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对于卢卡奇来说,超越现代主义艺术的虚无,同时也就意味着走出新康德主义 哲学的困境。更具体地说,这意味着冋时既超越西美尔,又超越韦伯。韦伯虽 然对形式理性原则做了最冷靜的分析和批判,但他最终不得不承认,它成为现 代社会中规定性的原则是现代人所难以逃脱的命运;西美尔站在主观文化的高 度,对资本主义的文明进行了尖锐地批判,但他所主张的这条主观文化的道路 其实也只能停留于否定和批判,无法真正解决问题。带着对这些困境的清酲洞 见,卢卡奇要进一步地探寻真正解决问题的道路。 2、从新康德主义到黑格尔主义 如果我们从《历史与阶级意识》回头看,那么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卢卡奇 所走的道路是从新康徳主义到黑格尔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黑格尔主义的道 路。但这一道路的具体过程却并非容易,它包含着多个不同的环节,充满着 艰难而富有创造性的探索。其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分别是宗教和辩证法。卢卡 奇从新康德主义到黑格尔主义的思想发展历程可以被粗略地理解为他从新康德 主义的立场出发、经由宗教思想的中介、最终达到黑格尔一马克思的辩证法的道 路。无论是宗教的环节、还是辩证法的环节,都与恩斯特·布洛赫对他的重要影 响直接相关。 对于卢卡奇来说,来自宗教方面的思想资源分别在两个方向上对其思想发挥 了直接的影响。首先,在海徳堡时期,卢卡奇在恩斯特·布洛赫的强烈影响下 和后来的十月革命的直接冲击下,开始把宗教的思想纳入到其对现代世界的判断 中。在此时的卢卡奇看来,为形式理性原则和浪漫主义原则所共同规定着的现 代世界不再仅仅是一个被“去魅”了的世界。不仅仅是它与上帝之间的直接关 联被切断,更重要的是它已经深深地落入到了一个虛假的上帝的掌控之中。用 卢卡奇的话来说,现代世界是“为上帝所遗弃了的世界”、是“敌基督的世界”; 与此同时,卢卡奇还在一个完全相反的意义上接受了另一个宗教的世界,即陀思 妥耶夫斯基的宗教的世界。如果说,现代世界是以分离的经验为基本内容的话, 那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宗教的世界则完全相反。在卢卡奇看来,陀思妥耶夫斯 基的宗教的世界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把原本只是在神秘主义者们那里才能达 到的人与上帝之间的一体的关系扩展到了人与人之间,在这个宗教的世界里 人与人之间不再是相互分离的关系,而是无间隙的一体的关系。这样,这个世 界就不简单地仅仅是由形式理性原则和浪漫主义原则所区分开来的两个领域。在 根本的意义上,我们所面对着的是虚假的宗教世界和真正的宗教世界之间的截 然对立。无论是形式理性的原则,还是浪漫主义的原则,它们所共同规定着 的都是那个虚假的宗教世界。关于这两个世界之间的截然对立的思想,集中地 体现在卢卡奇在一战时期写下的《小说理论》中。 面对着这两个世界之间的截然对立,卢卡奇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长期 以来,他所一直孜孜以求的是使这个无意义的现代世界本身重新获得意义,使 这个为上帝所遗弃、为魔鬼所掌控的世界重新成为人的世界。但是,究竟怎样才 能打通这两个世界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我们重新赢回这个世界?换句话说,他 究竟怎样才能从宗教(两个宗教的世界之间的截然对立)走向辩证法(人与世界 之间的关系的和解),并进一步地走向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这是卢卡奇在走向 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又一个重要的难题。通过具体分析卢卡奇在转向马 Mary gluck, George Lukacs and His Generation, 1900-1918,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P145 8 对于卢卡奇来说,超越现代主义艺术的虚无,同时也就意味着走出新康德主义 哲学的困境。更具体地说,这意味着同时既超越西美尔, 又超越韦伯。韦伯虽 然对形式理性原则做了最冷静的分析和批判, 但他最终不得不承认,它成为现 代社会中规定性的原则是现代人所难以逃脱的命运; 西美尔站在主观文化的高 度, 对资本主义的文明进行了尖锐地批判, 但他所主张的这条主观文化的道路 其实也只能停留于否定和批判, 无法真正解决问题。带着对这些困境的清醒洞 见, 卢卡奇要进一步地探寻真正解决问题的道路。 2、从新康德主义到黑格尔主义 如果我们从《历史与阶级意识》回头看,那么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卢卡奇 所走的道路是从新康德主义到黑格尔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黑格尔主义的道 路。 但这一道路的具体过程却并非容易, 它包含着多个不同的环节, 充满着 艰难而富有创造性的探索。 其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分别是宗教和辩证法。卢卡 奇从新康德主义到黑格尔主义的思想发展历程可以被粗略地理解为他从新康德 主义的立场出发、经由宗教思想的中介、最终达到黑格尔—马克思的辩证法的道 路。无论是宗教的环节、还是辩证法的环节, 都与恩斯特•布洛赫对他的重要影 响直接相关。 对于卢卡奇来说,来自宗教方面的思想资源分别在两个方向上对其思想发挥 了直接的影响。 首先, 在海德堡时期, 卢卡奇在恩斯特•布洛赫的强烈影响下 和后来的十月革命的直接冲击下,开始把宗教的思想纳入到其对现代世界的判断 中。在此时的卢卡奇看来, 为形式理性原则和浪漫主义原则所共同规定着的现 代世界不再仅仅是一个被“去魅”了的世界。 不仅仅是它与上帝之间的直接关 联被切断, 更重要的是它已经深深地落入到了一个虚假的上帝的掌控之中。 用 卢卡奇的话来说, 现代世界是“为上帝所遗弃了的世界”、是“敌基督的世界”; 与此同时,卢卡奇还在一个完全相反的意义上接受了另一个宗教的世界,即陀思 妥耶夫斯基的宗教的世界。如果说, 现代世界是以分离的经验为基本内容的话, 那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宗教的世界则完全相反。 在卢卡奇看来, 陀思妥耶夫斯 基的宗教的世界的重要意义就在于, 它把原本只是在神秘主义者们那里才能达 到的人与上帝之间的一体的关系扩展到了人与人之间, 在这个宗教的世界里, 人与人之间不再是相互分离的关系, 而是无间隙的一体的关系。这样,这个世 界就不简单地仅仅是由形式理性原则和浪漫主义原则所区分开来的两个领域。在 根本的意义上, 我们所面对着的是虚假的宗教世界和真正的宗教世界之间的截 然对立。 无论是形式理性的原则, 还是浪漫主义的原则, 它们所共同规定着 的都是那个虚假的宗教世界。关于这两个世界之间的截然对立的思想, 集中地 体现在卢卡奇在一战时期写下的《小说理论》中。 面对着这两个世界之间的截然对立, 卢卡奇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 长期 以来, 他所一直孜孜以求的是使这个无意义的现代世界本身重新获得意义, 使 这个为上帝所遗弃、为魔鬼所掌控的世界重新成为人的世界。但是,究竟怎样才 能打通这两个世界之间的关系, 才能使我们重新赢回这个世界?换句话说, 他 究竟怎样才能从宗教(两个宗教的世界之间的截然对立)走向辩证法(人与世界 之间的关系的和解),并进一步地走向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这是卢卡奇在走向 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又一个重要的难题。通过具体分析卢卡奇在转向马 8 Mary Gluck, George Lukacs and His Generation, 1900-1918,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P147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