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李伯重:《水转大纺车》 第2页共10页 的发明,通常被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但是出乎一般人意料之外的是,水力纺纱机的发明与最早使用并不是在18世纪中期的英国,而是在 此前4个世纪的元代中国。元代中国发明了水力纺纱机,这在王祯《农书》中有翔实的纪载8。王祯把这 种水力纺纱机称为“水转大纺车”,详细地介绍了其结构、性能以及当时的使用情况,并且附上了这种机 器的简要图样,从而以确凿不移的证据,证实了世界上最早的水力纺纱机的存在 从王祯的记述里,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水转大纺车已经是一种相当完备的机器。它已具备了马克思所 说的“发达的机器”所必备的三个部分一一发动机、传动机构和工具机。其发动机(今日学界也称之为 动力机、原动机)为水轮。王祯说水转大纺车的水轮“与水转碾磨工法俱同”,而中国的水转碾磨在元代 之前已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从工艺上来说是相当成熟了。水转大纺车的传动机构由两个部分组成, 是传动锭子,二是传动纱框,用来完成加捻和卷绕纱条的工作。工作机与发动机之间的传动,则由导轮 与皮弦等组成。按照一定的比例安装并使用这些部件,可做到“弦随轮转,众机皆动,上下相应,缓急 相宜”。工具机即加捻卷绕机构,由车架、锭子、导纱棒和纱框等构成。为了使各纱条在加捻卷绕过程中 不致相互纠缠,在车架前面还装置了32枚小铁叉,用以“分勒绩条”,同时还可使纱条成型良好,作用 与缲车上的横动导丝杆相同。这里要指出的是,水转大纺车的工具机所达到的工艺技术水平,即使是用 18世纪后期英国工业革命时代纺纱机器中的工具机为尺度来衡量,也是非常卓越的。例如著名的“珍妮” 纺纱机最初仅拥有8个纱锭,后来才增至12一18个纱锭;而大纺车却拥有32个纱锭。“珍妮”机仅可 靠人力驱动,而大纺车却可以水力、畜力或人力为动力。而且,大纺车虽然是用于纺麻,但稍作修改, 缩小尺寸,又可用来捻丝0,因而具有相当好的适应性。由于水转大纺车确实已达到很高水平,因此它的 工作性能颇佳,工作效率甚高。诚如王祯所赞的那样,“大小车轮共一弦,一轮才动各相连。机随众欐方 齐转,鑪上长红却自缠。可代女工兼倍省,要供布缕未征前”;“车纺工多日百斤,要凭水力捷如神”!“比 用陆车,愈便且省” 更加值得重视的是,和许多古代的伟大发明的存在情况不一样,水转大纺车已经不止是伟大发明家 的天才构想和设计。它已被广泛使用于生产实践之中,这个事实意义之重大,并不逊于发明本身。 关于水转大纺车使用情况的记载,主要仍见于王祯《农书》。该书说:“中原麻苎之乡,凡临流处所 多置之”。由于水转大纺车工效高,因此往往多户人家合用一车:“或众家绩多,乃集于车下,秤绩分繡, 不劳可毕”。可见,在14世纪初期的中原的某些沿河地区,水转大纺车的运用已颇为普遍。在中原以外 的地区有没有采用水力纺纱机的情况?这个问题史坛过去一直未回答,但我们却不能回避。否则王祯关 于水转大纺车已颇为普遍地运用于生产实践的重要说法,就会因孤证而难以令人确信。因此寻找其他证 据对于此说至为关键。 我曾在元人揭徯斯的《蜀堰记》中,发现了一则史料,表明在14世纪中叶,某种形式的水力纺纱机 曾运用于四川成都平原上。据该文,顺帝至元元年(1341年)重修都江堰,效果很好,修堰之前,“常岁 见于殿本王祯《农书》卷19“农器图谱十四·利用门”与“农器图谱二十·麻苎麻门” 水轮系马克思所说的那种“接受外部某种现成自然力的推动”的发动机。马克思语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 卷,第410页。 0王祯《农书》说:“又新置丝线纺车,一如上[法],但差小耳”。其中“法”字为《农政全书》卷36“蚕桑广类 引用时增此李伯重:《水转大纺车》 第 2 页 共 10页 的发明,通常被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但是出乎一般人意料之外的是,水力纺纱机的发明与最早使用并不是在 18 世纪中期的英国,而是在 此前 4 个世纪的元代中国。元代中国发明了水力纺纱机,这在王祯《农书》中有翔实的纪载8 。王祯把这 种水力纺纱机称为“水转大纺车”,详细地介绍了其结构、性能以及当时的使用情况,并且附上了这种机 器的简要图样,从而以确凿不移的证据,证实了世界上最早的水力纺纱机的存在。 从王祯的记述里,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水转大纺车已经是一种相当完备的机器。它已具备了马克思所 说的“发达的机器”所必备的三个部分――发动机、传动机构和工具机。其发动机(今日学界也称之为 动力机、原动机)为水轮9 。王祯说水转大纺车的水轮“与水转碾磨工法俱同”,而中国的水转碾磨在元代 之前已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从工艺上来说是相当成熟了。水转大纺车的传动机构由两个部分组成,一 是传动锭子,二是传动纱框,用来完成加捻和卷绕纱条的工作。工作机与发动机之间的传动,则由导轮 与皮弦等组成。按照一定的比例安装并使用这些部件,可做到“弦随轮转,众机皆动,上下相应,缓急 相宜”。工具机即加捻卷绕机构,由车架、锭子、导纱棒和纱框等构成。为了使各纱条在加捻卷绕过程中 不致相互纠缠,在车架前面还装置了 32 枚小铁叉,用以“分勒绩条”,同时还可使纱条成型良好,作用 与缲车上的横动导丝杆相同。这里要指出的是,水转大纺车的工具机所达到的工艺技术水平,即使是用 18 世纪后期英国工业革命时代纺纱机器中的工具机为尺度来衡量,也是非常卓越的。例如著名的“珍妮” 纺纱机最初仅拥有 8 个纱锭,后来才增至 12 一 18 个纱锭;而大纺车却拥有 32 个纱锭。“珍妮”机仅可 靠人力驱动,而大纺车却可以水力、畜力或人力为动力。而且,大纺车虽然是用于纺麻,但稍作修改, 缩小尺寸,又可用来捻丝10,因而具有相当好的适应性。由于水转大纺车确实已达到很高水平,因此它的 工作性能颇佳,工作效率甚高。诚如王祯所赞的那样,“大小车轮共一弦,一轮才动各相连。机随众欓方 齐转,纑上长纴却自缠。可代女工兼倍省,要供布缕未征前”;“车纺工多日百斤,要凭水力捷如神”!“比 用陆车,愈便且省”。 更加值得重视的是,和许多古代的伟大发明的存在情况不一样,水转大纺车已经不止是伟大发明家 的天才构想和设计。它已被广泛使用于生产实践之中,这个事实意义之重大,并不逊于发明本身。 关于水转大纺车使用情况的记载,主要仍见于王祯《农书》。该书说:“中原麻苎之乡,凡临流处所 多置之”。由于水转大纺车工效高,因此往往多户人家合用一车:“或众家绩多,乃集于车下,秤绩分纑, 不劳可毕”。可见,在 14 世纪初期的中原的某些沿河地区,水转大纺车的运用已颇为普遍。在中原以外 的地区有没有采用水力纺纱机的情况?这个问题史坛过去一直未回答,但我们却不能回避。否则王祯关 于水转大纺车已颇为普遍地运用于生产实践的重要说法,就会因孤证而难以令人确信。因此寻找其他证 据对于此说至为关键。 我曾在元人揭傒斯的《蜀堰记》中,发现了一则史料,表明在 14 世纪中叶,某种形式的水力纺纱机 曾运用于四川成都平原上。据该文,顺帝至元元年(1341 年)重修都江堰,效果很好,修堰之前,“常岁 8 见于殿本王祯《农书》卷 19“农器图谱十四• 利用门”与“农器图谱二十• 麻苎麻门”。 9 水轮系马克思所说的那种“接受外部某种现成自然力的推动”的发动机。马克思语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第 410 页。 10 王祯《农书》说:“又新置丝线纺车,一如上[法],但差小耳”。其中“法”字为《农政全书》卷 36“蚕桑广类” 引用时增此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