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期 刘武等:山顶洞人与现代华北人头骨非测量性特征比较 ·27 此研究更新世晚期人类演化及现代人群的形成通常涉及两方面的问题:(1)现代人类及现 代人类特征的出现时间;(2)现代人类群体(或种族)特征的形成时间。传统的观点认为 至少一部分代表现代人类地区性人群或种族的形态特征在更新世晚期或更早就已经形成。 这就意味着标志现代人类群体或种族出现的形态特征多样化或变异的形成时间先于人类特 征现代化的出现时间。但近年来,一些学者通过对世界不同地区更新世晚期人类化石与近 代-现代人群的形态对比研究提出现代人类群体或种族所具有的一些标志性特征形成于人 类进化的很晚阶段,或出现在已经是属于现代类型的人类阶段,很可能在全新世以 值得注意的这些研究对东亚地区更新世晚期人类的演化及现代蒙古人种形成予以 较多的关注21 迄今在东亚地区发现的更新世晚期人类化石中,山顶洞人尤为重要。多年来这些标本 直被作为研究东亚地区现代蒙古人种起源的主要材料。上世纪30-40年代,魏敦瑞 ( Weidenreich)对山顶洞人化石进行了初步的描述与研究。他认为3具山顶洞人头骨分别代 表了3个不同的现代人群,101号头骨与日本阿伊奴人及欧洲高加索人接近,102号头骨 属于美拉尼西亚人类型,103号头骨属于爱斯基摩人类型。同时魏敦瑞认为山顶洞人头骨 具有一系列与蒙古人种有关的特征,可能代表着原始的蒙白人种类型。随后吴新智对山 顶洞人头骨模型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他发现山顶洞人3个头骨具有许多共同的原始特 征,如头骨祖硕、头很长、眉弓发达、额部前倾、眼眶低矮、泪腺窝浅、前囟点位置靠 后、有微弱的矢状脊、整个面部在垂直方向上有中等程度的突出等。另一方面山顶洞人已 经具有现代蒙古人种的许多基本特征,如颧骨较大而向前突出、鼻骨低而宽、鼻梁稍凹 鼻根点不凹陷、齿槽突颌程度中等、有下颌圆枕、上门齿呈铲形等。吴新智还论证了魏敦 瑞提出的101、102、103号头骨具有的欧洲人、美拉尼西亚人、爱斯基摩人的特征,认为 这些特征与中国人、爱斯基摩人和美洲印第安人相近,不能代表这3个头骨属于3个不同 的群体类型。他们都属于正在形成中的蒙古人种,他们之间的特征差异说明一些蒙古人种 形态细节尚未完全形成。此后的数十年里,学术界普遍认为山顶洞人代表着尚未分化 完成的古老型蒙古人种( Archaic monoploids)、原始蒙古人种( Primitive mongoloids)或原蒙 古人种( Proto mongoloids),是现代东亚人类及美洲印第安人的直接祖先 近20年来,不断有学者对山顶洞人做进一步的研究,就山顶洞人的形态特征、演化 地位及在现代蒙古人种起源上的作用等问题进行重新论证p=。有学者提出山顶洞人3个 头骨彼此之间的差别程度远大于各现代人群内部个体之间的变异水平。这3具头骨从未落 入同一现代人群的变异范围。每个头骨与其最接近的人群相比特征表现都不明显。因而 些学者认为山顶洞人也许并不真正代表与之对比的任何一个现代人群。山顶洞人很可能是 代表着生活在亚洲更新世晚期一种尚未分化、不具有现代人类种族或地区性特征的一般性 人群( generalized population)"-。此外,还有学者质疑以往确定的山顶洞人所具有的现 代蒙古人种特征,认为这些特征不具有鉴别价值或在山顶洞人没有真正出现有这些特 上述研究进展反映了学术界在更新世晚期人类演化及现代人群形成研究领域的拓展及 认识的深入。同时也说明这一领域研究的许多方面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或不足之处。实际 上,学术界对更新世晚期到全新世中国境内人类演化过程的许多细节还不是很清楚。如中 国更新世晩期人类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具有现代东亚人群(蒙古人种)特征?这些更新世 晩期人类在形态特征上的现代程度如何?以往认定的原始或现代特征是否准确等等。此 外,由于研究条件及认识水平的限制,以往对山顶洞人头骨研究所使用的形态特征、研究 方法及对比标本不可能最大限度地提取化石标本中蕴藏的信息,分析与探讨问题的思路也 201904-2006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此研究更新世晚期人类演化及现代人群的形成通常涉及两方面的问题 : (1) 现代人类及现 代人类特征的出现时间 ; (2) 现代人类群体 (或种族) 特征的形成时间。传统的观点认为 至少一部分代表现代人类地区性人群或种族的形态特征在更新世晚期或更早就已经形成。 这就意味着标志现代人类群体或种族出现的形态特征多样化或变异的形成时间先于人类特 征现代化的出现时间。但近年来 , 一些学者通过对世界不同地区更新世晚期人类化石与近 代 - 现代人群的形态对比研究提出现代人类群体或种族所具有的一些标志性特征形成于人 类进化的很晚阶段 , 或出现在已经是属于现代类型的人类阶段 , 很可能在全新世以 后 [3 —4 ] 。值得注意的这些研究对东亚地区更新世晚期人类的演化及现代蒙古人种形成予以 较多的关注[2 —5 ] 。 迄今在东亚地区发现的更新世晚期人类化石中 , 山顶洞人尤为重要。多年来这些标本 一直被作为研究东亚地区现代蒙古人种起源的主要材料。上世纪 30 —40 年代 , 魏敦瑞 (Weidenreich) 对山顶洞人化石进行了初步的描述与研究。他认为 3 具山顶洞人头骨分别代 表了 3 个不同的现代人群 , 101 号头骨与日本阿伊奴人及欧洲高加索人接近 , 102 号头骨 属于美拉尼西亚人类型 , 103 号头骨属于爱斯基摩人类型。同时魏敦瑞认为山顶洞人头骨 具有一系列与蒙古人种有关的特征 , 可能代表着原始的蒙古人种类型[6 ] 。随后吴新智对山 顶洞人头骨模型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他发现山顶洞人 3 个头骨具有许多共同的原始特 征 , 如头骨粗硕、头很长、眉弓发达、额部前倾、眼眶低矮、泪腺窝浅、前囟点位置靠 后、有微弱的矢状脊、整个面部在垂直方向上有中等程度的突出等。另一方面山顶洞人已 经具有现代蒙古人种的许多基本特征 , 如颧骨较大而向前突出、鼻骨低而宽、鼻梁稍凹、 鼻根点不凹陷、齿槽突颌程度中等、有下颌圆枕、上门齿呈铲形等。吴新智还论证了魏敦 瑞提出的 101、102、103 号头骨具有的欧洲人、美拉尼西亚人、爱斯基摩人的特征 , 认为 这些特征与中国人、爱斯基摩人和美洲印第安人相近 , 不能代表这 3 个头骨属于 3 个不同 的群体类型。他们都属于正在形成中的蒙古人种 , 他们之间的特征差异说明一些蒙古人种 形态细节尚未完全形成[7 —8 ] 。此后的数十年里 , 学术界普遍认为山顶洞人代表着尚未分化 完成的古老型蒙古人种 (Archaic Mongoloids) 、原始蒙古人种 (Primitive Mongoloids) 或原蒙 古人种 (Proto Mongoloids) , 是现代东亚人类及美洲印第安人的直接祖先。 近 20 年来 , 不断有学者对山顶洞人做进一步的研究 , 就山顶洞人的形态特征、演化 地位及在现代蒙古人种起源上的作用等问题进行重新论证[9 —12 ] 。有学者提出山顶洞人 3 个 头骨彼此之间的差别程度远大于各现代人群内部个体之间的变异水平。这 3 具头骨从未落 入同一现代人群的变异范围。每个头骨与其最接近的人群相比特征表现都不明显。因而一 些学者认为山顶洞人也许并不真正代表与之对比的任何一个现代人群。山顶洞人很可能是 代表着生活在亚洲更新世晚期一种尚未分化、不具有现代人类种族或地区性特征的一般性 人群 (generalized population) [13 —14 ] 。此外 , 还有学者质疑以往确定的山顶洞人所具有的现 代蒙古人种特征 , 认为这些特征不具有鉴别价值或在山顶洞人没有真正出现有这些特 征 [15 —16 ] 。 上述研究进展反映了学术界在更新世晚期人类演化及现代人群形成研究领域的拓展及 认识的深入。同时也说明这一领域研究的许多方面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或不足之处。实际 上 , 学术界对更新世晚期到全新世中国境内人类演化过程的许多细节还不是很清楚。如中 国更新世晚期人类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具有现代东亚人群 (蒙古人种) 特征 ? 这些更新世 晚期人类在形态特征上的现代程度如何 ? 以往认定的原始或现代特征是否准确等等。此 外 , 由于研究条件及认识水平的限制 , 以往对山顶洞人头骨研究所使用的形态特征、研究 方法及对比标本不可能最大限度地提取化石标本中蕴藏的信息 , 分析与探讨问题的思路也 1 期 刘 武等 : 山顶洞人与现代华北人头骨非测量性特征比较 · 72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