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3期 王耀威,等:仿生机器鱼运动控制方法综述 ·281- 文献[49]提出了一种和Ijspeert模型相似但拓 图4(b)所示。图4(c)中,当t=5s时神经振荡器 扑结构不同的振荡器模型作为控制器,通过改变振 的激励输入和时间常数发生改变,CG输出信号的 荡器的频率、振幅、相位偏移等参数,使机器鱼产生 频率和幅值并没有产生不连续的变化,而是渐近平 期望的游动或爬行状态。最后,Crespi等用仿真和 滑地收敛到了新值。 实验证明了CPG控制方法有利于鳍的在线游动步 与前2种方法相比,基于CPG的运动控制方法 态生成,并且在参数突变时,CPG控制方法可以实 由于在线步态生成和模型的非线性特性而具有一系 现平滑的适应和过渡。 列优点:1)对参数变化引起的频率、幅值突变,各关 图4给出了当控制参数变化时,3种仿生机器 节的摆动可以平滑地适应和过渡,从而实现平滑自 鱼运动控制方法的相应响应曲线[】。 然的速度调节:2)对环境中的扰动具有很好的适应 0.4 性;3)可产生灵活多样的游动步态。基于CPG的运 动控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CPG模型一般较为复 0.2 杂、含有高度非线性环节,这给CPG模型的研究带 来许多困难和应用上的不便。目前CPG模型较不 统一,要得到更加稳定灵活的游动步态,并将理论成 0.2 果转化为实际的工程方法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和 14 探索。 0.5 1.0 1.52.02.53.0 tis 3结束语 (a)基于杆系结构的鱼体波曲线拟合法 本文对几种常见的仿生机器鱼运动控制方法进 0.4 行了讨论,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对于从事这方面 0.2 研究的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由于CPG控制 方法本身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无需节律信号输入 等优点,使基于CPG的运动控制方法明显优于基于 0.2 杆系结构的鱼体波曲线拟合法和正弦控制器方法, 因此基于CPG模型的方法将成为未来主流的运动 -0.4 12345678910 控制方法。 tis (b)正弦控制器方法 参考文献: 0.4 [1]TRIANTAFYLLOU M S,TRIANTAFYLLOU G S.An effi- cient swimming machine[J].Scientific American,1995, 0.2 272(3):40-46 [2]蒋新松.未来机器人技术发展方向的探讨[J].机器人, 1996,18(5):285-291. JIANG Xinsong.An overview of the prospects of robot tech- 0.2 nologies[J].Robot,1996,18(5):285-291. [3]李志成.仿生机器鱼建模与软硬件实现的研究[D].哈 -0.41 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1-5. 0 345 678910 tis LI Zhicheng.The software and hardware design and dynamic (c)基于CPG的方法 research on the robot fish[D].Harbin: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07:1-5. 图43种仿生机器鱼运动控制方法对控制参数变化的响应 [4]张芳,林良明.多移动机器人协调系统体系结构与相关 Fig.4 Three motion control methods of biomimetic robotic 问题[J].机器人,2001,23(6):554-558. fish in response to the variation of control parameter ZHANG Fang,LIN Liangming.Architecture and related 如图4(a)所示,基于杆系结构的鱼体波曲线拟 problems concerning cooperative mobile robot system[J]. 合法在t=1s时控制参数发生突变,仿生机器鱼的 Robot,2001,23(6):554-558. [5]HU H,LIU J,DUKES I,et al.Design of 3D swim patterns 关节摆角经过01s的不平滑的调节过程过渡到了 for autonomous robotic fish[C]//Proceedings of the IEEE 新值,而正弦控制器方法在t=5s控制参数发生突 R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 变后,仿生机器鱼的关节摆角直接突变到了新值,如 tems.Beijing,China,2006:2406-2411. [6]MENZEL P,ALUISIO F D.Robo sapiens:evolution of a文献[49]提出了一种和 Ijspeert 模型相似但拓 扑结构不同的振荡器模型作为控制器,通过改变振 荡器的频率、振幅、相位偏移等参数,使机器鱼产生 期望的游动或爬行状态。 最后,Crespi 等用仿真和 实验证明了 CPG 控制方法有利于鳍的在线游动步 态生成,并且在参数突变时,CPG 控制方法可以实 现平滑的适应和过渡。 图 4 给出了当控制参数变化时,3 种仿生机器 鱼运动控制方法的相应响应曲线[ 71 ] 。 (a) 基于杆系结构的鱼体波曲线拟合法 (b) 正弦控制器方法 (c) 基于 CPG 的方法 图 4 3 种仿生机器鱼运动控制方法对控制参数变化的响应 Fig.4 Three motion control methods of biomimetic robotic fish in response to the variation of control parameter 如图 4(a)所示,基于杆系结构的鱼体波曲线拟 合法在 t = 1 s 时控制参数发生突变,仿生机器鱼的 关节摆角经过 0.1 s 的不平滑的调节过程过渡到了 新值,而正弦控制器方法在 t = 5 s 控制参数发生突 变后,仿生机器鱼的关节摆角直接突变到了新值,如 图 4(b)所示。 图 4(c)中,当 t = 5 s 时神经振荡器 的激励输入和时间常数发生改变,CPG 输出信号的 频率和幅值并没有产生不连续的变化,而是渐近平 滑地收敛到了新值。 与前 2 种方法相比,基于 CPG 的运动控制方法 由于在线步态生成和模型的非线性特性而具有一系 列优点:1)对参数变化引起的频率、幅值突变,各关 节的摆动可以平滑地适应和过渡,从而实现平滑自 然的速度调节;2)对环境中的扰动具有很好的适应 性;3)可产生灵活多样的游动步态。 基于 CPG 的运 动控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CPG 模型一般较为复 杂、含有高度非线性环节,这给 CPG 模型的研究带 来许多困难和应用上的不便。 目前 CPG 模型较不 统一,要得到更加稳定灵活的游动步态,并将理论成 果转化为实际的工程方法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和 探索。 3 结束语 本文对几种常见的仿生机器鱼运动控制方法进 行了讨论,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对于从事这方面 研究的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由于 CPG 控制 方法本身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无需节律信号输入 等优点,使基于 CPG 的运动控制方法明显优于基于 杆系结构的鱼体波曲线拟合法和正弦控制器方法, 因此基于 CPG 模型的方法将成为未来主流的运动 控制方法。 参考文献: [1]TRIANTAFYLLOU M S, TRIANTAFYLLOU G S. An effi⁃ cient swimming machine [ J]. Scientific American, 1995, 272(3): 40⁃46. [2]蒋新松. 未来机器人技术发展方向的探讨[ J]. 机器人, 1996,18(5): 285⁃291. JIANG Xinsong. An overview of the prospects of robot tech⁃ nologies[J]. Robot, 1996, 18(5): 285⁃291. [3]李志成. 仿生机器鱼建模与软硬件实现的研究[D]. 哈 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 1⁃5. LI Zhicheng. The software and hardware design and dynamic research on the robot fish[D]. Harbin: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7: 1⁃5. [4]张芳, 林良明. 多移动机器人协调系统体系结构与相关 问题[J]. 机器人, 2001, 23(6): 554⁃558. ZHANG Fang, LIN Liangming. Architecture and related problems concerning cooperative mobile robot system [ J]. Robot, 2001, 23(6): 554⁃558. [5]HU H, LIU J, DUKES I, et al. Design of 3D swim patterns for autonomous robotic fish[C] / /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R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 tems. Beijing, China, 2006: 2406⁃2411. [6]MENZEL P, ALUISIO F D. Robo sapiens: evolution of a 第 3 期 王耀威,等:仿生机器鱼运动控制方法综述 ·281·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