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中东欧国家为何能成功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冲击? 2009年下半年,随着世界贸易和全球制造业产出的回升,欧洲发达国家开始 逐渐复苏,尤其是欧元区国家经济增长由负转正,EU-10也受益于由出口主导的 经济而开始走上复苏之路。2010年第一季度,大部分国家的净出口对增长起到 了积极贡献,促使该地区各国经常账户赤字降低甚至出现盈余,并缓和了货币对 外贬值压力。EU-10大部分国家的GDP在2010年第一季度实现了正增长,2010 年全年EU-10的平均增长率为1.6%。2011年,EU-10经济复苏已经从出口延伸 到内需的扩大,几乎所有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国家已恢复到正增长。2014年,中 东欧地区的外部需求(包括一些国家的内需)继续改善,经济增长预期普遍好于 欧盟平均水平,高于德、法等核心成员国,也远远好于意大利、西班牙和希腊等 国(表1)。 宏观经济的复苏还表现在通胀率和财政赤字等指标上,由于危机前信贷膨 胀,EU-10的通胀率在2008年达到高点,波罗的海三国和保加利亚甚至达到了 两位数,危机爆发后信贷资源的急剧收缩又导致通胀率骤然下降。目前,EU-10 的通胀率处在2%~4%之间,基本得到控制。EU-10积极缩减财政赤字的努力也 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截至2013年,绝大部分国家财政赤字控制在GDP的3%以内 (波兰和斯洛文尼亚除外),符合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的规定。 至于外界最担心的金融领域,EU-10也表现出一定的活力和稳定性。雷曼兄 弟倒闭后,欧洲新兴市场尽管无法避免深度衰退,却幸免于货币危机和银行危 机。虽然受到巨大压力,实行货币局制度的波罗的海三国叫以及保加利亚最终守 住了汇率。实行浮动汇率制国家(波兰、捷克、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的货币经历 了最初一段时间的贬值以后,也迅速地触底反弹。银行体系也是相似的情形 除了拉脱维亚,EU-10其他国家没有发生大型银行倒闭,更没有发生大规模系统 性银行危机。 基于对宏观经济指标(GDP增长率、经常账户余额、通胀率和财政赤字)和 金融领域(汇率和银行体系)的考察,不难看出EU-10基本回到了经济正常发展 的轨道,尽管一些指标还没有完全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但可以判断这些国家已经 安然渡过了危机冲击 [爱沙尼亚于2011年1月1日加入了欧元区 [2]剩下两个国家斯洛文尼亚和斯洛伐克分别于2007和2009年加入了欧元区 国际经济评论/2014年/第4期95[1] 爱沙尼亚于2011年1月1日加入了欧元区。 [2] 剩下两个国家斯洛文尼亚和斯洛伐克分别于2007和2009年加入了欧元区。 国际经济评论/2014 年/第 4 期 中东欧国家为何能成功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冲击? 2009年下半年,随着世界贸易和全球制造业产出的回升,欧洲发达国家开始 逐渐复苏,尤其是欧元区国家经济增长由负转正,EU-10也受益于由出口主导的 经济而开始走上复苏之路。2010 年第一季度,大部分国家的净出口对增长起到 了积极贡献,促使该地区各国经常账户赤字降低甚至出现盈余,并缓和了货币对 外贬值压力。EU-10大部分国家的GDP在2010年第一季度实现了正增长,2010 年全年EU-10的平均增长率为1.6%。2011年,EU-10经济复苏已经从出口延伸 到内需的扩大,几乎所有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国家已恢复到正增长。2014年,中 东欧地区的外部需求(包括一些国家的内需)继续改善,经济增长预期普遍好于 欧盟平均水平,高于德、法等核心成员国,也远远好于意大利、西班牙和希腊等 国(表1)。 宏观经济的复苏还表现在通胀率和财政赤字等指标上,由于危机前信贷膨 胀,EU-10的通胀率在2008年达到高点,波罗的海三国和保加利亚甚至达到了 两位数,危机爆发后信贷资源的急剧收缩又导致通胀率骤然下降。目前,EU-10 的通胀率处在2%~4%之间,基本得到控制。EU-10积极缩减财政赤字的努力也 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截至2013年,绝大部分国家财政赤字控制在GDP的3%以内 (波兰和斯洛文尼亚除外),符合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的规定。 至于外界最担心的金融领域,EU-10也表现出一定的活力和稳定性。雷曼兄 弟倒闭后,欧洲新兴市场尽管无法避免深度衰退,却幸免于货币危机和银行危 机。虽然受到巨大压力,实行货币局制度的波罗的海三国[1] 以及保加利亚最终守 住了汇率。实行浮动汇率制国家(波兰、捷克、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的货币经历 了最初一段时间的贬值以后,也迅速地触底反弹。[2] 银行体系也是相似的情形, 除了拉脱维亚,EU-10其他国家没有发生大型银行倒闭,更没有发生大规模系统 性银行危机。 基于对宏观经济指标(GDP增长率、经常账户余额、通胀率和财政赤字)和 金融领域(汇率和银行体系)的考察,不难看出EU-10基本回到了经济正常发展 的轨道,尽管一些指标还没有完全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但可以判断这些国家已经 安然渡过了危机冲击。 95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