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7年10月第39卷第10期 Int j trad Chin med, October2017,wL39,No10 治疗可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风险,提高疗效与机体的理、充实、完善,争取做到在较大范围达成共识,提高其 自我调节能力,可帮助预防易感的慢性疾病。该研究阐明作为体质辨识工具的准确度、可靠度。研发适合老年人体 了基于体质进行个性化治疗的优势。DoJH改进了四象质的量表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及健康管理。此外,还应吸 体质的诊断标准,利用多元 Logistic回归分析开发了基于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为老年人体质类型及相关因素 面部、身体形态、声音和问卷调查的综合体质判定模式 方面的研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打好基础 Jang e等③对四象体质辨别的测量方法进行了改进。这两 参考文献 项研究使四象体质判定更趋于规范化。而LeJ等报道, 高血压患病率最高的是太阴体质类型,而太阴体质类型可[1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 [2]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M].北京:中国中医 作为高血压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Choi K等即研究认为, 药出版社,2009 四象体质类型可作为预测胰岛素抵抗发病率(IR)的独立 危险因素。 Nam HCho等③进一步研究认为,太阴体质类 2015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J].China 型是独立于肥胖水平之外,更高的一种2型糖尿病危险因[4] 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素。 Cho Hs等研究认为,更年期妇女的热性症状表现 Population Ageing and Development 2012[M] York: 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与少阳体质类型、太阴体质类型呈显著正相关;阴虚、阳 虚及血虚症状则与太阴体质类型、少阴体质类型呈显著正[5]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 相关. Sunghee Lee等在24个韩国诊疗机构进行的研究[61王艳,宋月略,杨毅玲北京市朝阳区三里电社区老年人群 表明,太阴体质类型的风险程度与代谢综合征子元素的数 中医体质辨识分析[.光明中医,2016,31(10):1371-1372 量增加呈相关性。 Yokota M等1969名40~60岁的 DO1:10399510389142016100 [7]熊水根,刘春燕,胡亮明,等.新建区社区老年居民中医体质 日本女性进行调查。结果认为,BM指数增加与血管舒缩 辨识分析[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28(3):32,35 症状程度呈正相关。这与香港SunY的研究结果相似 [8]陈国姿,周玉蒙,姚志城.深圳市龙岗区社区老年人群中医体 质状况调查分析[J.新中医,2016,48(2):108-12 此外,对老年人营养素和维生素等摄入平衡情况进行的调[9]战文翔申芳芳,沈伟,等.36486例中老年人中医体质分类研 查认为,足量的蛋白质摄入和维持氮平衡对于维护老年人 究[.中国临床研究,2014,27(9):150-1152 DO:10.13429 cnki cjcr201409.046 的健康至关重要。可见,国外体质研究主要集中于韩医[10]陈定华,张明,瞿正万,等.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老年人中医 象体质方面,一方面改进了评价标准;另一方面,体质 体质情况调查分析[].上海中医药杂志,2013,47(3):9-12. 相关疾病的研究对象以中年、更年期妇女为主,暂未见关1]杨仕年喻衫成都市社区老年居民中医体质辨识与分析D 湖南中医杂志,2014,30(4):139-150 于老年人的体质研究 [12]冯娟,宫玉艳,李好勋,等.全国五省市一般人群中医体质流 行病学调查[刀.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0(11):47224725 [13]孙理军.中医解读人的体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 3小结 通过对老年人体质类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回顾[14]朱燕波中医体质分类判定与兼夹体质的综合评价.中华 可知,①国内的体质研究以调查型居多:②老年人的体质 中医药杂志,2012,27(1):40-42 [15]郑晓辉,简振尧.广州社区老年居民中医体质调查分析D 类型以偏颇体质为主,且存在兼夹性:③研究者正在借助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7(4):277279 基因研究进行中医体质研究:④我国老年体质分类标准还 [16] Kim J, Ku B, Kim K H. Validation of the qi blood deficiency, questionnaire on chronic fatigue[J].Chin 要进一步完善:⑤国外以四象医学研究为近年来的热 Med,2016,ll(1):1-1lDOl:l0.186/s13020-0160092-y 点:⑥相比国外对于体质辨别的测量方法进行改进,国内[17]郝俏也,姜华郭小龙等中医体质学说与心身疾病[.中 国卫生产业,2016,13(3):196-198 的相关领域还有待完善:⑦国外基于体质进行个性化治疗[18]王琦.中医体质三论U].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 的优势值得参考和借鉴 31(10):653-655.DO:10.321/iss:1006-21572008.10.001 中华中医药学会虽正式颁布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 [19]吴升伟,孙晓敏,吴六国,等.中医偏颇体质与亚健康状态转 化关系[门.中国公共卫生,2015,31(6:723-726 定》,但在此基础上,还可进一步对各家学说的系统性整 20]张惠敏,李英帅,王济,等.基于“体病相关体质可调”理论的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7年10月第39卷第10期 Int J Trad Chin Med, October 2017, Vol. 39, No.10 ·955· 治疗可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风险,提高疗效与机体的 自我调节能力,可帮助预防易感的慢性疾病。该研究阐明 了基于体质进行个性化治疗的优势。Do JH[34] 改进了四象 体质的诊断标准,利用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开发了基于 面部、身体形态、声音和问卷调查的综合体质判定模式。 Jang E 等[35] 对四象体质辨别的测量方法进行了改进。这两 项研究使四象体质判定更趋于规范化。而 Lee J 等[36] 报道, 高血压患病率最高的是太阴体质类型,而太阴体质类型可 作为高血压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Choi K 等[37] 研究认为, 四象体质类型可作为预测胰岛素抵抗发病率(IR)的独立 危险因素。Nam HCho 等[38] 进一步研究认为,太阴体质类 型是独立于肥胖水平之外,更高的一种 2 型糖尿病危险因 素。Cho HS 等[39] 研究认为,更年期妇女的热性症状表现 与少阳体质类型、太阴体质类型呈显著正相关;阴虚、阳 虚及血虚症状则与太阴体质类型、少阴体质类型呈显著正 相关。Sunghee Lee 等[40] 在 24 个韩国诊疗机构进行的研究 表明,太阴体质类型的风险程度与代谢综合征子元素的数 量增加呈相关性。Yokota M 等[41] 对 1 969 名 40~60 岁的 日本女性进行调查。结果认为,BMI 指数增加与血管舒缩 症状程度呈正相关。这与香港 Sun Y 的研究结果相似[42] 。 此外,对老年人营养素和维生素等摄入平衡情况进行的调 查认为,足量的蛋白质摄入和维持氮平衡对于维护老年人 的健康至关重要[43] 。可见,国外体质研究主要集中于韩医 四象体质方面,一方面改进了评价标准;另一方面,体质 相关疾病的研究对象以中年、更年期妇女为主,暂未见关 于老年人的体质研究。 3 小结 通过对老年人体质类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回顾 可知,①国内的体质研究以调查型居多;②老年人的体质 类型以偏颇体质为主,且存在兼夹性;③研究者正在借助 基因研究进行中医体质研究;④我国老年体质分类标准还 需要进一步完善;⑤国外以四象医学研究为近年来的热 点;⑥相比国外对于体质辨别的测量方法进行改进,国内 的相关领域还有待完善;⑦国外基于体质进行个性化治疗 的优势值得参考和借鉴。 中华中医药学会虽正式颁布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 定》,但在此基础上,还可进一步对各家学说的系统性整 理、充实、完善,争取做到在较大范围达成共识,提高其 作为体质辨识工具的准确度、可靠度。研发适合老年人体 质的量表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及健康管理。此外,还应吸 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为老年人体质类型及相关因素 方面的研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打好基础。 参 考 文 献 [1] 王琦. 中医体质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 [2]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M]. 北京:中国中医 药出版社,2009. [3] Statistical Communiqu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the 2015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J]. China Population Today,2016(2):21. [4] 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Population Ageing and Development 2012[M]. New York: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2013:1-2. [5] 国家统计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14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 计公报[J]. 中国统计,2015(3):6-14. [6] 王艳荣,宋月晗,杨毅玲. 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社区老年人群 中医体质辨识分析[J]. 光明中医,2016,31(10):1371-1372.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6.10.009. [7] 熊水根,刘春燕,胡亮明,等. 新建区社区老年居民中医体质 辨识分析[J].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28(3): 32,35. [8] 陈国姿,周玉蒙,姚志城. 深圳市龙岗区社区老年人群中医体 质状况调查分析[J]. 新中医,2016,48(2):108-112. [9] 战文翔,申芳芳,沈伟,等. 36486 例中老年人中医体质分类研 究 [J]. 中国临床研究,2014,27(9):1150-1152. DOI:10.13429/j.cnki.cjcr.2014.09.046. [10] 陈定华,张明,瞿正万,等. 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老年人中医 体质情况调查分析[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3,47(3):9-12. [11] 杨仕年,喻衫. 成都市社区老年居民中医体质辨识与分析[J]. 湖南中医杂志,2014,30(4):139-150. [12] 冯娟,宫玉艳,李好勋,等. 全国五省市一般人群中医体质流 行病学调查[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0(11):4722-4725. [13] 孙理军. 中医解读人的体质[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 社,2008:45. [14] 朱燕波. 中医体质分类判定与兼夹体质的综合评价[J]. 中华 中医药杂志,2012,27(1):40-42. [15] 郑晓辉,简振尧. 广州社区老年居民中医体质调查分析[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7(4):277-279. [16] Kim J,Ku B,Kim K H. Validation of the qi blood yin yang deficiency,questionnaire on chronic fatigue[J]. Chin Med,2016,11(1):1-11. DOI:10.1186/s13020-016-0092-y. [17] 郝俏也,姜华,郭小龙,等. 中医体质学说与心身疾病[J]. 中 国卫生产业,2016,13(3):196-198. [18] 王 琦 . 中医体质三论[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 31(10):653-655. DOI:10.3321/j.issn:1006-2157.2008.10.001. [19] 吴升伟,孙晓敏,吴六国,等. 中医偏颇体质与亚健康状态转 化关系[J]. 中国公共卫生,2015,31(6):723-726. [20] 张惠敏,李英帅,王济,等. 基于“体病相关-体质可调”理论的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