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李伯重:《水转大纺车》 第3页共10页 或水之用仅数月,堰辄坏。今虽缘渠所置碓磴纺绩之处以千万数,四时流转而无穷”1。从这段文字里,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第一,都江堰“缘渠所置”的“碓磴纺绩之处”,应当就是借助水力推动的碓磴和 纺车。此处的“碓磴”是指水碓,自无问题,但“纺绩之处”是否指水力纺车,可能有人会感到怀疑 但是如陈维稷所言,所谓绩麻,就是现今的合股加捻。自秦汉至清末,中国所使用的主要绩麻方法是“纺 纱法”,所用工具为纺车,基本上以人力为动力,但亦有用水力推动者2。所以揭俣斯文中谈到的“纺绩”, 即纺麻纱。这里的纺麻纱机沿都江堰而置,自当为水力纺纱机无疑:第二,“缘渠所置碓磴纺绩之处以千 万计”,说明这里的水转碓磴与水转纺车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十分集中;第三,“四时流转无穷”,亦即这 些碓磴与纺车依靠水力推动,常年运转,四季不停。由此可见,在14世纪前半期的成都平原上,水力纺 纱机的使用已十分普遍。此外,从当时的客观环境来看,水力纺纱机在都江堰一带得到普遍使用也是非 常可能的。当时成都平原纺织业颇为发达,在此次修堰前三四十年的大德年间(1298-1307年),马可·波 罗在成都平原上,“见有城村甚众,皆有墙垣,其中纺织数种丝绢”,“彼等恃工业为活,其纺织美丽 Cenolaux及其他布匹,且在成都府城纺织也”13。再次,这一带不仅盛产木材,而且还有比较发达的铁工 业14。这就从物质上和工艺上保证了水力纺纱机的大量制作。 由于文字过简,揭徯斯文未详言此时都江堰一带使用的是何种水力纱绩机械,但是我们认为这里的 水力纺绩机,应当就是一种类似水转大纺车的纺纱机。首先,揭徯斯所记述的情况,距王祯《农书》成 书已近三十年5。而中原地区使用水转大纺车,从王祯《农书》中所记载的运用的普遍程度来判断,其发 明肯定还在《农书》成书之前很久。也就是说,对于都江堰一带的纺纱业者来说,中原使用的水转大纺 车早已不是什么技术秘密。其次,即使中原的水转大纺车先前没有传入成都平原,到王祯《农书》刊出 后,他们也完全可以据此制作水力纺纱机。作为一个重视民生的伟大科技专家,王祯看到了水转大纺车 的重大经济意义,因此“特图其制度,欲使地方之民视其机括关键,仿效成就,可为普利”,“画图中土 规模在,更欲他方共得传”。由于大纺车的基本构造在王祯《农书》中已有图文并茂的记述,因此只要具 有一定经验的木匠,即可“依样画葫芦”,造出一部类似的大纺车来。因此之故,元代后期都江堰下游缘 渠所置的数量众多的水力纺绩机,应即王祯《农书》所载的水转大纺车或其相似物。 揭徯斯文以一个具有确切的时间与地点的实例,证实了元代水力纺纱机的使用并不仅限于中原麻苎 之乡。不仅如此,此记载还表明都江堰一带水力纺纱机的使用达的令人惊异的程度。王祯《农书》虽然 谈了中原麻苎之乡使用水转大纺车,但惜乎所言过简,不能使我们得知当时中原地区水转大纺车的具体 使用地点,以及在一个地区内的机器数量、使用率等。从这种大纺车的工作效率、中原的水利条件和当 时中原麻苎生产的一般情况来推测,我们推测这种纺纱机在一个地区内的数量不会很多,一年中实际使 用的时间也十分有限。与此相对照,在成都平原的都江堰一带,水力纺纱机不久分布集中,而且一年四 季运转不息。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元代后期的都江堰一带,乃是当时中国使用水力纺纱机 最集中和最充分的地区,因而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在纺纱业中建立起水力推动的机器生产体制的地区。 1此文收于揭斯:《揭文安公全集》(《四部丛刊》本),亦见于《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598成都府部艺文 12陈维稷主编:《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172-174页。 13《马可·波罗行记》,沙海昂注、冯承钧译,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40、441页(后一句引文见第441页注6, 出自法文本)。梁生智译《马可·波罗游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98年,第160页)则为“可以看见许多上等的住宅、城 堡和小市镇,居民以农业维持生活,城中有各种制造业,特别是能织出美丽的布匹、绉纱及薄绸” 1这从此次重修都江堰时情况可得到证实,据前引《蜀堰记》,此次修堰共用去铁六万五千斤,役使铁工七百人李伯重:《水转大纺车》 第 3 页 共 10页 或水之用仅数月,堰辄坏。今虽缘渠所置碓磴纺绩之处以千万数,四时流转而无穷”11。从这段文字里,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第一,都江堰“缘渠所置”的“碓磴纺绩之处”,应当就是借助水力推动的碓磴和 纺车。此处的“碓磴”是指水碓,自无问题,但“纺绩之处”是否指水力纺车,可能有人会感到怀疑。 但是如陈维稷所言,所谓绩麻,就是现今的合股加捻。自秦汉至清末,中国所使用的主要绩麻方法是“纺 纱法”,所用工具为纺车,基本上以人力为动力,但亦有用水力推动者12。所以揭傒斯文中谈到的“纺绩”, 即纺麻纱。这里的纺麻纱机沿都江堰而置,自当为水力纺纱机无疑;第二,“缘渠所置碓磴纺绩之处以千 万计”,说明这里的水转碓磴与水转纺车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十分集中;第三,“四时流转无穷”,亦即这 些碓磴与纺车依靠水力推动,常年运转,四季不停。由此可见,在 14 世纪前半期的成都平原上,水力纺 纱机的使用已十分普遍。此外,从当时的客观环境来看,水力纺纱机在都江堰一带得到普遍使用也是非 常可能的。当时成都平原纺织业颇为发达,在此次修堰前三四十年的大德年间(1298-1307 年),马可·波 罗在成都平原上,“见有城村甚众,皆有墙垣,其中纺织数种丝绢”,“彼等恃工业为活,其纺织美丽 Cenolaux 及其他布匹,且在成都府城纺织也”13。再次,这一带不仅盛产木材,而且还有比较发达的铁工 业14。这就从物质上和工艺上保证了水力纺纱机的大量制作。 由于文字过简,揭傒斯文未详言此时都江堰一带使用的是何种水力纱绩机械,但是我们认为这里的 水力纺绩机,应当就是一种类似水转大纺车的纺纱机。首先,揭傒斯所记述的情况,距王祯《农书》成 书已近三十年15。而中原地区使用水转大纺车,从王祯《农书》中所记载的运用的普遍程度来判断,其发 明肯定还在《农书》成书之前很久。也就是说,对于都江堰一带的纺纱业者来说,中原使用的水转大纺 车早已不是什么技术秘密。其次,即使中原的水转大纺车先前没有传入成都平原,到王祯《农书》刊出 后,他们也完全可以据此制作水力纺纱机。作为一个重视民生的伟大科技专家,王祯看到了水转大纺车 的重大经济意义,因此“特图其制度,欲使地方之民视其机括关键,仿效成就,可为普利”,“画图中土 规模在,更欲他方共得传”。由于大纺车的基本构造在王祯《农书》中已有图文并茂的记述,因此只要具 有一定经验的木匠,即可“依样画葫芦”,造出一部类似的大纺车来。因此之故,元代后期都江堰下游缘 渠所置的数量众多的水力纺绩机,应即王祯《农书》所载的水转大纺车或其相似物。 揭傒斯文以一个具有确切的时间与地点的实例,证实了元代水力纺纱机的使用并不仅限于中原麻苎 之乡。不仅如此,此记载还表明都江堰一带水力纺纱机的使用达的令人惊异的程度。王祯《农书》虽然 谈了中原麻苎之乡使用水转大纺车,但惜乎所言过简,不能使我们得知当时中原地区水转大纺车的具体 使用地点,以及在一个地区内的机器数量、使用率等。从这种大纺车的工作效率、中原的水利条件和当 时中原麻苎生产的一般情况来推测,我们推测这种纺纱机在一个地区内的数量不会很多,一年中实际使 用的时间也十分有限。与此相对照,在成都平原的都江堰一带,水力纺纱机不久分布集中,而且一年四 季运转不息。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元代后期的都江堰一带,乃是当时中国使用水力纺纱机 最集中和最充分的地区,因而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在纺纱业中建立起水力推动的机器生产体制的地区。 11 此文收于揭傒斯:《揭文安公全集》(《四部丛刊》本),亦见于《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 598 成都府部艺文二。 12 陈维稷主编:《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科学出版社 1984 年,第 172-174 页。 13 《马可·波罗行记》,沙海昂注、冯承钧译,商务印书馆 1936 年,第 440、441 页(后一句引文见第 441 页注 6, 出自法文本)。梁生智译《马可·波罗游记》(中国文史出版社 1998 年,第 160 页)则为“可以看见许多上等的住宅、城 堡和小市镇,居民以农业维持生活,城中有各种制造业,特别是能织出美丽的布匹、绉纱及薄绸”。 14 这从此次重修都江堰时情况可得到证实,据前引《蜀堰记》,此次修堰共用去铁六万五千斤,役使铁工七百人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