收益,按照会计制度应当于以后期间确认为收益,但 按照税法规定需计入当期应税所得,从而产生可抵减的时间性差异。 3、企业发生的某项费用或损失,按照会计制度应当确认为当期费用或损 失,但按照税法规定需待以后期间从应纳税所得中扣减。 4、企业发生的某项费用或损失,按照会计制度应当于以后期间确认为费 用或损失,但按照税法规定可以从当期应纳税所得中扣减,从而产生时间 性差异。 三、所得税会计核算的帐户设置 (1)“所得税”帐户 (2)“递延税款”帐户 (3)在“应交税金”帐户下设置“应交所得税”明细帐。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重点掌握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能够对会税差异讲行分析和解释 第二节应付税款法与纳税影响会计法 1.主要内容 一、纳税影响会计法的基本概念 纳税影响会计法是将本期由于时间性差异而产生的影响纳税金额,递延和 分配到以后各期,即将本期产生的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采取跨期 分摊的办法。 纳税影响会计法与应付税款法差异的比较。7 2、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不作为收益计入会计报表,在计算应税所得时 则作为收益。 3、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确认为费用或损失计入会计报表,在计算应税 所得时不允许扣减。 4、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不确认为费用或损失计入会计报表,在计算应 税所得时则允许扣减。 (二)时间性差异 时间性差异是指税法与会计制度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时间不同而 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时间性差异发生于某一会计 期间,但在以后以其或若干期内能够转回。 时间性差异有下列四种类型: 1、企业获得的某项收益,按照会计制度应当确认为当期收益,但按照税 法规定需待以后期间确认为应税所得。 2、企业获得的某项收益,按照会计制度应当于以后期间确认为收益,但 按照税法规定需计入当期应税所得,从而产生可抵减的时间性差异。 3、企业发生的某项费用或损失,按照会计制度应当确认为当期费用或损 失,但按照税法规定需待以后期间从应纳税所得中扣减。 4、企业发生的某项费用或损失,按照会计制度应当于以后期间确认为费 用或损失,但按照税法规定可以从当期应纳税所得中扣减,从而产生时间 性差异。 三、所得税会计核算的帐户设置 (1)“所得税”帐户 (2)“递延税款”帐户 (3)在“应交税金”帐户下设置“应交所得税”明细帐。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重点掌握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能够对会税差异进行分析和解释。 第二节应付税款法与纳税影响会计法 1.主要内容 一、纳税影响会计法的基本概念 纳税影响会计法是将本期由于时间性差异而产生的影响纳税金额,递延和 分配到以后各期,即将本期产生的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采取跨期 分摊的办法。 纳税影响会计法与应付税款法差异的比较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