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十二章、德育(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德育模式 2、使学生了解并学会应用各种德育方法 教学重点:结合我国国情探索合理的德育模式:联系实际总结行之有效的 德育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掌握德育模式 教学时数:3学时 教学进程: 第一节、德育模式 一、德育模式的涵义 德育模式是在德育实践过程中道德理论与德育理论、德育内容、德育手段、 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的某种组合方式。这些要素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组合方式 各不一样,体现出不同的教育取向。我国的德育模式尚处在起步阶段,并未以 系统的道德理论和教育理论为基础。因此探讨西方著名思想家各自构建的学校 德育模式,有益于构建我国的新形势下的德育模式。当今最具影响的德育模式 有社会行动模式、社会学习模式、体谅模式、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价值澄清 模式等等。 二、国外几种德育模式简介 (一)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 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是有瑞士学者皮业杰和美国学者科尔伯格等人创建, 前者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理论建设上,后者的贡献还体现在从实践上还提出了一 种可以操作的德育模式。科尔伯格的名著《阶段与继续:对社会化的认知发展》 及《儿童对道德准则的定向的发展》与1969年与1973年相继出版,由此奠定 了道德的认知发展学说的基础。这一学说认为,人的道德性发展是与人的认知 活动及其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它强调道德判断、自律(自我调节、自我控制) 等心理成分的作用。它与行为学派、道德相对论及注重灌输的传统道德教育有 着显著的区别,对西方的道德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道德教育论 (1)道德教育旨在促进道德判断的发展及其与行为的一致性。 1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