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低温磷光分析中,液氮是最常用的合适的冷却剂。因此要求所使用的溶剂,在液氮温度 77K)下应具有足够的粘度并能形成透明的刚性玻璃体,对所分析的试样应具有良好的溶解 特性。试样的刚性可减少荧光的碰撞猝灭。溶剂应易于提纯,以除去芳香族和杂环化合物等 杂质。溶剂应在所研究的光谱区域内没有很强的吸收和发射。最常用的溶剂是EPA,它由乙 醇异戊烷和二乙醚按体积比为25:5混合而成。使用含有重原子的混合溶剂IEPA(由EPA 碘印烷=10:1组成),有利于系间跨越跃迁,可以增加磷光效率,这种含重原子的溶剂,由于 重原子的高核电荷引起或增强了溶质分子的自旋-轨函耦合作用,从而增大了S0~>T吸 收跃迁和S1~~>T系间跨越跃迁的几率有利于光的发生和增大磷光的量子产率。这种 作用称为外部重原子效应.当分子中引入重原子取代基,例如,当芳烃分子中引人杂原子或重 原子取代基时,也会发生内部重原子效应,导致磷光量子效率的提高 2.室温磷光 由于低温磷光需要低温实验装置、溶剂选择的限制等因素,从1974年开始建立并相继发 展了多种室温磷光法(RTP)。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室温磷光法 (1)固体基质室温磷光法(SS-RTP)此法基于测量室温下吸附于固体基质上的有机化 合物所发射的磷光。所用的载体种类较多,有纤维素载体(如滤纸、玻璃纤维)、无机载体(如硅 胶、氧化铝)以及有机载体(如乙酸钠、聚合物、纤维素膜)等。理想的载体是既能将分析物质 牢固地束缚在表面或基质中以增加其刚性,并减小三重态的碰撞猝灭等非辐射去活化过程,而 木身又不产生磷光背景 (2)胶束增稳的溶液室温磷光法MS-RTP)当溶液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达到临界胶 束浓度后,便相互聚集形成胶東.由子这种胶束的多相性,改变了磷光团的微环境和定向的约 束力,从而强烈影响了磷光团的物理性质,减小了内转化和碰撞能量损失等非辐射去活化过程 的趋势,明显增加了三重态的稳定性,从而可以实现在溶液中测量室温磷光。利用胶束稳定的 因素,结合重原子效应,并对溶液除氧,是MS-RTP的三个要素。例如,在含有表面活性剂十 烷基硫酸盐的溶液中掺入重原子离子T(I)或Pb(Ⅱ,用化学法除氧,其结果是能观察 到水溶液中茶芘联苯的强烈室温磷光,检出限达10-6~10-7mol·dm (3)敏化溶液室温磷光法(S-RTP)该法于80年代初期提出,可以在没有表面活性剂 存在的情况下获得溶液的室温磷光,分析物质被激发后并不发射荧光,而是经过系间跨越过 程衰减变至最低激发三重态,当有某种合适的能量受体存在时,发生了出分析物质到受体的 三重态能量转移,最后通过测量受体所发射的室温磷光强度而间接测定该分析物质在这种 方法中,分析物质本身并不发磷光,而是引发受体发磷光,其能量转移情况示意于图46。 分析物〔能量给予体) S 能量受体 激发 图46敏化磷光跃迁示意图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