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内容教亲 编写人:任宜春 章次与名称第三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学时数 10 主 第一节受弯构件的截面形式和构造: 以 第二节受弯枸件正裁面的试验研究:*梁的试验和应力-应变阶段;*受弯构件 教节 正截面的破坏特征,破坏特征与配筋率的关系; 次 第三节*单筋矩形裁面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压力图形,基本计算公式及其 内排 适用范围,最大最小配筋率概念,计算系数表格的应用,截面设计与承 容列 载力复核,例题: 与 第四节*双筋矩形裁面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应力图形,基本计算公式及其 梁 适用范固,截面设计与承载力复核,例题; 第五节T形截面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翼缘计算宽度的确定,两种情况的鉴 别应力图形,基本计算公式,藏面设计与承载力复核,例题。 本与 重点:梁的试验和应力-应变阶段:受弯构件正面的破坏特征:单筋矩形面 双筋矩形截面和T形截面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节 点 难点:分析正裁面破坏的过程并与构件设计的过程联系起来;适筋与超筋的区 重内 分界限。 点容 教处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通过学生自己观看梁正裁面破坏的过程试验家 学理 象加深认识: 方与 2.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是学习本课程的窗口,也有着基耐 法改 性的重要作用 对本 基本概念进行细致讲解,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初步传 与革 会到本课程的特点、本课程的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 手措 3.将受弯构件正裁面的构造规定比较繁杂,授课时将其与计算题联系起来 段施 通过多做题来记忆 4将知识整理画出解题流程图,要求学生用学过的计算语言编制一个简单的 计算程序,为课程设计试算用。 5.采用“启发式”和“研讨式”的课堂教学方法,以不断提出问题的方式来 引子与督促学生分析、思考、研究与解决问题 课动置适筋梁、少筋梁和超筋梁的破坏特征有何不同? 堂题 什么是裁面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它在承载力计算中的作用? 互设 什么情况下采用双筋梁?T型截面的优点在何处? 作思设思考题:受弯构件适筋梁从加载到破坏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业考置 是什么?应力-应变分布情况如何? 与题 作业布置:X3-3、4、11、12、16、18、22 备注 每周二下午在土建学院建筑工程教研室答疑章节内容教案 编写人:任宜春 章次与名称 第三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学时数 10 主 要 以 教 节 学 次 内 排 容 列 与 要 求 第一节 受弯构件的截面形式和构造; 第二节 受弯构件正截面的试验研究:*梁的试验和应力-应变阶段;*受弯构件 正截面的破坏特征,破坏特征与配筋率的关系; 第三节 *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压力图形,基本计算公式及其 适用范围,最大最小配筋率概念,计算系数表格的应用,截面设计与承 载力复核,例题; 第四节 *双筋矩形截面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应力图形,基本计算公式及其 适用范围,截面设计与承载力复核,例题; 第五节 *T形截面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翼缘计算宽度的确定,两种情况的鉴 别应力图形,基本计算公式,截面设计与承载力复核,例题。 本 与 章 难 节 点 重 内 点 容 重点:梁的试验和应力-应变阶段;受弯构件正截面的破坏特征;单筋矩形截面、 双筋矩形截面和 T 形截面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难点:分析正截面破坏的过程并与构件设计的过程联系起来;适筋与超筋的区 分界限。 教 处 学 理 方 与 法 改 与 革 手 措 段 施 1.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通过学生自己观看梁正截面破坏的过程试验录 象加深认识; 2.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是学习本课程的窗口,也有着基础 性的重要作用,对本章基本概念进行细致讲解,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初步体 会到本课程的特点、本课程的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 3.将受弯构件正截面的构造规定比较繁杂,授课时将其与计算题联系起来, 通过多做题来记忆。 4 将知识整理;画出解题流程图,要求学生用学过的计算语言编制一个简单的 计算程序,为课程设计试算用。 5.采用“启发式”和“研讨式”的课堂教学方法,以不断提出问题的方式来 引导与督促学生分析、思考、研究与解决问题; 课 动 置 堂 题 互 设 适筋梁、少筋梁和超筋梁的破坏特征有何不同? 什么是截面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它在承载力计算中的作用? 什么情况下采用双筋梁?T 型截面的优点在何处? 作 思 设 业 考 置 与 题 思考题:受弯构件适筋梁从加载到破坏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是什么?应力-应变分布情况如何? 作业布置:X3-3、4、11、12、16、18、22 备注 每周二下午在土建学院建筑工程教研室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