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现金及备忘录等物品,备忘录上恰好记载有储蓄卡的密码。甲某拾得该皮包后,利用该储蓄 卡及其密码分别到所在市区的多处自动提款机上提取现金,累计人民币十万余元。公安人员 在接到乙某的报案后,根据出租车票找到甲某询问,甲某矢口否认上述事实,并拒不交出皮 包及所取现金。 分析方法和思路 1、基本法律事实包括:(1)皮包是乙遗忘于车上的;(2)甲用乙的信用卡提取现金10 万元;(3)甲在公安人员询问时否认事实,拒不返还。 2、争议的焦点: (1)案件的性质。是构成刑事犯罪还是仅承担民事责任。 (2)若构成刑事犯罪,是信用卡诈骗罪还是侵占罪。 处理依据 1、《刑法》第196条规定,由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 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个人诈骗公 私财物2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 大 3、《刑法》第270条第二款规定: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 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4、《民法通则》第92条的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 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 处理意见 1、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的主观方面是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目的。客观11 现金及备忘录等物品,备忘录上恰好记载有储蓄卡的密码。甲某拾得该皮包后,利用该储蓄 卡及其密码分别到所在市区的多处自动提款机上提取现金,累计人民币十万余元。公安人员 在接到乙某的报案后,根据出租车票找到甲某询问,甲某矢口否认上述事实,并拒不交出皮 包及所取现金。 分析方法和思路 1、基本法律事实包括:(1)皮包是乙遗忘于车上的;(2)甲用乙的信用卡提取现金 10 万元;(3)甲在公安人员询问时否认事实,拒不返还。 2、争议的焦点: (1) 案件的性质。是构成刑事犯罪还是仅承担民事责任。 (2) 若构成刑事犯罪,是信用卡诈骗罪还是侵占罪。 处理依据 1、《刑法》第 196 条规定,由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 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个人诈骗公 私财物 2000 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 3 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 大”…… 3、《刑法》第 270 条第二款规定: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 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4、《民法通则》第 92 条的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 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 处理意见 1、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的主观方面是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目的。客观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